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矸石
icon
搜索文档
倾倒煤矸石的耕地已恢复(反馈)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煤矸石倾倒事件调查与处理 - 涉事企业为义煤集团新义矿业有限公司,2011年起与3家公司签订煤矸石处理协议,占压地块共12处、341.51亩,其中耕地142.12亩、林地77.65亩、其他未利用地121.74亩 [1] - 土壤监测结果显示正常,地下水检测42个样品符合农业用水要求 [1] - 新义矿业因委托无资质第三方公司非法处置煤矸石被罚款31.75万元 [2] 土地复垦与违法占地处理 - 覆土作业按不低于60厘米标准完成,涉及地块已全部覆土,群众代表对整改成果表示满意 [2] - 4处违法占地建设中,个人违法2起案件已立案,村集体违法2起案件已完成拆除复耕 [2] - 新安县纪委监委对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失职失责问题进行调查,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组织处理5人 [3] 后续整改措施 - 新安县将在全县范围内加强警示教育,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林地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3] - 发现问题将逐一落实整改措施和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3]
如何解决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处置这一“老大难”问题?
中国环境报· 2025-07-02 08:19
固体废物非法倾倒问题现状 - 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处置问题在局部地区表现突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并引发群众不满 [1] - 非法倾倒行为助长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破窗效应",使管理面临更大挑战 [1] -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利益驱动(合规处置成本高)、现实条件限制(如煤矸石/粉煤灰消纳难)以及监管不严 [1] 整治工作核心措施 - 需采取疏堵并举策略:完善政策解决处置出路问题,同时严格监管压实企业责任 [2] - 针对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废,需科学确定填埋处置方法以避免违法循环 [2] - 需从严惩处惯犯和情节严重者,加大违法违规成本 [2] 固废资源化利用方向 - 需突破传统处置路径,探索煤矸石在硅铝基材料制备、金属提取、生态修复等新用途 [2] - 通过"科技+市场"手段提升固废附加值,实现变废为宝 [2] - 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创新固废利用方法,结合区域条件灵活探索 [3] 利益链整治要求 - 需重点打击非法倾倒背后的黑色利益链,严查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行为 [3] - 通过铁腕整治净化执法队伍,切断监管漏洞与利益勾连 [3]
煤渣倾倒耕地为何多年难以恢复?来看记者调查
人民日报· 2025-05-18 14:05
煤炭开采行业环境治理问题 - 新义矿业有限公司(新义公司)作为当地主要煤炭开采企业,其煤矸石(煤炭开采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被随意倾倒在周边5个村庄的12处耕地和林地中,形成历史遗留污染问题 [1][6][9] - 煤矸石倾倒导致耕地覆土厚度不足(部分仅20-60厘米,未达60厘米标准),影响农作物生长(小麦、油菜等出现发黄打蔫现象),村民反映"种啥啥不行" [3][5][8][9] - 两家洗煤厂曾与村民签订耕地租用协议(每亩每年1000元),共占用37.2亩耕地堆放煤渣,后在2016年生态环境整治中被依法取缔 [3][8] 煤矸石污染风险与检测 - 煤矸石可能含有硫化物和重金属,存在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风险,理论上硫氧化后会导致土壤酸化,细小颗粒可能随降水渗入地下水 [6][10] - 当地环保部门已对5口自备井、地下井进行水质检测,并取样周边土壤,目前数值显示在正常范围内,但正在打深井进一步检测深层地下水 [7][10]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指出,煤矸石污染程度取决于有害物质含量和管理措施,覆土复耕效果取决于土层厚度、肥力等指标 [10] 企业整改与政府监管 - 新义公司承认煤矸石处理存在问题,但称2016年前倾倒情况不清楚,现按环保意见书通过第三方公司制定整改方案,包括覆土等措施 [9] - 整改中存在覆土不达标(部分耕地覆土太薄)、土壤流失导致煤矸石裸露等问题,引发村民不满,企业被要求重新覆土 [8][9] - 当地政府采用人工与无人机结合方式巡查新倾倒现象,将按"一堆一策"原则对历史遗留煤矸石堆开展系统修复,目前正在评估检测结果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