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豆
icon
搜索文档
金价破4050美元,三四线金店却迎来关门潮
搜狐财经· 2025-11-13 08:21
黄金价格与市场表现 - 国际金价冲上405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国内品牌金饰价格突破1279元/克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415吨,黄金ETF流入397吨,创2020年以来新高 [8] - 高盛将2026年金价预期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 [8] - 2025年10月21日国际金价单日暴跌6% [8] 消费结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6%,而金条金币消费量逆势增长46% [3] - 金价涨至1000元/克以上后,婚庆客户转向小克重金饰或银行金条 [3] - 品牌金饰售价比黄金原料价高出30%以上,回购时按原料价打折计算,削弱保值功能 [5] - 18-24岁年轻人的金饰拥有率从5年前的37%升至62% [7] 行业税收政策影响 - 2025年11月1日实施的黄金税收新政使非投资类黄金企业进项税抵扣从13%降至6%,成本增加约60元/克 [5] - 税收新政落地后,周大福金价从1198元/克跳涨至1265元/克,深圳水贝市场批发价从931元/克涨至991元/克 [5] 零售渠道调整 - 周大福在2025年净关闭905家门店,日均关店2.5家,周生生上半年净减少74家门店,三四线城市加盟店受影响显著 [1] - 周大生2025年半年报显示加盟店净减少611家,而自营店增加51家 [3] - 周大福2025年第三季度电商零售值同比上升28.1%,千元价位的小金饰成为爆款 [7] - 六福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两成 [10] 消费者行为演变 - 消费者购金决策周期延长,从看一两次就下单变为反复比较三四次仍犹豫不决 [3] - 年轻消费者通过小红书等平台学习"每月定投1克金豆"或"银行金条切割打镯"等购金方式 [7] - 电商渠道克重小、设计时尚的"一口价"产品销量增长 [7] 加盟商经营压力 - 加盟商不愿在高位囤积库存,因占用资金巨大且金价波动可能吞噬利润 [3] - 按当前金价计算,囤货1000万元若金价回调5%将直接亏损50万元,相当于半年利润 [3] 企业战略转型 - 周大福计划未来五年每年翻新1000家门店,关闭业绩差的加盟店,强化自营渠道 [10] - 线下门店功能从销售转向体验,如推出"黄金工艺展"和"以旧换新"服务以降低消费者购金门槛 [10]
金价高涨,消费者如何应对?
环球时报· 2025-11-12 11:32
黄金税收新政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于11月1日联合发布公告 在2027年年底前对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标准黄金交易实施差异化增值税优惠[1][3] - 新政将黄金交易区分为投资性与非投资性两类 对非投资类黄金饰品企业 进项税抵扣从13%降至6% 实际税负上升约7个百分点[3] - 对于投资用途的金条 投资者通过交易所会员单位购买税收成本较小 对于非实物交割的个人 可通过购买黄金ETF等产品配置资产 此种方式免税[8] 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 新政发布后 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价格未大幅波动的情况下 足金首饰每克普遍上涨60元至70元[3] - 深圳水贝市场3日重启报价系统后 水贝金价单日涨幅超66元/克 11日水贝市场首饰金价格逼近1100元/克[3] - 品牌金店快速反应 11日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公布的足金首饰价格较前日明显上涨 集体突破1300元/克[4] 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 税收新政发布后 深圳水贝市场商家暂停新金饰订单 不再锁价 仅支持以旧换购预订 经历短暂定价混乱后恢复报价[2] - 北京打金店上游黄金板料供应商紧急暂停所有出货和报价 导致下游打金业务无法开展 随后恢复供应 打金店金价比大盘价高出不到30元[2] - 部分银行为配合新政进行业务合规性调整 如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曾短暂暂停积存金等相关业务 但很快恢复[6] 行业定价模式与调价策略 - 行业主要有两种定价模式 按克计价和“一口价” 老铺黄金是“一口价”代表 毛利率约40%[4] - 周大福 老凤祥等传统品牌以“计价金”为主 但近年提升定价产品占比以平衡成本波动[4] - 在金价持续走高背景下 行业此前已历经多轮调价 今年9月至10月 周生生 潮宏基 周大生等品牌“一口价”黄金饰品涨幅多在10%—15% 部分高达30%[5] 消费者购金心态分化 - 部分消费者坚定看好黄金长期走势 采取“定期存金”策略 如上海吴先生每月固定购入3至10克积存金 今年已累计购买50克[6] - 年轻消费者倾向于“小额存金” 如95后李女士每月在电商平台购买1至2克金豆 已积累30多克 视作强制储蓄[7] - 部分消费者持谨慎态度 选择暂时观望 等待金价回落到900元/克以下再考虑入手[7] 全球及中国黄金需求趋势 - 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 2025年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313吨 需求总金额达1460亿美元 创单季度最高纪录[9] - 三季度全球黄金投资需求激增至537吨 同比增长47% 占全部黄金净需求的55%[9] - 三季度中国投资者购买74吨金条与金币 同比增长19% 前三季度中国零售黄金投资需求达313吨 为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9]
深圳水贝“大盘价”明确上浮 黄金产业链寻求破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1-12 07:10
黄金税收新政影响 - 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黄金有关税收政策公告 市场迅速发生连锁反应 [1] - 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尚在研究和观察中 企业密切观察下游客户的采购调整动态 [2] 深圳水贝市场价格变化 - 政策落地后深圳水贝市场经历短暂定价混乱 金饰大盘价在国内金价基础之上有所上浮 [1] - 11月11日水贝市场金饰大盘价为每克1099元 当天国内金价大盘价约为每克966元 报价已包含税费 [2] - 水贝各大交易中心报价趋同 特力珠宝大厦和水贝壹号等商户报价在每克1097元至1098元左右 [2] - 品牌金饰克价在1302元左右 与水贝市场的价格差距逐渐缩小 [4] 市场需求与成交情况 - 自11月3日金价跳涨后 许多客户转为观望 成交额明显下降 [2] - 若终端销售持续降温 下游商家拿货量将减少 成本压力与需求萎缩的影响将向产业链上游传导 [2] 银行渠道黄金销售 - 银行是消费者购买金条和投资黄金的重要渠道 可通过手机银行等自助渠道购买实物金条 [3] - 某股份行11月11日10克规格经典款投资金条价格为9670.2元 折合每克967.02元 略高于上海黄金交易所金价 [3] - 当天下午多款10克重规格金条售罄 更大克重规格金条仍有售 [3]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水贝市场乃至整个黄金产业链需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创意设计和工艺提升寻求破局 公司会加大相关投入 [4] - 税收政策调整将对中国金饰行业产生显著影响 加剧珠宝商在高金价环境中吸引年轻消费者等已有挑战 [5] - 税收上调将拉大黄金首饰购入价与回购价之间的差距 可能抑制黄金首饰的回收积极性 [5] - 黄金珠宝零售业的整合进程或将加速 [5]
再探深圳水贝市场:黄金税收新规下,金饰定价逐渐“清晰”
搜狐财经· 2025-11-11 23:55
税收政策对黄金市场的即时影响 - 黄金税收新政发布后深圳水贝黄金珠宝市场金饰定价出现短暂混乱随后逐渐清晰均在国内金价基础上进行上浮[1] - 政策落地后水贝市场报价从混乱转向统一各大交易中心如特力珠宝大厦水贝壹号的商户报价集中在每克1097元至1099元左右[3] - 11月11日水贝市场金饰价格为每克1099元此价格已包含税费当天国内金价大盘价约为每克966元[3] 市场交易动态与消费者行为变化 - 自11月3日金饰价格跳涨后许多客户转入观望导致水贝市场现场人气冷清成交额明显下降[5] - 部分银行渠道的投资金条销售火热11月11日某银行10克规格经典款投资金条价格为9670.2元折合每克967.02元下午多款10克重规格金条已售罄[6][7] - 终端销售降温可能导致下游商家拿货量减少成本压力与需求萎缩的影响将向产业链上游传导[5] 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 - 11月11日品牌金饰如周大福的克价约为1302元与水贝市场的价格差距逐渐缩小[9] - 水贝市场及整个黄金产业链寻求破局需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创意设计和更好工艺实现公司会加大相关投入[9] - 税收政策调整将加速黄金珠宝零售业的整合进程并可能抑制黄金首饰的回收积极性因购入价与回购价差距拉大[9]
再探深圳水贝市场:黄金税收新规下 金饰定价逐渐“清晰”
证券时报· 2025-11-11 23:40
税收政策影响 - 黄金税收新政发布后 深圳水贝黄金珠宝市场金饰定价经历短暂混乱后逐渐清晰 均在国内金价基础上进行上浮[1] - 水贝市场金饰报价趋于一致 各大交易中心报价在每克1097元至1099元左右 此价格已包含税费 而当天国内金价大盘价约为每克966元[2] - 税收政策调整后 金饰价格突然跳涨导致许多客户转入观望 市场成交额明显下降[4] 市场反应与销售动态 - 部分银行渠道的投资金条销售火热 11月11日某银行10克规格经典款投资金条价格为9670.2元 折合每克967.02元 当天下午多款10克重金条已售罄[5] - 品牌金饰价格与水贝市场价格差距缩小 11月11日包括周大福在内的多数品牌金饰克价在1302元左右[6] 行业发展趋势 -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市场调整是对税收政策的短期适应 随着价格明确 黄金料商出货与企业经营策略或将优化[6] - 世界黄金协会指出税收政策调整将对中国金饰行业产生显著影响 加剧珠宝商在高金价环境中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挑战[6] - 税收上调可能拉大黄金首饰购入价与回购价之间的差距 抑制回收积极性 并可能加速黄金珠宝零售业的整合进程[6]
再探深圳水贝市场:黄金税收新规下,金饰定价逐渐“清晰”
证券时报· 2025-11-11 23:33
黄金税收新政后的市场反应 -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11月初发布黄金税收新政后 黄金市场迅速发生连锁反应 [1] - 政策落地初期深圳水贝市场出现定价混乱 金饰价格在国内金价基础上进行上浮 11月11日水贝市场金饰报价为每克1097元至1099元 而当天国内金价大盘价约为每克966元 [3] - 经历短暂调整后 水贝市场各大交易中心报价逐渐清晰和统一 [3] 水贝黄金市场的短期影响 - 自11月3日金饰价格跳涨后 许多客户转入观望 水贝市场现场人气稍显冷清 成交额明显下降 [5][6] - 商家反映定价存在不确定性 部分商家克价加价40元至70元不等 仍在等待政府进一步明确征收细节 [3] - 若终端销售持续降温 下游商家拿货量将减少 成本压力与需求萎缩的影响将向产业链上游传导 [6] 银行渠道的黄金销售情况 - 银行是消费者购买金条和投资黄金的重要渠道 部分银行通过手机银行等自助渠道销售实物金条 价格实时波动但不提供回购业务 [8] - 某银行11月11日10克规格经典款投资金条价格为9670.2元 折合每克967.02元 略高于当天上海黄金交易所金价 [8] - 销售呈现火热态势 当天下午多款10克重规格金条已售罄 更大克重规格金条仍有售 [8] 行业长期趋势与应对策略 - 品牌金饰与水贝市场价格差距缩小 11月11日周大福等品牌金饰克价约为1302元 [10] - 行业需寻求破局之道 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如创意设计和工艺来应对挑战 公司会加大相关投入 [10] - 世界黄金协会认为税收政策将对中国金饰行业产生显著影响 加剧珠宝商在高金价环境中吸引年轻消费者等现有挑战 并可能抑制黄金首饰回收积极性 加速零售业整合进程 [10]
金价拐点要来了?11月黄金或迎大变盘,该买还是该等?
搜狐财经· 2025-11-05 13:53
黄金价格水平 - 主要金店品牌零售金价已涨至每克1120元至1256元区间,其中周六福为1120元/克,菜百为1235元/克,老庙黄金为1256元/克 [1] - 萃华、千禧之星、亚一珠宝等品牌金价约在1200元/克左右浮动 [1] - 当前黄金回收价格约为895元/克,纯度需达到99.9%以上 [1] - 相比数月前900多元/克的价格,黄金价格已出现显著上涨 [1] 黄金价格驱动因素 - 国际金价受全球经济形势、汇率、通胀及市场避险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 [4] - 近期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以及对货币贬值的担忧,推动投资者购买黄金以实现资产保值 [4] - 国内结婚旺季带来的珠宝消费需求对金价上涨起到助推作用 [4] - 投资需求增长显著,部分投资者将黄金视为理财工具,进行每月定投金条等操作,推高了整体需求 [4] 黄金饰品与投资属性 - 黄金饰品包含品牌溢价、加工费和设计费,其零售价远高于原材料回收价,导致购买后立即变现会产生显著亏损 [1] - 以投资保值为目的购买黄金,金条、金币、金豆等产品因纯度高、加工费少,相比金饰更具投资回报优势 [8] - 有投资者采取金价下跌时买入金豆的策略进行长期资产积累,认为黄金具备长期保值功能 [8] 铂金与黄金价格对比 - 当前铂金价格普遍在每克560元左右,部分低至300-400元,价格远低于黄金 [8] - 与十多年前铂金价格高于黄金的情况形成反差,目前黄金在保值属性上全面压制铂金 [8] - 铂金价格走低与其更偏向工业用途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减少了对铂金的需求 [8] - 铂金价格低使其成为外观大气、质感好且性价比高的珠宝首饰选择 [8] 行业品牌与消费者策略 - 不同金店品牌报价存在差异,周六福、菜百、老庙等品牌金价较高但款式更新快,地方性金店或次级品牌价格更为实惠 [10] - 黄金回收渠道需注意比较,部分金店仅回收自家产品,而部分店铺支持全品牌回收,其间存在差价 [10] - 建议消费者根据购买目的(佩戴或投资)选择不同产品,并采取量力而行、分阶段购买的策略,避免被市场短期热度影响 [10]
10克金条涨破万元,但别急着冲!业内提醒:这可能是个危险信号
搜狐财经· 2025-11-05 02:14
黄金价格剧烈波动 - 11月1日杭州投资者关注的10克金条价格从上午9280元飙升至下午10218元,单日涨幅近千元[1] - 品牌投资金条价格普遍涨至每克1000元以上,部分超过1200元/克,价格甚至高于黄金首饰[1] - 1000元/克以下的投资金条和金豆在11月1日几乎全面消失[5] - 10月31日黄金大盘价约918元/克,品牌金条价格约928元/克,11月1日出现跳跃式上涨极不寻常[3] 主要零售商价格变化 - 菜百首饰官方旗舰店普通财富金条下架前价格折合948元/克,店内主要销售生肖和生日金条,价格1132元/克至1134元/克[6][7] - 领丰金天猫旗舰店纯金投资金条下架,仅售生肖金条和小金豆等,价格1020元/克至1047元/克[7] - 山东黄金京东店100克财富金条售价123100元,10克联名狗头金售价12430元,而10月31日20克同款售价18260元,相当于913元/克[8] - 11月1日周大福足金饰品1198元/克,周生生足金饰品1193元/克,投资金条单价已超过首饰报价[9] 政策背景与市场反应 -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1月1日发布黄金税收政策公告,针对投资性黄金交易明确增值税政策,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11] - 黄金饰品税收政策不变,零售价格已包含13%增值税和5%消费税[11] - 工商银行11月3日暂停如意金积存业务开户、积存等申请,当晚又恢复受理[13] - 建设银行同日暂停易存金业务实时买入、定投买入等申请,行业分析称为避免非理性入场[13] 国际背景与市场展望 - 2025年以来国际金价涨幅超过50%,创1979年以来最强劲涨势[16] - 伦敦现货黄金和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突破4000美元/盎司,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价格突破900元/克[17] - 全球黄金需求2025年第三季度达1313吨,总金额1460亿美元,创单季度最高纪录[17] - 专家认为黄金价格未来震荡走高是主旋律,国际投行看高至5000美元/盎司,国内金价有望冲击1000元/克[20] - 黄金更应被看作长期资产配置工具而非短期投机,需理性参与量力而行[21]
国际金价下跌,老铺黄金们却越来越贵?|2025消费趋势跟踪
搜狐财经· 2025-11-04 17:58
黄金市场内外行情分化 - 2025年10月末全球与国内黄金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国际金价在创下超4300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后大幅下跌至3950美元/盎司以下,而国内品牌足金首饰价格则持续高位运行 [1] - 国内品牌如老铺黄金于10月26日对全线产品调价,幅度在18%至25%之间,周大福首饰金价从10月28日的1198元/克持续走高至11月3日的1259元/克 [1] - 行情“内外背离”的本质是黄金投资属性与消费属性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差异化演绎 [1] 黄金税收新政 -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新的黄金税收政策,核心内容包括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销售标准黄金时免征增值税 [2] - 新政在发生实物交割出库时,根据黄金用途适用差异化增值税政策,旨在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用途的税收待遇,堵塞税收套利空间,引导市场规范发展 [2] - 差异化的税收安排预计将影响各类参与者的交易决策与黄金流通路径,增强税收确定性与市场透明度 [2] 国际金价驱动因素 - 国际黄金市场核心驱动逻辑为金融属性,价格波动直接响应全球宏观经济信号,短期承压主要源于避险需求阶段性降温、技术性回调叠加获利了结、以及美元走强与利率预期分化 [3] - 现货黄金从2025年初约2624美元/盎司涨至10月20日的历史新高约4381美元/盎司,区间涨幅达66.96%,随后因美元指数反弹至99.7上方等技术因素出现回调 [3] - 国际金价长期支撑因素依然存在,2025年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220吨,环比增长28%,为金价提供了长期底部支撑 [3] 国内金饰市场运行逻辑 - 国内黄金消费市场核心聚焦黄金的商品与情感、文化属性,其价格表现是品牌“去金价化”定价逻辑的体现,消费者为工艺价值、设计理念与情感需求付费的意愿支撑了高溢价 [4] - 国内品牌首饰金价采用复合定价模式,其中工艺加工费、品牌溢价与渠道运营成本合计占比达30%至50%,成本刚性较强,导致终端价格调整存在显著滞后性 [4] - 汇率“防火墙”效应缓冲了国际金价下跌对国内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使国内金价呈现“抗跌”特征 [5] 国内黄金消费形态变化 - 高金价环境下国内消费者转向新消费形态,如“小克重金饰”(金豆、金珠)和“以旧换新”业务,消费动机从传统婚庆、赠礼转向“悦己” [5] - 硬足金、古法金等兼具轻量化、高颜值与工艺价值的产品更受青睐,尽管国内首饰黄金消费量有所减少,但消费总金额已创历史新高 [5] - 最新黄金税收政策对非投资性用途给予更优惠的税收待遇,预计将降低终端首饰消费的税收成本 [4] 市场未来趋势 - 黄金市场的内外分化是资产属性与商品属性在不同时空下的权重博弈,未来投资类黄金将继续依托避险属性寻找价值锚点,而品牌金饰则会在文化溢价与工艺创新中重塑市场定位 [6] - 投资者需警惕“首饰金等同于投资品”的认知误区,消费者购买金饰应回归消费本质,在预算框架内综合权衡工艺价值、品牌定位与价格水平 [6]
银行金条卖火了?金价持续下跌,但这三种黄金买了就套牢
搜狐财经· 2025-11-04 03:25
市场现象与投资者行为 - 金价下跌背景下出现实物黄金抢购潮,工商银行200克规格金条库存一度仅剩14套 [1] - 国内沪金价格较前期高点下跌超过8%,伦敦金在3900-4000美元区间震荡 [1] - 五一假期期间投资金条销量激增三倍,但同期黄金回收业务增长70%,显示高位套现行为普遍 [10] - 许多投资者存在认知偏差,将黄金视为短期投机工具而非长期配置资产,导致盲目追涨杀跌 [4][8] 高风险黄金产品陷阱 - 金豆产品工费占比高达10%-15%,溢价可超过41%,而银行金条工费仅2%-3% [3][10] - 加杠杆的黄金ETF在金价单日暴跌6%时可能导致投资者爆仓,长沙某高校投资群37人中有22人因此爆仓,人均亏损超3万元 [3] - 工艺金条溢价超过28%,回收时品牌溢价完全消失,北京菜百销售员透露其溢价是普通金条的5倍,购买100克可能直接亏损2.6万元 [3][6] - 定制金条存在高溢价风险,一位阿姨花47万元购买定制金条,变现时回收价少了12万元 [3] 投资成本与收益分析 - 投入10万元持有一年,金条总成本约3000元,黄金ETF约500元,积存金约2500元,差异主要来自手续费与溢价 [8] - 频繁买卖黄金ETF的手续费可能占本金的8%,侵蚀投资收益 [4] - 金豆产品变现困难,长沙大学生小林每月花1300元购买金豆,半年后变现所得仅够买5杯奶茶 [6] - 银行金条变现可能被"压价"或扣损耗费,案例显示北京王先生急售100克金条,线下回收店每克压价30元,损失3000元 [14] 市场风险与监管环境 - 近一月因买错黄金品种而亏损的投诉量暴涨了3倍 [1] - 非银行平台推出的"黄金托管"服务可能涉嫌非法集资,某些黄金珠宝公司以"存金生息"为噱头诱导消费者签订委托合同,但到期后往往无法兑付 [4] -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黄金资产管理业务仅限金融机构开展,黄金珠宝公司无相关资质 [12] - 非法黄金投资平台利用"稳赚不赔"话术吸引客户,最终卷款跑路 [6] 产品特性与适用人群 - 银行金条因低溢价、高流动性成为热门选择,但变现流程可能存在延迟,预约回收需等待数天 [8] - 黄金ETF变现快捷,但适合能承受波动的投资者 [8] - 积存金平衡了定投与灵活性,但可能产生点差成本 [8] - 金条适合长期持有者,黄金ETF适合盯盘者,积存金适合定投新手 [16] 投资建议与市场展望 - 黄金占比应控制在闲钱的5%-10%,且持有周期需一年以上 [8] - 专业机构如瑞银预计2025年底金价攀升至2900美元/盎司,说明长期支撑存在 [12] - 黄金是资产"压舱石",而非"暴富工具",投资者需基于个人资金量与目标选择产品,而非追逐市场热度 [16] - 黄金价格波动受美元走势、地缘政治风险和市场情绪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