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

搜索文档
水果飘香、荷花盛放 特色农业绘“丰”景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央视网· 2025-07-24 16:36
四川龙泉山水蜜桃产业转型 - 龙泉山将4000亩废弃撂荒地改造为水蜜桃果林,种植品种包括蟠桃和"晚湖景"等[3] - 单株果树产量可达三四十斤,目前正值晚熟蟠桃采摘旺季[1] - 生态修复项目配套建设46座蓄水池解决干旱缺水问题[5] - 聘请农业专家实施定期修枝疏果技术管理[7] 广西田东芒果产业链升级 - 田东县芒果种植规模达34万亩,其中东养村单村种植超1.4万亩[8] - 种植大户陶国甲60亩芒果年产量20万斤,电商渠道占比30%-40%[10] - 电商销售额从2015年2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7亿元,增幅35倍[12] - 形成覆盖10乡镇1.5万户的种植加工销售旅游全产业链[12] 南京西埂莲乡荷花经济 - 千亩荷博园汇聚600多种荷花和200多种睡莲,夏季吸引大量游客[13] - 通过清淤疏浚改良土壤,将低洼涝地改造为生态种植基地[15] - 开发鲜切花业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延伸产业链带动居民增收[17] - 形成"水下有鱼、水面有荷、岸边有鸟"的立体生态景观[15][19]
北京荷花文化节开幕,14大展区展示夏日荷风雅韵
新京报· 2025-07-04 13:29
文化节概况 - "花开北京·2025北京荷花文化节"于7月4日在颐和园启幕,联动全市14大特色展区,展出400余个荷花品种,包含10个珍稀古莲和20余个北京自育新优品种,搭配150余种睡莲及其他水生植物,活动持续至8月底 [1] - 颐和园水操学堂院内展示20余种新品种荷花,包括粉蝶、娇容三变、红雨等,并沿路摆放盆荷供游客近距离欣赏 [1] -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推出"VR云赏荷"平台和"荷花赏鉴地图",市民可360°沉浸式游览并获取优惠购花服务 [1] 创新活动与成果 - 推出"荷和美美"主题快闪市集,涵盖文化体验、科普展示、时尚消费,并推出"荷以消暑"系列饮品与"荷风雅物"文创产品 [2] - 举办荷花摄影展、文化讲座、诗歌朗诵、园艺沙龙等多元活动,开设插花工坊和亲子互动项目 [2] - 国家植物园南园成功复活8种古莲,莲花池公园培育20多个"京产荷花"新品种,国家植物园南园培育出"剑舞""吴黛"等特色品种 [2] 主要展区特色 - 颐和园昆明湖荷花以白洋淀红莲为主,西堤以西水面荷花最繁茂,耕织图景区栽植120余种花卉组成中式花境 [3] - 国家植物园(南园)展示9种古莲,包括埋藏1200多年的普兰店古莲子,水生植物区栽植50个荷花品种和130个睡莲品种 [4] - 北海公园设置四个展区,运用荷花、水生植物和应季花卉进行环境布置 [5] - 圆明园遗址公园推出"荷韵梅芳·御苑双姝"双花展,举办荷花仙子巡游和《碧水风荷》舞剧 [6] - 紫竹院公园举办竹荷文化季,设置文化展览、科普讲堂和文创市集 [8] - 玉渊潭公园樱花小湖荷花品种最多,万萍荷香景区以红莲为主 [9] - 莲花池公园首次集中展示20个自育荷花新品种,保定古莲池珍稀古莲首次绽放 [12] - 花乡公园展出4000余盆荷花及睡莲,设立"湿地修复实验室"并推出儿童种植计划和全民认养活动 [16] 其他展区亮点 - 龙潭西湖公园展示40余盆荷花,北小湖木栈道为观赏平台 [10] - 什刹海荷花市场展示小舞妃、红宝石和杏黄三个品种,举办拍照打卡活动 [11] - 朝阳公园布置精品盆栽荷花约1000盆,举办荷风雅集·夏韵清凉市集 [13] - 红领巾公园湿地景观区展示荷花5000余株,主要为白洋淀红莲和睡莲 [14]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荷花种植面积达2.5公顷,与"葵花展"形成"荷葵双景" [15] - 雁栖生态军神园艺场年产水生植物10万株,开展新品种选育和稳定性测试 [17]
乡村振兴带来发展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12 05:02
江西杨梅产业与乡村旅游 - 江西赣州、九江等地杨梅陆续成熟,吸引大量游客体验采摘,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3] - 集中连片的杨梅种植形成规模效应,有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1][3] 海南三亚睡莲产业 - 三亚崖州区睡莲基地培育300多个"南繁"睡莲品种,助力乡村振兴 [4] - 抱古村利用沼泽地资源发展睡莲种植,形成完整产业链 [6] -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日销约1000朵睡莲,带动村民就业 [7] 浙江金华音乐文旅产业 - 金东区岭下镇通过音乐表演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促进文旅融合 [9] - 创新"乡村+旅游+音乐"模式,打造"村村有歌声"特色场景 [11] - 婺剧表演等传统文化活动增强游客体验,为乡村文旅注入新活力 [9]
“南繁”睡莲竞相绽放 乡村振兴添色彩
央视网· 2025-06-11 14:54
睡莲产业发展 - 海南三亚崖州区抱古村睡莲基地占地面积64亩,早期为无法耕种的沼泽地,现通过改造成为适合睡莲生长的低洼水质优良区域[5] - 抱古村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睡莲产业,已建立完整产业链,日销睡莲约1000朵[5] - 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建设海南睡莲种质资源圃,进行"南繁"育种研究[5] 种质资源储备 - 海南睡莲种质资源圃为省级资源圃,收集全球5个睡莲亚属共333份种质资源,包括广温带睡莲亚属和4个热带睡莲亚属[5] - 该资源圃是国内最大的热带睡莲种质资源圃,计划3-5年内扩充至800-1000份资源,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睡莲种质资源库[7] - 热带睡莲种质保存条件苛刻,需在热带地区进行"南繁"才能安全越冬[7] 品种与规模 - 基地种植300多个"南繁"睡莲品种,形成五彩斑斓的花海景观[1][3] - 睡莲花朵具有金蕊粉瓣特征,在阳光下与水面波光交相辉映[3] - 资源圃完整收集古热带、广热带、新热带和澳洲热带睡莲亚属品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