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平台

搜索文档
青岛港总经理张保华:以AI重构港口基因 再造一个青岛港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8:28
青岛港运营效率 - 桥吊装卸效率达62.62自然箱/小时,第13次刷新自动化码头世界纪录 [1] - 无人导引车(AGV)与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精密协同作业 [1] - 高压岸电机器人为船舶接驳清洁电力,氢能集卡实现静音穿行 [1] 产能扩张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计划新开工6大重点工程,包括专业化码头集群和港口配套设施 [3] - 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94亿吨(全球第四)、集装箱吞吐量3217万标箱(全球第五)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2.3亿元,每股收益0.81元,净资产收益率12.65% [3] - 2025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7.2%,营收增8.5%,净利润增6.5% [3] 智能化技术应用 - "玉衡平台"接入国产大模型,实现决策/安全/作业三大智能化跃升 [6] - AI算法优化船舶靠泊效率,降低堆场翻箱率,减少设备空驶等待时间 [6] - 机器视觉模型减轻安全监管压力,自动系泊技术解决系解缆安全难题 [6] - 完成全国首个干散货作业数据资产入表案例(计入无形资产科目) [7] 绿色能源转型 - 自主研发全球首艘氢电混合动力拖轮"氢电拖1",实现氢能"陆转海"突破 [8] - 建成国内港口首座加氢站,投用20辆氢能集卡和700辆新能源运输车 [8] - 岸电覆盖率100%,2024年接电量超1000万kWh [8] - 完成绿色甲醇码头改造,落地北方首单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 [8]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前湾港区将打造全球首个"三千万箱级"码头 [3] - 区位优势: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口,腹地货源覆盖工业品及农产品 [9] - 政策优势:利用山东自贸区/上合示范区实现贸易便利化创新 [9] - 碳足迹核算平台通过船级社认证,全国首个集装箱碳核算服务港口 [9]
青岛港总经理张保华: 以AI重构港口基因 再造一个青岛港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5:07
公司运营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94亿吨和集装箱吞吐量3217万标箱 分列全球第四和第五大港 [2]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2.3亿元 每股收益0.81元 净资产收益率12.65% 总资产收益率9.32% [2] - 2025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2%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 [2] - 计划新开工6大重点工程 包括专业化码头集群和港口生产配套设施 以提升通过能力和堆场面积 [2] 智能化建设与技术突破 - 桥吊单机作业效率达62.62自然箱/小时 第13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1][3] - 智慧平台接入国产大模型 实现决策层面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升船舶靠泊效率并降低堆场翻箱率 [3] - 应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模型减轻安全监管压力 研发自动系泊技术解决系解缆环节本质安全难题 [3] - 通过AI算法实现无人水平运输车动态路径规划和堆场智能规划 [4] - 完成干散货码头数据资产入表 列入无形资产-数据资源科目 成为全国港口行业首例实践案例 [4] 绿色能源与低碳转型 - 全球首艘大功率氢电混合动力拖轮"氢电拖1"采用氢燃料电池+液冷锂电池模式 实现氢能应用由陆向海延伸 [6] - 首创氢动力轨道吊 AGV和氢能热电联供系统 建成国内港口首座加氢站并购置20辆氢能集卡 [6] - 配套9座换电站 新能源水平运输车辆达700辆 集装箱码头港内短捣车辆全部实现清洁能源替代 [6] - 岸电实现100%全覆盖 2024年岸电接电量超1000万kWh [6] - 完成绿色甲醇码头及储罐改造 落地中国北方港口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 [7] - 碳足迹核算平台通过船级社认证 成为全国首个提供集装箱碳足迹核算服务的港口 [7]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前湾港区集装箱升级工程将打造全球首个"三千万箱级"码头 董家口港区承接老港区件杂货转移 [2] - 区位优势位于黄海之滨 是黄河流域最便捷经济出海口 山东腹地提供丰富工业制成品及蔬果货源 [7] - 利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和上合示范区政策支持 在贸易便利化和金融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7]
以AI重构港口基因 再造一个青岛港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5:02
青岛港业绩与产能扩张 - 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9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217万标箱,分列全球第四、第五大港 [1]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2.3亿元,每股收益0.81元,净资产收益率12.65%,总资产收益率9.32% [1] - 2025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 [1] - 计划新开工6大重点工程,包括专业化码头集群项目、港口生产配套设施等,目标再造一个青岛港 [1] 智能化转型与技术突破 - 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62.62自然箱/小时,第13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1][3] - 自主研发智慧平台"玉衡",接入国产大模型实现决策优化、安全监管和作业智能化三大跃升 [3] - 应用AI算法实现无人水平运输车动态路径规划、堆场智能规划,数据资产入表成为行业首例 [4] - 自动系泊技术打破传统模式,解决系解缆环节本质安全难题 [3] 绿色能源与零碳布局 - 全球首艘大功率氢电混合动力拖轮"氢电拖1"采用"氢燃料电池+液冷锂电池"动力模式 [4] - 首创氢动力轨道吊、AGV和氢能热电联供系统,建成国内港口首座加氢站,投用20辆氢能集卡 [4] - 岸电100%全覆盖,2024年岸电接电量超1000万kWh,自主研制高压岸电接电机器人 [4] - 完成绿色甲醇码头改造,落地北方港口首单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研发碳足迹核算平台 [5][6]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前湾港区集装箱升级工程将打造全球首个"三千万箱级"码头 [2] - 区位优势显著,是黄河流域最便捷的经济出海口,腹地货源丰富 [6] - 利用山东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政策,在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方面持续突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