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

搜索文档
全球经济治理新范式|新刊亮相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8 18:00
全球经济治理新范式 - 全球经济治理范式正经历深刻演化,从效率导向转向共建共享,从规则输出走向机制协商,以多边参与、制度重塑为特征的新范式正在形成[6] - 金融秩序重构成为全球治理结构调整的重要表现,单一主权货币供给安排显现出内在不均衡,主权货币在本国政策目标与国际责任之间形成错位[6] - 国际社会加快推动多元主权货币共存、有序竞争的格局演进,欧元地位稳固,人民币作用持续增强,SDR使用转向常态化[7] - 跨境支付体系建设不断提速,数字技术深度嵌入清算流程,推动体系朝高效、安全、包容方向演进[7] - 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正由规则接受者向制度塑造者转变,围绕数字支付、绿色金融等领域构建完整政策体系[8]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17次份额调整与治理结构优化将重塑未来全球经济治理格局[21] - 全球货币体系未来演进的重要问题是非美元货币能在多长时间并在多大程度上取代美元现有地位[21] - 人民币国际化正迎来战略机遇期,中国须肩负起金融大国的责任[21] - 国际数字货币体系有望通过"CBDC+稳定币"的协同并行构建双层架构[21] 全球金融治理 - 巴塞尔协议框架存在争议与挑战,中国应增强话语权并推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向发展[18] - 世界银行改革需团结新兴经济体推动股份结构调整和投票权等治理改革[1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变革将影响全球经济治理格局[21] - 美联储需要在数量型政策上和美国财政部形成配合,防止美债发行困难[21] 绿色金融与转型 - 转型金融面临标准不统一、碳核算基础薄弱、产品单一、激励机制不足等挑战[21] - 未来须加强标准建设、数据基础完善、产品创新和政策协同,推动转型金融发展[21] - 绿色金融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8] 数字金融与支付 - 数字技术深度嵌入跨境清算流程,推动支付体系朝高效、安全、包容方向演进[7] - 稳定币应用场景拓展的重点是跨境支付,而非境内支付[21] - 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通过区块链技术为实体经济项目开辟高效透明的融资新路径[22] - 美国加密资产发展趋势对各国监管提出新挑战,需重新审视价值与安全的平衡点[22]
蚂蚁搭上稳定币的快车
华尔街见闻· 2025-06-16 21:03
公司动态 - 蚂蚁数科已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并与监管进行多轮沟通[2] - 蚂蚁国际计划在新加坡和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 将在通道开启后提交申请[2] - 蚂蚁数科将香港列为全球总部 并完成监管沙箱先行先试[2] - 蚂蚁国际与德银合作 借助代币化技术和AI外汇技术提供跨境支付解决方案[5] - 蚂蚁国际旗下Antom和万里汇将参与拓展全球商户支付服务[5] 行业趋势 - 沃尔玛 亚马逊等巨头考虑发行自有稳定币[2] - 香港《稳定币条例》通过使稳定币从灰色资产转为合规金融工具[3] - 稳定币交易量达28万亿美元 超过Visa和Mastercard[4] - 渣打预测未来四年稳定币供应量将增长10倍 年吸纳4000亿美债[4] - 稳定币可能占外汇现货市场交易量的10%(目前约1%)[4] 技术特性 - 稳定币锚定法币(如美元 港币)保持1:1兑换率[3] - 相比传统加密货币 稳定币具备支付媒介 流通单位和金融工具多重功能[3] - 稳定币可实现跨国即时转账 大幅降低3-5天的传统银行结算时间[3] - 稳定币能激活16万亿美元的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市场[5] 战略布局 - 蚂蚁国际将稳定币定位为全球资金流动基础设施[5] - 蚂蚁数科以香港为支点 推动稳定币在现实资产交易中的应用[5] - 通过稳定币布局链上债券 货币基金等业务 搭建传统与去中心化金融桥梁[5] - 稳定币将成为AI Agent经济中最基础的流通工具[6] - 蚂蚁计划构建支付到资产流通的全链条闭环生态[6]
互联网大厂竞逐稳定币
国际金融报· 2025-06-14 15:54
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与市场动态 - 香港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生效 [3] - 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机构包括京东币链科技(香港)、圆币科技及渣打银行(香港)与安拟集团、香港电讯联合体 [1][3] - 牌照申请需满足主体资格、财务资本(非银行机构需2500万港元实缴股本)、储备资产全额支持等严格条件 [5] 机构战略布局与业务分工 - 蚂蚁集团通过蚂蚁国际(跨境支付)和蚂蚁数科(区块链技术)分拆申请牌照,实现业务协同与风险分散 [4] - 蚂蚁数科已启动牌照申请并完成监管沙箱测试,计划将香港作为全球总部 [3][4] - 渣打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通过联合体形式探索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和RWA领域的应用 [1][3] 稳定币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 - 稳定币具备链上即时转移、无需中介的技术特性,适用于跨境支付和现实资产通证化(RWA) [1][10] - 跨境支付场景可降低时间与手续费成本,RWA市场潜力达16万亿美元 [10][11][12] - 未来AI Agent可能将稳定币作为机器经济的基础流通工具 [13] 市场竞争与挑战 - 现有稳定币USDT/USDC占据主导地位,新进入者需差异化竞争 [6][7] - 合规复杂度高,需满足多司法辖区要求及本地化管理(如关键岗位人员常驻香港) [5][8] - 香港监管框架仍处完善阶段,沙盒试点与正式发牌存在政策落差 [7] 行业发展趋势 - 稳定币被视为重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涉及跨境支付、收益型产品及RWA三大核心场景 [10][11] - 香港牌照可能成为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的"通行证",推动传统金融升级为"价值高速公路" [12] - 技术驱动型企业需建立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以适应监管要求 [8]
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 金融科技与数字资产发展进入新阶段
证券日报· 2025-06-05 00:29
本报记者 毛艺融 近日,稳定币热度持续攀升。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5月30日在宪报刊登《稳定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 港股市场稳定币概念股备受市场关注。同时,多家券商也在召开电话会、发布稳定币相关研报,密切跟踪稳定币的机制及影 响。 香港金融管理局于去年7月份公布了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名单,包括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圆币创新科技 有限公司、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安拟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电讯。 此前,香港立法会已于5月21日正式通过《条例》草案。香港金融管理局称,《条例》实施后,任何人如在业务过程中在 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或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稳定币条例》以正式法例形式在香港落地, 标志着全球首个专门针对法币稳定币的综合监管框架进入实质执行阶段,也预示着香港在金融科技与数字资产发展方面进入一 个新阶段。 监管明确发牌制度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王伟认为,《条例》侧重于对稳定币发行人实施牌照管理,核心在于保障储备资产的安 全性、提升运营透明度、防范洗钱风险,并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