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隔膜

搜索文档
恩捷股份(002812) - 2025年7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8 10:10
海外拓展情况 - 匈牙利一期项目正常运营并向海外客户出货,美国基地厂房建成正安装设备,近期向海外客户打样和送样 [2] - 2020 年开始建设匈牙利一期 4 亿平产能项目,2024 年 1 月公告美国工厂 7 亿平涂覆膜产能项目,2024 年 6 月公告匈牙利二期项目 [8] 固态电池影响 - 半固态路线仍需隔膜,公司部分产品已供货卫蓝;全固态电池规模化、产业化需较长时间,未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主要在深空、深海等细分领域 [2] 改善盈利举措 - 加大加快全球产能布局和海外市场拓展,提升海外客户占比,提高全球市占率 [3] -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涂布膜占比,开发新产品,布局前沿技术产品 [3] - 加强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管控费用,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应用 [3] - 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单位成本 [3] 海外客户供应 - 主要供应 LGES、Ultium Cells、某海外大型车企、ACC 等海外大型电池厂商,未来也为中国电池厂商海外基地供应 [4] - 控股子公司 SEMCORP Hungary Kft. 与 Ultium Cells 2025 年度采购不超 6625 万美元隔膜 [4] - 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与 LGES 2025 - 2027 年采购约 35.5 亿平隔膜 [4] - 下属子公司美国恩捷与美国某知名汽车公司 2026 - 2030 年采购约 9.73 亿平隔膜 [4] - 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与亿纬锂能 2025 - 2031 年采购不少于 30 亿平方米隔膜 [4] 行业出清应对 - 价格竞争推动隔膜行业加速洗牌和冗余产能出清,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向头部集中 [5] - 公司作为龙头,隔膜产品销量增长,将加快全球化进程,加大与全球领先电池厂商合作,加快市场开拓 [5][6] 固态业务布局 - 下属控股子公司江苏三合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公司积极开拓市场 [7] - 公司已布局全固态领域硫化锂、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膜的研发及生产 [7] 海外竞争壁垒 - 公司是中国锂电产业链最早出海布局产能建设企业之一,有先发优势,能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好更安全供应 [8] - 公司知识产权体系完善,拥有多项自有及帝人授权专利,在多国进行专利布局 [8] - 公司与全球知名电池厂商长期深度合作,深耕海外销售渠道多年 [8]
专家报告:新材料发展趋势与创新机制思考
材料汇· 2025-05-24 22:49
新材料定义与创新机制 - 新材料是通过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升传统材料性能或开发出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特殊功能的材料 [8] - 创新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主要衡量标志是市场价值,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 [9] - 材料是世界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也是现代工业的共性关键技术 [10] 全球新材料产业现状 - 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从2010年4000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2.15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0% [14] - 产业向集约化、集群化发展,美国铝业、杜邦、拜耳等跨国公司垄断高端材料市场 [15] - 研发模式加速转变,依赖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如材料基因技术(高通量计算、制备、表征等) [16] - 全生命周期绿色化趋势明显,重视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和环保节能材料研发 [17] 中国新材料重点领域进展 - 高性能膜材料在电池隔膜、离子交换膜等领域取得工程化突破 [20][21] - 高性能电池材料形成绿色能源产业链,应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22][23] - 半导体照明LED实现国产化,白光效率从2000年50流明/瓦提升至2020年200流明/瓦 [24][25] - 稀土功能材料形成完整产业链,应用于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 [28][29] -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建立军民融合产业链 [30] 化工新材料分类 - 高端聚烯烃:己烯共聚聚乙烯、茂金属催化聚烯烃等 [36] - 工程塑料: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甲醛等 [36] - 特种橡胶:稀土顺丁橡胶、丁基橡胶、氟橡胶等 [36] - 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 [36] - 功能膜材料:水处理膜、特种分离膜、锂电池隔膜等 [36] 2020-2025新材料产业热点 - 重点领域包括新能源、轻量化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 [38] - 四大关键词:绿色、智能、健康、可持续 [40] - 四类重点领域:信息、能源、材料、生物 [40] - 四大战略方向:深空、深地、深海、深蓝 [40] 新材料发展趋势预测 - 2020-2035重点方向:材料基因工程、第三代半导体、3D打印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等 [51] - 总体趋势: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器件集成化、制备过程绿色化 [52][53] 中国新材料发展瓶颈 - 研发投入不足:2010年中国研发投入占比0.93%,低于发达国家2.5-4%水平 [56] - 自主知识产权薄弱: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仅0.03%,有发明专利1.4% [56] - 国际专利占比低:2005-2009有效PCT专利中美欧日中占比分别为32.2%、20.4%、11.3%、2.5% [56]
锂电企业决战马来西亚!
起点锂电· 2025-04-21 17:25
锂电池产业链东南亚布局 - 锂电池厂出海东南亚主要驻扎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三国,其中马来西亚竞争尤为激烈 [2] - 海四达马来西亚2.5GWh圆柱电池项目预计2025年Q3投产,计划投资7.5亿元,为该公司首个海外量产电芯工厂,产品聚焦电动工具、智能出行等领域 [3] - 雄韬股份中标马来西亚数据中心锂电设备项目,金额5000万元,将为54兆瓦IT容量的园区提供近500台REVO系列锂电后备电源机柜 [3] -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槟城电池隔膜生产基地计划2025年中期投产,董事长近期随国家领导人出席马来西亚国事活动 [3] - 新宙邦旗下诺莱特科技与马来西亚吉打州签署电子化学品项目备忘录,获当地政府支持 [3] - Stellantis与零跑汽车启动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项目,初始投资500万欧元(约2400万林吉特),计划2025年底投产零跑C10车型 [3] 产业链转移趋势与竞争格局 - 马来西亚已形成电芯制造、电池PACK、隔膜、电解液、负极材料等完整锂电池产业链,成为中国企业海外首要根据地 [5] - 高瓴、淡马锡等资本频繁考察东南亚新能源项目,反映对当地市场的长期看好 [5] - 中国近五年在马来西亚投资集中于包装纸业、电池、汽车三大领域,该国通过完善基建、低成本劳动力和成熟市场机制吸引锂电企业 [5] - 2024年中马双边贸易额达2120.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合作延伸至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领域 [5] - 比亚迪、奇瑞等车企早期布局为锂电产业链进入马来西亚提供终端协同基础 [5] 企业出海动因与挑战 - 出海动因分主动与被动:头部企业为与日韩竞争主动拓展欧美高利润市场,二三线企业因国内劣势及欧美壁垒转向东南亚、非洲等地 [7] - 东南亚同时存在主动与被动出海企业,竞争环境复杂 [7] - 海外建厂面临成本高、盈利周期长等共性难题,欧洲北美尤为突出 [7] - 行业调整期下实际落地项目有限,技术输出与本土化人才培训是长期挑战 [7] - 建议企业采取渐进式策略,需深度研究当地法规、需求及环境适应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