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玻璃基片
icon
搜索文档
煅烧“冬储玻璃”的期货力量
证券日报· 2025-07-17 00:22
沙河玻璃产业发展历程 - 1980年从手工玻璃作坊起步,45年发展成现代化玻璃产业集群,摘得"中国玻璃城"桂冠 [1] - 工艺从早期小平拉升级至格法工艺,最终全面迈入浮法生产的智能时代 [1] - 年产量占全国总量20%,形成从原片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3][4] 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 - 2000年淘汰落后小平拉工艺,实现"一窑两线"规模化改进,提升效率降低能耗 [3] - 引入浮法技术后产品迈向高端化,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 [3] - 建成河北省首条高端汽车玻璃基片智能生产线,超薄玻璃、光伏基板打破国外垄断 [3] - 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绿色工厂,淘汰落后产能 [3] 产业集群现状 - 聚集600余家玻璃深加工企业,生产1000余种产品 [4] - 无人化高温生产车间和机械化加工流水线普及,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 [2] - 三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原材料入炉到成品的全流程 [2] 期货工具应用 - 利用"买现货、抛期货"操作解决"冬储"难题,带动去库存和优惠采购 [6] - 2023年通过套期保值规避跌价风险,利用交割增加销售渠道和资金回笼 [6] - 玻璃期货2012年上市后,80%产能参与套期保值,形成生产、贸易、加工企业协同套保格局 [8] - 期现商作为"冬储"主力军,帮助小微企业间接参与期货市场 [8]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价格管理—资金融通—技术升级"闭环生态,推动主动战略布局 [8] - 持续深化产融合作,助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迁 [8] - 郑商所将提升玻璃期货和期权运行质量,加强产业培育力度 [9]
玻璃期货价格回暖 产业链仍持谨慎观望态度
证券日报网· 2025-07-11 18:31
玻璃期货市场表现 - 郑州商品交易所玻璃509期货合约收盘大涨至1100元/吨 创近三个月新高 主力合约增仓明显 资金净流入加速 [1] - 期货涨价传导至股市呈现分化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股价上涨 汽车玻璃和建材玻璃企业股价震荡 [2] 行业供需现状 - 建材玻璃领域部分企业主动冷修 全国4条产线停窑 涉及日熔量2800吨 天然气制玻璃每吨亏损约80元 石油焦工艺逼近盈亏线 [2] - 光伏玻璃领域某上市公司计划冷修2座窑炉 4400吨产能暂停释放 相当于行业月供给量减少约6% [2] - 供给收缩推动库存持续走低 但深加工企业态度谨慎 门窗企业仅接短单(排期不超过7天) 玻璃加工费压价5%至8%成为常态 [2] 政策与市场情绪 - 国家发改委建立平板玻璃等重点工业产品产能预警机制 严格执行高耗能行业产能置换政策 [1] - 市场存在"强预期、弱现实"情况 玻璃产业链上下游普遍观望 现货商对高价接受意愿低 沙河贸易商报价已下调 [1][2] - 部分投资者押注政策执行力度 若落后产能清退严格执行 玻璃期货价格或进一步上行 但需实际订单支撑避免退潮 [3] 产业链资金状况 - 地产项目资金到位率不足 导致玻璃加工企业不敢囤积玻璃基片 以防资金链出现问题 [2] - 各地政府支持保交楼政策出台 但地产开发商资金链依然紧绷 政策效果显现需要时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