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蓝8
搜索文档
千里科技(601777):双轮驱动稳业绩 “AI+车”探商业化
新浪财经· 2025-09-06 14:2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1.84亿元,同比增长40.0% [1] - 归母净利润3117万元,同比增长19.0%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下滑903.9%,主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待改善 [1] - 归母净利润盈利依赖1.7亿元政府补助及0.3亿元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合计非经常性损益1.6亿元 [1] - 毛利率8.3%,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受产品结构影响 [1] - 研发费用2.9亿元,同比增长59.7%,研发费用率6.9% [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1.2%,费用管控良好 [1] - 财务费用-1.0亿元,主因1.1亿元汇兑收益 [1]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3.2亿元,同比增长396.3%,经营性现金回款良好 [1] 终端业务 - 汽车板块聚焦"充换电一体化"核心能力建设,深度绑定曹操出行等B端营运市场,保障基础销量 [2] - 汽车板块加速国际市场布局,欧洲(意大利、西班牙)市场超额完成目标,印尼市场实现睿蓝8项目落地 [2] - 摩托车板块以国际化拓展为战略重心,出口业务覆盖全球87个国家,新增巴西、埃及、乍得、南非等新兴市场 [2] - 摩托车板块通过混合动力路线降本提效,研发L0级辅助驾驶系统、预研电子节气门,获26个欧标认证,强化产品高端化、智能化竞争力 [2] 科技业务 - 智驾领域2025年6月发布"千里智驾1.0"(分三版,旗舰版700TOPS算力对标英伟达Thor,含"车位到车位"功能),联合吉利推"千里浩瀚"系统并量产搭载 [3] - 智驾领域规划未来6个月发L3级、2026下半年发L4级方案 [3] - 智舱领域依托阶跃星辰的大模型技术,融合多模态大模型、端到端语音大模型等AI能力,打造下一代智能座舱NaturalUI自然交互产品 [3] - 设立"千里智驾"合资公司(吉利等三方各30%、路特斯5%、员工激励平台5%)整合资源 [3] - 借睿蓝汽车与曹操出行的"定制车型+智驾技术+出行平台"闭环推进Robotaxi商业化,2022年联合开发定制车型、2025年2月试点服务,计划2026年底前推L4级定制车型(TCO低于行业) [3] 行业与估值 - 选取五家可比公司分别位于摩托车、乘用车及智能驾驶行业,三家摩托车、乘用车可比公司2025年PS平均值为1.3X [4] - 参考两家智能驾驶可比公司PS为23.04X [4] - 公司深度绑定吉利汽车生态,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布局与产品落地有望加速 [4] - 通过曹操出行探索Robotaxi商业化,长期增长空间广阔 [4] - 随着科技业务逐步兑现,估值体系有望重塑 [4]
睿蓝汽车闪耀上海车展,“高价值产品”重塑新能源格局
齐鲁晚报· 2025-04-23 19:55
文章核心观点 - 睿蓝汽车在上海国际车展展示其产品价值与创新实力,定位为“可充可换高价值品牌”,通过技术下放和生态整合实现“高价值普惠” [1][11][13] 产品展示与定位 - 睿蓝汽车携睿蓝7、睿蓝8共5辆4款不同版本车型亮相车展 [1] - 睿蓝7定位为“智能后驱轿跑SUV”,是品牌的技术旗舰,旨在以“科技平权”将高端配置下沉至10万级市场 [3] - 睿蓝8定位为“全能大七座纯电MPV”,聚焦城际交通等多元化场景需求 [7] 睿蓝7产品特性 - 采用轿跑式溜背造型,风阻系数低至0.238Cd,车身长4690mm,轴距2775mm,配备76.8x86cm悬浮全景天幕 [3] - 采用后驱布局,最小转弯半径5.4m,搭载180kW高性能液冷电机,峰值扭矩385N·m,最高时速190km/h,百公里加速6.8秒 [5] - 搭载吉利全栈自研的“龙鹰一号”芯片,具备高端智驾能力 [5] - 基于与SEA浩瀚架构同源的全新GBRC水晶架构打造,保障质量与安全 [6] 睿蓝8产品特性 - 拥有1798L超宽敞驾乘空间,七座满员时行李箱空间仍达459L [7] - 可选配50.4kWh和68.03kWh电池,CLTC纯电续航最高达515km [9] - 纯电运营每公里成本仅7分钱,按每日300公里计算成本为21元,相比油车每公里节省约0.5元,年跑8万公里可节省4万元 [9] 市场表现与销售策略 - 2024年全年销量达59,094辆,同比增长40%,创历史新高 [11] - 车展期间推出购车优惠政策,综合补贴至高50,000元,睿蓝7限时国补价7.57万元起,睿蓝8限时国补价9.78万元起 [9] - 作为换电品牌,在重庆的换电站数量从76座增至89座,睿蓝7车电分离限时国补价4.47万元起,电池租用月费299元/月 [11]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在新能源车企价格战背景下,公司坚持长期主义,通过技术赋能与生态共赢构建竞争壁垒 [11][13] - 公司探索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野蛮生长”迈向“价值共生”的转折点上,以“技术普惠”重构行业价值坐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