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

搜索文档
RWA: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场革命——从公司融资到项目融资|金融与科技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21 17:17
RWA的定义与内涵 - RWA即现实世界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房地产、应收账款等现实资产数字化和通证化,转化为区块链上可交易的数字资产,赋予资产新的流动性和交易属性 [6] - RWA的核心在于利用区块链的透明性、不可篡改等特性,为金融市场注入新活力 [6] RWA的起源与发展 - RWA的发展源于传统金融体系对风险管控与资产流动性提升的探索,早期融资模式以企业整体信用为根基,难以精准锚定项目风险与收益 [7] - 随着经济发展,项目融资模式兴起,聚焦具体项目未来现金流与资产,降低企业整体信用依赖 [7] - 区块链技术促使现实资产向数字化、链上化转型,实现资产可分割、交易与高效流通,重塑金融资产流动和管理方式 [8] RWA的主要类型 - 房地产类RWA将房产映射为数字资产,简化交易流程,拓宽投资渠道 [9] - 基础设施RWA实现项目数字化,优化融资与管理,推动高效建设运营 [9] - 大宗商品RWA使交易更透明,降低成本与风险 [9] - 应收账款RWA助力企业融资与催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9] - 知识产权RWA促进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推动商业化和创新发展 [9] RWA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区别 - 参与门槛上,RWA降低了准入门槛,能让更多中小投资者和企业参与进来 [10] - 信息透明度层面,RWA借助区块链技术,将资产信息数字化上链,确保信息真实、透明、可追溯 [10] - 交易效率方面,RWA依托数字化技术与智能合约,实现交易自动化和实时结算,效率提升立竿见影 [10] - 资产流动性上,RWA将传统资产重塑为数字资产,突破限制,可在全球范围迅速交易转让,显著提升资产流动性 [10] 公司融资现状与问题 - 公司融资主要通过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方式实现,债权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股权融资包括IPO和私募股权融资 [12] - 公司融资面临市场竞争激烈、融资成本上升、宏观经济不稳定、信息不对称、内部管理薄弱等挑战 [13] - 传统融资模式局限性显现,如银行贷款受限于风险偏好和信贷政策,债券发行对信用评级要求高,股权融资稀释股东权益 [13] 项目融资的兴起与优势 - 项目融资以特定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作为抵押取得融资,核心在于以项目自身未来收益和资产为还款来源 [15] - 项目融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应用于石油、钢铁等大型项目建设,20世纪60至70年代在大型能源项目国际融资中占据主导地位 [16] - 项目融资优势包括风险隔离与分担、融资结构灵活、吸引多元化投资、提高项目建设与运营效率、推动金融创新 [17]
全球经济治理新范式|新刊亮相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8 18:00
全球经济治理新范式 - 全球经济治理范式正经历深刻演化,从效率导向转向共建共享,从规则输出走向机制协商,以多边参与、制度重塑为特征的新范式正在形成[6] - 金融秩序重构成为全球治理结构调整的重要表现,单一主权货币供给安排显现出内在不均衡,主权货币在本国政策目标与国际责任之间形成错位[6] - 国际社会加快推动多元主权货币共存、有序竞争的格局演进,欧元地位稳固,人民币作用持续增强,SDR使用转向常态化[7] - 跨境支付体系建设不断提速,数字技术深度嵌入清算流程,推动体系朝高效、安全、包容方向演进[7] - 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正由规则接受者向制度塑造者转变,围绕数字支付、绿色金融等领域构建完整政策体系[8]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17次份额调整与治理结构优化将重塑未来全球经济治理格局[21] - 全球货币体系未来演进的重要问题是非美元货币能在多长时间并在多大程度上取代美元现有地位[21] - 人民币国际化正迎来战略机遇期,中国须肩负起金融大国的责任[21] - 国际数字货币体系有望通过"CBDC+稳定币"的协同并行构建双层架构[21] 全球金融治理 - 巴塞尔协议框架存在争议与挑战,中国应增强话语权并推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向发展[18] - 世界银行改革需团结新兴经济体推动股份结构调整和投票权等治理改革[1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变革将影响全球经济治理格局[21] - 美联储需要在数量型政策上和美国财政部形成配合,防止美债发行困难[21] 绿色金融与转型 - 转型金融面临标准不统一、碳核算基础薄弱、产品单一、激励机制不足等挑战[21] - 未来须加强标准建设、数据基础完善、产品创新和政策协同,推动转型金融发展[21] - 绿色金融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8] 数字金融与支付 - 数字技术深度嵌入跨境清算流程,推动支付体系朝高效、安全、包容方向演进[7] - 稳定币应用场景拓展的重点是跨境支付,而非境内支付[21] - 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通过区块链技术为实体经济项目开辟高效透明的融资新路径[22] - 美国加密资产发展趋势对各国监管提出新挑战,需重新审视价值与安全的平衡点[22]
蚂蚁搭上稳定币的快车
华尔街见闻· 2025-06-16 21:03
公司动态 - 蚂蚁数科已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并与监管进行多轮沟通[2] - 蚂蚁国际计划在新加坡和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 将在通道开启后提交申请[2] - 蚂蚁数科将香港列为全球总部 并完成监管沙箱先行先试[2] - 蚂蚁国际与德银合作 借助代币化技术和AI外汇技术提供跨境支付解决方案[5] - 蚂蚁国际旗下Antom和万里汇将参与拓展全球商户支付服务[5] 行业趋势 - 沃尔玛 亚马逊等巨头考虑发行自有稳定币[2] - 香港《稳定币条例》通过使稳定币从灰色资产转为合规金融工具[3] - 稳定币交易量达28万亿美元 超过Visa和Mastercard[4] - 渣打预测未来四年稳定币供应量将增长10倍 年吸纳4000亿美债[4] - 稳定币可能占外汇现货市场交易量的10%(目前约1%)[4] 技术特性 - 稳定币锚定法币(如美元 港币)保持1:1兑换率[3] - 相比传统加密货币 稳定币具备支付媒介 流通单位和金融工具多重功能[3] - 稳定币可实现跨国即时转账 大幅降低3-5天的传统银行结算时间[3] - 稳定币能激活16万亿美元的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市场[5] 战略布局 - 蚂蚁国际将稳定币定位为全球资金流动基础设施[5] - 蚂蚁数科以香港为支点 推动稳定币在现实资产交易中的应用[5] - 通过稳定币布局链上债券 货币基金等业务 搭建传统与去中心化金融桥梁[5] - 稳定币将成为AI Agent经济中最基础的流通工具[6] - 蚂蚁计划构建支付到资产流通的全链条闭环生态[6]
互联网大厂竞逐稳定币
国际金融报· 2025-06-14 15:54
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与市场动态 - 香港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生效 [3] - 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机构包括京东币链科技(香港)、圆币科技及渣打银行(香港)与安拟集团、香港电讯联合体 [1][3] - 牌照申请需满足主体资格、财务资本(非银行机构需2500万港元实缴股本)、储备资产全额支持等严格条件 [5] 机构战略布局与业务分工 - 蚂蚁集团通过蚂蚁国际(跨境支付)和蚂蚁数科(区块链技术)分拆申请牌照,实现业务协同与风险分散 [4] - 蚂蚁数科已启动牌照申请并完成监管沙箱测试,计划将香港作为全球总部 [3][4] - 渣打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通过联合体形式探索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和RWA领域的应用 [1][3] 稳定币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 - 稳定币具备链上即时转移、无需中介的技术特性,适用于跨境支付和现实资产通证化(RWA) [1][10] - 跨境支付场景可降低时间与手续费成本,RWA市场潜力达16万亿美元 [10][11][12] - 未来AI Agent可能将稳定币作为机器经济的基础流通工具 [13] 市场竞争与挑战 - 现有稳定币USDT/USDC占据主导地位,新进入者需差异化竞争 [6][7] - 合规复杂度高,需满足多司法辖区要求及本地化管理(如关键岗位人员常驻香港) [5][8] - 香港监管框架仍处完善阶段,沙盒试点与正式发牌存在政策落差 [7] 行业发展趋势 - 稳定币被视为重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涉及跨境支付、收益型产品及RWA三大核心场景 [10][11] - 香港牌照可能成为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的"通行证",推动传统金融升级为"价值高速公路" [12] - 技术驱动型企业需建立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以适应监管要求 [8]
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 金融科技与数字资产发展进入新阶段
证券日报· 2025-06-05 00:29
香港《稳定币条例》监管框架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5月30日刊宪,成为全球首个专门针对法币稳定币的综合监管框架,标志着香港金融科技与数字资产发展进入新阶段[1][3] - 条例核心为牌照管理,要求发行人向香港金管局申领牌照,适用于在香港发行或锚定港元价值的稳定币业务[1][2] - 持牌机构需满足2500万港元缴足股本要求,稳定币须100%以储备资产支撑并确保市值不低于流通面值[2] 监管要求与罚则 - 条例明确储备资产安全性、运营透明度及反洗钱要求,违规最高可罚1000万港元及监禁10年[2][3] - 对关键岗位(行政总裁、董事等)及重要股东实施资格审查,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2][3] - 持牌机构需建立稳健储备机制,确保稳定币可按面值及时赎回,并履行披露义务与审计要求[3] 市场参与主体与应用场景 - 香港金管局沙盒参与者包括京东币链科技、渣打银行等5家机构,测试场景涵盖跨境支付、供应链管理等[4] - 京东稳定币进入沙盒第二阶段测试,聚焦跨境支付、投资交易等场景[4] - 全球稳定币热度上升,Circle拟于6月5日在纽交所IPO,获超20倍超额认购[4] 稳定币与RWA(现实资产通证化)联动 - 条例为RWA项目提供法律基础,解决链上定价与结算障碍,如协鑫能源完成2亿元光伏资产RWA项目[5] - 合规稳定币可充当RWA生态的"引擎",加速现实资产数字化进程[5] - 金融机构如众安银行、渣打银行已布局稳定币储备与链上结算服务,预计成为流动性枢纽[6][7] 跨境支付与金融体系影响 - 稳定币可缩短跨境交易周期并降低成本,香港或借此构建数字资本流动管理机制[7] - 香港稳定币网络效应形成后,可能强化本地金融主权与货币政策外溢管理能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