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金积存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东兴证券晨报-20251113
东兴证券· 2025-11-13 17:44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业绩基准改革将引导资金均衡配置,显著低配的银行板块有望受益 [8][12] - 来伊份通过门店重塑、业态创新与战略合作推动转型,但短期盈利仍承压 [13][14][15][16] - 日联科技业绩高速增长,通过技术迭代与横向并购拓展半导体检测市场 [16][17][18][19] 银行业分析 -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改革强化基准约束力,要求基准真实反映基金投资风格并建立全流程管控机制 [9] - 改革将遏制基金风格漂移,引导投资行为长期化、稳定化,弱化市场短期抱团行为 [11][12] - 银行板块在主动偏股基金中持仓占比仅为1.82%,相较沪深300指数中12.5%的权重明显低配,存在补仓机遇 [12] 来伊份公司分析 - 公司营收高度集中于华东地区,2024年该区域营收占比达86.94%,毛利率为40.76% [13] - 渠道策略转向“直营+加盟”双轮驱动,2024年加盟门店数量占比提升至51.9%,加盟批发营收五年CAGR达31.99% [14] - 公司积极降本增效,2024年销售费用较2022年下降约25%,减少3.25亿元,其中广告宣传费用大幅减少62% [14] - 推动门店模式创新,开设生活店、仓储会员店,并与量贩零食养馋记合作,首店开业两日营业额突破40万元 [15] - 与腾讯开展战略合作,聚焦全域消费者运营与AIGC等技术赋能,预计期间费用有望进一步下降 [1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亿元、-0.53亿元和0.06亿元 [16] 日联科技公司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44.01%,扣非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41.54% [16][1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5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6.09% [17] - 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夯实,下游行业新增订单高速增长,驱动业绩表现 [17] - X射线源产品不断迭代,已实现全谱系覆盖,2025年上半年新增8款产品,新产品实现产业化并获客户认可 [18] - 拟并购新加坡半导体检测设备供应商SSTI 66%股权,以推动相关设备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9]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5元、1.70元和2.43元 [19] 宏观经济与行业要闻 - 央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达37.5% [2] - 截至今年9月末,上海辖内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余额较去年末实现近三倍增长,碳减排贷款累计发放额突破370亿元 [2] - 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30年集成融合发展成为新能源发展重要方式,支持打造100%新能源基地 [2] - 第八届进博会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同比增长4.4% [5] - 10月21日至11月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39.38亿件,日均6.34亿件,为日常业务量的117.8% [5]
黄金大消息!银行收紧淘金路,多家银行门槛提至千元!
搜狐财经· 2025-11-13 15:09
银行黄金积存业务规则调整 - 建设银行修订黄金积存业务交易规则,月积存金额起点调整为1200元并以10元整数倍递增,新规将于2025年11月15日启用 [1] - 建设银行新规明确在价量平衡基础上开展对客报价,并有权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交易报价和买卖点差,不再就点差调整进行提前公告 [4][5] - 中信银行将积存金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额最低定投金额从1000元调整为1500元,自2025年11月15日起生效,定时定量最低定投克重保持1克起存不变 [1][7] 黄金市场价格表现 - 11月11日国际金价盘中触及4140美元/盎司,国内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金早盘价为948.23元/克 [3] - 10月中旬国际金价一度突破4300美元/盎司,10月21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一度下跌超6%跌破每盎司4100美元,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9] - 11月以来金价恢复上涨态势,11月11日COMEX黄金盘中一度突破4150美元/盎司,现货黄金盘中最高触及4148美元/盎司 [9] 业务调整背景与行业影响 - 银行对积存金业务的调整反映了黄金市场价格高位波动加剧和投资风险显著上升,通过上调门槛和修订规则动态匹配市场风险 [3] - 门槛提高直接限制小额投资者参与,规则优化和赎回限制可能影响流动性需求,实时调整买卖点差增加短线操作成本从而抑制投机行为 [8] - 建行将巨额赎回纳入规则修订范围,是基于黄金震荡背景下市场情绪波动可能导致短期集中赎回现象的发生 [8]
部分金饰价突破1310元/克 有银行提高定投门槛至1500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17:41
国内金饰价格行情 - 11月12日国内品牌金饰价格大幅上涨,多数品牌克价突破1300元/克关口,部分头部品牌报价超过1310元/克,创下单品价格新高 [2] - 周大福金饰价格定格在1313元/克,较前一日上调5元/克;六福珠宝金饰价格涨至1311元/克,较前一日上涨1元/克;周生生报价1309元/克,较前一日微涨1元/克;老庙黄金报价1310元/克 [2] 国内外金价市场表现 - 截至11月12日16时,伦敦金报4116.931美元/盎司,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56.89%;COMEX黄金报价4119.6美元/盎司,年内涨幅达到56.09% [2] - 沪金报价945.76元/克,年初至今涨幅为51.13%,国内外金价联动上涨态势明显 [2] 银行黄金积存业务调整 - 中信银行将积存金最低定投门槛从1000元提升至1500元,自2025年11月15日起生效 [3] - 建设银行修订黄金积存业务规则,日积存起点金额由此前的1000元上调至1200元,新版规则于11月15日生效 [3] - 10月以来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购买门槛:宁波银行起购金额由900元上调至1000元;工行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由850元上调至1000元;中行积存金最小购买金额由850元调整为950元;兴业银行单次及定投起点从1000元调至1200元;平安金积存定投起投金额由900元上调至1100元 [4] 银行黄金业务临时变动 - 11月3日工行、建行同步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受理部分黄金积存类业务的实时买入、新增定投买入及实物金兑换等申请 [4] - 当日傍晚工行发布补充公告称已恢复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各项申请,建行相关暂停业务的恢复时间仍以后续公告为准 [4]
资讯早班车-2025-11-12-20251112
宝城期货· 2025-11-12 17: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宏观经济数据有升有降,商品市场各品种表现不一,金融市场政策频出且债市、汇市有波动,股票市场 A 股弱势港股活跃,市场整体受政策、供需、地缘等多因素影响[1][2][37] 各部分总结 宏观数据 - 9 月 GDP 当季同比 4.8%,较上期 5.2% 下降,去年同期 4.6%;10 月制造业 PMI49%,较上期 49.8% 下降,去年同期 50.1%;多项经济指标有不同变化[1] 商品投资 综合 - 央行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完善框架与传导;5000 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推荐多个项目上市,带动投资超万亿;11 日部分商品基差有正负值差异;美方暂停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墨西哥推迟加税,欧盟考虑移除华为等设备[2][3] 金属 - 中信、建行调整积存金定投金额;国际贵金属期货收涨,德商银行对多种金属价格作出预测;部分金属库存有增减变化;黄金 ETF 持仓增加[5][6] 煤焦钢矿 - 国家发改委保障能源供应;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投产,铁矿石进入国际市场[8] 能源化工 - 美油主力合约收涨,印尼提高生物柴油混合比例或影响棕榈油市场;俄罗斯石油出口稳定,美国制裁影响欧洲能源供应;油价因等待预测持稳[9][10] 农产品 - 北京新发地白条猪价格回落;德国预计 2026 年油菜籽种植面积;巴西 11 月农产品出口量增加;俄罗斯粮食收获超 1.35 亿吨;全国冬小麦、冬油菜播种有进展[12][13] 财经新闻 公开市场 - 11 日央行开展 4038 亿 7 天期逆回购,净投放 2863 亿[14] 要闻资讯 - 央行将深化金融改革,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推进市场建设与开放;专家认为政策配合有望完成经济目标;多项经贸事件有新进展;多地多领域有政策举措与项目推进;多家银行调整存款产品;多起债券及海外事件发生[15][18][23] 债市综述 - 中国债市延续暖意,多类债券有表现,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行,国内外部分债券中标与收益率有变化[25][28][29] 汇市速递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下跌,美元指数及非美货币有涨跌[30][31] 研报精粹 - 中信证券对 2026 年宏观、利率债、信用债作出展望;中信建投、国盛宏观、长江固收有相关观点[32][33][34] 今日提示 - 11 月 12 日多只债券上市、发行、缴款、还本付息[36] 股票市场 - A 股弱势整理,港股恒生指数等上涨,融资资金涌入部分行业,南向资金流入港股,港股 IPO 募资居首[37][38][39]
财经观察|金价飙到1300元/克!银行忙着调黄金积存规则,你还会入手吗
搜狐财经· 2025-11-12 14:11
金价走势与市场背景 - 国际金价于11月11日盘中触及4140美元/盎司,国内上海金早盘价为948.23元/克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攀升至1313吨,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单季最高值 [8] - 10月末中国黄金储备环比增加3万盎司至7409万盎司,为连续第12个月增持 [8] 银行黄金积存业务调整 - 建设银行修订黄金积存业务交易规则,明确报价将综合考虑国际及国内金价走势、交易头寸、市场流动性及人民币汇率等因素 [2] - 建设银行个人黄金积存买卖报价与上海金交所或国际市场金价存在价差,且买卖点差不固定,银行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实时调整 [2][3] - 中信银行宣布自2025年11月15日起,将积存金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额最低定投金额从1000元上调至1500元 [5] 黄金首饰消费市场变化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黄金消费量为682.730吨,同比下降7.95%,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为270.036吨,同比下降32.50% [7] - 11月11日国内品牌金饰价格大幅上涨,周生生、老凤祥、老庙黄金等品牌金饰克价均超过1300元/克 [6] - 老凤祥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480.01亿元,同比下降8.71%,归母净利润为14.38亿元,同比下降19.05% [7]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周大生终端门店数量为4675家,较上年同期净减少560家 [7] 行业趋势与机构行为 - 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轻克重、设计感强、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更受青睐 [7] - 金店金条需求旺盛但利润较低,而央行购金需求持续强劲 [7][8] - 黄金税改后,店面销售价与回购价格拉大,黄金首饰的保值增值作用被削弱,可能导致“关店潮”加剧 [8]
中国光大银行黄金积存业务系统将在11月12日进行系统升级维护
金投网· 2025-11-12 11:16
系统维护安排 - 公司黄金积存业务系统将于2025年11月12日19:00至21:00进行升级维护 [1] - 系统维护期间签约解约、购买、赎回、长期及非长期互转、查询等功能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1] - 公司建议客户提前做好相关业务安排 [1]
银行收紧淘金路!建行黄金积存业务调整 多家银行门槛提至千元
贝壳财经· 2025-11-12 10:37
银行黄金积存业务规则调整 - 建设银行修订黄金积存业务交易规则,月积存金额起点调整为1200元并以10元整数倍递增,将于2025年11月15日启用[1] - 建设银行新规明确在价量平衡基础上开展对客报价,并有权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交易报价[4] - 建设银行有权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对定期积存价时点进行调整,买卖点差不固定且可实时调整,不再就点差调整进行提前公告[6] - 中信银行将积存金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额最低定投金额从1000元调整为1500元,自2025年11月15日起生效[1][6] 黄金市场价格动态 - 11月11日国际金价盘中触及4140美元/盎司,国内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金早盘价为948.23元/克[2] - 10月中旬国际金价一度突破4300美元/盎司,10月21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一度下跌超6%跌破每盎司4100美元,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9] - 11月以来金价恢复上涨态势,11月11日COMEX黄金盘中一度突破4150美元/盎司,现货黄金盘中最高触及4148美元/盎司[9] 业务调整背景与行业影响 - 银行对积存金业务的调整反映了黄金市场价格高位波动加剧和投资风险显著上升,通过上调门槛和修订规则动态匹配市场风险[3] - 门槛提高直接限制小额投资者参与,规则优化和赎回限制可能影响流动性需求,实时调整买卖点差增加短线操作成本从而抑制投机行为[8] - 建设银行将巨额赎回纳入规则修订范围,是基于当前黄金震荡背景下市场情绪波动可能导致短期集中赎回现象的发生[8] - 金价一路高涨以来银行多次调整积存金起购门槛,进入10月多家银行积存金起购门槛上调至千元[7] 黄金市场前景分析 - 短期受降息预期减弱和美元走强因素影响,金价或维持震荡[10] - 中期美国国债总额或突破40万亿美元,海外通胀有望持续上行,看好金价突破4500美元/盎司并有望冲击5000美元/盎司[10] - 尽管金价长期上涨逻辑未变,但目前缺乏明确上行因素,多种不确定因素下预计金价将继续维持区间震荡走势[11]
税收新政落地后,怎么买金更划算?
中国新闻网· 2025-11-05 11:05
黄金税收新政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布黄金税收新政 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 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 [1] - 新政对黄金实物交割出库进行区分 分为"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两种情况 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标准黄金不受影响 [1] - 新政旨在鼓励市场化黄金交易 在实物交割环节细化管理 建立以用途为导向的税收分类体系 [8][10] 新政对黄金价格的直接影响 - 2025年11月3日 深圳水贝黄金交易中心金价从929元/克跳涨至991元/克 单日大涨62元 [2] - 周大福将足金饰品报价由1198元/克大幅上调至1259元/克 投资类黄金报价由1058元/克上调至1120元/克 [3] - 截至11月4日上午11时 菜百投资基础金价为913.8元/克 足金饰品报价为1235元/克 部分金店价格尚未变动 [3] 新政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 - 对于投资金条销售企业 交易所会员单位在采购环节可抵扣进项税 销售金币具备优势 [4] - 对于饰品、工业用金等非投资性用途的黄金企业 因进项税抵扣减少由13%降至6% 成本端或有所提升 预计成本增加在60元/克以上 [4] - 交易集中度将加速向交易所倾斜 行业集中度提升 加速产业链整合 [10] 新政对交易行为与银行业务的短期冲击 - 11月3日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发布公告暂停受理部分黄金积存相关业务 [5] - 银行暂停业务是为落实新政并完成合规改造 同时避免投资者在高位盲目追涨 防范潜在赎回挤兑风险 [7] -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关业务已陆续恢复 兴业银行截至11月4日尚未恢复 [5][7] 新政对市场长期生态的潜在影响 - 机构投资者将更倾向于通过交易所进行大额黄金交易以规避增值税成本 [10] - 普通投资者可能更多通过银行代理的交易所产品如黄金ETF等间接参与投资 直接购买实物金条的需求可能减少 [10] - 交易所对投资者投资黄金的用途可能加强审核 [8]
饭圈互撕谩骂、诱导网暴等,严惩!涉十五运会等,中央网信办通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5:48
专项行动概述 - 中央网信办决定自11月4日至12月20日开展为期约一个半月的“清朗·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1] 整治的突出问题类别 - 第一类:整治散布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虚假信息和谣言,特别是在权威辟谣后仍大肆造谣传谣的行为 [1] - 第二类:整治片面、歪曲传播赛事期间突发事件信息,假冒当事人身份发声,关联翻炒旧闻旧事的行为 [1] - 第三类:整治发布抹黑“一国两制”言论,散布歧视信息,挑拨地域或群体对立,损害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赛事举办地形象的行为 [1] - 第四类:整治未经许可擅自开展相关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发布虚假赛事视频和不实信息的行为 [1] - 第五类:整治通过名称、域名、页面等方式假冒仿冒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网站、应用程序及账号的行为 [2] - 第六类:整治组织“人肉搜索”泄露个人隐私,诱导网络暴力,以及实施体育饭圈不良行为如拉踩引战、互撕谩骂等 [2] 执行要求 - 要求各地网信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开展整治,督促网站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并加强排查处置 [2] - 要求畅通网络举报渠道,在各级举报平台开设专项行动举报专区,并在网站平台显著位置设置举报入口 [2]
黄金征税48小时,银行停业务、商家火速下架,普通人还能买吗?
搜狐财经· 2025-11-04 15:24
黄金税收新政核心内容 - 11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正式落地,核心是购买金条的渠道决定是否需缴纳13%的增值税 [12] - 新政明确规定,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购买含金量99.5%以上的"标准黄金"可免征增值税 [12] - 未通过交易所渠道购买投资金条,商家需缴纳13%的增值税,该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 [16] 市场即时反应 - 新政生效后48小时内,电商平台的投资金条几乎"集体消失",部分在售生肖金条价格飙升至1132元/克 [1][4] - 11月3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几乎同时公告,暂停黄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和提取实物 [7] - 银行渠道的低价金条遭疯抢,有产品上架后4分钟即售罄,建设银行实物金条价格为931元/克,工商银行如意金积存价为932.51元/克 [7][10] - 金条价格从新政前的948元/克最高飙升至1132元/克,价差达191元/克 [2][10] 行业渠道影响分析 - 普通投资者无法直接成为交易所会员,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作为会员单位的大型银行购买,此为"免税渠道" [14] - 电商平台或没有交易所会员资质的金店销售投资金条,因需承担13%增值税而失去价格竞争力,导致其产品下架或涨价 [16][24] - 商家对库存金条的税务处理存在不确定性,担心被追缴税款,因此采取先下架等待政策细则明确的策略 [18] 对不同黄金产品的影响 - 新政针对"投资性黄金",对以装饰为目的的金饰零售几乎没有影响,因其零售价早已包含13%的增值税和5%的消费税 [20] - 金饰价格受"基础金价+工费"影响,商家不会因新政随意调整工费,其投资属性弱 [20] - 银行暂停黄金积存业务是暂时的,主要因需要时间调整系统以适应新政,业务预计将恢复 [22] 长期行业影响 - 新政旨在优化黄金市场供应侧,没有资质的非正规渠道商家因税负成本增加13%而难以竞争,或将退出市场 [24] - 市场将向有资质的银行和大机构集中,定价更透明,有利于保护合规投资者权益,减少假货风险 [22][24] - 短期内的"抢购"和"价格暴涨"可能源于"暂停前的低价窗口期"恐慌,而非长期真实需求,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