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外送

搜索文档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甘肃陇东直流配套新能源330千伏送出工程(庆阳)全线贯通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17:21
项目概况 - 甘肃陇东直流配套新能源330千伏送出工程(庆阳)实现全线贯通 标志着国家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与陇电入鲁战略落地的重要里程碑[1][3] - 工程全线起点为庆阳市环县曲子镇750千伏曲子变电站 线路覆盖环县13个乡镇 总长度达324.262公里 共新建铁塔677基[3] - 工程自2024年10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 是国家第一批沙戈荒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核心配套项目[3] 技术挑战 - 工程面临地形条件复杂 施工环境恶劣 跨越作业难度大等多重考验[3] - 线路需先后跨越银百高速公路 银西高铁以及多处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 施工安全风险极高 技术要求严苛[3] - 建设过程中克服高温酷暑 大风沙尘 强对流天气等恶劣自然条件影响[4] 建设管理 - 采用精心组织 科学谋划 精准施策的工作思路推进工程建设[4] - 多次组织技术骨干开展桌面推演 制定详细施工方案与安全保障措施[4] - 建立高效沟通协调机制 针对设备安装 线路排布等问题第一时间会商解决[5] 战略意义 - 为陇东地区新能源高效外送打通关键链路 推动风能 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1][5] - 与已建成新能源送出线路形成协同效应 构建坚强电网体系 提升区域新能源外送能力[5] - 对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促进陇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5] 后续计划 - 工程已进入后续建设关键阶段 正加快推进线路附件安装 变电设备调试等工作[5] - 系统提炼流程标准化 风险防控精细化 协同管理高效化三大核心经验[5] - 为后续重大电力工程管理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庆阳电力建设方案[5]
甘肃庆阳:跨越天堑送“风光” 打通绿电送鲁“关键一公里”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3:27
工程概况 - 甘肃陇东直流配套新能源330千伏送出工程(庆阳)于八月下旬实现全线贯通 最后一段导线已在指定位置精准架设完成 [1] - 工程全线总长度达324.262公里 共新建铁塔677基 [5] - 工程是国家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核心配套项目 也是"陇电入鲁"±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关键支撑工程 [3] 战略意义 - 工程为陇东地区新能源高效外送彻底打通"关键链路" 标志着国家"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与"陇电入鲁"战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1] - 工程承载着"将陇东风光资源送出去"的重要使命 设计送电能力高达800万千瓦 每年可向山东输送电量超过360亿千瓦时 可满足近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3] - 工程投运后将与已建成的其他新能源送出线路形成协同效应 共同构建陇东地区新能源外送的坚强电网体系 显著提升区域新能源外送能力 [5] 技术挑战 - 线路需先后跨越银百高速公路 银西高铁及多处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 施工安全风险极高 技术精度要求极为严苛 [3] - 工程建设面临地形复杂 环境恶劣 跨越作业难度大等多重考验 [3] - 建设者克服高温酷暑 大风沙尘 强对流天气等恶劣自然条件 [3] 工程进展 -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正加紧开展线路附件安装 变电设备调试等工作 全力确保工程早日具备带电投运条件 [5] - 公司通过科学谋划 精心组织 精准施策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工程建设 [3] - 针对跨越重要交通线路等关键环节 公司多次组织技术骨干开展桌面推演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与安全保障措施 [3] 管理经验 - 公司将以此次工程建设为契机 系统提炼330千伏工程建设中的"流程标准化 风险防控精细化 协同管理高效化"三大核心经验 [5] - 参建各方建立了高效沟通协调机制 确保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3]
“宁电入湘”工程正式投产送电,每年可满足超1000万户家庭用电量
搜狐财经· 2025-08-20 20:24
工程投产与输送能力 - 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送电 每年可从宁夏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1] - 输电线路全长1616公里 新建两座换流站 输送容量800万千瓦 总投资达281亿元[3] - 工程可为湖南增加约六分之一的电力供应 显著提升高载能产业经济竞争力[11] 新能源占比与技术特征 - 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 新能源电量输送占比超过50%[5][7] - 所有设备实现国产化制造 与西电东送线路交叉达11次 形成特高压交叉互跨技术[13] - 工程将新能源作为电力外送绝对主力 支撑沙戈荒基地大规模开发[5] 区域经济影响 - 宁夏形成外送规模达2000万千瓦输电大通道 提升新能源跨区消纳能力[9] - 在宁夏拉动投资超700亿元 有效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9] - 可满足超100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量 有力支撑湖南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1][11]
新华全媒+丨2260公里跨越5省份 0.007秒“疆电”点亮山城
新华网· 2025-08-12 13:51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0日电 题:2260公里跨越5省份 0.007秒"疆电"点亮山城 新华社记者杜刚、戴小河、黄兴 6月10日,新疆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新疆的电能用时约0.007秒,抵达2260公里外的重庆市渝北换流站,进而点 亮巴山渝水的万家灯火。 6月10日,在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送端站巴里坤换流站,运检人员在直流场区域进行紫外放电检查。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疆电入渝"工程是我国首条西北地区至西南地区的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也是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直流受入工程,相当于西北和西南地区成 功架设了一条电力"高速公路"。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王新刚介绍,"疆电入渝"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四川,止于重庆市 渝北区渝北换流站,输电距离2260公里,总投资约286亿元。 作为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外送工程之一,工程配套的1420万千瓦电源中,风电、光伏、光热装机达102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 占比超过70%。根据测算,工程每年可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超过一半是新能源电量,相当于替代燃煤消耗约600万吨,减少二 ...
首艘、首个、首场!上周末,我国多领域解锁新成就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30 07:56
清洁能源船舶领域突破 -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于6月28日在安徽合肥成功首航 [1] - 该船突破纯氨燃料等离子点火技术、持续燃烧技术及氨气高效催化裂解产氢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3][4] - 氨氢融合燃料技术验证成功 未来可推广至多领域应用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6] 发电行业智能化升级 - 我国首个千亿级参数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于6月28日发布 为全球首例 [6] - 该模型显著提升推理能力 为发电行业安全高效绿色智慧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6] 新能源电力输送基建 - "宁电入湘"工程于6月29日完成168小时试运行 具备400万千瓦送电能力 [6] - 该工程线路全长1616公里 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为主的特高压通道 [9] - 解决西部新能源富集地区电力外送瓶颈 为湖南迎峰度夏提供清洁电力保障 [7][9]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 国内首场全自主3V3 AI机器人足球赛于6月28日举行 清华火神队5:3夺冠 [11] - 赛事验证人形机器人自主运动与决策能力 提振市场对机器人技术信心 [16]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新能源新添外送通道,欧洲气价小幅上涨-2025061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6 12: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力方面,“疆电入渝”工程投产送电,提升重庆电力保障能力,新疆外送能力有望提升;天然气方面,欧亚供给短期趋紧,气价小幅上涨;投资分析建议关注电力、天然气、环保、氢能等领域相关企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天然气:地缘冲突加剧 欧亚气价回升 - 中东冲突引发供给侧担忧,欧亚气价反弹,美国天然气价格低位震荡,欧洲气价因伊以冲突回升,亚洲 LNG 现货价格受双重因素支撑小幅上涨 [7] - 美气延续低位震荡,钻机数减少,库存增加,期货受冲突影响反弹 [9] - 欧洲气价因地缘政治回升,库存处于一定水平,需求相对稳定,周五价格因局势紧张上涨 [11] - 东北亚 LNG 进口价格微增,受地缘政治和需求因素影响,供需或趋紧支撑价格 [20] - LNG 全国出厂价环比微跌,国产工厂投产竞争加剧,下游需求平淡,进口价格显著回落 [25] - 投资建议关注港股城燃企业和天然气贸易商 [27] 一周行情回顾 - 本期(2025/06/09 - 2025/06/13)公用事业、电力和燃气板块相对沪深 300 跑赢,环保和电力设备板块跑输 [30] 公司及行业动态 - 前 5 个月我国进口原油量增价跌,进口天然气量减价跌;国家能源局部署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35] - 多家公司公布发电量、权益分派、回购、发行票据等公告 [38] 重点公司估值表 - 列出公用事业、电力设备、环保及电力设备等重点公司的估值数据,包括 EPS、PE、PB 等 [41][43][44]
“疆电入渝”首批电源项目投产 缓解“迎峰度夏”用电紧张局面
快讯· 2025-06-13 15:48
项目投产 - "疆电入渝"首批电源项目投产 包括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2台100万千瓦清洁高效煤电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1] - 该项目将有效缓解重庆"迎峰度夏"用电紧张局面 [1] 项目规模 - 能源基地总装机规模1420万千瓦 [1] - 风电、光伏、光热等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七成 [1] 项目背景 - 该项目是我国"十四五"重点建设的"疆电入渝"工程配套电源项目 [1] - 由中国华电、华润集团开发建设 [1] 技术特点 - 通过"风光火热储一体化"实现新能源高比例外送 [1]
新华全媒+ | 2260公里跨越5省份 0.007秒“疆电”点亮山城
新华社· 2025-06-10 16:26
工程概况 - 新疆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6月10日投产送电 输电距离2260公里 跨越新疆 甘肃 陕西 四川 重庆5省份 电能传输仅需0.007秒 [1] - 工程总投资约286亿元 起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换流站 止于重庆市渝北区渝北换流站 [1] - 工程是我国首条西北至西南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 也是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直流受入工程 [1] 新能源配置 - 工程配套1420万千瓦电源 其中风电 光伏 光热装机达1020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 [1] - 工程每年可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 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50% 相当于替代燃煤约60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 [1] - 新疆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7.8亿千瓦 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6×10亿千瓦时 [3] 技术创新 - 巴里坤换流站核心设备如换流阀 变压器等实现国产化 通过智能控制将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控制在5%以内 [2] - 渝北换流站采用第二代300兆乏调相机 关键性能参数达世界领先水平 可高效稳定系统电压 [2] - 针对大风区铁塔进行优化设计 35米/秒风区塔重增加5.5% 38米/秒风区塔重增加21% [3] 市场需求 - 重庆电力需求年均增幅达6%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11% [2] - 普洛斯腾龙数据中心年用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 对绿电需求旺盛 [2] - 新疆与中东部存在2-3小时时差 新能源具有时空互补特性 可有效支撑全国电力保供 [4] 外送规模 - 2010年以来新疆通过4条通道累计外送电量超9000亿千瓦时 新能源占比约30% 覆盖22个省份 [3] - 新疆南疆开发1亿千瓦光伏外送 可使中东部减少2500万千瓦火电装机 [4] - "疆电入渝"投运后 新疆外送电量中新能源比例将持续提高 [3]
“疆电入渝”特高压巴里坤换流站启动带电调试
中国新闻网· 2025-04-28 17:04
工程建设进展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站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750千伏交流系统带电调试,标志着该站从建设阶段迈入投产阶段 [1] - 750千伏交流系统带电调试计划于4月26日至5月10日开展,涉及试验项目180余项 [4] - 工程新疆段线路已完成三塘湖750千伏变电站、电厂升压站共计6回线路的建设,剩余4回线路正在开展导线展放工作 [9] 技术细节与保障 - 巴里坤换流站750千伏交流场承担着附近电能汇集与分配的重要功能,是换流站能源送出连接的关键节点 [4] - 国网新疆电力选派28名技术骨干承担系统调试方案制定、试验数据分析及异常处置等关键技术任务 [4] - 运维人员已对站内750千伏交流设备的外观、连接情况等做好运维巡检工作,为调试提供稳定的硬件基础 [6] 新能源与工程意义 - "疆电入渝"工程配套电源总规模1420万千瓦,其中风能、光伏和光热等新能源装机1020万千瓦,占比达71% [7] - 工程建成后将形成疆电外送规模超3300万千瓦的"三直三交"输电通道,每年可将360亿千瓦时电量从西北输送到西南 [11] - 工程将助力重庆构建水、火、风、光多元电力互济体系,有效增强重庆电网保供能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