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电能
icon
搜索文档
绿能澎湃 潮涌之江——国网浙江电力践行“两山”理念20年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9
浙江电网是典型的受端电网,省外来电占全社会电力消费的1/3。国网浙江电力扛牢能源保供首要责 任,建成"两交三直"特高压骨干网架,高效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跨区域消纳。 为确保能源大动脉的稳定运行,国网浙江电力在湖州构建特高压重要输电通道"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运 检新模式,打造输电专业队伍、特高压人工护线队伍、属地供电所、政企联动、义务护线员五级联防协 同作战体系。今年,特高压输电设备监测运检技术专业特色应用创新中心落地湖州,力争以湖州实践为 全国特高压运维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24年,"西电东送"特高压工程向浙江输送电量首次突 破1000亿千瓦时,达1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为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绿色动能。 电网建设的"含绿量"也在提升,国网浙江电力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坚强智能电网与 生态环境共融共生,开创了"生态电网"的新范式。 在湖州市投运近零碳排放的110千伏城北变电站,围墙上的钙钛矿光伏板与建筑融为一体,将阳光转化 为电能,减少20%的碳排放;屋面导光技术让阳光成为灯光,日间室内照明100%采用自然采光;沥青 道路建设中二次利用废弃轮胎,余热回收系统实现末端 ...
白山松水育出绿色能源 吉林推动"风光氢储"并进
中国新闻网· 2025-08-05 15:24
吉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 - 截至6月底吉林省发电装机容量达4880 94万千瓦 同比增长9 62% 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3120 53万千瓦 同比增长15 79% 占总装机容量的63 93% [1] - 吉林省能源结构从"一煤独大"转向"风光氢储"多元发展 在建拟建的绿色合成氨 绿色甲醇和绿色航煤项目数量及产能居全国前列 并入选全国氢能平台首批5个试点省份 [1] 重点项目进展 - 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于7月15日竣工投产 产出全国首批规模化绿色甲醇 [3] - 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7月26日投产 年产18万吨绿氨为全球最大规模单体项目 预计年减碳65万吨 [3] -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风机吊装和储罐安装进入尾声 预计9月底投产 [3] - 中广核吉西基地鲁固直流10万千瓦光热项目采用"光热+新能源"模式 为东北首座光热电站 投产后年均提供1 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3] 能源产业转型特征 - 吉林省能源产业实现三大转变:传统能源保底转向新能源牵引 新能源基地建设转向全产业链延伸 新能源单体项目转向关联产业耦合 [3] - 全省打造10个省级统筹绿能产业园区 形成"三新一强"特征(新结构 新形态 新体系 强供应链) 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成型 [4]
“热电+固废”双轮驱动 富春环保上半年归母净利预计增长80%至110%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15 15:49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 78亿元至2 07亿元 同比增长80%至110% [1]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 31亿元至1 53亿元 同比增长50%至75% [1] 业绩增长原因 - 热电联产业务原材料煤炭价格下行 供热量稳中有升 热电业务板块盈利能力增强 [1] - 固废(危废)资源化业务扩大与延伸 叠加贵金属价格上涨 有色金属资源化利用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1] 业务板块 - 业务从热电联产协同处置固废拓展到"热电联产+固废(危废)资源化+环境监测治理"产业 [1] - 热电联产业务主要产品为清洁热能和清洁电能 为工业园区提供集中供热服务 电力在自用后向外出售 [1] - 固废(危废)资源化业务对污泥和含有色金属的一般固废(危废)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 [1] - 环境监测治理业务进行二噁英监测设备销售及租赁 [1] 热电联产业务现状 - 已建成投运总生产规模为三十四炉二十二机 总装机容量340兆瓦 锅炉蒸发量4240吨/小时 [2] - 尚有2个热电联产扩建项目 预计投产后增加装机容量43兆瓦 锅炉蒸发量360吨/小时 [2] - 积极探索智慧电厂 通过控制系统优化 利用预测控制 自动寻优 大数据自学习 智能仿人工等核心技术 实现锅炉 汽机 环保智慧控制和智慧报表 [2] 固废(危废)资源化业务规划 - 推进子公司浙江遂昌汇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 [2] - 拟新建年处置5万吨的一般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2] - 改扩建年处置3万吨富锌烟尘生产线和年利用2万吨冰铜转炉吹炼生产线 [2] - 通过技术升级和生产线增加 提高产品价值 闭环金属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全产业链 提升市场竞争力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
32543.6亿元、9200.5亿元,增长、活跃!“关键词+数据”透视经济活力
央视网· 2025-07-06 11:33
服务贸易 - 2025年前5个月服务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4033.7亿元增长15.1%,进口18509.9亿元增长2.7% [1] -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2492.7亿元,增长5.0%,结构进一步优化 [3] - 旅行服务进出口达9200.5亿元增长12.2%,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 [5] 科技创新与制造业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2%,明显快于全国总体增速 [8]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数字产品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8] -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 [7] 大宗商品与期货市场 - 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0.8点,环比上涨0.5%,连续两个月回升 [10] - 上半年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40.76亿手增长17.82%,成交额339.73万亿元增长20.68% [10] 新能源与基建 - 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800兆瓦,年输送清洁电能超26亿度 [13] 物流与运输 - 云南首发"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新开昆明至吉大港线路,运输距离缩短三分之一,全程仅需18天 [14][15][17]
红旗漫卷黄河岸 砥柱中流铸丰碑——记“共和国水电长子”刘家峡水电站
中国能源网· 2025-07-02 13:55
刘家峡水电站历史与建设 - 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建设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3] - 1958年9月开始建设,1969年4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12月五台机组全部投产,1975年2月全面建成[5] - 建设过程中克服西方技术封锁、国内物资匮乏等困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5] 技术升级与改造 - 1986年起历时17年完成5台机组增容改造,净增出力19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135万千瓦[9] - 2006年新建330千伏GIS开关站,2011年完成220千伏系统改造,解决送出受阻问题[9] - 2018-2021年完成3台机组定子改造,2021-2024年启动整机改造,2号、3号机组已完成改造并网发电[13] - 2018年洮河口排沙洞扩机工程2台1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66万千瓦[11][19] 综合功能与效益 - 年均发电量未明确,但提到将黄河水化作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输向全国[3][7] - 春灌期间为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补水8-1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600万亩[15] - 水库防洪功能显著,在1981年、2018-2020年成功调节多次洪峰[15] -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调节出库流量减轻宁蒙河段700多公里封冻河段防凌压力[15] 生态保护措施 - 库区沿岸植树200多万株,绿化面积3382亩[17] - 2018年起投入两艘自动化机械打捞船,年均打捞漂浮物1.7万立方米[17] - 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电力大数据在生态治理领域的应用[17] 当前规模与地位 - 总库容57亿立方米[19] - 总装机容量166万千瓦[19] - 被誉为"共和国水电长子",承担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7][19]
装机百万,管理进阶!——解码贵州金元陕西新能源公司的“双轮驱动”破局之道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18:00
公司发展里程碑 - 贵州金元陕西新能源公司100MW安塞坪桥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公司在运管理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1] - 公司从2020年资产为零起步,五年内实现年利润过亿的稳健发展,诠释了"扩大装机规模"与"提升管理效率"的双轮驱动战略[1] - 2025年预计发电量达13.44亿千瓦时,较2024年的12.36亿千瓦时持续增长[3] 业务扩张与技术突破 - 2020年成立后迅速布局,首年完成首批项目选址与可行性研究,次年新增装机15万千瓦[2] - 2022年抓住分布式光伏政策机遇,装机容量突破49.84万千瓦,发电量同比增长33%[2] - 2023年探索"风光储一体化"模式,在延安新增10万千瓦风电装机[3] - 2024年发电量从6000万千瓦时跃升至12.36亿千瓦时,管理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3] 环境效益 - 年提供超2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相当于减少65万吨标准煤燃烧,减排170万吨二氧化碳[4] 管理创新 - 组织架构扁平化改革使审批时长平均缩短超50%[5] -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降低设备故障率30%,减少运维成本25%,提高发电效率15%[5] - 总资产五年扩张近10倍,利润从500万元增至1.08亿元,资产负债率从98.29%优化至55.58%[6] - 2024年绿证交易量达44.64万张,盈利123.17万元,销售额居贵州金元榜首[6] 未来规划 - 目标2027年实现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1:1均衡发展,净资产收益率达8%[7][8] - 持续优化风光电源结构,加速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7][8]
江苏徐州:生物发电“变废为宝”
新华社· 2025-06-16 09:53
生物质发电行业现状 - 国能邳州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年消耗秸秆30万吨,实现清洁发电2.2亿度,年节约标煤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万吨 [1] - 徐州地区生物质发电厂已有17座并网,装机总容量达335.6兆瓦,年发电量近20亿千瓦时 [1] - 生物质发电有效解决农村秸秆焚烧难题,同时通过沼气工程实现粪污、垃圾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1] 沼气工程发展 - 徐州市睢宁县建设37处沼气工程设施,沼气厌氧发酵装置总容积达4.92万立方米 [1] - 年消纳农村有机废弃物约96万吨,年产沼气约2600万立方米,推动沼气高值化利用 [1] 电网支持措施 -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为生物质发电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协助设备调试、检测和维护,提高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2] - 配合建设集中控制系统,实时掌握发电站运行情况和上网电量 [2] - 挖掘电力大数据应用,助力全额消纳,搭建发输配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平台 [2]
文明花开映桥电 ——广投桥巩能源公司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综述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0 14:46
公司荣誉与社会责任 - 公司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体现精神文明建设成果[1] - 累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3] - 党建品牌"红桥"获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并获"广西国企党建+企业文化研究实践优秀教学站"称号[5] 清洁能源发展 - 公司17年来累计发电量达361亿千瓦时,年均发电24亿千瓦时[1][3] - 正龙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5万吨[5] - 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实现光伏与现代农业、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5]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建成红水河梯级水电站中首座一体化鱼类增殖站,累计放流鱼苗超1100万尾[1][3] - 桥巩船闸累计免费过闸船舶超8000艘次,过闸总吨位超320万吨,实现"零事故、零滞航、零投诉"[3] 乡村振兴与公益事业 - 在定点帮扶村建设光伏电站,助力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三年超20万元,帮助两个深度贫困村脱贫[5] - 打造"情暖红河"志愿服务品牌,连续7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累计资助贫困学生63名[5] - 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社区共建等重点工作,开展环境治理、结对帮扶等活动[5] 企业文化建设 - 建立立体化职工服务体系,开展"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彩"特色文体活动[7] - 职工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自治区级奖项12个、市级38个,涌现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先进个人[7] - 常态化开展困难帮扶、女职工健康关爱等活动,并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7]
富春环保(002479) - 002479富春环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0
2025-06-10 09:00
公司业务概况 - 业务板块拓展至“热电联产+固废(危废)资源化+环境监测治理”产业 [2] - 热电联产业务产品为清洁热能和电能,固废(危废)资源化业务对污泥和含有色金属固废回收利用,环境监测治理业务涉及二噁英监测设备销售及租赁 [2] 有色金属资源化业务发展 - 2024年新增冰铜和电解铜业务,优化产业链布局 [3] - 推进子公司遂昌汇金二期项目建设,拟新建年处置5万吨一般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改扩建年处置3万吨富锌烟尘生产线和年利用2万吨冰铜转炉吹炼生产线 [3] 产业领域布局规划 - 关注与废旧金属资源化利用业务协同的产业领域,若有契合投资机会,将多维度审慎研究并推进布局 [3] 煤价应对方案 - 利用煤热联动机制与下游客户调整蒸汽售价 [3] - 跟踪煤价、集中采购确保煤炭供应,调整存货结构、采用节能技术控制成本 [3] 智慧电厂成效 - 以子公司江苏热电为试点,试运行降低锅炉重要参数指标波动幅度 [4] - 单炉平均操作次数从2000多次降至100余次,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系统安全稳定生产水平 [4]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9,573.84万元,同比增长403.14% [5] - 增长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下降、下游热用户需求增加、毛利率上升,以及母公司收到拆迁补偿款、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增加 [5]
广州市税务部门“绿色税制”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5-15 08:21
绿色发展政策与税收激励 - 全国绿色低碳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6% [1] - 环保税等绿色税制通过正向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1] - 广州市税务部门利用绿色税制引导企业绿色转型 [1] 能源企业绿色转型案例 - 广东粤电花都天然气热电有限公司实施热电联产项目,预计每年贡献3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2] - 该项目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44万吨及二氧化碳排放176万吨 [2] - 公司近三年收到留抵退税超9000万元,环保税减免超30万元 [2] 区域绿色经济发展 - 广州市花都区布局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产业,推动热力、光伏、储能等项目落地 [3] - 税务部门利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 污水处理企业绿色实践 - 广州新狮水务有限公司日均处理污水4.9万吨,全年处理量近1800万吨 [4] - 公司投入近130万元升级污水处理设备,确保排放达标 [4] - 累计享受税收优惠超120万元,计划将资金用于环保设备更新改造 [4] 税务部门未来规划 - 广州市花都区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税费服务,释放政策红利,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