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济枣高铁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正构建“多路南下”高铁网
齐鲁晚报· 2025-07-07 05:26
山东南下铁路通道建设 现有铁路通道现状 - 京沪高铁济南到徐州段节假日客流量高度饱和 [1] - 青盐铁路设计时速较低 在青岛都市圈获批后难以满足南下需求 [1] 在建新通道进展 - 京沪高铁二通道山东段加快建设 从鲁南进入苏北 [1] - 京雄商高铁山东段取得多处进展 未来可从菏泽直达河南商丘 [1] - 济枣高铁打通多处关键节点 未来连接徐枣铁路进入江苏 [1] 规划中新通道 - 枣新高铁规划从济枣高铁延伸连接江苏新沂 [1] - 徐菏高铁正在争取纳入国家规划 连接徐州与菏泽南部区县 [1] - 济济高铁规划南延线路 从济宁直达徐州 [2] - 临沂规划临连城际铁路 连通江苏连云港 [2] 战略意义 - 新增三条南下通道将显著提升山东与长三角的连通效率 [1] - 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路网完善具有重要价值 [3]
济枣徐枣一相连 济南向南再向南
齐鲁晚报· 2025-07-07 05:26
徐枣铁路规划概况 - 徐枣铁路开启前期工作 线路南起江苏省徐州市 向北经徐州市铜山区、贾汪区 终至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 正线长度约70公里 [2][3] - 该铁路将北上衔接济枣高铁 形成以济南为起点 向南直达苏北、长三角地区的高铁新通道 [2] - 徐枣铁路与济枣高铁对接后 可解决济枣高铁"南下无路可走"的局面 拓展其辐射范围 形成济南—枣庄—徐州新的快速通道 [3] 线路接驳与站点设置 - 接驳点大概率选择在济枣高铁的枣庄南站或台儿庄站附近 [4] - 徐枣铁路预计设置多个站点 包括徐州市铜山区、贾汪区以及枣庄市台儿庄区等地 站点设置将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规划等因素 [4] 规划历程与两省推动 - 徐枣铁路早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中被列为研究项目 [5] - 2020年山东省批准开展徐州至枣庄城际项目可行性研究 2021年徐州市发布预可行性研究招标 2024年徐枣铁路被列为重点推进项目 [6] 区域经济与战略意义 - 徐枣铁路将加强南京都市圈-济南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区的国家战略通道功能 促进跨区域要素流动 [7] - 对于江苏省 徐枣铁路是徐州构建"米"字形高铁网的关键一笔 对于山东省 它是打通鲁南地区南下通道、加强与苏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契机 [7] - 该铁路将成为京沪高铁济徐段二线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缓解既有京沪高铁运输压力 尤其在客流高峰时段可有效分流 [7] 交通网络优化 - 连接济枣高铁后 鲁南地区居民南下和苏北地区居民北上均可实现线路利用效率最大化 [8] - 从济南出发的列车通过徐枣铁路可快速抵达南京及上海 实现通过徐州枢纽连通长三角 [8]
山东新增南下通道,济南、徐州之间将建设新高铁线路
齐鲁晚报网· 2025-07-03 12:45
项目规划与进展 - 徐州至枣庄铁路技术方案咨询采购公告已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公示 表明项目进入前期工作阶段 [1] - 项目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中的规划研究项目 [2] - 2020年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批准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开展可行性研究 2021年徐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预可行性研究招标 [2] - 2023年2月徐州市将徐枣城际铁路列为重点推进项目 纳入《加快徐州铁路枢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3] 线路技术参数 - 线路南起江苏省徐州市 向北经铜山区 贾汪区 终至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 [2] - 正线长度约70公里 [2] 区域经济价值 - 促进苏北与鲁南跨省产业链经济要素流动 提升苏鲁交界区域路网韧性 [3] - 助推淮海经济区发展 强化南京都市圈-济南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区的国家战略通道功能 [3] - 推动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协同发展 [3] 路网整合效应 - 北接在建济枣高铁辐射山东半岛城市群及环渤海经济区 南接淮宿蚌铁路 淮宿阜铁路辐射皖江城市带及华中地区 [5] - 解决济枣高铁"断头路"问题 形成济南-徐州-南京新高铁通道 [5] - 构成徐州"米字型"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年内4条高速建成通车,济宁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畅通发展新动脉
齐鲁晚报网· 2025-07-01 15:03
雄商高铁建设进展 - 雄商高铁梁山段黄河特大桥主桥桥梁总长1600米,主桥已合龙,施工周期从21天缩短至15天,采用三维建模和数智化技术实现毫米级误差控制[2][3] - 梁山段分两个标段,十一标段7月进入轨道底座板施工,10月开始铺轨,梁郓代建段高铁站房等设施施工中,站前广场预计12月底完成[2][3] - 雄商高铁正线全长552公里,梁山段19.1公里,建成后梁山至北京车程缩至2小时内[3] 高速公路建设成果 - 济商高速济宁段主线45.06公里,路基桥涵完成95%以上,路面工程完成80%,累计投资超60亿元,二标段完成总产值93%[4][5] - 济邹高速全长61.99公里,路基工程完成94.2%,路面工程完成44.6%,桥涵工程完成92.6%,京杭大运河特大桥7月底主桥合龙[5][6] - 年内4条高速通车后全市高速里程将突破600公里,形成主城区绕城高速环线[6] 铁路与水运发展 - 全市铁路总里程836公里,济枣高铁开展桥梁基础施工,淄海物流铁路专用线年内开工[7] - 韩庄码头1-4泊位交工验收,湖西白马河航道基本完工,1-5月港口吞吐量4502万吨(同比+12%),集装箱14.9万标箱(同比+14%)[8] - 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在建72艘,下水18艘,复兴河航道升级改造年内开工[8] 区域交通规划影响 - 项目建成后将优化区域路网,推动济宁融入省会经济圈和京津冀,形成综合立体交通枢纽[1][8] - 济商高速提升胶东半岛至中原地区通行能力,济邹高速加强鲁西南与鲁中地区互联[5][6] - 铁路水运联动完善现代交通体系,促进综合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7][8]
省会“牵手”鲁南,济枣高铁两“圈”共赢
齐鲁晚报· 2025-04-01 05:45
文章核心观点 济枣高铁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其建设对缓解京沪高铁压力、盘活沿线旅游资源、促进两大经济圈协同发展及接轨全国高铁网具有重要意义 [2][3][4] 分组1:建设进展与缓解交通压力 - 济枣高铁全线39处连续梁、16座隧道、25个洞口已开工建设,首座隧道南辛隧道于今年1月19日贯通,项目进入全面攻坚阶段 [2] - 京沪高铁客流量大,节假日“一票难求”,济枣高铁可分流其山东段客流,缓解通行压力,满足沿线居民出行需求 [2][3] - 济枣高铁填补山东省多地无高铁站空白,让济南南部山区、泰安宁阳县、枣庄台儿庄区等地居民实现家门口坐高铁 [3] 分组2:盘活旅游资源 - 济枣高铁是文旅长廊,沿线有七十二泉、泰山、三孔、台儿庄古城等文旅资源,被称为“移动的5A级景区” [4] - 济枣高铁对打造“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有推动作用,能盘活沿线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便捷出行服务 [4] - 台儿庄围绕济枣高铁台儿庄站进行核心片区规划设计,提升城市建设和服务配套水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5] - 济枣高铁通车后,旅行社将推出“坐着高铁游鲁南”等系列产品,吸引游客集聚 [5] - 济枣高铁开通将促进沿线城市文旅合作交流,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区域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5] 分组3:促进经济圈协同发展 - 济枣高铁建成将在省会经济圈与鲁南经济圈间开辟新通道,增强济南对济宁、枣庄的辐射带动能力 [6] - 济枣高铁开通为两大经济圈产业协同带来机遇,双方可优势互补,推动产业链延伸和升级 [6] - 济枣高铁将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沿线城市可依托站点打造新区和园区,吸引人口和产业,提升竞争力 [6] 分组4:接轨全国高铁网 - 济枣高铁未来延伸到徐州后,将打开与淮海地区通连新局面,与多条高铁线路相连形成完善网络 [7] - 济枣高铁可成为济南乃至山东南下连接长三角的新动脉,加强与长三角经济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