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肖金条
icon
搜索文档
黄金征税48小时,银行停业务、商家火速下架,普通人还能买吗?
搜狐财经· 2025-11-04 15:24
黄金税收新政核心内容 - 11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正式落地,核心是购买金条的渠道决定是否需缴纳13%的增值税 [12] - 新政明确规定,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购买含金量99.5%以上的"标准黄金"可免征增值税 [12] - 未通过交易所渠道购买投资金条,商家需缴纳13%的增值税,该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 [16] 市场即时反应 - 新政生效后48小时内,电商平台的投资金条几乎"集体消失",部分在售生肖金条价格飙升至1132元/克 [1][4] - 11月3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几乎同时公告,暂停黄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和提取实物 [7] - 银行渠道的低价金条遭疯抢,有产品上架后4分钟即售罄,建设银行实物金条价格为931元/克,工商银行如意金积存价为932.51元/克 [7][10] - 金条价格从新政前的948元/克最高飙升至1132元/克,价差达191元/克 [2][10] 行业渠道影响分析 - 普通投资者无法直接成为交易所会员,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作为会员单位的大型银行购买,此为"免税渠道" [14] - 电商平台或没有交易所会员资质的金店销售投资金条,因需承担13%增值税而失去价格竞争力,导致其产品下架或涨价 [16][24] - 商家对库存金条的税务处理存在不确定性,担心被追缴税款,因此采取先下架等待政策细则明确的策略 [18] 对不同黄金产品的影响 - 新政针对"投资性黄金",对以装饰为目的的金饰零售几乎没有影响,因其零售价早已包含13%的增值税和5%的消费税 [20] - 金饰价格受"基础金价+工费"影响,商家不会因新政随意调整工费,其投资属性弱 [20] - 银行暂停黄金积存业务是暂时的,主要因需要时间调整系统以适应新政,业务预计将恢复 [22] 长期行业影响 - 新政旨在优化黄金市场供应侧,没有资质的非正规渠道商家因税负成本增加13%而难以竞争,或将退出市场 [24] - 市场将向有资质的银行和大机构集中,定价更透明,有利于保护合规投资者权益,减少假货风险 [22][24] - 短期内的"抢购"和"价格暴涨"可能源于"暂停前的低价窗口期"恐慌,而非长期真实需求,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 [26][28]
黄金开始征税 部分商家火速下架金条:背后的政策逻辑与市场震荡
搜狐财经· 2025-11-03 18:40
新政核心内容与市场反应 - 11月1日生效的黄金增值税新规将实物交割后的黄金分为“投资性用途”与“非投资性用途”两类管理,前者享受即征即退政策但禁止开专票,后者允许6%进项抵扣 [3] - 新规引入含金量≥99.5%的硬指标界定投资性用途,并给出6个月用途转换窗口期 [5] - 过去实物黄金统一按13%征税的时代终结 [3] 市场价格剧烈波动 - 山东黄金京东旗舰店20克联名狗头金一夜之间从913元/克飙升至1243元/克,涨幅高达36% [3] - 菜百财富金条从948元/克下架,被单价1134元的生肖金条取代 [1] - 建设银行金条价格仍坚守931元/克,工行如意金积存价为932.51元/克,较电商平台低12%-15% [3][10] 企业策略调整与行业分化 - 周大福提前三天调整产品线,将生肖金条占比提升至45%,因错误分类可能导致税负激增20%以上 [5] - 周生生等品牌已开始力推1193元/克的首饰金,试图用高溢价产品抵消投资金条的利润损失 [8] - 商家采取“宁可下架也不误售”的集体行为,部分银行网点已出现金条缺货现象 [5][10] 市场交易与流动性影响 - 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合约成交量单日暴跌37% [7] - 市场担忧生肖金条等边缘产品如何界定、用途追踪系统搭建成本以及银行渠道价格优势的持续性 [7] - 行业协会紧急起草《用途认定操作指引》,菜百客服表示预计11月3日恢复上架 [10] 产业链长期重构趋势 - 新政将加速行业分化:上游冶炼厂向交易所集中,中游加工企业面临产能调整,下游零售商被迫转型 [8] - 长期看,合规成本必然转嫁消费者,最终可能改变中国黄金市场的生态格局 [8][10]
银行金条卖爆了?金价连续下跌,但这三种“黄金”买了就套牢
搜狐财经· 2025-11-03 08:41
黄金市场当前动态 - 伦敦金价在3900-4000美元区间震荡,国内沪金价格较前期高点下跌超过8% [1] - 实物黄金需求旺盛,银行柜台出现抢购投资金条现象,工商银行200克规格金条库存一度仅剩14套 [1] - 市场出现分化,部分投资者面临刚买入即被套牢的情况 [1] - 因购买错误黄金品种导致的亏损投诉量在近一月内增长3倍 [1] 金豆投资的风险分析 - 1克起买的金豆产品成为95后投资者新宠,广州东山百货小克重黄金销量增长2倍 [3] - 金豆存在高工费问题,某品牌1克金豆售价1300元,相较沪金原料价920元/克,溢价超过41% [3] - 银行金条工费占比通常为2%-3%,而金豆工费占比高达10%-15% [3] - 金豆变现困难,回收店要么拒收小克重金豆,要么额外收取检测费,有投资者出售10颗金豆手续费亏损800元 [3] - 长沙大学生案例显示,投资半年后变现,资金仅够购买5杯奶茶 [3] 黄金ETF及杠杆交易风险 - 加杠杆的黄金ETF风险极高,伦敦金单日暴跌6%时,加5倍杠杆的投资者直接爆仓 [5] - 长沙某高校投资群37人中有22人因加杠杆炒黄金ETF爆仓,人均亏损超过3万元 [5] - 短期频繁交易黄金ETF成本高昂,每次手续费0.1%-0.3%,有投资者三个月交易12次,手续费占本金8% [5] - 黄金ETF适合长期持有,加杠杆只适合专业机构 [5] 工艺金条的投资陷阱 - 工艺金条溢价极高,中国黄金某生肖金条原料价920元/克,售价1180元/克,溢价超过28% [6] - 工艺金条的溢价是普通金条的5倍,购买100克即亏损2.6万元,需金价上涨30%才能回本 [6] - 工艺金条的收藏价值为噱头,回收时只按普通金条计价,有投资者500克定制金条回收价减少12万元 [6] 黄金投资策略建议 - 纯投资应选择银行投资金条或无杠杆的黄金ETF,通过证券账户购买避免额外收费 [8] - 购买前需计算溢价率,公式为(售价-原料价)÷原料价×100%,溢价超过5%应放弃 [8] - 建议使用闲钱的5%-10%配置黄金,不碰杠杆产品,持有周期至少1年以上 [8] - 黄金是资产配置的压舱石而非投机工具,保住本金比抄底时机更重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