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搜榜单
icon
搜索文档
热搜榜单究竟为谁而“热”?
新浪财经· 2025-09-26 07:14
处罚事件与原因 - 多家主要网络平台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被依法处罚[1] - 处罚原因包括平台热搜榜单呈现大量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词条等不良信息内容[1] - 此类内容破坏网络生态[1] 平台内容生态问题 - 热搜榜单长久占据重要位置的是关于明星的细枝末节而非民生关切和社会大事[1] - 明星话题下方点赞量最多的回复往往是“没有要报的可以报天气预报”显示内容对大多数人无意义[1] - 平台围绕明星运作是因为明星自带流量公众关注度可转化为资源并变现[1] 灰色产业链与负面影响 - 明星流量生意助推灰色产业链生成包括明星粉丝的养号控评和网络水军[2] - 大量虚假失实有害的劣质信息充斥平台导致劣币驱逐良币遮蔽优质重要信息[2] - MCN机构和自媒体形成明星万能眼球至上的错误价值取向乱象从网络深入实体领域[2] 流量乱象实例 - 明星直播在线人数动辄数十万却鲜有互动[2] - 艺人穿着警服带货商品出现高价低质却好评如潮的现象[2] - 此类流量带不来正向收益部分人的小利拖累互联网发展大局[2] 行业健康发展方向 - 追求流量本身无错但需更有公共性的话题真实的内容建设和良性互动[2] - 平台需具备正确价值取向和责任担当持之以恒打击虚假炒作[2] - 全社会应形成共识为优质内容买单不追逐人造热点对生活保持热情不参与流量狂热[2]
热搜榜单,不能成为炒作明星琐事的“专场”
新浪财经· 2025-09-24 12:12
监管处罚与平台责任 - 多家主要网络平台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被网信部门依法查处 处罚措施包括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及从严处理责任人[2] - 平台热搜榜单存在大量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词条等不良信息 破坏网络生态[2] - 网信部门通报显示炒作行为具有高频性(频繁呈现)、多条目(多条、大量)及高位展示(主榜高位、重点环节)特征[4] 平台内容管理问题 - 热搜榜单作为核心信息展示区域 其内容排序和展示位置反映平台价值取向和责任担当[5] - 明星琐事内容长期霸占热搜榜单重点环节 包括穿搭、偶遇、出行、婚恋等低营养话题[5] - 平台算法偏好明星琐事内容 因该类内容更易博取眼球和获取流量 体现"流量至上"运营逻辑[7] 行业生态影响 - 低俗内容传播损害用户体验 尤其对青少年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误导[5] - 网络平台以牺牲社会责任和生态健康为代价追逐商业利益[7] - 2021年中央网信办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娱乐明星网上信息[10] 行业整改方向 - 平台需摒弃"唯流量论" 更多展示社会发展及人民奋斗相关内容[8] - 明星信息传播应聚焦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传递[7] - 网民期待文明清朗的网络生态和健康向上的内容产品[8]
又两起!今日头条、UC在热搜榜单呈现不良信息内容被查处
南方都市报· 2025-09-24 10:23
监管行动 - 国家网信办于9月23日依法查处今日头条和UC平台 两起破坏网络生态案件 对今日头条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1] - 今日头条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 在热搜榜单主榜呈现不良信息内容 并在落地页面置顶相关话题 [1] - UC平台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 在热搜榜单主榜扎堆呈现极端敏感恶性案事件词条等非权威信息 涉及网络暴力和未成年人隐私话题 [1] 历史处罚案例 - 国家网信办于9月20日因类似原因通报微博和快手平台 两平台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 在热搜榜单主榜高位呈现大量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不良信息 [2] - 微博和快手平台被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2] - 小红书于9月11日因热搜榜单频繁呈现多条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不良信息被网信部门查处 [2] 公司回应 - 微博第一时间成立整改落实工作小组 针对热搜榜单生态治理问题进行专项整改 [2] - 快手已组建整改专项团队 围绕热搜榜单推进生态治理 提升榜单内容规范性和多样性 [2] - 小红书第一时间成立整改专项工作小组 推进热搜榜单生态专项治理 提升管理能力 [2] 监管趋势 - 网信部门持续聚焦破坏网络生态违法违规突出问题 发挥网络执法"利剑"作用 [3] - 监管部门督促网站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切实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