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播种机

搜索文档
希望的田野智“绘”好“丰”景 “三夏”生产向“新”而行
央视网· 2025-06-19 15:43
黑龙江农业生产 - 黑龙江农业生产进入夏管阶段 利用自走式变量喷雾机和多光谱遥感扫描技术精准高效除草 [1] - 新型自走式变量喷雾机在北斗导航系统引导下进行喷施作业 喷杆可灵活调节 精准喷洒肥料和除草剂 [1] - 无人机遥感系统对玉米地进行多光谱扫描 识别杂草分布和作物长势 生成精准喷施处方 [1] - 变量喷雾机能自动调节喷头流量 根据杂草密度动态调整喷雾量 [1] - 黑龙江省依托北斗导航 无人机遥感 智能变量作业等先进装备为夏季田间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5] 山东麦收生产 - 山东省小麦收获5869.9万亩 占比超过97% 机收5856.5万亩 [6] - 智慧农机大规模使用使三夏作业更加高质高效 [6] - 潍坊高密智慧农场使用搭载北斗导航和AI视觉系统的新型智能农机进行麦收作业 [8] - 智能农机可自主规划收割路径 实时监测作物长势和产量 动态调整作业参数控制机损率 [8] - 当地应用作物 养分 灌溉 灾害4个AI大模型整合土壤墒情 卫星遥感 气象数据为小麦机收提供最佳方案 [10] - AI模型可根据土壤养分流失情况为不同地块制定差异化水肥方案 实现精准投入和降本增效 [10] 河北廊坊农业生产 - 廊坊市129.87万亩小麦收割工作推进中 预计6月22日完成 已收获62.62万亩 [11][15] - 全市组织调度1.7万多台(套)农业机械投入作业 [11] - 智能联合收割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 实现收割 脱粒 除杂一体化作业 [11] - 新型智能收割机依托北斗导航大数据科学规划收割路径 降低机收损失率 [13] - 玉米机播工作同步启动 4100多台玉米播种机投入作业 [15]
“智慧农机”“整村托管”服务“三夏”生产 向科技要产能筑牢丰产基础
央视网· 2025-06-17 15:00
山西翼城小麦生产模式 - 当地采用"整村托管"农业生产模式,整合零散土地资源,对接专业服务组织,助力夏粮丰收[1] - 已有12个村庄完成整村托管,土地成方连片便于大型机械作业和新技术应用[5][7] - 2025年翼城县小麦种植面积达33.8万亩,当前收获进度已过八成,预计6月下旬完成全部收获[9] 河北石家庄彩色小麦种植 - 石家庄栾城区种植1万多亩紫色小麦新品种冀紫麦19号,具有大穗型、高产稳产和抗寒性突出特点[10][12][14] - 当地利用天然富硒土地资源,建成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带动3000多名农户参与种植[16] 山东临清复合种植模式 - 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实现"一地双收",在不减少玉米产量的前提下增加大豆产量[17][19] - 采用改良农机具包括加装拨草轮的玉米播种机和电子报警系统,600亩土地两天完成播种管理[20][22] - 目前复合种植面积达1.7万亩,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减少化肥使用30%,提高肥料利用率[24][20] - 农业农村局派出32名技术人员组成8个指导小组,确保农户掌握种植技术实现双丰收[26]
智慧农机驰骋齐鲁大地 刷新“三夏”生产进度条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00:30
农业机械化应用 - 山东6000多万亩小麦成熟期广泛采用北斗导航、智能灌溉、智能烘干、水肥一体化等技术[1] - 新泰市宫北村1000多亩麦田实现收割脱粒、秸秆打捆回收、玉米播种机械化流水作业[1] - 聊城市茌平区北斗导航收割机作业效率提升近40%[2] - 宁阳县"三机协同"模式使单台农机日均作业面积从30亩提升至120亩[4] 智能农业技术成效 - 茌平区冯官屯镇水肥一体化系统节水30%以上,肥料利用率超60%,每亩增产100余斤小麦[2] - 阳谷县智能化烘干塔年处理粮食5000吨,精准调控温湿度避免霉变风险[2] - 郯城县泉源镇北斗导航播种机实现自主作业,效率高于人工播种[3] 政府支持措施 - 新泰市设立2个高速路口接机服务站,落实农机用油5%优惠政策,设立45处维修网点[1] - 阳谷县投入3000万元财政资金实施玉米单产提升项目,推广耐密良种、滴灌等技术[3] - 郯城县培育10家区域农机服务中心,推广整村联片作业模式,合作社每亩让利10元[3] 种植规模与结构 - 阳谷县计划夏播玉米80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2.5万亩、纯大豆1.2万亩[3] - 临沂市郯城县68.2万亩小麦进入机收期[3] - 泰安市宁阳县69万亩麦田采用"农机服务套餐"实现快速收割[4] 农户经济效益 - 宫北村农户50多亩小麦通过专业秸秆清运节省人工和用药成本[1] - 东庄村"三机协同"模式使120亩地作业时间从15天缩短至3-4天,节省人工成本4000多元[4]
山东六千余万亩小麦陆续开镰收获
大众日报· 2025-06-02 09:15
小麦收获进展 - 山东6000多万亩小麦正自南向北、由西向东陆续成熟,机械化收获相继展开 [1][2] - 预计6月5日芒种前后将进入小麦机收高峰期,大面积收获期7-10天,整个麦收大约历时20天 [1][4] 机收减损措施 - 临沭县大兴镇开展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机收损失率普遍在1%左右,最低达0.75% [2] - 推荐选用纵轴流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获机,做好农机检修保养,调整机具参数至最佳技术状态 [2] - 对小麦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的县(市、区)实现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常态化、全覆盖,确保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3] 农机推广与准备 - 启动"十百千万"农机推广大行动,主推十类农机化关键技术,举办百场推广活动,展示演示千台(套)农机装备,培训万名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手 [3] - 已准备"三夏"生产各类机械150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9万台,玉米播种机23万台 [4] - 发放跨区作业证3.2万张,办理技术服务车免费通行证151个,开辟农机跨区绿色通道600余个、"接机服务站"407个 [4] 后勤保障措施 - 布局农机用油保供点767个,落实农机用油同享5%优惠政策 [4] - 通过山东农机化网提供作业信息、机具供需等服务和技术咨询 [4] - 设立省市县三级小麦机收热线172个,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4]
吉峰科技易主,股价创年内新高……
IPO日报· 2025-04-21 16:25
公司股权变更 - 安徽澜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将以14亿元入主吉峰科技,完成实控人变更 [2] - 通过股份转让和表决权委托,安徽澜石将持有19.65%的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田刚印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6] - 安徽澜石拟以5.66元/股认购1.08亿股定增股份,金额6.12亿元,进一步巩固控制权 [6] 交易细节 - 拓展公司以8.06元/股向安徽澜石转让7236万股,金额5.83亿元 [6] - 拓展公司以8.06元/股向湖北尚旌转让2476万股,金额2亿元 [6] - 湖北尚旌将2476万股表决权委托给安徽澜石行使 [6] - 两份股份转让协议和定增金额合计13.95亿元 [7] 股价表现 - 吉峰科技停牌前股价8.06元/股,总市值39.84亿元 [5][6] - 复牌后股价8.31元/股,涨幅3.10%,总市值41.07亿元 [7] - 年内累计涨幅达50% [4][7]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吉峰科技是国内农机流通领域唯一一家全国化网络布局的上市公司 [10] - 主营业务包括农机连锁销售服务和高端特色农机研发制造 [10] - 2024年营业收入27.09亿元,同比增长2.2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081.28万元,同比下降283.36% [11][12] - 亏损原因包括玉米播种机行业需求疲软、竞争加剧以及玉米价格低迷 [12]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农机行业正加速向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12] - 国家政策向高端智能农机倾斜,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智能农机装备和绿色低碳技术 [12] - 公司积极探索与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合作,切入高端、智能、绿色农机领域 [13] - 根据"一体两翼"战略,公司正积极寻找智能、智慧农机的并购标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