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白蜡
icon
搜索文档
调查 | 从萎蔫萧瑟到层林尽染,京城红叶为何晚红一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4 10:25
红叶观赏期变化 - 2025年北京红叶最佳观赏期比往年延迟约一周,于10月中下旬开始,可持续至11月中下旬[5] - 香山公园黄栌、枫树等品种红透率在最佳观赏期内可达80%以上[5] - 10月25日至26日周末红叶变色仍在酝酿,仅见零星红叶,至10月31日情况开始好转[1][5][10] 红叶变色条件 - 红叶变色需两个基础条件:降温带来的昼夜大温差以及晴天带来的强光照[5] - 2025年9月以来前期温度较高缺乏明显降温,10月后突然降温但伴随长时间阴雨天气,对红叶变色产生不利影响[5] - 10月31日后北京转晴,若最高气温维持在10℃上下且无大风降雨,将形成红叶持续变色的有利条件[6] 影响红叶变色的因素 - 气候条件不理想是导致红叶迟变色的主要原因,2025年9月以来北京降水反常偏多,植物难以快速适应剧烈气候变化[6] - 黄栌树叶变色过程涉及叶绿素加速分解与花青素合成,阴雨天气导致光照不足,使得叶绿素分解慢、花青素合成少[7] - 病害对红叶健康产生影响,主要包括黄栌白粉病和在土壤中可存活十几年的黄栌枯萎病,山区病害控制难度高于平原地区[7][9][10] 北京彩叶资源分布 - 北京红叶观赏呈现"山区早、城区晚,品种错峰、层次丰富"的特点[5] - 彩叶品种多样,除红色的黄栌、枫树、五叶地锦、火炬树外,还包括黄色的银杏、白蜡,紫色的紫叶李,棕褐色的大果榆树和水杉等[10][12][13] - 市属公园如颐和园、天坛、北海、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均拥有丰富彩叶资源,奥森公园举办"秋日彩叶展",银杏叶片在10月30日已几乎全部变黄[12][13][15]
暮光森林里的秋日童话!国家植物园进入彩叶最佳观赏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8 13:51
景区秋色观赏 - 国家植物园樱桃沟景区水杉林进入最佳观赏期,色彩呈现橙红与金黄交织[1] - 园内彩叶最佳观赏期已开始,预计可持续至11月中旬[8][17] - 除樱桃沟外,绚秋苑、北湖周边、树木园等地均为理想赏秋场所[8] 主要观赏树种与特色 - 樱桃沟拥有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水杉人工林之一,水杉为第四纪冰川遗留的活化石物种,树干最高可达40余米[3] - 北湖周边元宝槭叶片金黄,大花卫矛色彩似火焰,与碉楼旁的槲树共同构成秋日景观[10][11] - 绚秋苑内白蜡、银杏、栾树、元宝槭等高大乔木交相辉映,榉树叶色褐红与银杏金黄形成对比[10] - 树木园的杂种鹅掌楸为古老孑遗物种,叶片形态独特,树形高大挺拔[13] - 卧佛寺天王殿旁的古银杏树与红墙相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5] 景区生态与科普功能 - 水杉林是重要的植物科普活课堂,沿线设有科普标识牌介绍其生长习性及生态价值[3][6] - 游客在欣赏秋色时可感受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6] - 景区内生态环境优良,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并伴有鸟鸣溪流声[4]
强产业、助销售!茂南羊角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超给“荔”
南方农村报· 2025-07-02 18:00
荔枝产业规模与产量 - 2025年茂南羊角镇荔枝种植面积达3 45万亩,468棵古荔树硕果累累 [3] - 全镇荔枝产量近1 35万吨,占茂南区荔枝总产量的51% [4] 产业发展战略 - 驻镇工作队实施"消费帮扶+技术赋能+品牌打造"三位一体发展战略 [7] - 依托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荔枝产业现代化 [6][8] 科技赋能措施 - 343棵古荔树纳入智能集中管理系统,配备病虫害防控与5G智慧水肥系统 [15] - 古树挂果率大幅提升,主要品种包括白糖罂、黑叶、妃子笑等优质品系 [11][16] - 科技特派员提供标准化生产培训和古荔树保护性开发指导 [18][19] 销售渠道拓展 - 通过"以购代帮"模式促成广东省盐业集团等单位签署荔枝采购协议 [24][25] - 将荔枝纳入职工福利采购体系并发动个人认购,扩大消费帮扶覆盖面 [26] - 累计实现荔枝销售38 85万元,有效缓解农户销售压力 [29] 古荔树资源 - 羊角禄段古荔园拥有468棵古荔树,树龄100-1938年 [10][11] - 园内68棵古树树龄超过千年,最年长的一株已有1938年历史 [11]
从无市弃树到日发货量突破3万斤!三代传承里的高州荔枝产业缩影丨荔乡三代人
南方农村报· 2025-05-22 15:33
高州荔枝产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高州根子镇开始大规模种植荔枝,柏桥村率先通过荔枝种植致富,高峰期收购价达每斤百元[19] - 90年代后期因种植面积扩大导致市场过剩,荔枝收购价跌至每斤几毛钱,产业一度萧条[21][22] - 2008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成立后,妃子笑、白糖罂等新品种因品质优良逐渐受市场青睐[31] - 2015年前荔枝销售依赖外地采购商定价,市场渠道不畅[33] - 2019年广东启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荔农议价能力[61] 钟家三代产业转型 - 第一代钟培江通过嫁接改良品种(妃子笑、白糖罂)和修剪树冠提升品质,成为村里最早尝试新品种嫁接的荔农之一[29][32] - 第二代钟伟略2016年引入电商模式,日发货量从几百斤增长至2023年的3万斤,客单价始终比市场高1-2元[41][45] - 第三代钟明轩2023年试水直播销售,通过"现摘现发""私人定制"等模式吸引年轻消费者[71][72] - 根子镇荔枝电商渗透率超98%,"荔枝季家家户户做电商"[78] 商业模式创新 - 建立三重选果体系:树上淘汰青果、分拣台筛瑕疵果、打包前人工复检,确保品质[49][50] - 采用"高价高质"循环策略,收购价每斤比市场高2元,带动南邦村收购价常年领跑茂名地区[44][50] - 通过微信私域流量维护近万客户,形成稳定客源和价格护城河[43][46] - 利用顺丰冷链解决物流瓶颈,实现荔枝全国配送[46][51] - 直播销售通过展示荔枝生长环境、种植过程和家族故事建立情感连接[67][76]
今年广东荔枝产量预计约160万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9 15:53
广东荔枝产业概况 - 广东荔枝季从5月中旬持续至7月,粤西早熟品种5月中旬上市,珠三角6月上旬接棒,粤东晚熟品种可卖到7月 [1] - 2025年广东荔枝预计总产量160万吨,其中粤西占比64%(103万吨),珠三角18%(29万吨),粤东16%(26万吨) [2] - 湛江遂溪仙品荔开采首日预售量4500吨(占产量30%),订单均价12元/斤(同比+20%),预售金额近亿元 [2] 市场拓展与销售表现 - 粤西早熟荔枝通过上海对接会、茂名电白文旅推介会分别获得四川12万斤、湖南20万斤意向订单 [3] - 茂名标准化包装妃子笑品种已出口澳大利亚近10吨 [3] - 广州从化井岗红糯2024年出口加拿大超500吨,适配北方冷链运输 [4] 品种结构与创新 - 2025年妃子笑预计占比32.74%,白糖罂18.06%,黑叶13.41%,前八大品种合计占85% [4] - 新品种如广州增城增江红荔焦核率55%,保鲜期达3-5天,适配北方运输 [4] - 区域特色品种包括廉江鸡嘴荔、阳东双肩玉荷包(甜度22度)、普宁风吹寮等 [4] 产业融合与品牌建设 -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将成广东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推动农文旅融合 [1] - 通过省外推介会和国际出口实现"荔枝出海",覆盖上海、澳大利亚等多市场 [3][4] - 湛江开采活动打响品牌"第一炮",茂名提前启动2025年荔枝嘉年华营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