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减值

搜索文档
西部矿业: 西部矿业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8 19:15
公司业绩与经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利润指标创造上市以来最好水平,员工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2] - 鑫源矿业上半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0.52亿元,导致净利润较去年减少[2] - 2025年度计划生产精矿含金183千克,上半年已完成134千克[3] - 玉龙铜矿三期工程预计2026年底建成,48亿元投资将分两到三年逐步投入[2][7] - 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47,660,077股,占总股本的2%[2] 产品价格与市场分析 - 上半年铁精粉价格较上年同期降低11%,导致肃北博伦利润减少[2] - 铜价预计因"供需紧平衡"震荡上移,但波动加剧[3] - 铅精矿价格波动大且供应紧缺,影响稀贵金属加工利润空间[6] - 铜冶炼受市场极端加工费影响,目前处于亏损状态[6] - 预计8-9月份铜价偏强震荡为主,全球库存处于相对偏低位置[7] 研发与生产技术 - 研发投入增长旨在提升冶炼单位生产效率和关键指标[1] - 正在通过提高铜冶炼回收率等技术指标优化生产流程[6] - 玉龙铜矿目前处于露天开采阶段,尚未开展深部钻井和勘探工作[4] - 委托昆明理工大学开展地质找矿研究,探索延长矿山使用寿命[4] 财务状况与资本结构 - 现有银行贷款利率在1.2%-3.8%之间,计划通过债务置换降低利率水平[3] - 公司资产负债率约58%,处于合理区间[3] - 东台锂资源公司上半年净利润1.7亿元,未进行计提减值损失[5]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在格尔木和拉萨设立资源拓展项目组,关注西藏、四川、新疆等地资源情况[3] - 矿山板块各分子公司如锡铁山铅锌矿等具有稳定盈利能力[5] - 冶炼原料均来自国内就近采购,因进口长单运距长、运费成本高[6]
*ST沐邦: 关于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7-14 00:09
营业收入确认与差错更正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减少83.24%,净利润亏损11.62亿元,业绩大幅下滑[2] - 公司对2024年前三季度会计处理进行两次差错更正,涉及玩具原料销售业务收入确认方法变更(总额法变净额法)及关联交易价格不公允部分冲减,影响金额分别为4,698.98万元和1,184.14万元[2] - 光伏业务收入24,159.71万元(占比87.17%),玩具业务收入3,554.41万元(占比12.83%),与业绩预告差异达7,088.02万元[4] 关联交易问题 - 子公司豪安能源向关联方共青城奇峰销售硅片单价高于市场价30-50%,交易金额3,178.54万元中1,184.14万元因价格不公允被冲减[5] - 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共青城奇峰实际控制人与豪安能源原实际控制人存在近亲属关系[5] - 交易货物直接发往下游客户,豪安能源销售价与共青城奇峰终端销售价差异显著,缺乏商业实质[16] 会计政策变更 - 玩具原料ABS塑料销售业务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确认收入,调减收入4,698.98万元,因公司不承担存货风险且交易具有瞬时性[6] - 伟邦仓储因实际控制货物仍采用总额法,邦宝科技作为代理商采用净额法,体现收入确认原则差异[20] - 以往年度ABS塑料贸易规模较小(2021-2023年占比0.03%-0.42%),未进行追溯调整[23] 光伏行业经营困境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多晶硅、硅片等产品价格下跌60-80%,行业普遍亏损[27] - 豪安能源单晶硅片单价从2021年3.89元/片降至2024年1.60元/片,销量同比下滑53.7%[37] - 在建工程"10GW TOPCON光伏电池项目"进度42.27%,"5000吨硅提纯项目"计提减值9,565.74万元[27] 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6.82亿元,计提减值4,274.67万元,闲置资产3,126.99万元未计提减值[30] - 在建工程账面余额16.44亿元,其中"5000吨硅提纯项目"和"3GW硅棒项目"分别计提减值9,565.74万元和3,993.89万元[35] - 主要供应商交易金额与结算金额差异较大,因存在预付设备款及税差等因素[31]
万林物流: 江苏万林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22
固定资产减值 - 2024年末固定资产7.85亿元,占总资产56.68%,2023年计提减值损失0.13亿元,主要因连云港万林资产减值导致,该子公司装卸业务收入2.52亿元(同比降9.50%),毛利率减少2.08个百分点 [1] - 连云港万林固定资产减值测试显示,房屋建筑物净值2,475.64万元,计提减值1,294.47万元,减值主因经济环境恶化及园区景气度下降导致租赁收入不及预期 [1][2] - 采用类比法估值,通过广联达等平台查询可比案例,修正结构、装修等因素后测算房屋估值,示例中3厂房最终估值458.84万元,道路硬化构筑物估值699.09万元 [2] - 靖江相关资产组(房屋建筑物净值6.82亿元)未计提减值,因2024年净利润3,447.88万元且产能利用率高于设计水平,但若经济持续下滑可能触发未来减值 [3] 应收款项管理 - 2024年末其他应收款6,990.76万元,其中应收中国建筑3,988.12万元(58.59%账龄3年以上),因木材销售合同付款周期长导致回款延迟,2024年催收回款2,430.14万元 [4][11] - 将中国建筑应收款从单项计提转为国央企组合计提,依据其"A"级信用评级及历史无违约记录,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按账龄迁徙率计算,1年内计提0.5%,1-2年计提5% [11][12] - 应收账款2024年末3,049.25万元(同比增103.83%),主因港口业务信用期恢复至1-2个月(2022-2023年因资金紧张缩短至15天内),2025年Q1进一步增至3,288.93万元因货物流转速度下降 [12][13] - 前五名欠款方中港口业务应收款均已收回,木材销售相关应收款全额计提坏账 [13] 债务与资金状况 - 2024年末短期借款4,014.29万元、其他应付款1.49亿元、货币资金仅1,870.22万元,流动比率0.47,全年拆借资金4.01亿元,关联方共青城苏瑞等提供无息借款 [13][14] - 当前银行授信仅剩苏州银行1,000万元(2026年到期),控股股东承诺未来两年提供流动性支持,预计2025年经营性现金流8,000万元缓解偿债压力 [15] 费用与非经常性损益 - 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2,554.40万元(同比降15.06%),主因子公司裕林国际转让减少193.42万元支出及管理层年薪下调21.39% [17] - 非经常性损益包含珉大实业仲裁案暂估利息308.21万元,因案件尚未判决且属偶发事件 [17]
万林物流: 北京国府嘉盈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公司工作函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22
固定资产减值 - 2024年末固定资产7.85亿元,占总资产56.68%,2023年计提减值损失0.13亿元,主要因连云港子公司资产减值,但2024年未计提减值 [2] - 连云港万林2024年亏损254.57万元,2023年减值测试显示房屋建筑物净值3,770.11万元,计提减值1,294.47万元,估值采用类比法修正成新率,最终确认估值2,475.64万元 [3][4] - 2024年装卸业务收入2.52亿元(同比降9.50%),毛利率减少2.08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营收降9.63%,净利润降50.32% [2] 应收款项管理 - 2024年末其他应收款6,990.76万元,其中应收中国建筑3,988.12万元(账龄3年以上占58.59%),2024年回款2,430.14万元 [8][12] - 国央企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基于账龄迁徙率计算,中国建筑信用评级为A级(穆迪A2),风险特征与其他国央企无显著差异 [12][13] - 应收账款前五名欠款方余额8,720.17万元(占总额82.45%),港口业务款项期后已全部收回,木材销售相关应收款全额计提减值 [15][16] 债务与资金状况 - 2024年末短期借款4,014.29万元,货币资金仅1,870.22万元,流动比率0.47,全年拆借4.01亿元(关联方利率4.35%) [17][18] - 银行授信剩余额度2,000万元(苏州银行1,000万元、沭阳农商行1,000万元),控股股东承诺提供流动性支持 [19][20] 费用与非经常性损益 - 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2,554.40万元(同比降15.06%),主因子公司转让及管理层奖金减少 [22][24] - 非经常性损益-161.54万元系仲裁案件暂估利息,与经营无直接关联 [26][27]
光大环境20250708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光大环境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情况**:2025年上半年业绩有所倒退,建设服务收益减少约10亿港币,原因包括资本性开支减少、人民币兑港币升值影响债务端损益、危废业务固定资产减值;但核心盈利稳中有升,总体业绩稳中向好[2][3] - **现金流状况**:2025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为正且优于去年同期,得益于资本性开支减少;国补回收不及去年同期,预计下半年可能有更多国补发放,具体时间和额度待定[2][4] - **派息计划**:公司领导正与董事长沟通,财务总监和CEO参与讨论,确保派息稳中有升,制定可操作性方案[2][6] - **国补进展**:部分过去未纳入补贴清单的项目进入社会清单,有望年内转为应收账款;财政部筹集2000亿资金解决欠补问题,若落实将积极影响回款[2][8] - **危废处理板块**:因去年下半年减值致全年业绩不稳定,今年上半年对危废板块进行固定资产减值以确保全年经营业绩稳定;处理价格有所恢复但未明显改善,减值规模预计小于去年全年的一半[2][9] - **资本开支预期**:上半年资本开支减少约10亿人民币,全年预计控制在40 - 50亿港币之间,受乌兹别克斯坦项目影响;水务板块预计全年资本性开支约15亿港币,绿色环保板块约4.5 - 5亿港币,环保能源板块取决于海外项目进展[2][10][11] - **乌兹别克斯坦项目**:2025年4月启动,两个项目日处理规模均为1500吨,总投资额21.6亿元;处理费和电费高于国内,采用100%保底模式,有保函机制[12] - **回款情况**:2025年上半年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用回款未显著改善,通常年底结清;自由现金流水平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14] - **ABN或ABS模式**:积极推进但需国补回款稳定,发行要求相关项目纳入国补清单且盈利计入应收账款[15] - **运营效率提升措施**:成立市场拓展部将ToG业务拓展至ToB领域,包括餐厨垃圾处理、供热、IDC合作等;IDC业务进入实践阶段,预计今年零突破;供热业务有30 - 40个项目待开发,2024年产量600万吨,今年目标至少增加100万吨[17] - **减少补贴依赖措施**:通过特许经营权条款调价、开发供热和餐厨垃圾处理业务、超发电力、技术改造等措施,预计到2030年完全降低对国家补贴的依赖[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绿宝项目国补清单影响**:2025年上半年绿宝部分项目纳入国补清单,但香港审计师可能等实际国补回款后才转为应收账款,目前无法明确对减值损失计提的影响[16] - **微费处置计划**:受市场影响难制定明确计划,今年上半年减值规模预计低于6亿元人民币,部分项目环比表现稳定或改善,公司积极降本增效[19] - **管网建设投资**:正在筹建8个电力管网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人民币[20] - **环保能源板块维护性资本开支**:主要包括定期大修、检修、更换叶片等,费用计入运营费用而非资本性开支[22] - **绿色环保板块资本开支用途**:每年4 - 5亿人民币用于供热业务相关建设和零碳园区建设,如生物质供热管网、光伏项目和虚拟电厂建设[23] - **管理层对股东建议的态度**:新董事长重视股东建议,业绩公布前参考资本市场反馈和建议;管理层汇报股东问题并争取改进,保持与投资者通畅沟通[25]
ST华鹏: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对山东华鹏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20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减少24.17%,较前期高点下降超过50%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47亿元,玻璃制造业务毛利率13.02%,同比提高5.49个百分点 [2] - 营业收入自2020年以来持续萎缩,业绩自2021年起连续亏损 [2] - 管理费用5659.75万元,同比减少 [2] 业务模式 - 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玻璃窑炉点火后通常不能停产,部分标准产品适度备货 [4] - 玻璃瓶罐以直销为主,面向酒类、食品、饮料、药品生产企业 [4] - 玻璃器皿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客户多为酒类企业用于促销礼品 [4] 业绩下滑原因 - 下游市场需求减少,甘肃石岛2023年窑炉大修停产,石岛玻璃一车间3-8月大修 [5] -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葡萄酒瓶等高端产品产量减少 [5] - 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单位产品折旧等制造费用成本较高 [5] - 借款利息费用较高,近三年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较高 [5] 产品结构 - 瓶罐产品分为小口瓶(葡萄酒瓶、啤酒瓶等)和大口瓶(罐头瓶等) [8] - 器皿产品以高端高脚杯为主,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9] - 2024年瓶罐销量43,213.47万只,收入3.24亿元;器皿销量1,457.27万只,收入7683.02万元 [6] 成本结构 - 瓶罐产品直接材料占比38.71%,燃料占比15.14%,制造费用23.80% [11] - 器皿产品直接材料占比25.76%,制造费用37.55% [11] - 主要原材料纯碱价格下降,轻质碱采购价从2023年2291.83元/吨降至2024年1706.73元/吨 [13] 固定资产 - 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余额5.97亿元,累计计提减值准备4328.82万元 [19] - 闲置固定资产账面余额1.56亿元,累计计提减值准备2351.24万元 [19] - 报告期内处置固定资产账面余额8972.15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6906.32万元 [19] 产能情况 - 2024年玻璃瓶罐产能23.73万吨,产量13.31万吨,产能利用率41.35% [21] - 玻璃器皿产能260万只,产量107.5万只,产能利用率56.09% [21] - 甘肃石岛自2023年2月起因窑炉大修停产 [21]
人福医药: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关于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25 00:41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91.98亿元,同比增加13.36%,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1] - 本期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25亿元,同比增长72%[1] - 对湖北稳春医药有限公司应收账款8,103.62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7,928.15万元,计提比例97.83%[1] - 应收账款前十名客户中,国药集团、上药控股、重庆医药三家合计增加8.05亿元,占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应收账款增加额的86.5%[4] - 应收账款前十名客户与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3] 固定资产减值 - 2024年对人福国际健康城物业资产计提减值8,919.61万元,其中第20栋减值537.21万元,第21栋减值1,867.60万元,人才公寓减值6,514.80万元[6][7][13] - 减值测试采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种方法[7][13] - 减值原因包括武汉商业地产市场下行、高端二手房需求下降、政策导向变化等[6][7] - 2022年和2023年末未发现该物业资产减值迹象[19][21]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 对武汉新创、杭州观苏、北京玛诺、未来桩园四家被投资单位计提减值,合计约6,262.41万元[23][26][29][30] - 武汉新创减值33.60万元,因其投资的基金经营期限到期[23][24] - 杭州观苏减值2,707.33万元,因项目海外转让搁置[26] - 北京玛诺减值3,505.15万元,因公司终止挂牌且持续经营存在不确定性[29] - 未来桩园减值17.35万元,因处于初创阶段[30] - 其余10家合营联营企业未计提减值,因经营稳定或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31][32][33][34][35][36][37] 商誉减值 - 对巴瑞医疗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03亿元[39] - 巴瑞医疗近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0.94%,但净利润平均下降5.04%[39][40] - 减值原因包括体外诊断试剂行业政策变革导致毛利率下降、肿瘤标志物产品面临集采降价压力[42][44][45] - 减值测试采用收益法(DCF模型),预测期收入增长率和毛利率呈下降趋势[42][44]
人福医药: 人福医药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0:28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35亿元,同比增长3.71%,应收账款期末余额91.98亿元,同比增加13.36%,应收账款增速显著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2] - 本期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25亿元,相较上年度增长72%,其中对湖北稳春医药有限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8,103.62万元,计提比例97.83% [6][8] - 应收账款前十名客户均为医药流通企业及医疗机构,包括国药集团药业股份、上药控股、重庆医药等,经核查均非关联方 [2][3][4] - 应收账款增速高于营业收入主要系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主要客户回款放缓,前三名客户应收账款合计增加80,490.90万元,但该款项已于期后收回 [6] 固定资产减值 - 本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8,919.61万元,主要为人福国际健康城物业资产减值,包括办公用物业资产减值2,404.81万元和人才公寓减值6,514.80万元 [9][10] - 减值测试采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种方法,选取周边可比案例进行估值,办公物业公允价值单价11,460元/平方米,人才公寓32,120元/平方米 [10][14][15] - 减值原因包括武汉市商业地产市场需求疲软、政策导向向住宅倾斜、高端二手房需求下降及市场竞争加剧 [9][10][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 本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6,263.43万元,涉及武汉新创、杭州观苏、北京玛诺、未来桩园4家企业 [24][25][26][28] - 对杭州观苏计提减值2,707.33万元,因其RJV001项目临床工作停滞;对北京玛诺全额计提减值3,505.15万元,因其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26][27] - 其余联营企业如乐福思、中煤金租等因经营稳定或持续盈利未计提减值,乐福思2024年实现净利润35,628.78万元 [31][32] 商誉减值 - 本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07亿元,同比增长近8倍,其中对巴瑞医疗计提2.03亿元 [36] - 巴瑞医疗近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0.94%,但净利润平均下降5.04%,主要因体外诊断试剂行业政策变革导致核心产品毛利率下降 [36][38] - 减值测试显示巴瑞医疗预测期收入增长率降至2.2%-7.9%,毛利率从2022年的25.9%降至2024年的21.6%,主要受医保控费和集采价格下降影响 [37][38]
冀东装备: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6 21:0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通过募集方式设立,注册资本2.27亿元[6] - 2011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陶瓷业务置出并置入冀东发展集团旗下装备制造及工程承包业务板块资产[6][7] - 2024年主营业务涵盖装备制造(立磨/回转窑/篦冷机等)、维修服务、矿山工程及固废处置设备,关联方销售占比达79.34%[1][11] - 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母公司冀东发展集团由金隅集团持股55%[10][11] 财务审计核心 - 2024年审计报告出具无保留意见,财务报表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1] - 关键审计事项包括关联交易(19.80亿元)公允性验证及应收账款减值准备(原值11.12亿元,坏账准备1.00亿元)合理性评估[1][2] - 关联交易主要涉及金隅集团、冀东水泥等关联方,审计重点核查交易价格与市场价的差异及竞标程序[1] - 应收账款坏账计提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本年转回坏账准备1,066.53万元[2] 收入确认政策 - 机械设备销售收入在客户验收时点确认,备件销售以客户签收单据为依据[47][48] - 土建安装收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以累计成本占预算总成本比例衡量履约进度[48][49] - 维修工程及矿山恢复业务在客户验收或结算时确认收入,合同变更收入作为可变对价处理[49] 资产与负债结构 - 固定资产按成本计量,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20-50年,机器设备5-10年[37][38] - 研发支出资本化条件包括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及资源保障,开发阶段支出符合条件时转入无形资产[41] - 合同负债反映已收客户对价未交付商品的义务,按应收金额确认[28][44] 行业特征 - 公司属于机械制造业,下游聚焦水泥生产线设备及矿山工程服务,业务模式兼具装备销售与工程承包[11][47] - 关联交易集中反映行业特性,装备制造企业与集团内水泥企业形成产业链协同[1][11] - 收入确认政策体现重型装备行业特点,分段验收与工期进度为核心计量依据[47][48][49]
山东华鹏: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山东华鹏2022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
2023-04-21 20:08
业绩总结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同比下降10.33%,归母净利润亏损3.8亿元,较上年亏损增加0.15亿元[1] - 2022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2.45亿元,去年同期减值1.74亿元[1] - 2022年玻璃制造板块实现营收5.35亿元,同比减少5.11%,毛利率 - 3.06%[127] 产品数据 - 2022年玻璃瓶罐产能36.07万吨,产量23.28万吨,产能利用率64.54%;玻璃器皿产能2600万只,产量2498万只,产能利用率96.08%[5] - 2022年大口瓶销售数量16447.06万只,营业收入8996.03万元,营业成本9556.45万元,毛利率 - 6.23%[128] - 2022年公司总计销售数量61195.74万只,营业收入53489.70万元,营业成本55126.13万元,毛利率 - 3.06%[129] 未来展望 - 2022年10月公司董事会通过转型预案,完成后主营业务将变更为化学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49] - 公司对现有在建工程短期内不增加大额投入,将盘活资产[49] 固定资产情况 - 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8.4亿元,报告期内确认减值损失7312.04万元,占比8.7%,其中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6839.67万元[2] - 2022年玻璃丝棉生产线设备减值准备为6.18万元[15] - 江苏石岛2022年计提减值准备5446.60万元,合计6654.90万元[21] 在建工程情况 - 公司期末在建工程账面价值4.82亿元,报告期内确认减值损失4938.82万元,占比10.3%[38] - 器皿一车间改造项目2018年开工,预算27188.09万元,2022年工程进度72%[42] - 高档玻璃制品建设项目 - 辽宁华鹏广源玻璃有限公司项目2012年启动调研,2015年立项,预算50207.20万元,2022年工程进度23%[43][45] 应收账款情况 - 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37亿元,同比下降76.82%,主要因处置子公司股权使相关应收款出表[73] - 报告期内确认应收账款坏账损失8158.2万元,2020 - 2022年应收产品销售款坏账计提比例分别为24.62%、34.54%、40.68%[73] - 2023年1 - 3月回款金额为6234.73万元,回款比例52.56%[100] 江苏石岛处置情况 - 2022年11月公司处置江苏石岛,在合并层面影响的投资收益金额为6239.08万元[167] - 2022年7月江苏石岛将部分专用设备以648.81万元转让给母公司,10月评估价值为3471.56万元并作为最终处置价款[155] - 前期公告预计损失约为 - 3450.00万元,年报中股权处置损益和前期公告预计损失披露口径不同[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