Workflow
活检针
icon
搜索文档
伽奈维医疗:引领肿瘤微创治疗的“中国方案”
每日商报· 2025-06-19 06:27
伽奈维医疗的研发实验室 伽奈维医疗研发的陡脉冲电场消融设备 商报记者骆伊莎 在肿瘤治疗领域,随着智能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介入治疗正在颠覆过去以放化疗和手术为主的治疗方 式。 肿瘤介入治疗指的是在超声、CT等影像引导下,经皮或经人体自然腔道将特定的器械以介入的方式对 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当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伽奈维医疗")的项目和技术成果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微创介入治疗会是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从临床角度看,它无论在治疗效率还是治疗准确性上都 有独特优势;从社会层面看,它兼顾卫生经济学原则与人文关怀。"伽奈维医疗总经理陈强表示。 科技之眼 开启肿瘤治疗新未来 2023年,伽奈维复合陡脉冲治疗系统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510(K)认证,成为中国第一 家、全球第二家获美国FDA认证,用于肿瘤治疗的脉冲电场能量消融系统。在陈强看来,这是伽奈维发 展历程中的里程碑,意味着团队的研发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准。同时这也标志着在电场消融领域,国产高 端医疗器械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今年3月和5月,这一设备又先后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 ...
西山科技2024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研发投入与现金流引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4-30 04:42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西山科技营收、净利润等多项财务指标下滑,面临市场竞争、产品结构调整等挑战,但公司重视研发创新,在投资策略调整上取得一定成效,管理层报酬水平具有一定合理性 [1][2][3][7] 营收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36,380,651.11元,较2023年下降6.74%,市场拓展面临挑战,市场份额或受挤压 [1] - 手术动力耗材同比增长15.69%,手术动力装置设备、新产品设备同比收入下滑,乳房旋切活检针耗材同期收入小幅下降,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耗材同比增速超40%,产品结构面临调整压力 [1] 净利润情况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666,904.12元,较2023年下降15.92%,研发费用投入增加、政府补助减少、理财收益下降致净利润下滑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710,314.84元,较2023年下降22.45%,核心经营业务获利能力减弱 [2] 每股收益情况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97元,较2023年下降22.13%,影响股东投资回报率 [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43元,较2023年下降28.14%,公司经营业绩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3] 费用情况 - 销售费用与2023年基本持平,管理费用增长2.87%,财务费用为 -14,103,381.56元,主要因大额存单利息计提增加 [3] - 2024年研发费用55,239,983.73元,同比增长18.79%,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12.89%提升至16.42%,短期内影响利润 [3] 研发人员情况 - 研发人员数量144人,较2023年增长19%,体现公司对研发团队建设的重视 [4]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高学历人才占比较大,但仍可进一步优化 [4]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468,869.13元,较2023年下降42.03%,资金支出增加,需加强经营资金回笼和运用管理 [5]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9,379,187.15元,较2023年大幅增加,投资策略调整取得成效,资金回笼良好 [5]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02,774,371.32元,较2023年减少,公司注重股东回报和资本结构调整,但需关注资金流出影响 [5] 管理层报酬情况 - 董事长郭毅军、总经理(郭毅军兼任)报酬均为39.69万元,副总经理梁曦、王常英、陈竹、卞奔奔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47.13万元、60.63万元、52.20万元、63.41万元,财务总监白雪税前报酬总额为39.93万元 [7] - 管理层报酬水平具有一定合理性,可探讨报酬与业绩挂钩机制激励管理层提升业绩 [7]
西山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3.36亿元 拟10派10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3:16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软性内窥镜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公司通过组建专业精湛的专项技术团队,并持 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多维度协同创新,全面攻克了电子消化道软性内窥镜的核心技术瓶颈,目前产品 注册工作已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此外,公司通过四化升级,实现产能提升。强化渠道建设,聚焦用户发展和用量提升,保存量、促增 量。持续打造科室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拓展新市场。去年5月,公司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 获批,进一步深化现有人才学历结构、为企业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和提升科研能力创造了条件。 据了解,公司始终坚持"微创手术工具整体方案提供者"的战略定位开展业务线的布局及扩展,积极应对 经济环境变化及医疗器械行业监管趋势,充分发挥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渠道营销等方 面的优势,加强产品迭代和品牌推广,持续提升产品市场的认可度,打造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手术动力耗材实现稳步增长,尤其是在神经外科、骨科及耳鼻喉科领域的耗材收入同比 增长超过40%。因集采政策受到影响,乳房旋切活检针的收入,出现小幅下降。 在能量手术设备方面,公司推出的超声骨刀耗材和等离子设备耗材等产品实现显著增长,尤其是等离子 产品首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