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器人

搜索文档
重磅政策来袭,AI+农业机器人有望突围?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8 18:34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国务院于2025年8月21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支持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装备发展,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1][2] - 政策目标包括到2025年实现80%乡镇5G覆盖,新建100个AI农业示范园区,为农业机器人与AI结合提供技术基础 [3] - 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34.3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368.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34.5%,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元 [4] 技术应用与市场细分 - 农业机器人分为信息获取类、田间耕种类、管理类、收获类四大类,智能农机装备市场规模已达150亿元(占AI农业市场43%),预计2025年突破190亿元 [5] - AI无人驾驶拖拉机、自动播种机、农业无人机等设备已具备全面AI化条件,主要企业包括中联重科、富佳股份、中国一拖等 [5] 重点企业布局 中联重科 - 拥有100多款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与解决方案,涵盖植保机器人、采摘机器人等全流程产品,搭载北斗厘米级定位与多光谱监测技术实现无人化作业 [6] - 2025年7月31日与Landing.AI签署战略协议,成为国内首家AI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共同研发AI技术新产品 [6] 牧原股份 - 自2019年起研发养殖机器人,现有5大类30种智能装备,包括清粪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通过AI技术提升猪病预防准确率 [8][9] - 技术成果包括楼房养猪、智能巡检机器人、4层空气过滤系统,已实现产业化并提升生猪出栏量 [9] 富佳股份 - 2025年8月29日发布全球首创智能平粮机器人,采用螺旋动力系统,行驶速度达2米/秒,续航2小时,定位精度10厘米以内 [11][12] - 多机器人协同作业效率提升50%以上,5台机器人1小时内可完成1400平方米粮仓平整作业 [12] 中国一拖 - 累计销售农业装备44万台,高端精密播种机超1000台,研发"东方红"智能拖拉机2.0系统,支持24小时不间断作业 [14] - 重点布局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未来将提升高端智能拖拉机装配能力并拓展海外市场 [14] 托普云农 - 运用物联网、AI、大数据技术提供农业数据采集与决策解决方案,研发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台,自动化分析上百种表型指标 [16] - 2025年7月29日投资2000万元设立人工智能子公司,聚焦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与数字技术服务 [16] 富邦科技 - 布局土壤检测与作物采摘机器人,投资Alysis分析机器人、SoilOptix土壤CT扫描车及Tevel采摘机器人 [18] - Tevel的FAR机器人技术融合AI与机器视觉,实现果实采摘自动化,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18] 潍柴雷沃 - 构建"感-知-控"一体化智慧农业体系,通过卫星遥感与AI算法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理 [21] - 2024年发布智慧农业云解决方案,服务全国800多万亩农田,已建设60余家智慧农场 [21] 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 - 农业机器人面临复杂田间环境对感知与稳定性的技术挑战,以及高昂研发成本限制商业化应用 [24] - 未来需通过技术迭代、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突破限制,实现精准作业、资源效率提升和全天候数据采集功能 [23][24]
中经评论:他们为何跑上农业机器人赛道
经济日报· 2025-08-26 08:07
行业动态与参与者 - 宇树科技将四足机器人Go2应用于智慧农业领域 探索机器人赋能农业新路径 [1] - 深圳蓝侠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发全国首台冬枣采摘机器人 在陕西大荔投入应用 [1] - 中国科学院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 [1] - 复旦大学研制番茄精细化作业智能农业机器人亮相 [1] - 越来越多主体进入农业机器人赛道 包括非传统农业科研单位及科技企业 [2] 技术进展与功能 - 智能农业机器人能实时感知环境数据 通过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实现自主决策和行动 [1] - 凭借北斗+5G技术搭配智能算法 实现自主规划路径和自动避障 [1] - 当前农业机器人已能开展巡检、施肥、喷药、采摘等工作 [1] - 宇树科技Go2搭载农业专用传感器及AI视觉系统 用于监测幼苗生长并实时采集田间数据 [1] - 技术突破得益于机器视觉、知识图谱、决策模型等通用技术快速发展 [2] - 卫星遥感、低空技术、地面物联网、农业传感器等农情获取技术日臻成熟 [2] 发展驱动因素 -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推动农业对智能化的深切渴望 [1] - 农业规模化发展使基础设施和经营体系改善 为新事物提供应用场景 [2] - 农业机器人被视为农机装备的高级形态 智慧农业实现人与机器的相互赋能 [3] 挑战与局限 - 农业是非标准化环境 对象是生命体 需要光学、传感、机械、算法等多领域专家协同解题 [2] - 农业比较效益低 技术要求成本尽量低 没有效益农民不会接受 [2] - 部分技术产品实际应用效果不如预期 如果实识别和无损采摘仍存在难点 [2] - 目前农业机器人仍只是"盆景" 仅在极少部分经营主体和场景应用 [2] 成本与迭代优化 - 宇树科技Go2农业版基础售价为1600美元 对高值农业具有一定性价比 [3] - 第二代冬枣采摘机器人样机进入研发阶段 重点解决高温条件下识别和抓取效率问题 [3] - 行业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迭代优化 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上寻找突破口 [3] 发展前景与时间框架 - 农业机器人走进普通农户需要相当长时间 [3] - 智慧农业机器人将把农民从"机器操作手"升级为"机器人管理者"和"数据决策师" [3] - 按照规划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 农业机器人有望像今天拖拉机一样普及 [3]
他们为何跑上农业机器人赛道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57
行业背景与需求 -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推动农业对智能化的深切渴望 [2] - 农业机器人能实时感知环境数据 通过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实现自主决策和行动 [2] - 借助AI技术突破 当前农业机器人已能开展巡检 施肥 喷药 采摘等工作 [2] 技术发展与突破 - 北斗+5G技术搭配智能算法实现自主规划路径和自动避障 [2] - 机器视觉 知识图谱 决策模型等通用技术快速发展 [2] - 卫星遥感 低空技术 地面物联网 农业传感器等农情获取技术日臻成熟 [2] 主要参与主体 - 宇树科技将四足机器人Go2应用于智慧农业领域 搭载农业专用传感器及AI视觉系统 [1][2] - 深圳蓝侠机器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全国首台冬枣采摘机器人 [1] - 中国科学院成功研制世界首台自动巡航杂交授粉智能育种机器人 [1] - 复旦大学研制番茄精细化作业智能农业机器人 [1] 研发挑战与难点 - 农业是非标准化环境且对象为生命体 需光学 传感 机械 算法等领域专家协同解题 [3] - 农业比较效益低 技术成本需尽量控制 [3] - 具体应用难点包括辨别成熟果实和实现无损采摘 [3] 成本与迭代进展 - 宇树科技Go2农业版基础售价为1600美元 具有AI视觉+边缘计算能力 [3] - 第二代冬枣采摘机器人样机进入研发阶段 重点解决高温条件下识别和抓取效率问题 [3] - 第三代冬枣采摘机器人已列入研发日程 [3] 发展前景与定位 - 农业机器人是农机装备的高级形态 走进普通农户需要相当长时间 [1][4] - 智慧农业将农民从机器操作手升级为机器人管理者和数据决策师 [1][4] - 农业规模化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和经营体系 为新事物提供用武之地 [2]
全球各国大田农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机器人圈· 2025-05-20 18:22
大田农业机器人概述 - 大田农业机器人指在大田环境下执行作物表型分析、农情巡检、墒情检测、杂草去除、土地平整及特种作物收获等任务的自主装备,关键技术包括精准导航、机器视觉、智慧决策、自主行走和智能作业控制 [1] 信息获取类机器人 - 主要功能为采集作物发育表型、长势、病虫草害及土壤理化性质数据,用于品种选育和田间管理决策,技术难点在于高性价比传感器研发和田间巡检平台稳定行走设计 [2] - 荷兰Phenospex、德国LemnaTec和法国RoboPec开发的龙门式/悬臂式植物表型机器人可实现昼夜扫描,每日分析面积达10000平方米,精准测量植物高度、叶面积等参数 [2] - 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全地形适应性巡检机器人采用8轮错位构型与柔性驱控算法,保障激光传感器和鱼眼相机图像稳定性 [2]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高通量油菜表型监测平台集成GIS标注功能,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通过激光扫描实现玉米茎强度等数据测量 [2]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发的TerraSentia机器人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监测作物生长活力、识别病害并预估产量 [3] 田间耕种类机器人 - 通过自主导航与伺服控制技术实现土地耕整、播种和移栽,技术难点包括高程图实时绘制、精量播种及移栽中的识苗补苗问题 [7] - 联适导航的自主平地机器人基于北斗卫星实时绘制高程图,通过动态调整平地铲高度实现精准平整 [7] - 德国乌尔姆应用科学大学的OptiVisor云控系统可协调多机器人机群的播种密度、路径规划及避碰 [8] - 魏新华团队设计的穴盘苗移栽系统实现96.9%的钵苗移栽成功率 [8] 田间管理类机器人 - 通过视觉识别与定位技术完成除草、喷药和追肥,技术难点为作物杂草实时识别与精准对靶作业 [9] -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AgBot II机器人团队协作除草,识别成功率超90% [10] - 美国BlueRiver的See&Spray机器人通过高分辨率摄像机实现单株杂草个性化喷施,瑞士EcoRobotix的太阳能除草机器人减少农药用量20倍 [12] - 美国Carbon Robotics的激光除草机器人可同时瞄准8处目标,精度达3 mm [12] 田间收获类机器人 - 通过机器视觉实现差异化精准收获,技术难点为高效低损末端执行器设计 [21] - 翟长远团队研发的甘蓝收获机器人结合北斗定位与机器视觉,完成对行采收并协同运输 [21] - 美国CROO Robotics的草莓收获机器人采用柔性分离末端执行器,实现快速采收与集箱 [21] - 荷兰Cerescon的白芦笋收获机器人采收效率达0.3 hm²/h,AvL Motion的多末端执行器平均每株收获时间1.3秒 [23]
吉峰科技易主,股价创年内新高……
IPO日报· 2025-04-21 16:25
公司股权变更 - 安徽澜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将以14亿元入主吉峰科技,完成实控人变更 [2] - 通过股份转让和表决权委托,安徽澜石将持有19.65%的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田刚印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6] - 安徽澜石拟以5.66元/股认购1.08亿股定增股份,金额6.12亿元,进一步巩固控制权 [6] 交易细节 - 拓展公司以8.06元/股向安徽澜石转让7236万股,金额5.83亿元 [6] - 拓展公司以8.06元/股向湖北尚旌转让2476万股,金额2亿元 [6] - 湖北尚旌将2476万股表决权委托给安徽澜石行使 [6] - 两份股份转让协议和定增金额合计13.95亿元 [7] 股价表现 - 吉峰科技停牌前股价8.06元/股,总市值39.84亿元 [5][6] - 复牌后股价8.31元/股,涨幅3.10%,总市值41.07亿元 [7] - 年内累计涨幅达50% [4][7]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吉峰科技是国内农机流通领域唯一一家全国化网络布局的上市公司 [10] - 主营业务包括农机连锁销售服务和高端特色农机研发制造 [10] - 2024年营业收入27.09亿元,同比增长2.2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081.28万元,同比下降283.36% [11][12] - 亏损原因包括玉米播种机行业需求疲软、竞争加剧以及玉米价格低迷 [12]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农机行业正加速向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12] - 国家政策向高端智能农机倾斜,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智能农机装备和绿色低碳技术 [12] - 公司积极探索与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合作,切入高端、智能、绿色农机领域 [13] - 根据"一体两翼"战略,公司正积极寻找智能、智慧农机的并购标的 [13]
吉峰科技易主,股价创年内新高……
国际金融报· 2025-04-21 16:2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安徽澜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14亿元入主吉峰科技 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1][3] - 安徽澜石通过股份转让和表决权委托获得19.65%表决权 成为控股股东 田刚印成为实际控制人 [3][4][6] - 交易包括拓展公司转让7236万股股份给安徽澜石 金额5.83亿元 转让2476万股股份给湖北尚旌私募基金 金额2亿元 安徽澜石认购1.08亿股定增股份 金额6.12亿元 总交易金额13.95亿元 [3][4][5]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自4月11日起停牌 4月18日复牌后股价报8.31元/股 涨幅3.10% [3][6] - 年内股价累计涨幅达50% 创年内新高 总市值41.07亿元 [3][6] 财务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27.09亿元 同比增长2.24% 但归母净利润-3081.28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下降283.36% [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78.87万元 同比下降260.48% [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49.39万元 同比下降19.06% [9] 业务运营 - 公司成立于1994年 200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是国内农机流通领域唯一一家全国化网络布局的上市公司 [8] - 主营业务包括农机连锁销售服务和高端特色农机研发制造两大板块 [8] - 代理国际品牌包括凯斯纽荷兰、久保田、洋马、约翰·迪尔等 国内品牌包括东方红、潍柴雷沃等 以及大疆无人机等高科技农机产品 [8] 行业环境 - 玉米播种机行业市场需求短期疲软 竞争加剧 玉米粮食价格低迷导致用户购机意愿不强 更新换代延迟 [9] - 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高端智能农机倾斜 行业正加速向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10]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产业升级 加大对智能农机装备、绿色低碳技术的支持力度 [10] 发展战略 - 公司积极探索与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通过合资成立公司模式切入高端、智能、绿色农机领域 包括农业机器人 [11] - 根据"一体两翼"发展新战略 在高端智能特色农机制造板块积极寻找智能、智慧农机的并购标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