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搜索文档
江苏5部作品斩获文华奖 获奖总量列全国之首“五朵金花”尽显文艺苏军硬实力
新华日报· 2025-11-05 07:22
金秋时节,江苏文艺硕果盈枝。11月4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在重庆举行,第十八届文 华奖评奖结果揭晓。在这场代表中国舞台艺术最高荣誉的角逐中,江苏迎来历史性的突破:扬剧《郑板 桥》、民族舞剧《红楼梦》获得"文华剧目奖",淮剧小戏《赶脚》获得"文华节目奖",民族管弦乐《江 河湖海颂》获得"文华音乐奖",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编剧王宏、张军获得"文华编剧奖"。 这份沉甸甸的获奖名单,是对江苏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阅。 为鼓励"十年磨一剑"的精品意识,江苏从省级层面加强引领,积极营造文艺创作的良好生态。省级 艺术基金、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江苏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资助办法》和《江苏优秀文艺成果 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激活了文艺创作的"一池春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获奖的5部作 品,都是江苏艺术基金、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等扶持过的优秀作品。 5部作品,5项大奖,江苏获奖总量位列全国之首,创下历届最佳成绩。在这场强手如林的艺术竞赛 中,江苏凭借什么脱颖而出? 巅峰对决,五朵金花彰显"苏式气韵" 文华奖是文旅部设立的国家舞台艺术政府奖,称得上是"中国舞台艺术的天花板"。自19 ...
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人民日报· 2025-11-02 06:18
活动概况 -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于10月16日至11月5日举办,地点在巴山蜀水间 [1] - 活动内容包括赏百部优秀剧目、观看千件美术书法篆刻和摄影作品,以及群众文艺团队表演 [1] - 活动形式融合了赏剧看展与旅游打卡,旨在为观众提供文旅大餐 [1] 舞台艺术成果 - 艺术节期间有100余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亮相,展现新时代舞台艺术成果 [2] - 革命题材文艺作品备受关注,如杂技剧《先声》和话剧《觉醒年代》引发观众共鸣 [2] - 现实题材佳作如话剧《生命册》和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收获好评,引发观众对城乡变迁等议题的思考 [2] 青少年艺术参与 - 艺术节联动举办“青少年艺术创演周”,开展川渝中小学戏曲传承展演、青年戏剧优秀剧目展演等活动 [3] - 活动引入创新元素,组织剧目展演、剧本围读、音乐原创新作展示以及VR、AI艺术展陈 [3] - 目的是集中展示当代青少年创演成果,培养年轻人胸怀和格局,让艺术更“潮”更青春 [3] 群众文艺参与 - 群众文艺爱好者及工作者带来音乐、舞蹈、戏剧等六大门类作品,参评第二十届群星奖 [4] - 作品内容接地气,灵感来源于生活点滴,涵盖邻里温情、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题 [4] - 惠民演出人气旺盛,例如舞蹈《峡江边的微光》深受市民喜爱,观众可参与互动并录制分享 [4] 美术展览与公共教育 - 艺术节呈现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三大优秀作品展览,绘就多彩画卷 [5] - 配套活动丰富,包括“汉字艺术与中国文化”学术讲座、“艺术超现场”公共教育活动和“展览进社区”活动 [5] - 艺术体验升级为沉浸式一站式活动,涵盖看、听、学、玩、创,激发全民艺术热情并提升审美水平 [5] 文化创新与文旅融合 - 文艺工作者把握传承与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创新源泉,相关作品热度持续攀升 [5] - 具体案例如《猫神在故宫》全国巡演160余场,舞剧《醒·狮》在短视频平台获千万次播放 [6] - 艺术节特别策划“跟着演出去旅行”“美术馆之夜”等精品文旅线路,并推介100个“品质打卡地”,推动打造文旅新场景和新业态 [6]
江苏7部力作冲刺文华奖
新华日报· 2025-10-05 07:18
活动概况 -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将于10月15日在四川成都开幕 [1] - 江苏共有7部作品入围本届文华奖终评 [1] 入围剧目详情 - 入围的5部大型剧目包括扬剧《郑板桥》、锡剧《英雄儿女》、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颂》、民族舞剧《红楼梦》、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1] - 入围的2部淮剧小戏包括《赶脚》和《我的亲家管得宽》 [1] - 民族舞剧《红楼梦》自2021年试演以来演出超300场仍一票难求 [2] - 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演出超200场 [4] - 文华奖首次针对时长不超过40分钟的节目增设15个文华节目奖 [5] 剧目艺术特色与创作理念 - 锡剧《英雄儿女》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及经典同名电影,融合江南戏曲温情与战争题材磅礴 [2] - 民族舞剧《红楼梦》要求演员“百场如一”,对动作精准度要求极高 [2] - 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颂》包含《春暖江花》等8个乐章,融合昆曲唱诵、多声筝演奏等多元表现形式 [4] - 淮剧小戏《我的亲家管得宽》节目时长20分钟,讲述两亲家为养鸡引发误会的喜剧故事 [5] - 淮剧《赶脚》源自经典剧目《孝灯记》,由平均年龄24岁的演员主演,将40多分钟戏份浓缩至25分钟 [6] 团队筹备与投入 - 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文艺工作者放弃休假对剧目进行最后打磨冲刺 [1] - 扬剧《郑板桥》剧组实行“半天排练、半天研讨”工作方式,100多名演职人员参与修改打磨 [3] - 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演出7年来演员无一人更换,坚持原班人马保留原始风貌 [4] - 涟水县淮剧团为建团70年来首次登上文华奖舞台,对剧目进行多轮修改并重写结尾 [5] - 盐城市淮剧团00后演员主动延长排练时间,反复打磨唱词和念白节奏 [6]
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启幕,北京乐山双城联动打造戏剧盛宴
新京报· 2025-04-27 07:03
活动概况 - 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于4月25日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开幕,由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主办,乐山市政府、中央戏剧学院特邀主办 [1] - 活动主题为"原创戏剧,时代共鸣",宗旨为"重视原创、紧跟时代、艺术精湛、服务人民" [2] - 展演分为"北京主单元""乐山展演月""高校展演月"三大板块,4月至9月在北京和乐山双城上演 [2] 展演内容 - 从全国报名剧目中遴选出15部大剧场剧目和10部小剧场剧目 [2] - 开幕大戏为国家话剧院经典剧目《大宅门》,该剧将70多集电视剧浓缩为2个半小时话剧,本轮演出8场 [3] - 北京主单元其他大剧场剧目包括《春逝》《树魂》《烟火人间》等9部作品 [4] - 小剧场剧目包括《爱情失格》《万火关》《裁·缝》等,展现小剧场话剧的独特魅力 [6] 活动规模与影响 - 十年来共有124个参演团体、238个剧目参与,线下演出915场,线上演播671场,受众达360余万人次 [3] - 活动被誉为中国原创话剧的"风向标",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3]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已有五六部作品参演,认为该平台为国内原创作品和创作者提供了良好交流机会 [5] 创新与拓展 - 首次采用双城举办模式,新增乐山展演月,时间为5月10日至6月10日 [7] - 乐山展演月将上演《四世同堂》《水生》《了不起的你》等5部作品 [7] - 举办"戏剧普及工作坊",国家话剧院艺术家将深入校园和群众开展培训 [8] - 组委会将举办专题研讨会探讨双城互动办展模式 [8] 特色活动 - 北京主单元期间举办"十周年海报回顾展",展示历届参演剧目海报 [6] - 西城区文化馆原创话剧《京报》将在北京与乐山两地上演 [9] - 策划"我与大师零距离"演后谈、大师工作坊、高清影像放映等公益活动 [9] - 推出多场"学生公益专场"演出,坚持惠民票价原则 [10] 高校参与 - 新增高校展演月活动,中央戏剧学院作为特邀主办方深度参与 [11] - 9月将上演中央戏剧学院创排的话剧《告别》和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11] - 中央戏剧学院和杭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话剧《北上》将作为闭幕演出 [11] - 活动旨在深化高校与行业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新时代戏剧人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