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填充
搜索文档
假期医美经济火热 “悦己消费”正重塑市场格局
搜狐财经· 2025-10-09 15:18
假期医美市场概况 -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医美消费迎来高峰,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 [1] - 节前医美市场已显露活跃态势,多款低价新品和促销活动在节前上线 [5] 消费群体趋势 - 95后、00后逐渐成为医美消费主力,将医美纳入日常自我管理范畴 [3] - 男性消费者比例上升,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女性,主要选择植发、肉毒素注射及皮肤管理等项目 [1][4] 消费行为与动机 - 消费者利用长假完成医美项目,因其有足够的恢复时间且不影响工作 [3] - 部分消费者将医美视为一项长期投资而非冲动消费,例如有消费者预算在5万元左右 [3] - 消费者理性化趋势明显,会提前做大量功课,直接询问医生资质、设备型号等信息 [7] 热门项目与价格 - 国庆前一周平台下单量环比增长显著,搜索热度最高的项目包括热玛吉、光子嫩肤、玻尿酸填充等轻医美项目 [3] - 新氧推出的童颜针价格为2999元/针,被称为史上最低价,同类产品价格均在万元级 [5] - 部分机构促销力度大,如原价近万元的热玛吉秒杀价不足5000元,高端玻尿酸组合套餐价仅为正价的一半 [5] - 节前上线的新品价格较常规项目低20%至30% [5] 市场参与与竞争 - 中国目前有超过14万家医美相关企业 [5] - 大量新机构涌入市场,为分得一杯羹常采取直接、快速的低价策略 [5] 消费者警惕性与行业监管 - 有消费者分享因在非正规机构选择超低价项目而导致皮肤过敏等“踩坑经验” [5] - 业内医生提醒超低价背后可能存在产品替换、低价引流后推销昂贵套餐等风险 [5] - 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相关部门已联合开展多轮打击非法医美专项治理 [7]
英媒:更多英国年轻男性接受“轻医美”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5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英国美容行业整体规模达304亿英镑 年增长速度是整体经济的4倍 [1] - 美容服务及非手术类治疗项目增速最快 2024年增长达15% [1] - 行业对英国GDP直接贡献超过体育与娱乐行业 占经济总量1.1% [1] 消费趋势 - 英国民众在美容领域消费超过足球赛事 健身房和主题乐园总和 [1] - 18至34岁英国男性中23%尝试肉毒素注射或玻尿酸 比例略高于同龄女性(21%) [1] - 接受面部注射的男性数量近两年增加70% [1] 就业影响 - 2024年美容行业新增就业岗位4.8万个 主要集中在美容院和诊所 [1] - 行业直接就业人数达49.6万 超过英国公共事业和电信行业 [1] 市场驱动因素 - 社交媒体与名人效应推动年轻男性接受"轻医美"项目 [1] - 公众人物公开谈论"微整日常"进一步促进消费趋势 [1] 出口与挑战 - 2024年英国美容产品出口额跌至43亿英镑 远低于2010年高峰 [2] - 脱欧和全球贸易壁垒增加导致出口下滑 [2] - 2025年行业增速预计放缓至3% 因家庭美容消费支出趋于谨慎 [2]
热搜爆了!李佳琦称:普通女生没钱没闲别做了!有消费者曾紧急喊停,“一下多花了1千多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19:08
行业现状与市场数据 - 韩国医疗美容市场2023年价值为5.7214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1.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2.29% [11] - 2023年上半年外国消费者在韩医疗支出总额2500亿韩元,其中整形外科占比最高达793亿韩元 [11] -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医疗美容市场,2019年市场规模1427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27.7% [20] - 2024年中国31%中高收入人群计划出境医美,潜在消费群体超900万人 [20] - 中国医美渗透率仅4.5%,远低于韩国22%、美国17.2%和日本11.3% [20] 跨境医美乱象 - 韩国医美机构通过小红书等平台以"超低价格""限时折扣"营销,实际存在消费陷阱,小红书"韩国医美避雷"话题浏览量近300万 [12] - 机构对中韩消费者实行双重定价,地陪返点高达20%-50%,同一项目对外国消费者收费可达本地人3倍 [14] - 消费者反映被诱导升级项目,例如水光针操作中临时增加扁平疣治疗,单次多收费1554元人民币 [13] - 部分机构使用非正规渠道注射剂(如溶脂针、干细胞制剂),导致感染、组织坏死等并发症 [17] 技术发展与竞争格局 - 韩国医美凭借设备药品获批周期短的优势,提供更高性价比服务,如钛提升技术(超声刀+热玛吉结合)在国内供给稀缺 [18] - 韩国江南区已构建涵盖翻译、住宿、医美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21] - 中国本土医美技术快速成熟,玻尿酸、肉毒素原材料价格下降,2020年以来已有4款进口肉毒素获批 [22] - 预计2025年中国肉毒素市场规模达180亿元,新制剂开发将推动市场扩张 [22] 消费者行为与行业监管 - 网红主播公开反对普通消费者盲目医美,强调需理性评估风险与持续投入成本 [3][6] -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要求平台清理未备案跨境医美广告,禁止变相推广低价引流项目 [17] - 韩国医美机构在推广中淡化项目风险,未提及玻尿酸填充、瘦脸针等可能引发的感染、肌肉僵硬等并发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