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盐水

搜索文档
运动之后,如何进食
人民日报· 2025-10-07 09:52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想要减肥,运动后如何进食?目标增肌,练完不吃是否影响增肌效果? 这是因为,运动后的30分钟内,肠胃血流较少,消化吸收能力较弱。运动后的30分钟到1小时,体内的 骨骼肌细胞会为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营养素"打开通道"。这时,如果营养补充及时、恰当,肌肉修复 及增长速度较为理想。如果在晚上运动,建议算好睡眠时间,避免在睡前4小时内过量进食,既影响睡 眠质量,也影响运动效果。 吃什么?选对营养是关键。 糖原、脂肪、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都可以提供能量,但消耗的比例会因运动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短距离赛跑、举重等高强度、短时间运动中,糖原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在慢跑、游泳、爬山等中低强 度、长时间运动中,脂肪的供能比例会更高。蛋白质则会在糖原不足和长时间运动的情况下,少量参与 供能。因此,运动后的饮食也应有所侧重。 《国际运动营养学会杂志》介绍,每1公斤体重摄入0.8克至1.2克碳水化合物与0.2克至0.4克蛋白质较为 合适。由于大部分碳水化合物是合成糖原的"原料",针对运动中糖原的消耗,应该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 的食物,如荞麦面包、香蕉、燕麦等,能快速补充能量。对于运动中脂肪的消耗,虽然不少人努力运动 ...
运动之后,如何进食(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10-07 06:01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想要减肥,运动后如何进食?目标增肌,练完不吃是否影响增肌效果? 运动固然能促进新陈代谢、燃烧热量,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营养。若运动后饮食不当,也可能导致运动 效果大打折扣。 糖原、脂肪、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都可以提供能量,但消耗的比例会因运动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短距离赛跑、举重等高强度、短时间运动中,糖原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在慢跑、游泳、爬山等中低强 度、长时间运动中,脂肪的供能比例会更高。蛋白质则会在糖原不足和长时间运动的情况下,少量参与 供能。因此,运动后的饮食也应有所侧重。 《国际运动营养学会杂志》介绍,每1公斤体重摄入0.8克至1.2克碳水化合物与0.2克至0.4克蛋白质较为 合适。由于大部分碳水化合物是合成糖原的"原料",针对运动中糖原的消耗,应该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 的食物,如荞麦面包、香蕉、燕麦等,能快速补充能量。对于运动中脂肪的消耗,虽然不少人努力运动 是为了减脂,但出于维护机体免疫系统的考虑,最好不要完全避开脂肪的摄入,在运动后可适当吃一点 坚果、牛油果等。在运动后适量补充鸡蛋蛋白、精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能促进肌肉恢复,提升 身体机能。对于有科学减重需求的人群和希望 ...
这10个“养生”做法 其实并不健康
央视新闻· 2025-08-03 14:14
晨起饮品误区 - 蜂蜜水70%以上成分为糖 晨起饮用易导致血糖上升且增加添加糖摄入 对糖尿病患者不利 仅少数果糖不耐受者可能获得轻微腹泻效果[2] - 淡盐水无排毒功效 正常代谢即可排出废物 晨起摄入易导致全天盐分超标 增加骨质疏松和高血压风险[3] - 白开水为最佳选择 水温20℃~40℃最安全 过烫会增加食管癌风险[4] 饮食营养误区 - 白粥营养单一且升糖指数高 长期食用可能加剧营养不良 建议搭配杂粮杂豆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族摄入[6] - 骨头汤钙含量极低 1公斤排骨汤仅含15毫克钙 骨髓和骨油主要成分为脂肪 过量易致肥胖[7] - 猪蹄胶原蛋白利用率低于优质蛋白 饱和脂肪酸占比高 对心血管健康不利[8][9] 经期与饮品误区 - 红糖水含糖量96.6% 无特殊缓解痛经成分 热饮效果与心理作用及温度相关 器质性痛经需就医[10] - 鲜榨果汁维生素C损失显著 青瓜汁损失率84.11% 橙汁32.76% 酸性水果损失率较低 榨汁后游离糖易致血糖飙升[12][13][14] 烹饪习惯误区 - 油冒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致癌物 正确做法为热锅凉油下菜 需全程使用油烟机[15] - 65℃以上热饮为明确致癌物 趁热吃会提高淀粉糊化程度 导致升糖指数上升[16] - 饭菜放凉过程易滋生细菌 建议热食直接放入消毒保鲜盒冷藏 避免食物中毒[17][18]
天热没胃口 送你消食急救包
北京青年报· 2025-07-01 06:46
高温天气饮食注意事项 补水 - 定时足量饮水,摄入含水分食物,少量多次,避免口渴时再饮水,饮水量需根据出汗量、温度与劳动强度调整[1] - 普通甜饮料仅含糖分和水分,建议选择水果、蔬菜、粥汤、淡盐水、盐茶水等补充电解质,也可选择豆汤、豆粥、绿茶、花果茶、酸梅汤[1] 补盐 - 高温下钠和钾易随汗液流失,需补充钠盐,建议通过淡盐水或膳食汤类(如菜汤、鱼汤、肉汤)补充[2] - 出汗量大时需在两餐间或高温现场补充含盐或电解质饮料[2] 蔬菜和水果摄入 - 高温下维生素B1、B2、C与β-胡萝卜素需求增加,建议每日蔬菜摄入≥500g、水果≥400g,选择富含钾、维生素C与B族维生素的蔬果如猕猴桃、草莓、红辣椒等[3] - 膳食不足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制剂或强化饮料[3] 优质蛋白质摄入 - 高温下蛋白质供能比建议12%-15%,优质蛋白质占比50%,推荐鱼、虾、蛋、奶、瘦肉及大豆,每日奶类≥300g、大豆制品≥50g[4] - 可增加精氨酸及支链氨基酸食物如果仁、海鲜、牛羊猪肉等,植物类如杏仁、燕麦等也提供相关氨基酸[4] 碳水化合物摄入 - 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提供持久能量并避免血糖剧烈波动[5] 食欲提振 - 注意膳食色香味调配,避免油腻,可搭配凉菜、酸奶、山楂等酸味食物及辛香调味料[6][7] - 适量冷饮可促进食欲但需复温至10℃左右,避免刺激胃肠道[7] 饮食卫生 - 高温下食物易变质,需确保新鲜并妥善保存,食用前确认品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