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铁联运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江都崛起苏中铁路物流新枢纽
新华日报· 2025-09-08 05:57
□ 本报记者江萱汪滢张韦 9月2日,与江都站仅百米之隔的江都铁路物流基地一片繁忙景象,龙门吊有序作业,印 有"MSC""ONE"等标识的集装箱被稳稳装载上车皮,一列发往上海芦潮港的班列正待启程。这个去年10 月才投入运营的物流枢纽,已逐步打开苏中区域物流新格局。 作为连淮扬镇铁路与宁启铁路交会的重要节点,江都发展多式联运具有先天优势。2023年,江都区政府 主导投资6.8亿元,全力推进江都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在土地供给与政策扶持上予以重点倾斜。该基地 总用地面积约553亩,是目前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基础设施条件最优的铁路物流基 地,现已初步开通5条海铁联运通道,连接上海港、宁波港(601018)、南京港(002040),形成"三港 五通道"的运输网络。 8月27日,一列从重庆鱼嘴站发出的JSQ型商品车专列驶入基地,290台长安汽车经快速分拨后,迅速发 往苏沪皖地区,实现配送"次日达"。"基地的商品车特色业务相当于把汽车企业区域仓库建到了铁路站 上。"扬州班列公司市场部副经理王豪斌表示,车辆一下线就上专列,到站即配,减少中转、降低库 存。基地已与长安、江淮、上汽大众等主机厂建立合作,提供洗车、验车 ...
回升向好态势延续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高位
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态势 - 7月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货运量和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保持平稳增长 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较快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维持高位[1] - 前7个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95万亿元 其中铁路完成投资4330亿元 同比增长5.6%[3] - 7月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9.7亿吨 同比增长3.4% 增速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6]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 7月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061亿元 其中铁路771亿元 公路2005亿元(高速公路981亿元/普通国省道529亿元/农村公路317亿元) 水路173亿元 民航112亿元[2] - 投资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包括雄忻高铁雄保段箱梁架设完成 贵港苏湾大桥主桥合龙等重点项目[2] - 铁路投资有效拉动全社会投资 聚焦"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 高质量推进铁路建设和设备更新[3] 货运量表现 - 1-7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23.31亿吨 日均装车18.33万车 同比分别增长3.3%和4.1%[4] - 铁路重点物资运输表现突出 发送煤炭11.96亿吨(其中电煤8.16亿吨) 矿建材料/冶炼物资/粮食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3.6%/8.2%/12.7%[4] - 新疆铁路货运量提前3天突破1亿吨大关 达1.01亿吨 同比增幅2.0%[5] 跨境运输与国际通道 - 1-7月中欧班列稳定开行 中亚班列开行8526列 同比增长23.2%[6] - 中老铁路累计发送跨境货物344.1万吨 同比增长6.4%[6] - "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突破2000列 东南物流黄金通道取得新进展[6]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转型 - 成立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 推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建设从分散探索迈向协同共建[7] - 采用"1+N+X"架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 通过基础-垂域-智能体三级联动支撑行业智能化转型[8] - 加强重大科技攻关 发展智慧交通 推动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7]
百年南翔站融入全球供应链 “海铁联运”带来集装箱量爆发式增长 单日办理辆数首破1万大关
解放日报· 2025-08-21 09:50
公司运营里程碑 - 南翔编组站单日办理辆数于8月16日首次突破1万大关达10045辆创历史记录 [1] - 车站从传统内陆枢纽转型为海铁联运关键节点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1] - 数字化转型通过大数据预判和科学编组提升效率例如实现按序装车优化下游站点作业 [2] 业务量增长趋势 - 南翔站往芦潮港及洋山港集装箱量从2019年94万标准箱增至2024年突破90万标准箱五年增长近十倍 [1] - 单日办理车辆数曾因产业转型跌至5000辆左右当前已恢复至历史峰值水平 [2] - 货物类型从煤炭钢铁等大宗黑货转变为家电仪器等白货及全球贸易集装箱 [2] 技术赋能措施 - 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实时数据大屏监控场站作业和列车信息 [2] - 探索应用5G+AI技术强化车流预判能力打造智能铁路运输枢纽 [2] - 科学编组模式类比快递配送优化实现同向货物集中运输 [2] 行业战略影响 - 公转铁战略推动货运列车每节车厢替代一辆公路集卡日均减少1万辆公路卡车流量 [1] - 海铁联运爆发式增长缓解上海港公路集疏运压力降低城市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1] - 物流运输结构变革显著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并提升供应链效率 [1] 区域经济地位 - 车站复兴体现上海供应链枢纽能级提升和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巩固 [3] - 服务范围从长三角地区货物集散扩展至全球贸易服务链条 [3] - 百年车站的V形复苏曲线反映上海城市产业转型和能级跃迁 [2]
今年前7个月浙江义乌海铁联运线路发运58288标箱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7:21
海铁联运业务增长 - 前7个月海铁联运线路发运58288标箱 同比增长5.83% [1] - 业务量增长主因系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建设推动通关效率提升 [1] 第六港区建设进展 - 第六港区为宁波舟山港五大港区外的内陆港区 实现出口手续就地办理 [1] - 通关时间明显缩短 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 [1] 多式联运发展历程 - 2004年浙江首次提出宁波舟山港多式联运 开启铁水联运 [1] - 义乌-宁波舟山港线路成为浙江运量最大海铁联运通道 [1] 产业链参与情况 - 300余家货物代理公司参与海铁联运线路运营 [1] - 吸引20多家船公司落地开展集装箱管理业务 [1]
外贸首超内贸,广州港重塑“内引外联”枢纽地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9:37
全国港口吞吐量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亿吨 同比增长4% [1] - 集装箱吞吐量前五名分别为上海港 宁波舟山港 深圳港 青岛港 广州港 [1] 广州港结构性变化 - 外贸集装箱量首次超越内贸集装箱量 增速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 [1] - 内贸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内地第一 [1] - 外贸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国际航线开拓(净增7条外贸航线 总数达285条) 出口政策优惠(北美线免堆期延长至30天) 物流枢纽能级提升 [3][7] - 海铁联运量达31 6万标箱 同比增长23 5% 新增3个内陆办事处及39条班列 [5] 区域经济联动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基础支撑港口转型 制造业集聚形成庞大出口货源(广东上半年外贸进出口4 55万亿元 其中出口2 89万亿元) [2][3] - 南沙港区发挥核心作用 汽车码头外贸出口同比增长超50% [3] - 海铁联运网络扩展(如"湘粤非"线路)缩短内陆至海外物流时间 [4] 竞争格局与挑战 - 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自2022年被青岛港反超 退居全国第五 [7] - 深圳港拥有270条外贸航线 跨境电商带动贸易量陡增 [7] - 南沙港存在"港口孤岛化"现象 对周边区域带动不足 [8] 战略机遇 - 广州成为全国极少数具备四大国家物流枢纽类型的城市 [8] - 海南自贸港封关将促进湛江 徐闻等南部港口发展 [9] - RCEP与一带一路政策推动港口向全球资源配置平台转型 [10]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专用铁路场站投运
人民日报· 2025-07-03 07:01
项目投运 -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投运,是国内首个专为海铁联运打造的铁路场站,也是全国第一个混行模式自动驾驶试验铁路场站 [1] - 场站位于义乌市苏溪镇,依托甬金铁路与宁波舟山港枢纽功能,集港务、关务、船务于一体,是以海铁联运为特色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区 [1] - 首班81114次班列满载10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光伏板、日用百货等)从义乌苏溪站驶向宁波舟山港 [1] 技术创新 - 作为国内首个"铁路场站自动驾驶试验区",构建了以"铁路装卸线远控轨道式龙门吊+堆场自动化轨道式龙门吊+智能平面运输车"为核心的先进作业场景 [1] - 融合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开创国内混行模式铁路场站自动驾驶先河 [1] 物流协同 - 苏溪场站作为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核心载体,实现义乌与宁波舟山港高效联通 [2] - 通过铁路实现陆港与海港无缝衔接,将全程运输服务(CCA)向内陆延伸 [2] - 推动港口、海关、船务功能前移,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2]
苏溪集装箱办理站开通启用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运营
央视网· 2025-06-30 11:10
项目启动与运营 - 国内首个混行模式自动驾驶试验铁路场站苏溪集装箱办理站开通启用,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运营 [1] - 6月27日16时25分,首列满载光伏板、日用百货等10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81114次班列从该站发往宁波舟山港 [1] - 项目被纳入国家《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及浙江省"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2] 项目定位与规划 -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关键节点,甬金铁路核心支撑项目,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建设主载体 [1] - 项目集港务、关务、船务于一体,以海铁联运为鲜明特色 [1] - 二期进口及临港产业区正在规划推进 [1] 项目投资与建设 - 项目占地约943亩,总投资27.81亿元 [2] - 2022年11月开工建设,创新采用"铁路装卸线与堆场分层设置"设计 [2] - 配套建设铁路装卸作业区、集装箱堆场区、海关监管区等五大功能区 [2] 运营能力与效益 - 初期年设计集装箱吞吐能力达66万标准箱 [2] - 构建"义乌-宁波舟山港"高能级物流大通道,显著提升海铁联运效能 [2] - 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打造海陆联动战略枢纽 [2] 区域经济影响 - 强化区域辐射速动能力,塑造浙江省"东向依港出海、西向依陆出海"外贸新格局 [2] - 为构建高效、低碳、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2]
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已超100万标箱
杭州日报· 2025-05-13 10:50
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表现 - 截至5月9日长三角铁路完成海铁联运超100万标箱较去年提前9天 [1] - 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海铁联运1004万标箱同比增8%其中上海港完成351万标箱同比增逾20%创同期新高 [1] - 铁路部门通过精准开车无缝衔接装卸船期开行"满轴"列车和"双快"物流模式减少车流停留时间 [1]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 一季度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52亿元铁路水路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2%和102% [1] 物流基地与班列建设 - 合肥派河港芜湖塔桥阜阳国际物流港扬州江都铁路专用线等基地建成运营 [2] - 长三角至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线条达95条助力家电光伏五金等商品出口 [2] - 2025年二季度以来长三角主要港口海铁联运日均到发箱量超8000标箱 [2] 运输效率提升 - 铁路部门强化货运点线能力支撑保障线条兑现率促进大港海铁联运增运上量 [2] - 同步做好空箱衔接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2]
今年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已突破100万标箱
快讯· 2025-05-09 11:32
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表现 - 截至5月9日长三角铁路2025年海铁联运箱数突破100万标箱较去年提前9天完成[1] - 二季度以来长三角主要港口(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日均到发箱量超8000标箱[1] - 截至5月9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海铁联运箱数100.4万标箱同比增幅8%[1] 上海港海铁联运表现 - 上海港完成海铁联运箱数35.1万标箱同比增幅逾20%创历年同期新高[1] 基础设施建设和班列情况 - 合肥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芜湖塔桥多式联运基地阜阳国际物流港扬州江都铁路专用线等基地专用线相继建成运营[1] - 长三角铁路多地至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海铁联运班列线条达95条[1] 主要运输商品 - 海铁联运助力白色家电光伏组件五金件等商品"出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