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态隔膜

搜索文档
恩捷股份:固态电解质已建成吨级产线
鑫椤锂电· 2025-03-14 15:40
文章核心观点 3月11日恩捷股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应全固态电池相关产品进展,展示了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实力,同时对固态电池市场定位、成本、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1] 公司全固态产品研发情况 - 全固态产品包括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 [1][2] - 硫化锂百吨级产线处于试生产阶段 [1][2] - 固态电解质已建成吨级产线,正在搭建10吨级产线,规划了千吨级中试产线 [1][2] - 固态电解质膜处于小试研发阶段 [2] 公司半固态隔膜研发情况 - 与北京卫蓝、溧阳天目先导合资成立江苏三合,恩捷持股51%,已有2条产线具备量产供应能力,获部分电池厂商少量订单 [3] - 持续推进与国内外锂电池厂商合作及市场开拓 [3] - 涂覆材料以LATP为主,有LLTO和LLZO布局,会将氧化物与PVDF或PMMA复合混涂,可定制化开发 [3] - 上海恩捷与北京卫蓝签订协议,2025 - 2030年北京卫蓝预计向上海恩捷下达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电解质隔膜订单不少于3亿平方米,全固态电池电解质订单不少于100吨 [3]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未来研发方向 - 致力于开发空气稳定性更好的下一代产品,降低生产环境要求和成本 [4] 半固态隔膜成本分析 - 氧化物路线半固态隔膜工艺与液态电池隔膜相似,原料成本较高 [5] - 随着车企和电池厂对产品性能和差异化要求提升,市场应用有望扩大,大规模量产成本有望下降 [5] 固态电池使用软包封装的安全性 - 软包封装成熟,在液态电池上经过多年验证 [6] - 固态电池采用软包封装,铝塑膜外壳在热失控或体积膨胀时优先鼓胀裂开,释放气体和热量,降低安全风险 [6] 传统液态与固态电池的市场定位 - 全固态电池成本高,液态锂电池性价比高,短期内固态电池主要应用于深空、深海、深地等细分领域 [7] - 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以液态锂电池和半固态电池为主,全固态电池技术进步、量产推进和产业链完善后,成本和市场应用有望改善 [7] 电池厂关注的固态电解质指标 - 关注小粒径电解质电导率及粒径变小后电导率损失情况 [8] - 关注电解质形貌,公司已将片状电解质改进为类球状,类球状更易涂覆,可提高堆积密度和电池能量密度 [8]
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有望27年装车,把握电池、材料、设备、资源端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2 19:02
全固态电池装车预期 - 行业对全固态电池装车时间线预期收敛至2027年小批量生产,2030年大规模商用,宁德时代、比亚迪、欧阳明高院士等均持此观点 [1][2] - 2027年批量示范装车将推动技术路线明晰化,如硫化物与卤化物混配方案,同时带动锂电设备与锂资源需求增量 [2] 材料端发展路径 - 固态电解质路线逐步定型:半固态电池以氧化物为主(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全固态聚焦硫化物(宁德时代、比亚迪、丰田),卤化物电解质方案获一汽、中创新航等支持 [4] - 受益于行业β的共有材料环节:碳纳米管/导电炭黑用量提升(改善快充与循环寿命)、硅负极成主流选择(蔚来150kWh电池、vivo手机应用)、半固态隔膜作为电解质载体需求增长 [4] 设备端投资机会 - 锂电设备板块2025年迎反转:国内电池厂扩产+海外需求提升驱动订单增长,头部厂商减值计提后业绩弹性显著 [6] - 固态电池催生设备增量需求:半固态带来设备升级,全固态工艺变革推动新一轮投资,2027年量产预期加速今明两年技术突破 [6] 资源端需求变化 - 氧化物路线带动锆需求:2030年固态电解质氧化锆需求量预计达7.8万吨,为2023年的395倍 [7] - 硫化物路线推动锂单耗翻倍:锂金属负极需求达1455吨LCE/GWh(传统电池的2.4倍),奔驰路测与日本硫化锂产能布局验证可行性 [7] 2025年行业催化事件 - 现代汽车3月展示全固态电池试验线,计划年底推出原型车 [8] - 4月上海车展或发布固态电池新技术(参考宁德时代2023年凝聚态电池发布) [8] - 上汽名爵Q2新车型全系标配半固态电池,可能成为首款高交付量平价车型 [8] 核心投资方向 - 2025年为半固态放量+全固态技术定型关键年,建议关注电池、材料(电解质/硅负极等)、设备、资源(锆/锂)产业链机会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