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高压输电
icon
搜索文档
云端变电站的雪域之美
中国发展网· 2025-10-31 11:31
项目概况 - 阿坝至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投运 [6] - 新建的阿坝1000千伏变电站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6] - 变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米亚罗镇海拔3620米山顶 [6] 项目意义 - 工程投运后可将川西地区丰富的水、风、光等清洁电能送至环成都城市群负荷中心 [6] - 工程将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6] 工程挑战与进展 - 变电站建设现场遭遇降雪,积雪深度已超过5厘米,电力铁塔和300余台施工机械覆冰 [6] - 电力建设者正克服高海拔、低温、覆冰等困难,优化作业以在冬期来临前推进施工 [6] - 阿坝1000千伏变电站将刷新特高压变电站世界最高海拔、最高填方边坡、最大土方量、最复杂地质、最复杂进站道路和水源的"五最"记录 [6]
鏖战风雪:海拔最高特高压变电站稳步推进
中国能源网· 2025-10-31 09:20
面对降雪带来的施工挑战,电力建设者们紧急清理积雪、优化作业流程、监护巡视关键点位,克服高海拔、低温、覆冰等困难,全力 鏖战风雪,赶在冬期来临之前高效有序推进施工,为变电站按期建成投运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王少晨 】 阿坝至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投运,届时可将川西地区丰富的水、风、光等清洁电能送至环成都城 市群负荷中心,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建的阿坝1000千伏变电站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刷新特高压变电站世界最高 海拔、最高填方边坡、最大土方量、最复杂地质、最复杂进站道路和水源的"五最"纪录。 近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米亚罗镇气温骤降,迎来降雪。位于米亚罗镇海拔3620米山顶的阿坝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建 设现场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电力铁塔和300余台施工机械披上了厚重的"冰甲",现场积雪深度已超过5厘米。 10月25日,在阿坝1000千伏变电站建设现场,多彩的作业机械与洁白的雪山交相辉映。国网四川建设公司供图 10月25日,阿坝1000千伏变电站建设现场迎来降雪,一片银装素裹。国网四川建设公司供图 ...
纽约时报:中国已有42个……
中国能源报· 2025-10-14 08:56
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向美国读者介绍了中国一种超强的技术,称在这 种技术的加持下,中国可以将大西北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电能,直接输送到2 0 0 0英里 (约为32 0 0公里)外的安徽省。 不 仅 如 此 , 该 报 称 中 国 输 电 技 术 所 输 送 的 电 能 , 不 仅 已 经 超 过 美 国 的 任 何 一 条 电 网 线 路,而且这样的线路,在中国已经多达42条! 以下文章来源于环球时报 ,作者高雷 环球时报 .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这种被《纽约时报》单开一篇文章介绍的中国输电技术,是近些年我国在西电东送工程 中,大力推进的【特高压输电】。根据新华社一篇2024年文章的介绍,特高压输电是指 交流1000千伏、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新华社还形象地将这种技 术比作能源的"高速公路"乃至"闪送"。 而《纽约时报》之所以会关注到这项技术,是因为包括该报在内的一众美国媒体,很希望 用中国在清洁能源上迅猛的发展,来刺激美国的决策者尽早向清洁绿色能源转型。而特高 压输电,不仅是支撑起中国清洁能源发展一个极为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展现中国清洁能源 发展体系一个很有意义的切入点 ...
川渝特高压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报· 2025-10-13 07:33
▲ 图为1 0 0 0千伏天府—铜梁线路重庆段。李涛/摄 开栏语: 作为超级能源工程,特高压输电项目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有效破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不均衡问题,推动能源结构加速转 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是承载着国家能源战略、引领世界电力技术发展的"国之重器"。 在"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之际,《中国能源报》特别策划"特高压系列巡礼"专题报道,深入各地的特高压工程一线,探访建设者,解 码核心技术突破,讲述能源"大动脉"如何点亮万家灯火、赋能产业升级、守护绿水青山。第一站,我们走进国内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 流工程、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川渝10 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现场。 "这个夏天,我们的生产线一直稳定运行、电力满格。" ………… 《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在四川、重庆调研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以下简称"川渝特高压工程"),听到不同群体对这项工程 投运效果的"评价"。 2024年12月2 7日,被誉为"电力超级高速公路"的国家重点工程——川渝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这条强劲的"能源动脉",将川西地区的 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成渝负荷中心,不仅彻底重塑川渝电网格局,更在保障电力安 ...
我国能源开发实现“飞天遁地”突破 沙、戈、荒与高空能量不断聚集
央视网· 2025-10-10 16:17
新能源发电 - 浮空式风力发电设备在新疆哈密试飞成功 该设备长60米、直径40米 能将高空风能转化为电能 实现从地面到天空的能源开发跨越 [3] - 平流层浮空风力发电装置升空高度达平流层1500米 该高度风速为地面风速3倍 发电能力显著提升 标志着风力发电进入高空领域 [18] - “十四五”末新疆风力、光伏发电站装机量预计达1.12亿千瓦 绿色电能比例55%以上 名列西北第一、全国前三 [5] - 新疆拥有覆盖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的巨型风机、熔岩发电站及世界最大单体光伏发电站等前沿设施 [7] 能源输送与储存 - “疆电入渝”特高压输电线路实现电能长距离传送 仅需7毫秒即可将新疆电能输送至重庆 [9] - “十四五”期间新疆将建成投运新型储能电站218个 装机规模位居西部前列 [11] - 新疆吉木萨尔县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为我国最大 投运后每年可向电网提供绿色电能2.1亿千瓦时 满足约19.7万户家庭用电 [13] 传统能源开发 - 新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打出亚洲最深油井 深地塔科1号井深度达10910米 刷新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等5项世界纪录 [14] - 预计“十四五”末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打出超过200口深度8000米以上的超深油井 [14] - “十四五”期间新疆为全国贡献原油产量预计超1.5亿吨 天然气超2500亿立方米 油气产量位于全国前列西部第一 [16]
如果电力是AI发展的瓶颈,中国是否在领先?
傅里叶的猫· 2025-10-03 23:07
AI发展面临的电力瓶颈 - 电力已成为AI发展的关键瓶颈,获取GPU和TPU已非主要问题,电力供应不足和稳定性差成为最大挑战[1] - OpenAI规划到2033年电力需求达250GW,超过印度当前总耗电量,预示未来几年电力需求将急剧增长[3] - 过去40年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关键设备供应链中断、劳动力短缺和监管障碍共同导致电力供应能力薄弱[6]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 - AI数据中心快速增长大幅增加电力需求,如一吉瓦数据中心用电量相当于费城总用电量,迫使电网商实施限电措施[7] - 国际能源署预计数据中心年电力需求从2024年415太瓦时增至2030年945太瓦时,增长超过120%,占全球总电力消耗近3%[7] - 服务器功率密度显著上升,AI专用机架达40-130千瓦,未来可能超过600千瓦,推动冷却技术从空气冷却转向液冷[7] 全球电力需求区域差异 - 美国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从2023年占总需求4%升至2030年12%,贡献近一半新增负荷,新数据中心排队时间达4-7年[8] - 欧洲面临高电价和严格监管,40%配电网使用超过40年,AI工作负载波动大,功率可在几秒内飙升十倍[8] - 中国通过东数西算策略和特高压输电有效缓解电力压力,利用西部可再生能源优势[8] 中国电力需求增长趋势 - 中国是全球最大电力消费者,年消费超9000太瓦时,是美国两倍,2023年需求约10000太瓦时,2030年预计达13500太瓦时[9] - 过去15年中国用电量复合年增长率6.3%,过去五年提高至6.9%,2024年7月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14] - 电力密集度不断提高,工业用电占总量2/3,数据中心占比相对较低但增长迅速[15][19] 中国各领域电力需求预测 - 工业用电2025年预计达6300太瓦时,同比增长4.6%,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5.0%,达到8100太瓦时[19] -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2025年激增38.1%达200太瓦时,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23.7%达到500太瓦时[19] - 数据中心需求2025年同比增长13.3%达200太瓦时,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13.0%达到400太瓦时[20] 中国数据中心发展前景 - 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容量或达47吉瓦,用电量超371太瓦时,约占全国电力需求2.7%,预估偏保守[22] - 2050年数据中心容量以7.5%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0吉瓦,年耗电量达1600太瓦时,占全国总电力需求6.3%,为当前8倍[22] - 北京数据中心集群以1.4的PUE领跑行业,全球平均PUE在2013年提升至1.6,过去十年维持这一水平[23] 中国电力供应优势 - 中国每年新增超500GW电力容量,2023年新增超400GW占全球新增容量70%,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领先地位[25] - 中国占据全球太阳能光伏生产市场80%,风力涡轮机制造能力三分之二,贡献全球核电容量增长80%[25] - 到2050年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可能从当前1839太瓦时增长10倍达18000太瓦时,占电力总量70%[28] 电网基础设施与储能需求 -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储能需求至关重要,20%可再生能源需要电池支持[29] - 到2050年中国需要约3300GW或12000GWh储能系统容量,比当前水平高出30倍[29] - 2024年电网基础设施投资达60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需大量投资逆变器、变压器和高压电缆等基础设施[32] 核电发展与产业链公司 - 核电被视为煤炭基载电力替代选择,2024年投资增长42%达1420亿人民币,到2050年占比可能低于10%[35] - 报告列出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产业链公司,包括汇川技术、阳光电源、金风科技、宁德时代等代表性企业[36] - 电力与公用事业领域涉及水电、火电、电网等多家上市公司,如华能水电、中广核电力、国投电力等[36]
山西±800千伏特高压雁门关换流站年度检修顺利结束
中国能源网· 2025-09-30 15:58
"双极换流变充电正常设备状态已核对完毕,所有遥信遥测信息正确。各操作人员请就 位,准备解锁操作"。9月30日早上九时许,国网山西超高压变电公司±800千伏特高压雁门关 换流站主控室内,运行值班长刘伟正在向操作人员下达操作命令。9时37分,监控系统显示 双极换流器成功解锁,雁淮直流功率从0MW攀升至800MW——雁淮直流系统一次性送电成 功,标志着2025年度精益检修工作顺利结束。 工作现场,检修人员使用专用的长杆和短柄扭矩扳手以不同的力矩紧固螺柱、拧紧盖板 螺母。每一颗螺栓紧固后,温会文都会用手电筒照射检查密封圈有无挤出或偏移,确保密封 良好。"头盖装好后必须复核瓦斯继电器坡度,每一项数据都要对照标准确认到位!"完成安 装后,温会文带着工作班成员蹲下身,用水平尺仔细测量继电器安装面的倾斜度,并与规程 中的标准值逐一比对。此次检修团队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工艺,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14台低 端换流变MR分接开关头盖改造工作,不仅消除了设备隐患,更实现了核心部件自主检修能 力的重大突破。 极1低端换流变作业面首次自主化电气试验工作正在同时开展。"请求加压试验,开始升 压!"在极1低端换流变区域,雁门关换流站试验人员发出 ...
国网蒙东电力:全力稳内供保外送 保障迎峰度夏度冬可靠供电
中国能源网· 2025-09-29 18:05
电网运维与迎峰度夏总结 - 公司于9月21日启动±800千伏扎鲁特换流站年度检修,计划在半个月内完成44项例行项目和6项大修技改项目,涉及2127台设备,以保障迎峰度冬供电 [1] - 针对蒙东地区夏冬用电高峰间隔短的特点,公司通过精益运维特高压等重要站线和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全力保障稳内供保外送 [1] - 今年夏季蒙东电网供电负荷波动上升,全网用电负荷4次创年内新高,1次创历史新高,7月11日达到862万千瓦 [2] - 为应对高负荷,公司深化系统特性分析,加强关键断面和变电站的潮流监控,并灵活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如安排通辽500千伏金沙-科尔沁电磁环网运行等 [2] - 公司积极调用储能顶峰保供,引导配储批量顶峰放电16次,最大放电功率达129万千瓦,并灵活调整地区储能(18万千瓦/72万千瓦时)充放电时序以缓解供电紧张 [2] 电网建设与结构优化 - 公司聚焦赤峰、通辽、兴安等地区电网薄弱环节,建成投运赤峰康家营220千伏变电站扩建等11项工程,优化了当地电网结构,提升了供电可靠性与新能源消纳能力 [3] - 桃合木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提前建成投运,满足兴安盟革命老区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的送出需求,为周边风电、光伏项目提供了更充足的消纳空间 [3] 恶劣天气应急响应 - 针对今年蒙东地区降雨偏多的情况,公司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应急响应命令,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预警,省、市、县三级单位共发布恶劣天气预警451项 [3] - 公司组织制定预警响应任务,做好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的前置工作,共计出动人员24278人次、车辆6254台次 [3] 特高压外送与通道保障 - 锡盟至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累计向山东输送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达到1011亿千瓦时 [5] - 内蒙古已建成“五交三直”共8条特高压输电通道,截至8月底累计外送电量超7700亿千瓦时,达7718.95亿千瓦时,输送至全国11个省份 [5] - 为保障迎峰度夏期间外送通道安全,公司编制专项运维保障方案,细化15项运维保障措施,推行“同进同出”蹲守看护模式,并综合利用人工、可视化和无人机进行立体巡检 [5] 安全排查与秋季检修 - 公司自5月中旬部署开展大电网安全稳定措施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从涉网安全、继电保护等六个方面对220千伏及以上站点进行全面排查 [6] - 在锡林郭勒盟地区,公司正开展秋检工作,共安排包括特高压在内的主网设备秋检任务1096项,同比增加155项,通过强化组织和现场管控确保工作平稳有序 [6]
创多项世界第一!藏粤直流超级工程,向湾区输电量能顶半座三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5:21
(原标题:创多项世界第一!藏粤直流超级工程,向湾区输电量能顶半座三峡) 9月16日,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 程、能源输送大动脉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建设 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启动建设。 绿电巨擘直贯湾区 千亿投资带动产业 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 额定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 是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全线近90% 为山地,30% 为高山大岭,建设环境之艰险世所罕见 是我国首个跨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工程 藏粤直流工程是我国首个跨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工程,有着"超 高、超远、超大"的特点,可谓"超级工程"了。这"三超"分别代表什么呢?让我们随着数据,一同了解 这道横跨三大地理阶梯的 "绿电天路"吧: 输电能力世界之最 穿越山川不惧险阻 工程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过43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这相当于三峡电 ...
当前产业端驱动不强 沪铝在3月高点位置具备阻力
金投网· 2025-09-22 14:40
市场表现 - 沪铝期货主力合约报20760元/吨,震荡走低0.29% [1] 成本分析 - 国内煤炭价格涨幅略扩大、氧化铝小幅下跌、炭块价格持稳 [1] - 海外欧洲天然气价基本持稳、电价跌至低位 [1] 供应分析 - 几内亚铝土矿复产预期增强,国内港口库存维持高位,开工率较高,过剩格局未变 [1] - 国内电解铝供应端产能已达4400万吨,接近产能天花板,未来增量空间非常有限 [1] 需求分析 - 下游需求进入"金九银十"旺季阶段,产业端下游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开工率回升 [1] - 国内铝锭累库压力不大,铝材出口有韧性 [1] - 高价对消费的抑制效应明显,铝价攀升抑制下游采购意愿 [1] - 短期关注国庆中秋双节前市场备库需求影响 [1] - 中期关注风电、光电、特高压输电、新能源汽车等板块是否维持较高的增长预期 [1] 后市展望 - 铝下游开工持续季节性回升,年内没有明显过剩预期 [1] - 铝锭社库仍未现拐点,需继续关注旺季需求反馈 [1] - 当前产业驱动不强,沪铝在3月高点位置具备阻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