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旅贷
搜索文档
农行清远分行金融加码赋能“百千万工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6 00:39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下沉服务,为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注入金融动力,在支持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2][3] 金融产品创新 - 公司聚焦特色产业,创新推出“乡旅贷”、“民宿贷”等信用产品,并打造“产业兴农贷” [1] - 在支持英德红茶产业方面,通过龙头企业贷款、“红茶e贷”等产品累计投放贷款超8亿元,促进产业融合并带动数千村民就业 [1] 服务下沉与渠道建设 - 公司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选派驻镇金融助理实现乡镇全覆盖,提供“融资+融智”服务 [2] - 优化渠道建设,设立“惠农通”金融服务点超250个,推动县域乡镇网点全覆盖 [2] - 组织“万人进千村”活动,对全市1200多个村居开展农户信息建档与综合金融服务 [2] - 截至8月末,为农户信息建档有效授信户数近4万户,掌银客户达138万户 [2] 支持产业转移与重点项目 - 公司积极对接省产业转移战略,倾斜信贷资源支持产业转移园区企业,累计支持入园企业超200户,发放贷款超48亿元 [2] - 抢抓区域一体化机遇,牵头组建银团为佛清从高速公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保障项目通车,促进区域互联互通 [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优化服务模式,深化金融创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能 [3]
红土地上的金色答卷 农行江西分行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样本观察
金融时报· 2025-09-30 09:34
金秋时节,赣鄱大地稻浪翻滚,丰收在望。萍乡湘东区的杂交水稻制种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 枝头;浮梁县的万亩生态茶园中,茶农们指尖翻飞采摘秋茶;在安远县的三百山景区,游客络绎不 绝……这一幕幕生机勃勃的景象背后,流淌着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活水。 数字见证力度:截至2025年8月末,全行县域贷款突破3278.38亿元,涉农贷款达1798.26亿元,农户 贷款超635.20亿元,脱贫县贷款增至1097.21亿元。与年初相比,四项指标分别净增282.05亿元、58.47亿 元、83.64亿元和92.09亿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贷款增速,全部高于全行平均水 平。金融活水,正似赣江之水般奔流不息,滋润着赣鄱大地的千里沃野、万里青山,为乡村振兴带来生 机与希望。 深耕主业:守护大国粮仓的金融担当 在杂交水稻制种之乡萍乡湘东,一场关于"中国饭碗"的种业攻坚正在悄然进行。这里聚集了百余户 制种大户和两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却长期困于"轻资产、缺抵押"的融资难题。 转机来自农行江西分行一次破冰式的创新——他们首创"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让看不见的知识 产权变成"真金白银"。种业龙头天涯种业率先 ...
在这里,感受富民兴疆的普惠力量
金融时报· 2025-09-29 09:28
普惠金融在新疆的整体发展 - 普惠金融通过精准、便捷、暖心的服务,成为助力富民兴疆的关键力量,其触角延伸正描绘出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图景 [1] 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 - 伊宁农商银行向伊宁县广粮商贸有限公司提供的授信额度从最初的20万元增长至6500万元,支持其从粮食收购扩展到烘干、储存、销售、运输等业务 [2][3] - 该公司在玉米收储高峰期可带动1000余人就近就业,并辐射周边数个行政村的农户稳定增收 [3] - 伊宁农商银行利用农业农村局提供的2万余户农户基本信息,通过“五级联审”和整村授信模式,实现建档、评级、授信100%全覆盖,农户可通过手机完成贷款流程 [3] - 建设银行针对塔城和巴州的玉米、香梨产业搭建“数字玉米”和“梨城飘香”数字平台,农业银行引进棉花交易数据推出免抵押担保的“棉农e贷”,兴业银行运用物联网、区块链、AI技术搭建活体生物资产数字化监管平台以满足融资需求 [4] 对文旅产业的金融支持 - 金融机构的支持使喀什古城“古丽的家”从7间客房的小民宿发展为拥有3家分店的打卡点,伊宁市六星街玛格丽特民宿也因特色装修吸引游客 [5] - 新疆各金融机构推出“百年老店贷”、“乡旅贷”、“文旅E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并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申贷材料电子化,提升流程便捷度 [6] - 金融机构主动对接餐厅、旅行社、特色小店等主体,搭建“早夜间场景+供应链服务”生态场景,提供开户、条码支付、网银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6] -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推出“一码通”机制,整合14个地州市336家银行资源和290家企业融资需求,并开展“银链融通·一起助企”专项工作以提升服务可得性 [6] 普惠金融的试点与体系建设 -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柯坪县开展金融服务试验区创建,在和田两县试点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样板工程”,在克州开展“护边贷”试点 [8] - 阿克苏试点两县涉农贷款余额达50.13亿元,和田样板工程两县涉农贷款余额为22.09亿元,“护边贷”惠及护边员14470人,户均年收入增加约5000元 [8] - 推动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新疆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四方面31条举措,形成“四位一体”工作网络,并印发《关于开展金融支持新疆乡村全面振兴‘八个千万’重点任务的通知》以分类制定金融支持重点 [9]
融真心 送真情 出真招 农行北京分行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3 09:08
核心观点 - 农行北京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多元化服务模式 全面支持首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农民收入增长 [1][8]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 针对涉农供应链、农村集体土地等需求创新研发专属金融产品 包括"乡村振兴e贷"、"合作社联保贷"等系列产品 [2] - 为北京不老自然美合作社提供50万-100万元信贷资金 支持其建成烘干房和冷藏库 使产品从鲜菇拓展至菌菇干货和孢子粉等深加工品类 [3] - 通过"乡村振兴e贷"推动合作社年产值达300万元 带动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6年1.6万元增长至2025年2.8万元 [3] - 为北京京纯养蜂合作社提供阶段性金融支持:2013年发放100万-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2014年通过联保模式发放190万元 2020年追加100万元信用贷 [4] - 采用"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支持邑仕庄园酒业 使其年产能达70万瓶 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812万元和利润304万元 带动200多户农户增收 [4] - 创新推出商户贷、乡旅贷、订单贷等多元化产品体系 全面覆盖乡村产业需求 [5] 产业赋能成效 - 推动密云区大窝铺村林下种植产业从单一赤松茸扩容至竹荪、羊肚菌等十余品种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2][3] - 助力邑仕庄园酒业形成"公司+农户"模式 既解决农户销售难题又稳定企业原料供应 [4] - 北京京纯养蜂合作社已构建完善蜂种生产和蜂蜜加工产业链 产品辐射全国市场 [4]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为房山区黄山店村坡峰岭景区发放200万元"乡旅贷" 推动村容整治和旅游设施建设 [6] - 支持"百千工程"示范样板建设 为密云区14个村和延庆区10个乡镇提供超240万元公益性资金 用于道路硬化、垃圾分类等民生项目 [6] 人才与机制建设 - 实施"金融人才驻村金融服务工作" 选派5名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金融助理 提供融资、融智、融商三位一体支持 [7] - 通过乡村振兴示范村结对共建机制 打造可复制的金融特色样板村 [7] 战略规划与资源投入 - 制定支持百千工程的"二十条措施" 累计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近90亿元 [8] - 建立涵盖粮食安全、乡村产业等七大领域的涉农重点客户清单 深化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三大平台(新质生产力储备项目平台、信贷直通车平台、贷款贴息平台)的银政合作 [8]
留住乡愁、创新赋能、错位发展 探寻传统村落流量密码
经济日报· 2025-09-21 11:02
传统村落旅游市场概况 - 今年上半年全国传统村落共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 [1] - 同期传统村落相关旅游活动带动消费约342亿元 [6] - 传统村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强大吸引力持续释放 [1] 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现状 - 中国已分6批将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3] - 形成从国家到省、市、县四级联动的保护体系 [3] - 例如湖南怀化有187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 - 福建泉州晋江梧林传统村落保留132栋古建筑 堪称华侨建筑博物馆 [2] 文旅融合与创新模式 - 山东沂南县常山庄村通过影视剧取景地成为热门打卡地 单日游客量突破5000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5倍 [4] - 该村已诞生450余部影视作品 培育出影视拍摄、情景体验、研学教育等多元业态 [4] - 福建龙岩东湖村构建写生基地+文化会客厅+旅游景区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年接待艺术家超2000人次 [4] - 晋江梧林自2021年开放以来累计吸引游客600万人次 商户入住率超80% [6] 金融支持与村民参与 - 浙江月亮桥村获得农行杭州分行乡旅贷支持 信用贷款额度提至上百万元 [6] - 农行金融服务覆盖该村130余户村民 信贷支持60余户 [6] - 金融支持激活山村沉睡资产 如废弃粮仓变身高山美术馆 猪圈成为竹林咖啡书吧 [6] - 保护发展传统村落让村民成为参与者、受益者 而非简单把村民请出去 [6]
探寻传统村落流量密码
经济日报· 2025-09-21 06:17
传统村落旅游市场表现 - 上半年全国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 [1] - 相关旅游活动带动消费约342亿元 [6] 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现状 - 全国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3] - 湖南怀化187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保留104栋明清古建筑 [2] - 福建梧林保留132栋古建筑 含闽南官式大厝/哥特式/罗马式建筑 [2] - 修缮团队运用原有材料保留村庄肌理 实现活态保护利用 [3]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福建东湖村构建"写生基地+文化会客厅+旅游景区"三位一体模式 年接待艺术家超2000人次 [4] - 山东常山庄村打造影视拍摄/红色研学/沉浸式体验综合体 单日游客量突破5000人次(同比增长5倍) [4] - 450余部影视作品在常山庄村取景拍摄 [4] 特色产业发展成效 - 晋江梧林开放以来累计吸引游客600万人次 [6] - 商户入住率超80% 带动旅拍/南洋餐饮/文化体验等新业态 [6] - 浙江月亮桥村获农行"乡旅贷"支持 信用贷款额度提至上百万元 [6] - 农行金融服务覆盖130余户村民 信贷支持60余户 [6]
推动“乡旅贷”在临潭县落地生根,助力乡村振兴
金融时报· 2025-08-08 12:03
业务发展 - 农行甘肃临潭县支行聚焦旅游产业链发展 在人民银行甘南州分行指导下对接当地文旅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机构 [1] - 推动"乡旅贷"专项产品落地生根 累计发放旅游产业链贷款5961万元 [1] - 贷款惠及672户 助力农户增收并服务乡村振兴 [1]
“金笔”描绘青海富民产业新图景
金融时报· 2025-08-07 10:34
核心观点 - 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通过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助力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 [1][2][3] 金融产品与服务 - 推出"高原马铃薯贷"累计投放6.41亿元 余额达3.24亿元 支持马铃薯全产业链升级 [2] - 发放"唐卡贷"累计投放1700余万元 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2] - 通过"乡村振兴菜农贷""乡村振兴活畜贷"投放粮食领域贷款10.2亿元 [1] - 推出"乡旅贷"累计投放3279万元 "商户贷"4.17亿元 服务2400余家乡村旅游经营主体 [3] - 为57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1.79亿元 [3] 服务模式创新 - 打造"线上+线下"服务模式 为17.12万户农户建立信息档案 [2] - 通过手机银行实现信贷资金直达田间地头 单笔贷款达20万元 [2] - 开展"县域涉农企业(单位)大走访"活动 累计走访683家涉农企业 [3] 产业支持方向 - 重点支持马铃薯 唐卡 冷凉蔬菜等县域特色产业 [1] - 精准对接4A级及以上景区和18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 [3] - 围绕粮食安全守好"粮袋子" 丰富"菜篮子" 端稳"肉盘子" [1] - 通过支持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3]
农行呼伦贝尔分行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3 23:13
农业银行呼伦贝尔分行的金融服务成效 - 公司通过持续信贷支持使客户谭建军的养殖收入从每年20万元增长至250万元,增幅超10倍 [1] - 公司近三年累计向9.69万户农牧户投放贷款181.55亿元,年均增量超10亿元 [3] - 目前全市专项涉农贷款余额达27.83亿元,较年初新增11.95亿元 [2]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公司创新推出惠农e贷商户贷、乡旅贷、固边贷、订单贷等特色产品,精准匹配农牧民多样化需求 [2] - 上线3家"三资"管理平台,布放217个惠农通服务点,推动金融与乡村治理数字化融合 [2] - 推广"现场+远程"作业模式,贷款用信余额超1亿元,实现农牧民足不出村享受服务 [2] 基层服务与覆盖拓展 - 通过"整村推进、批量建档"新增农户建档8678户,农户贷款余额达63.97亿元,增量20.31亿元 [2] - "金融副主任+e推客"模式覆盖10个旗县,培训686名金融副主任,累计推荐客户5056户,预授信7.24亿元,实际用信超3亿元 [3] - 组织党员先锋队驻村办公,精准对接"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经营户 [2] 战略定位与资源倾斜 - 公司将县域作为服务"三农"主战场,通过优化机构设置、下沉骨干力量及减费让利政策强化县域服务 [1] - 差异化金融政策包括投贷联动、银团合作等创新模式,支持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3] - 保持对脱贫地区信贷资源倾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3]
农行柳州分行以金融之力为乡村振兴“添翼赋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9 19:20
核心观点 - 农行柳州分行通过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重点支持粮食安全 产业升级 绿色转型及县域金融便利化 2025年以来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1.9亿元 其中专项产品如"富民贷"投放1.14亿元[1] 乡村产业金融支持 - 聚焦糖业 林业等特色农业产业链 提供全流程信贷支持 2025年累计投放贷款4.35亿元 产业贷款较年初增加3.7亿元[1] - 创新产业专属金融产品 包括"金桔贷""螺蛳粉e贷" 提升产业链融资效率[1] - 针对柳州127万公顷林业用地资源 通过"林权抵押贷款""国有林场贷"等产品投放7500万元 支持林木种植 加工及林下经济[2] 粮食生产金融支撑 - 实施差异化服务策略 针对种粮大户 家庭农场等主体定制方案 深入田间调研农机购置 农资采购需求[3] - 延伸服务至粮食加工 销售环节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与规模扩张 通过银企平台打通产销链条[3] - 2025年累计向粮食生产领域投放贷款2660万元[3] 绿色经济转型支持 - 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 如融安白云岭风电 三江八江48MW风电 提供固定资产贷款与优惠利率[4] - 为三江风电场项目定制综合服务方案 开通绿色审批通道 发放贷款3.3亿元 助力33台风机并网发电[4] - 项目配套建设30多公里道路 惠及11个村屯的茶叶 杉树种植农户[4] 县域金融服务优化 - 设立72个惠农通服务点 覆盖79个乡镇 乡镇覆盖率95.18% 提供取款 转账 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5] - 推广"大棚保""千里眼"等智慧场景 实现远程监测大棚湿度数据 助力智能化管理[5][6] - 运用"乡村振兴外拓平台"实现开户 信息建档等一站式服务 通过"惠农e贷·商户贷"等产品投放5362万元 支持130户经营主体[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