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棉
搜索文档
“一带一路”俄罗斯绝热节能材料市场发展环境及投资建议评估预测报告(2026版)
搜狐财经· 2025-11-11 10:00
行业定义与定位 - 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属于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分支,核心功能是通过降低热传导、对流或辐射以减少能量损失 [2] - 主要产品包括橡塑材料、玻璃纤维材料、陶瓷纤维材料、气凝胶材料和岩棉材料等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暖通、工业、海洋船舶、机车、新能源和建筑围护结构等领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材料 [2] 全球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 - 全球绝热、隔音产品市场规模2021年为551亿美元,预计以5.4%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扩容,至2026年将达到717亿美元 [3] - 核心增长动力来源于高端装备制造升级,如船舶、航空航天及轨道交通领域对轻量化、高稳定性材料的需求激增 [3] - 建筑节能政策深化,包括全球建筑隔音标准提升和中国"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的政策要求,驱动建筑领域结构性升级需求 [3] 中国行业发展与产业布局 - 中国现代绝热材料工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拥有全球最大的产品制造和加工生产能力,并拉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 [3] - 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河北、江苏、广东、山东等省份已发展出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4] - 具体品种产能布局高度集中:玻璃棉约45%以上产能位于河北,陶瓷纤维近50%产能集中于山东,橡塑材料约80%产能位于河北省大成县 [5] - 气凝胶产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产业链尚未完全构建,国内企业数量约30家,规模较大企业较少 [5] 俄罗斯市场分析重点 - 报告包含对俄罗斯绝热节能材料市场的详细分析,涵盖市场规模及预测、产能/产量分析及预测、销售收入/销售量分析及预测 [14][15] - 对俄罗斯行业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包括工业总产值、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和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14][15] - 针对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投资进行SWOT分析,涉及投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并分析进入壁垒、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 [16][17]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保温隔热材料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分析:部品生产工厂化和现场施工装配化率的不断提高,建筑节能保温隔热材料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9 09:25
保温隔热材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 隔热保温材料是指用于阻抗热流传递的材料或材料的复合体,包括保温材料和保冷材料,应用于热工设备、管道、房屋顶面墙面、冷库及冷藏设备等工程 [1][2] - 按制作原料可分为无机隔热保温材料(如玻璃棉、岩棉)和有机隔热保温材料(如聚苯板、聚氨酯板) [3] - 按构造形态分为纤维状、多孔状、气泡状、粒状及层状等 [3] - 按防火等级划分为A级不燃材料(无机)、B1级难燃材料(有机)和B2级可阻燃材料(有机) [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市场规模降至1270.7亿元,预计2025年回升至1289.2亿元 [1][6][7] - 2016-2021年市场规模从752.1亿元增长至1657.1亿元,近年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规模收缩 [6] - 城镇化率从1978年17.9%提升至2024年67%,新建建筑及存量房改造需求推动行业发展 [5] - 建筑业总产值达326501.1亿元(2024年),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占比88.7%(289683.4亿元) [11]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玄武岩、聚苯乙烯等矿产化工类及废旧玻璃等再生类 [9]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涵盖建筑节能(占比最高)、工业管道、新能源车、冷链物流及航天电子等新兴领域 [9] - 中国新建建筑中95%为高能耗建筑,新型材料对节能改造至关重要 [11] 政策环境 -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2023年)加强外墙保温材料等重点建材质量监管 [14] - 《民用机场母婴室规划建设指南》(2023年)要求绿色环保建材标准 [14] - 上海市计划2024-2027年实施32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重点推广外墙保温材料 [14]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低,呈现本地化竞争特征,无全国性龙头企业 [15] - 主要企业包括赛特新材(科创板上市)、鲁阳节能(深交所上市)、湖南五江轻化集团及洛科威等 [16][17] - 赛特新材2024年真空绝热板营收9.15亿元(毛利率29.34%),保温箱营收0.10亿元 [18] - 鲁阳节能陶瓷纤维产能59万吨/年,2024年棉毯产品销量46.08万吨,市占率国内第一 [20] 发展趋势 - 技术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推动工厂化生产与装配化施工 [1][22] - 建筑节能政策驱动下,玻璃棉、泡沫塑料等材料技术持续升级 [22] - 行业将沿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契合低碳经济与绿色建筑需求 [1][22]
山东华鹏: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山东华鹏2022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
2023-04-21 20:08
业绩总结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同比下降10.33%,归母净利润亏损3.8亿元,较上年亏损增加0.15亿元[1] - 2022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2.45亿元,去年同期减值1.74亿元[1] - 2022年玻璃制造板块实现营收5.35亿元,同比减少5.11%,毛利率 - 3.06%[127] 产品数据 - 2022年玻璃瓶罐产能36.07万吨,产量23.28万吨,产能利用率64.54%;玻璃器皿产能2600万只,产量2498万只,产能利用率96.08%[5] - 2022年大口瓶销售数量16447.06万只,营业收入8996.03万元,营业成本9556.45万元,毛利率 - 6.23%[128] - 2022年公司总计销售数量61195.74万只,营业收入53489.70万元,营业成本55126.13万元,毛利率 - 3.06%[129] 未来展望 - 2022年10月公司董事会通过转型预案,完成后主营业务将变更为化学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49] - 公司对现有在建工程短期内不增加大额投入,将盘活资产[49] 固定资产情况 - 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8.4亿元,报告期内确认减值损失7312.04万元,占比8.7%,其中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6839.67万元[2] - 2022年玻璃丝棉生产线设备减值准备为6.18万元[15] - 江苏石岛2022年计提减值准备5446.60万元,合计6654.90万元[21] 在建工程情况 - 公司期末在建工程账面价值4.82亿元,报告期内确认减值损失4938.82万元,占比10.3%[38] - 器皿一车间改造项目2018年开工,预算27188.09万元,2022年工程进度72%[42] - 高档玻璃制品建设项目 - 辽宁华鹏广源玻璃有限公司项目2012年启动调研,2015年立项,预算50207.20万元,2022年工程进度23%[43][45] 应收账款情况 - 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37亿元,同比下降76.82%,主要因处置子公司股权使相关应收款出表[73] - 报告期内确认应收账款坏账损失8158.2万元,2020 - 2022年应收产品销售款坏账计提比例分别为24.62%、34.54%、40.68%[73] - 2023年1 - 3月回款金额为6234.73万元,回款比例52.56%[100] 江苏石岛处置情况 - 2022年11月公司处置江苏石岛,在合并层面影响的投资收益金额为6239.08万元[167] - 2022年7月江苏石岛将部分专用设备以648.81万元转让给母公司,10月评估价值为3471.56万元并作为最终处置价款[155] - 前期公告预计损失约为 - 3450.00万元,年报中股权处置损益和前期公告预计损失披露口径不同[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