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度贴吧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中文第一社区,怎么没人玩了?
创业邦· 2025-07-21 18:26
百度贴吧的崛起与辉煌 - 2003年由百度产品经理俞军创立,开创性地将搜索关键词与论坛结合,形成"万物皆可吧"模式[8] - 2005年《超级女声》爆火期间成为粉丝主战场,李宇春吧单日发帖量超天涯全站,服务器多次崩溃[10][11] - 2013年明星贴吧月活数据亮眼,如EXO吧月活超3000万,王祖贤至今仍通过贴吧与粉丝互动[14][15] - 2009年魔兽世界吧诞生"贾君鹏"事件,6小时获39万点击量,催生年度最火网络流行语[17][20] - 平台贡献了90%以上网络热梗,如"白富美""打酱油"等,被誉为热梗制造机[6][23] - 早期聚集各领域创作者,《盗墓笔记》和刘慈欣科幻小说均在此孵化[26][27] - 2009年占百度全站流量11%,2011年用户达5亿占中国网民80%,2015年月活3亿为微博1.8倍[34] 平台特性与社区文化 - 完全去中心化设计,用户不分等级仅按活跃度显示,形成无差别"精神乐园"[32] - 汶川地震期间成为重要救援信息中转站,体现社会价值[31] - 粉丝文化发源地,现有追星模式多源于贴吧生态[13] 衰落原因分析 - 无门槛机制导致"爆吧"频发,如李宇春吧单晚被刷10万帖,官方管理缺位激化矛盾[39][41][42] - 2010年后激进商业化:单页广告达4-5个,2016年"卖吧事件"致血友病吧被卖,摧毁用户信任[47][49] - 内容治理失控,出现诈骗/赌博/色情甚至"贼吧"等黑产聚集地[50][51] - 固守文字形态错失移动化转型,被知乎/微博/B站等垂直平台分流[54] - 2021年月活仅3700万较巅峰流失近90%,当前日活缩水97%[55][60] 现状与行业启示 - 2023年推出AI功能、"吧单"兴趣合集等创新,但用户回归意愿低迷[58] - 弱智吧等小众社区仍保持活力,拥300万关注形成独特亚文化[63] - 案例反映中文互联网从开放自由到资本主导的演变历程[60][65]
全球中文第一社区,怎么没人玩了?
36氪· 2025-07-21 11:35
百度贴吧的崛起与辉煌 - 2003年百度推出贴吧 开创性地将搜索关键词与论坛结合 打造"万物皆可吧"的社区模式 [4] - 2005年《超级女声》热潮带动贴吧爆发 李宇春吧单日发帖量超天涯全站 单条帖子每秒新增4条 [6][7] - 2009年贴吧占百度全站流量11% 2011年用户达5亿 占中国网民总数80% 2015年月活3亿 为微博1.8倍 [29] - 形成独特的粉丝文化生态 王祖贤等明星长期以贴吧为唯一社交阵地 [10][47] - 成为网络热梗发源地 "贾君鹏回家吃饭"6小时获39万点击 1.7万回复 衍生"白富美"等流行语 [13][14][18] - 孕育优质内容 IP 如《盗墓笔记》连载 刘慈欣推广科幻作品 [20] - 汶川地震期间成为重要信息传递渠道 协助救援工作 [24] 社区运营模式分析 - 采用去中心化架构 用户不分等级 仅凭活跃度显示身份 形成高度自由的"精神乐园" [27] - 内容分类覆盖娱乐 体育 科技等8大领域 细分超25个垂直板块 支持任意关键词创建新吧 [2] - 2013年EXO吧月活超3000万 鹿晗 周杰伦等明星吧均超2000万 形成规模化粉丝经济 [10] 衰落原因剖析 - 过度商业化导致用户体验恶化 单页广告达4-5个 2016年"卖吧事件"引发信任危机 [36][37] - 移动互联网转型失败 固守文字社区形态 被微博超话 B站等新兴平台分流用户 [39] - 内容治理失控 出现诈骗 赌博等黑产 甚至形成"贼吧"等违法交流板块 [37] - 2021年月活仅剩3700万 较2015年流失近90% 日活缩水97%至800万 [39][44] 现状与行业启示 - 2023年尝试AI功能 "吧单"兴趣合集等改造 但用户回归意愿低迷 [41] - 弱智吧等小众社区仍保持活跃 聚集超300万用户 形成独特亚文化 [46] - 反映中文互联网从开放自由向资本主导的演变历程 成为行业转型典型案例 [44]
为什么贴吧之后再无贴吧?
乱翻书· 2025-05-07 21:39
百度贴吧的战略调整 - 百度计划重新审视贴吧战略 将其作为核心UGC内容池补充搜索生态 贴吧拥有2300万个兴趣主题 [1] - 贴吧将减少广告以促进老用户回归创作 改善用户体验 打破内容分发障碍 让优质内容获得更多曝光 [5][9] - 百度曾将贴吧视为UGC火种 但资源优先投入百家号引入PGC内容 贴吧长期处于缓慢迭代状态 [1] 贴吧衰落原因分析 - 产品形态与移动端不匹配 依赖搜索引擎导流 排序机制无法满足高效内容发现需求 [9] - 创作者经济兴起导致优质内容生产者流向有变现模式的平台 贴吧缺乏创作者激励机制 [17] - 内容组织效率低下 时间序和顶帖机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优质内容易被淹没 [22] - 实时聊天普及对贴吧形成降维打击 用户更倾向即时反馈的互动方式 [31] 兴趣社区发展趋势 - 小红书UGC生态被认为是最佳 开放低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获得关注和变现机会 [9][25] - 兴趣社区商业化关键在于找到内容与消费合二为一的垂直品类 如潮玩、滑雪装备等 [9][40] - 未来社区将更垂直化工具化 聚焦解决特定兴趣人群的特殊需求 [50][54] - 成功的社区通常形成独特文化后才开始烧钱增长 前期依靠有机增长筛选用户 [52][55] 社区产品形态演变 - 推荐算法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优解 feed流比传统BBS模式更高效 [34][35] - Discord通过权限管理和分组机制解决社群噪音问题 是目前最佳社群解决方案 [31][34] - 社区需要平衡封闭度与分发效率 过度封闭会导致内容发现困难 [38][34] - 设备迁移可能催生新型社区 VR和Web3应用或带来新机会 [54] 社区商业化路径 - 潮玩族模式证明商品属性与内容属性结合的社区可实现自然商业化 [40][51] - 社区商业化三个层次:内容信息价值、社交陪伴价值和文化价值 [41][55] - 年轻人消费转向文化认同导向 非标品需结合社区文化才能销售 [42][56] - B站与小红书代表两种不同模式 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各有市场空间 [24] 创作者生态建设 - 创作者需要感知持续增长的认同感 平台需建立内容与人的上升通道 [9][45] - 互动表达者的价值被低估 网易云等平台通过热评机制放大互动者存在感 [48][49] - 创作者对认同价值的追求不仅取决于绝对规模 更看重互动质量 [45] - 传统贴吧和豆瓣小组因缺乏商业回报机制导致优质创作者流失 [43]
2025年,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贴吧?
36氪· 2025-04-14 21:54
文章核心观点 百度贴吧老哥用奇思妙想证明人的创造力和热爱不会被AI替代,贴吧保留早期互联网“游乐场精神”,以独特运营模式形成社区文化和治理模式,保存“前现代”互联网产品宝贵气质 [22][48][78] 分组1:大战AI的贴吧老哥 - 百度“弱智吧”吧友通过刻意制造“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幽默形式解构严肃议题或日常逻辑,用烧脑段子检测AI理解能力 [6][8][10] - novelai吧部分吧友厌倦AI生成的同质化作品,用“人肉搜索”梗图反击,“猫鼠队”凭借《猫和老鼠》截图成名 [16][18][21] 分组2:当你想在互联网求助 - PS吧吧友请求修复旧照片,众多吧友参与修复并交流考据,宣告有些记忆AI学不会温度 [24][29][34] - 密码吧吧友接力破解五层加密摩斯密码,帮助楼主成功赴约,展现智慧和协作能力 [38][41][45] 分组3:神贴背后的“赛博树洞” - 百度孙笑川吧一篇回顾30岁人生经历的帖子成神贴,吸引网友分享生活点滴和困惑,体现人生真实意义 [51][53][62] 分组4:当我们谈论贴吧时 - 贴吧按时间顺序排列新帖,靠用户“盖楼”推热门内容,形成“需求导向”社区文化和独特治理模式 [65][67] - 艾斯吧因《海贼王》爆火沦为火拳艾斯专属社区,艾斯奥特曼铁粉蛰伏后当选吧主实现“光复” [68][70][75] - 贴吧吧规通过用户互动沉淀形成共识,保存“前现代”互联网产品宝贵气质 [78]
贴吧,中国老哥们的最后自留地
36氪· 2025-04-11 07:43
文章核心观点 - 百度贴吧存活20多年仍未退场,其独特的“老哥文化”和“草根基因”使其成为中文互联网内容产业变迁的缩影,未来将探索新形态 [2][15] 分组1:贴吧老哥形象与精神 - 贴吧有2000多万个活跃,70%吧友为男性被称“贴吧老哥”,他们思维敏捷、热心肠、知识丰富且真诚 [1] - 无数网络热梗从贴吧开始,思维智慧成经典段子,还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如“密码吧”帮助吧友解开摩斯密码 [3] - 贴吧老哥小事献计献策,大事不逞多让,各行各业都能聊,还有真大神,如创作《盗墓笔记》、刘慈欣用小号评价小说 [4] - 老哥不高高在上,能互诉衷肠,安慰有学历差距自卑的吧友,“不精致但真诚”是精神内核 [5] 分组2:贴吧发展与特点 - 2003年底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打造百度贴吧,它是首个具本土特色的互联网产品,“美国版贴吧”Reddit 2008年才上线 [7] - 贴吧简单零门槛,改变互联网话语权结构和游戏规则,去中心化,吧友可自建贴吧并自由发布内容,由吧主管理 [7] - 2005年《超级女声》让“超级女声吧”流量飙升,使百度访问量超新浪,贴吧成追星首选;“李毅吧”内涵丰富,老哥反权威、反偶像 [8] - “超级女声吧”与“李毅吧”爆发“621事件”,“李毅吧”活跃用户至今有3400万;《魔兽世界》让“WOW吧”成第一大吧,诞生网络热梗 [9] - 2015年贴吧月活用户超3亿,是微博的1.8倍,像无差别乐园 [9] 分组3:贴吧现状与未来 - 贴吧没跟上视频化趋势,用户流失,创作者转型,但仍有老哥活跃,如“同人吧”“图拉丁吧”“钓鱼吧” [10] -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是贴吧1号用户,会问吧友问题,是贴吧老哥缩影 [10] - 贴吧老哥们圈起返璞归真精神乐土,保持朴素交流,获得群体认同,是UGC内容生态不可替代的土壤 [15] - 2025年贴吧战略重要性被重提,将恢复旧帖,结合大模型探索新形态 [15] - 贴吧底色真实有人情味,“草根基因”是其生生不息的命脉,稳住老哥就不会褪色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