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疟疾疫苗
icon
搜索文档
仅凭一家基金会,能否改变人类命运?
财富FORTUNE· 2025-08-19 22:03
盖茨基金会的全球卫生战略 - 计划在未来20年内投入2,000亿美元资金用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业 目标包括将结核病、艾滋病等疾病死亡率降低90% 并将儿童死亡率减半[3][4] - 重点关注疫苗研发与分发 已资助首支疟疾疫苗、新型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创新项目 并通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帮助78个国家的11亿儿童完成疫苗接种[14][15] - 采用数据驱动方法 通过儿童健康与死亡预防监测网络等系统深入研究儿童死亡原因 为战略调整提供依据[30] 结核病防治进展 - 南非正在进行新型结核病疫苗M72的III期临床试验 该疫苗有望成为百年来首支可降低成人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的疫苗[18][19] - 目前全球仍面临严峻挑战 2023年结核病导致125万人死亡 美国2024年新增病例数创1950年代以来新高[3][25] - 现有卡介苗仅能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 且效力随时间衰减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仍需接受长达6个月的抗生素治疗[18] 疫苗研发与分发模式创新 - 通过建立全球疫苗免疫联盟 整合政府、药企等多方资源 以长期大批量采购承诺换取低价疫苗 解决贫困国家疫苗可及性问题[14][15] - 采用"一针防多病"组合疫苗等创新方案 显著提升接种效率 最新试验证明单剂HPV疫苗即可提供有效防护[14] - 疫苗覆盖仍是主要挑战 全球仍有大量儿童因未被纳入接种范围而无法获得免疫保护[17] 全球卫生合作现状 - 多边合作机制面临瓦解风险 美国等发达国家削减国际援助可能导致结核病等疾病发病率飙升30%[25][26] - 气候变化带来新挑战 预计到2050年将新增4,000万营养不良儿童 疟疾蚊群也将向高海拔地区扩散[26] - 慈善资金难以完全替代政府作用 需要重建国际合作机制以维持公共卫生成果[27][29]
对话世卫官员:气候变化加剧病媒疾病扩散,但全球应对资金不足
第一财经· 2025-07-26 10:32
气候变化对西太平洋区域健康的影响 - 气候变化正在迅速重塑西太平洋区域的疾病模式,加剧病媒传播疾病的扩散,同时高温和空气污染使非传染性疾病形势更加严峻 [1] - 世卫估计2030年至2050年期间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每年额外增加25万人死亡,西太平洋区域因高度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而公共卫生体系尤为脆弱 [1] - 基孔肯雅热病毒已在119个国家报告病例,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40%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残疾 [1] 病媒传播疾病的现状与挑战 - 基孔肯雅热病例在非热带地区上升明显,与气候变化、环境、城市化和人群流动等因素有关 [2] - 登革热和疟疾等病媒传播疾病需引起重视,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在应对新发传染病时暴露出疫苗供给不均、保护效力不足等短板 [2] - 基孔肯雅热病毒两种疫苗在中国暂无供应,疟疾疫苗12个月内保护效力不足需注射加强针 [2] 监测与预警体系的完善 - 整合气候与健康等多部门的协同监测网络和人畜共患病的预警体系有待完善,可靠数据是获得更准确预警预测的关键 [3] - 人工智能等科技革命为气候与健康相关监测体系提供机遇,可利用AI处理海量数据并实现更强大的预测建模 [3] - 需要尽早投资于标准制定以实现多数据来源的预警系统互通,并完善传染病防治相关的法律和治理标准 [3] 中国的进展与全球呼吁 - 中国新《传染病防治法》对改进传染病预防监测预警报告制度进行了系统规定,建立智慧化多点触发机制 [4] - 中国已开发极端天气预警系统并投资于绿色卫生基础设施,为多部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平台 [4] - 世卫呼吁各国加强卫生筹资和气候融资,目前多边气候融资中用于健康相关干预措施的资金比例不足1% [5] 未来健康领域的资金支持方向 - 全球气候融资应优先支持受气候变化严重影响地区的初级卫生保健 [6] - 开发整合卫生与气候数据的监测预警系统以更早发现和应对风险 [6] - 加强卫生人才能力建设并加速清洁能源转型,提升卫生设施的韧性基础设施建设 [6]
对话世卫官员:气候变化加剧病媒疾病扩散,但全球应对资金不足
第一财经· 2025-07-26 08:53
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 据世卫估计2030年至2050年期间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每年额外增加25万人死亡[1] - 西太平洋区域由于高度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原因公共卫生体系尤为脆弱[1] - 气候变化正在迅速重塑西太平洋区域的疾病模式加剧了病媒传播疾病的扩散同时高温和空气污染让非传染性疾病形势更加严峻[1] 病媒传播疾病的扩散 - 基孔肯雅热病毒已在119个国家报告病例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约40%的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残疾[1] - 亚洲、欧洲多地已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中国广东、北京等地疾控已相继报告输入病例[2] - 气候变化、环境、城市化和人群流动等因素导致基孔肯雅热病例数在非热带地区上升明显[2] - 需要引起重视的病媒传播疾病还包括登革热和疟疾等[2] 疫苗和治疗手段的不足 - 全球有两种基孔肯雅热疫苗面世其中一种因会产生较大不良反应已暂停对60岁及以上人群使用另一种在中国目前暂无供应[2] - 已获批上市的疟疾疫苗12个月内的保护效力均存在一定不足需要注射加强针来维持免疫力[2] 监测和预警体系的挑战 - 加强预警和响应能力对于预测疾病模式变化、保护弱势群体以及指导有效的政策行动至关重要[3] - 从气象、疾病监测、昆虫学等多个来源获取可靠数据是获得更准确预警预测的关键[3] - 如何及时获取并以易于使用的形式来呈现这些数据仍是一个挑战[3] - 需要确保各系统所使用的术语和语义的标准统一[3] 科技在监测体系中的应用 - 人工智能等科技革命为气候与健康相关监测体系完善提供机遇[3] - 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平台在正确的时间作出正确的决策[3] 中国的进展 - 中国即将实施的新《传染病防治法》对改进传染病预防监测预警报告制度进行了系统规定[4] - 中国已开发极端天气预警系统并投资于绿色卫生基础设施[5] - 中国发布的《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为多部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平台[5] 全球卫生筹资和气候融资 - 多边气候融资中用于健康相关干预措施的资金比例不足1%[6] - 全球气候融资中的更多资金应支持四个健康领域包括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开发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卫生人才能力建设和加速清洁能源转型[6]
千亿美元!盖茨计划捐出的99%个人财富将怎么花
第一财经· 2025-05-09 18:03
盖茨基金会慈善计划 - 预计从现在到2045年慈善支出将超过2000亿美元 [1][4][5] - 未来20年将捐出个人财富的99% 目前净值1080亿美元 [1][4] - 基金会原计划在盖茨去世后20年关闭 现提前至2045年底 [1] - 基金会账面现有770亿美元 未来资金来源包括盖茨个人财富、创业公司收益及现有资金收益 [5] 资金投向领域 - 主要投入全球健康和发展事业 已累计捐出1000多亿美元 [4][7] - 支持创建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全球基金 挽救8200万人生命 [7] - 重点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如投入疟疾等低收入国家疾病研发 [7] - 已推动开发100多项创新成果 包括疫苗、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案 [7] 三大核心目标 - 终结孕产妇和婴儿可预防疾病死亡 [8] - 消除下一代致命传染病威胁 [8] - 帮助数亿人摆脱贫困 [8] 中国合作案例 - 支持中国乙脑减毒活疫苗通过WHO预认证 成为首款认证疫苗 [9] - 该疫苗已在13个国家保护超过4亿儿童 [9] - 盖茨多次称赞中国创新力量 希望合作降低药品成本 [9] 基金会背景 - 成立25周年 巴菲特累计捐赠430亿美元 [4] - 盖茨创立突破能源和泰拉能源公司 盈利将投入基金会 [5] - 今年是微软成立50周年 盖茨称捐出财富是对公司最好的纪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