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

搜索文档
国内首份聚焦通证经济的行业报告正式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9-11 21:28
针对RWA发展,报告强调"万物皆可通证化"需要前提,包括成功规模化的资产需满足状态可验证、权 属可编程、价值可量化三大条件。 "通证化对金融资产更多是'锦上添花',对实体产业才是'雪中送炭',"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李振华在外 滩大会上表示,通证化的真正价值蓝海在于服务实体融资需求,从投资需求驱动转向融资需求驱动是未 来的必然趋势。 央广网上海9月11日消息(记者殷雨婷)9月11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通证经济论坛上,蚂蚁集 团研究院发布国内首份聚焦通证经济的行业报告——《真实世界通证经济 2025》(以下称"报告")。 报告提出,行业不再仅仅是将链下资产简单上链,而是致力于构建真实世界的通证经济生态,以通证作 为新型价值载体,实现更高效的价值流通与协作。报告指出,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和通证化 支付结算是生态发展的重要支柱:RWA 提供丰富的价值标的,通证支付推动高效流转。而可信技术作 为底层能力,为系统提供坚实保障。 蚂蚁数科与产业伙伴在新能源资产通证化方面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路径。实物资产通证化不仅 代表实体与数字世界的融合,更为不动产、工业设备、可再生能源设施等低流动性资产 ...
热议转向冷思考,国内首份通证经济报告在外滩大会发布
贝壳财经· 2025-09-11 18:07
核心观点 - 通证经济正从虚拟世界试验场转向服务实体经济 回归价值本源[1] - 行业致力于构建真实世界通证经济生态 以通证作为新型价值载体实现高效价值流通与协作[1] - 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和通证化支付结算构成生态发展两大支柱[1] - 通证化真正价值蓝海在于服务实体融资需求 从投资驱动转向融资驱动是必然趋势[1] 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 - RWA已成为加密市场中增长第二快的类别 绝大部分由私募信贷和美国国债占据[1] - 产业资产落地案例相对有限 通证化对实体产业是"雪中送炭"[1] - 成功规模化的资产需满足状态可验证 权属可编程 价值可量化三大条件[1] - 新能源资产通证化实践为行业提供参考路径 低流动性资产可通过链上流转对接多元资金[3] 通证化支付结算 - 通证化支付结算网络是通证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 高效支撑价值流通[3] - 央行数字货币 商业银行通证化等新型支付工具有望协同发展[3] - 新型支付工具将重塑跨机构和跨境结算体系[3] 可信技术机制 - 安全可信环境是通证经济的核心保障 需从资产真实 身份合规 交易安全三大层面构建[4] - 全球监管框架完善为通证化带来法律信任与制度基础[4] - 机构需将安全治理深度融入通证化战略以建立可持续生态[4] 生态共建要求 - 监管机构需提供清晰可预期的法律框架[5] - 科技公司需推动行业标准与解决方案创新[5] - 金融机构需发挥桥梁作用连接通证经济与传统金融体系[5] - 各方协同共建才能安全有效赋能实体经济[5]
RWA: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场革命——从公司融资到项目融资|金融与科技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21 17:17
RWA的定义与内涵 - RWA即现实世界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房地产、应收账款等现实资产数字化和通证化,转化为区块链上可交易的数字资产,赋予资产新的流动性和交易属性 [6] - RWA的核心在于利用区块链的透明性、不可篡改等特性,为金融市场注入新活力 [6] RWA的起源与发展 - RWA的发展源于传统金融体系对风险管控与资产流动性提升的探索,早期融资模式以企业整体信用为根基,难以精准锚定项目风险与收益 [7] - 随着经济发展,项目融资模式兴起,聚焦具体项目未来现金流与资产,降低企业整体信用依赖 [7] - 区块链技术促使现实资产向数字化、链上化转型,实现资产可分割、交易与高效流通,重塑金融资产流动和管理方式 [8] RWA的主要类型 - 房地产类RWA将房产映射为数字资产,简化交易流程,拓宽投资渠道 [9] - 基础设施RWA实现项目数字化,优化融资与管理,推动高效建设运营 [9] - 大宗商品RWA使交易更透明,降低成本与风险 [9] - 应收账款RWA助力企业融资与催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9] - 知识产权RWA促进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推动商业化和创新发展 [9] RWA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区别 - 参与门槛上,RWA降低了准入门槛,能让更多中小投资者和企业参与进来 [10] - 信息透明度层面,RWA借助区块链技术,将资产信息数字化上链,确保信息真实、透明、可追溯 [10] - 交易效率方面,RWA依托数字化技术与智能合约,实现交易自动化和实时结算,效率提升立竿见影 [10] - 资产流动性上,RWA将传统资产重塑为数字资产,突破限制,可在全球范围迅速交易转让,显著提升资产流动性 [10] 公司融资现状与问题 - 公司融资主要通过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方式实现,债权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股权融资包括IPO和私募股权融资 [12] - 公司融资面临市场竞争激烈、融资成本上升、宏观经济不稳定、信息不对称、内部管理薄弱等挑战 [13] - 传统融资模式局限性显现,如银行贷款受限于风险偏好和信贷政策,债券发行对信用评级要求高,股权融资稀释股东权益 [13] 项目融资的兴起与优势 - 项目融资以特定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作为抵押取得融资,核心在于以项目自身未来收益和资产为还款来源 [15] - 项目融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应用于石油、钢铁等大型项目建设,20世纪60至70年代在大型能源项目国际融资中占据主导地位 [16] - 项目融资优势包括风险隔离与分担、融资结构灵活、吸引多元化投资、提高项目建设与运营效率、推动金融创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