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宝系列轮式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为何估值悬殊?
南方都市报· 2025-10-14 16:13
行业融资与估值概况 - 具身智能公司智平方已跻身估值达10亿美元的"独角兽"阵营,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今年以来已连续完成7轮数亿级融资 [1] - 一级市场上,已企及10亿美元估值门槛的中国具身智能公司包括智元机器人(约150亿元公开估值)、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傅利叶智能等 [1] - 美国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完成超10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90亿美元,比其B轮融资后的26亿美元估值大幅攀升15倍 [3] - 具身智能模型软件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正以50亿美元的估值洽谈新融资,Apptronik也达到50亿美元估值 [3] 中美市场估值差异 - 与美国头部玩家比较,中国具身智能创业公司在一级市场的估值显得逊色,甚至不及对方零头 [2] - 五源资本合伙人表示,中国的顶尖机器人公司如果是在美国,估值可能会高出五到十倍 [3] - 估值差距的形成与两地风险投资生态差异有关:美国风投资金充裕但可投资标的有限,资源集中度高;中国则在产业链各环节涌现大量创业公司 [3] - 美国公司的估值基于全球市场前景预期,而国内企业的估值更多以内需市场为基础 [4] 商业化进展与市场预期 - 今年下半年以来,多家中国具身智能企业公布大额订单,据不完全统计,各家公司公布的大额订单总额至少已超13亿元 [4] - 智平方宣布新增一笔超过1000台机器人、金额接近5亿元的大单,这些机器人将在未来三年内部署到惠科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 [5]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将累计部署10亿台,市场规模达5万亿美元,大约是2024年全球20家最大汽车制造商总收入的两倍 [2] - 业内通常以汽车产业为参照对具身智能公司进行估值定价,在万亿市场规模的想象下,这种估值逻辑短期内可能存在透支 [1] 行业驱动因素与前景 - 创业公司抬高估值有时出于在某一阶段占据行业头部地位的需求,以便让故事能继续讲下去 [2] - 在商业化、技术等层面哪怕领先一小步,都可以获得更多资金和更高估值,领先的公司能获得持续性融资机会 [5] - 宇树科技即将进行的IPO,有望为未来具身智能赛道融资活动提供关键催化剂和估值基准 [2] - 如果未来具身智能市场能够真正成型,其整体市场体量很可能超过汽车行业 [1]
惠科进军机器人!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2 11:16
战略合作与部署 - 惠科与智平方签署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首个具身智能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 - 未来三年在全球生产基地累计部署超过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2] - 订单金额接近5亿元 [2] 应用场景与技术细节 - PCB操作被选定为首个示范场景 [4] - "爱宝"系列轮式人形机器人通过端到端VLA大模型驱动完成不同型号和位置的PCB操作 [4] - 机器人搭载二指夹爪从事PCB操作任务 [4] - 显示面板制造的AI端侧模型导入产线控制系统以实现更低延迟实时决策和更高效能耗管理 [5] 技术开发与产业转型 - 组建专项技术团队开发新一代面向工业操作的模型 [5] - 目标打造真正理解屏幕制造工艺的"智能工人" [5] - 依托全球生产基地真实场景数据形成"实践-迭代-优化"技术进化闭环 [5] - 此次合作是推动显示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5]
半导体产线迎“硅基打工人”未来三年千台机器人上岗
南方都市报· 2025-09-12 07:06
合作与订单规模 - 智平方与惠科子公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未来三年将在惠科全球生产基地部署超过1000台搭载具身大模型的机器人[2] - 订单总金额或达近5亿人民币 按每台约50万元估算 有望成为全球具身智能领域最大单笔订单[2] - 此为具身智能首次大规模进入半导体显示产业 但具体订单金额未披露[2] 技术应用场景 - 合作以PCB操作为首个示范场景 逐步覆盖仓储物流 上下物料 零部件装配到质检测试等全流程[3] - 机器人将在OLED真空贴合 耗材管理与尾料回收等多场景发挥作用 例如真空贴合中精准控制吸附力避免材料褶皱[3] - 自研GOVLA具身大模型实现机器人全身协同控制 轮式双臂类人形态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产线[3] 行业商业化进展 - 深圳机器人企业加速进入工厂场景 优必选Walker S系列进入汽车物流工厂 宇树科技与智元机器人先后拿下大单[4] - 真实工厂成为大模型最佳训练场 工业领域生产数据量成为竞争关键优势[4] - 采用与客户共同开发模式 通过场景换取数据构建驱动技术进化的"数据闭环"飞轮[4] 技术发展路径 - 通过产线持续运行积累海量真实数据 直接反哺大模型迭代形成"越用越聪明"效应[4] - 采用"正反金字塔"数据战略 冷启动阶段依赖互联网与仿真数据 大规模部署后以真实场景数据为核心资产[4] - 商业化路径效仿智能汽车 从半结构化场景起步逐步走向非结构化场景[5] 市场定位与价值 - 高端制造中的柔性场景与公共服务中的多样化场景被视为当前最具商业价值的两大领域[5] - 传统自动化设备难以应对多型号混线生产和复杂多变环境 为大模型驱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造机会[3] - 通用智能机器人需在真实劳动场景中持续淬炼 最终成长为人人可用的智能终端[5]
卷完融资拼大单,智平方获面板企业千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订单
南方都市报· 2025-09-11 18:29
行业订单动态 - 具身智能行业自2025年下半年进入密集订单阶段 多笔订单金额超过1亿元[1]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共同中标中国移动1.2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1] - 优必选9月3日获得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采购合同 当时称为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订单[1] - 智平方9月11日获得惠科股份近5亿元订单 采购超1000台机器人 刷新行业纪录[1] 智平方公司动态 - 与惠科股份签订近5亿元订单 未来三年部署超1000台机器人至半导体显示生产基地[1] - 年产能超千台的自有工厂于今年9月在深圳正式投产[6] - 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 创始人兼CEO郭彦东曾任小鹏汽车和OPPO首席科学家[6] - 今年以来完成7轮数亿级融资 最近一轮A系列融资于9月1日由深创投领投 单家投资超亿元[6] 技术应用场景 - 订单标志具身智能机器人首次大规模进入半导体显示产业 覆盖全流程操作[1]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PCB操作 OLED显示屏真空贴合 耗材管理与尾料回收[1] - PCB操作作为首个示范场景 使用"爱宝"系列轮式人形机器人搭载二指夹爪完成任务[2] - 机器人在端到端VLA大模型驱动下能完成不同型号 不同位置的PCB操作[2] 战略合作与发展 - 将与惠科股份基于工业技术经验与产线数据共同开发VLA模型及轻量化端侧推理模型[4] - 公司副总裁莫磊强调机器人进入客户真实场景至为关键 需要落地使用获得数据迭代产品[4] - 优先选择工厂半结构化场景作为落地目标 从简单工种做起 暂不考虑C端交互服务场景[4] - "爱宝"系列机器人已进入东风柳汽 吉利科技旗下晶能微等工厂部署应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