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日期FOF

搜索文档
养老目标基金总规模超600亿元!九成实现正收益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23:30
养老FOF发展概况 - 首批养老FOF于2018年8月获批,标志着公募基金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启动 [1] - 7年来产品数量增至273只(目标日期119只,目标风险154只),资产管理总规模达60424亿元,较首批52亿元增长11倍 [3] - 布局公司扩展至64家,首批14只产品总规模较成立之初增长近40% [3] 产品表现 - 九成产品成立以来收益为正,14只累计收益率超40% [1][6] - 兴全安泰平衡养老三年持有A以6926%收益率居首,中欧遇见养老2035三年A达6232%,另有5只产品收益率超50% [6] - 2024年平均收益率7%,工银养老2050等产品收益超20% [6] 策略与市场接受度 - 首批产品中目标日期策略占9只,目标风险策略占5只 [3] - 目标风险基金因风险等级清晰成为主流,目标日期基金随年轻群体关注度提升显现潜力 [3] - 通过封闭期设计(1-5年)抑制频繁申赎,引导长期投资理念 [4] 运作机制特点 - 采用多元资产配置(股债商品平衡)和FOF结构二次分散风险 [7] - 下滑曲线机制动态调降权益仓位,匹配投资者生命周期风险 [7] - 大类资产轮动策略捕捉周期机遇,复利效应支撑稳健收益 [7] 业绩分化原因 - 不同风险等级产品权益中枢差异导致收益差距(低/中/高风险等级) [8] - 资产配置策略差异:价值型基金波动小收益低,成长型基金波动大收益高 [8] - FOF收益差异(30个百分点)远低于股票基金(100个百分点) [8] 发展挑战 - 投资者认知不足导致开户多投入少,同质化产品缺乏差异化设计 [10] - 3-5年封闭期影响流动性需求,12万元税优额度对高收入群体激励有限 [10] - 年轻投资者偏好高波动资产,与养老FOF低风险定位存在错配 [10] 优化建议 - 提高税优额度至18万或24万元,放宽股指期货等投资工具限制 [11] - 引入REITs、黄金等另类资产,开发定制化下滑曲线和ESG主题产品 [11] - 参考海外经验,通过衍生品交易提升再平衡收益(占超额收益50%) [11]
养老目标基金总规模超600亿元!九成实现正收益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23:24
养老目标基金发展概况 - 首批养老FOF于2018年8月6日获批,标志着公募基金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启动 [2] - 7年来产品数量增至273只(目标日期FOF 119只,目标风险FOF 154只),总规模达604.24亿元,较首批52亿元增长11倍 [5] - 布局基金公司扩展至64家,首批14只产品总规模较成立之初增长近40% [5] 产品表现与收益 - 九成产品成立以来收益为正,14只产品累计收益率超40% [2] - 兴全安泰平衡养老三年持有A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达69.26%,中欧遇见养老2035三年A达62.32% [8] - 2024年养老FOF平均收益率7%,工银养老2050等产品收益超20% [9] 策略与市场接受度 - 目标风险基金因风险等级清晰成为主流,目标日期基金潜力随年轻群体关注度提升显现 [5] - 通过1-5年封闭期设计抑制频繁申赎,引导长期投资理念 [6] - 业绩分化原因包括风险等级差异(低/中/高权益中枢)、资产配置策略不同(价值型vs成长型基金) [10]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叠加税收优惠激发配置需求,权益市场回暖增强投资者信心 [5] - 通过多元资产配置(股债商品平衡)和FOF结构二次分散风险,下滑曲线机制动态调整权益仓位 [9] - 政策红利(税收优惠与费率减免)和封闭期设计支撑长期稳健收益 [9] 现存挑战与改进建议 - 认知与信任壁垒导致开户多但实际投入低,同质化明显缺乏差异化设计 [12] - 封闭期3-5年影响灵活性需求,年轻群体更偏好高波动资产导致产品定位错配 [12] - 建议提高税优额度至1.8-2.4万元,放宽投资工具(如股指期货),引入REITs等另类资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