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牦牛产业贷
icon
搜索文档
服务送到“家门口” 惠民暖到“心里边”
人民日报· 2025-11-25 06:31
金融产品不断创新,更加精准满足高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 在日喀则市白朗县康桑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线,青稞被加工成糌粑,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 豆豆"。 雅砻河谷,藏式新居,鳞次栉比;古老藏戏,悦耳动听。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扎西曲登社区,一步一景, 游人如织。 31号民宿内,社区居民次仁忙个不停,"大部分房间都住上了游客。吃上'文旅饭',多增加一份收入。" 办民宿,投入不少。几年前,次仁向农行山南分行申请贷款,开起了社区里的首批民宿。"以前我大部 分时间在外面打工,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次仁说。靠着农行发放的贷款,他还装修了民宿、给房 间添置了新设施。 金融活水,浇灌文旅产业茁壮成长。近年来,农行山南分行累计为扎西曲登社区111户家庭发放贷款 1000余万元,在社区内设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提供取款、转账等"家门口"金融业务。"现在社区有藏 式民宿85户,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扎西曲登社区党总支书记巴桑次 仁介绍。 自1995年农行西藏分行成立以来,始终立足"农"字头,让金融服务跟着农牧民需求走、围着乡村发展 转。截至2025年9月末,农行西藏分行涉农贷款余额631亿元,较202 ...
农行西藏分行三十年来发放涉农贷款两千六百多亿元 服务送到“家门口” 惠民暖到“心里边”
人民日报· 2025-11-25 06:06
雅砻河谷,藏式新居,鳞次栉比;古老藏戏,悦耳动听。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扎西曲登社区,一步一景, 游人如织。 31号民宿内,社区居民次仁忙个不停,"大部分房间都住上了游客。吃上'文旅饭',多增加一份收入。" 优化金融服务,提升普惠金融质效。 办民宿,投入不少。几年前,次仁向农行山南分行申请贷款,开起了社区里的首批民宿。"以前我大部 分时间在外面打工,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次仁说。靠着农行发放的贷款,他还装修了民宿、给房 间添置了新设施。 金融活水,浇灌文旅产业茁壮成长。近年来,农行山南分行累计为扎西曲登社区111户家庭发放贷款 1000余万元,在社区内设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提供取款、转账等"家门口"金融业务。"现在社区有藏 式民宿85户,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扎西曲登社区党总支书记巴桑次 仁介绍。 自1995年农行西藏分行成立以来,始终立足"农"字头,让金融服务跟着农牧民需求走、围着乡村发展 转。截至2025年9月末,农行西藏分行涉农贷款余额631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160亿元;粮食重点领域 贷款余额264亿元,5年间翻了一番。 金融产品不断创新,更加精准满足高原特色产业发展需 ...
当金融脉搏与雪域高原的心跳同频共振……
金融时报· 2025-08-28 09:47
西藏经济发展成就 - 2024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达277亿元 较1965年增长1258倍 年均增长12.9% [2] - 贸易总值从1965年693万元跃升至年均百亿元规模 贸易伙伴拓展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银行业金融机构助力建设多层次 广覆盖 可持续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3] 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 - 邮储银行向川藏铁路西藏区域参建企业累计投放贷款60.71亿元 [6] - 建设银行为青藏铁路及延伸线提供贷款超90亿元 为高等级公路建设投放超200亿元信贷资金 [7] - "十四五"时期西藏累计落实规划投资4000亿元以上 [6] 特色产业金融创新 - 工商银行"藏宿贷"升级为"藏宿e贷" 改造后民宿收入平均增长5倍 [9] - 农业银行累计为藏香企业发放贷款1.34亿元 企业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 [10] - 工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年均增速达21%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较2023年实现倍增 [12] 绿色金融发展 - 邮储银行创新采用"项目前期贷款+项目贷款"模式支持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 总投资17.47亿元 [13] - 浦发银行从立项到授信审批仅用时13天支持萨嘎"光伏+储能"项目 [14] - 交通银行发放西藏首笔8亿元融资租赁贷款支持清洁能源项目建设 [15]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 农业银行推出"五位一体"服务模式 在县域下设5528个"三农"金融服务点 覆盖全部乡镇 [19] - 工商银行落地8家"兴农通"金融服务点并组建"高原金融先锋队" [19] - 建设银行累计捐赠1700多万元 协调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支持高海拔地区发展 [19]
让“高原之舟”生“金”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5
牦牛产业贷款创新 - 夏河县农信联社创新推出"牦牛产业贷"和"活畜抵押贷" 通过活畜抵押破解融资难题 激活牦牛全产业链价值[1] - 累计投放牦牛类贷款3679笔 总金额3.1亿元 其中活畜抵押贷10笔 金额495万元[1] - 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培育2家龙头企业 20多个专业合作社 形成亿元级牦牛产业集群[1] 金融服务模式演进 - 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体系 从2016年"基础养殖贷"到2024年"牦牛产业贷" 实现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养殖 加工 销售各环节[3] - 涉农贷款占比达75% 不良率保持优良水平[3] - 创新"金融活水+全产业链"融合模式 形成草场育良种 牧场扩规模 工厂提价值 市场创品牌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4] 产业带动成效 - 合作社托管模式惠及百余户贫困户 实现户均20万元跨越式增收 信用贷款额度提高至50万元[1] - 支持扎西浪畜产品公司500万元信贷资金 带动奶制品销往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等地 创造40多个就业岗位[4] - 公司年加工能力突破50吨 务工岗位使户均增收超5万元[4] 科技创新与效率提升 - 引入物联网监测系统和区块链溯源技术 建成2个数字化繁育基地 使牦牛繁育效率提升15%[7] - 两款精深加工产品获保健品认证 线上平台销量增长210%[7] - 粪污循环利用技术推动草场化肥零使用 牧草蛋白质含量提高18%[7] 文旅融合与综合效益 - 文旅融合带动畜牧综合产值突破8亿元 同比增长16% 创造600个就业岗位[7] - 农牧民年均收入增至4.8万元 其中20%来自文旅衍生收入[7] - 单位草场载畜量下降18% 但每头牦牛产值提高30%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平衡[5][6]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年内新增投放1亿元贷款 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 合作社和养殖大户[8] - 探索"数字金融+智慧牧场"深度融合方式 致力打造高原特色畜牧业金融示范的"夏河样板"[8] - 服务更多活跃在移动端 通过"背包银行"移动终端为牧民办理授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