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电拖1
icon
搜索文档
青岛港总经理张保华:以AI重构港口基因 再造一个青岛港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8:28
青岛港运营效率 - 桥吊装卸效率达62.62自然箱/小时,第13次刷新自动化码头世界纪录 [1] - 无人导引车(AGV)与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精密协同作业 [1] - 高压岸电机器人为船舶接驳清洁电力,氢能集卡实现静音穿行 [1] 产能扩张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计划新开工6大重点工程,包括专业化码头集群和港口配套设施 [3] - 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94亿吨(全球第四)、集装箱吞吐量3217万标箱(全球第五)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2.3亿元,每股收益0.81元,净资产收益率12.65% [3] - 2025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7.2%,营收增8.5%,净利润增6.5% [3] 智能化技术应用 - "玉衡平台"接入国产大模型,实现决策/安全/作业三大智能化跃升 [6] - AI算法优化船舶靠泊效率,降低堆场翻箱率,减少设备空驶等待时间 [6] - 机器视觉模型减轻安全监管压力,自动系泊技术解决系解缆安全难题 [6] - 完成全国首个干散货作业数据资产入表案例(计入无形资产科目) [7] 绿色能源转型 - 自主研发全球首艘氢电混合动力拖轮"氢电拖1",实现氢能"陆转海"突破 [8] - 建成国内港口首座加氢站,投用20辆氢能集卡和700辆新能源运输车 [8] - 岸电覆盖率100%,2024年接电量超1000万kWh [8] - 完成绿色甲醇码头改造,落地北方首单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 [8]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前湾港区将打造全球首个"三千万箱级"码头 [3] - 区位优势: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口,腹地货源覆盖工业品及农产品 [9] - 政策优势:利用山东自贸区/上合示范区实现贸易便利化创新 [9] - 碳足迹核算平台通过船级社认证,全国首个集装箱碳核算服务港口 [9]
全国首艘氢电拖轮正式投用——青岛港来了“海上混动车”
科技日报· 2025-07-23 09:27
氢电拖轮技术突破 - 全国首艘氢电拖轮"氢电拖1"在青岛港投用,采用"氢燃料电池+液冷锂电池"混动系统,实现零碳排放[1] - 拖轮输出功率达7000匹马力,锂电池总容量7838千瓦时,静水航速14.2节,拖力82吨[2] - 与传统燃油拖轮相比,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000多亩[3] 动力系统创新 - 动力系统采用宁德时代船用液冷磷酸铁锂电池与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串联混动[2] - 锂电池提供瞬时高功率输出,氢燃料电池保障长周期稳定供电[2] - 推进系统设经济与动力双模式,经济模式延长续航,动力模式增强拖拽能力[3] 智能化应用 - 驾驶舱配备三屏综合显示系统,集成北斗导航、电子海图、船舶自动识别功能[6] - 实时接入港口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毫米级协同作业与碰撞预警[6] - 配套全自动智能岸基充电装置,充电效率提升200%以上[6] 港口绿色转型 - 青岛港配套建设全国港口首座加氢站,支持氢能船舶与集卡运营[6] - 船体采用轻量化设计降低能耗,运行噪声显著低于传统柴油拖轮[4] - 项目作为"双碳"标杆案例,将拓展氢能应用场景推动行业绿色升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