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车
icon
搜索文档
380亿重庆汽车黑马,收编吉利2500人军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14:38
记者丨杨松 鄢子为 编辑丨鄢子为 37岁的科技新贵,踏上新路。 8月3日,印奇操盘的"千里智驾",一举揽入约2500名吉利员工,涵盖极氪约1500人、吉利研 究院近1000人。加上迈驰智行的500人,新公司规模达到3000人。 据报道,本月15日前,极氪智驾的员工,即要全部完成转岗。 印奇早已备好粮草,千里智驾刚于7月完成增资,股东方累计现金出资超17亿元。 征战"智驾",他还多了一位帮手。6月,千里科技请来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任总裁王 军,出任联席总裁。 印奇毕业于清华计算机实验室,长于算法,王军则有丰富实践经验,两者联手,推动千里智驾 启航。 紧密捆绑 8月1日,据《21汽车》报道,印奇、王军两人,奔赴宁波杭州湾,参加一场"誓师大会",会议 时长为3小时。 本次会议,由吉利召开,吉利汽车CEO淦家阅、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陈奇,均出席并做讲话。 高层指出,吉利未来只有一个智驾团队,即千里智驾,极氪智驾团队和吉利研究院的智驾团 队,将整合进新公司。 同日,印奇掌舵的千里科技公告,拟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院签约,以3.45亿元的价格,转让一 在研车型的知识产权。 转让标的,为一个增程版车型技术,系睿蓝自行研发 ...
380亿重庆汽车黑马,收编吉利2500人军团
创业邦· 2025-08-05 11:16
以下文章来源于21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杨松 鄢子为 21世纪商业评论 . 《21世纪商业评论》敏感于一切商业新知、商业产品、商业模式和商业英雄,敏感于新公司的新玩意、 老公司的新改造、旧话题的新表达、老商业的新颠覆,为您提供最新鲜实用的商业养分。 来源丨 21世纪商业评论(ID:weixin21cbr) 记者丨杨松 鄢子为 编辑丨鄢子为 图源丨Midjourney 37岁的科技新贵,踏上新路。 8月3日,印奇操盘的"千里智驾",一举揽入约2500名吉利员工,涵盖极氪约1500人、吉利研究院近 1000人。加上迈驰智行的500人,新公司规模达到3000人。 据报道,本月15日前,极氪智驾的员工,即要全部完成转岗。 印奇早已备好粮草,千里智驾刚于7月完成增资,股东方累计现金出资超17亿元。 王军 征战"智驾",他还多了一位帮手。6月,千里科技请来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任总裁王军,出 任联席总裁。 印奇毕业于清华计算机实验室,长 于算法,王军则有丰富实践经验,两者联手,推动千里智驾启航。 紧密捆绑 8月1日,据《21汽车》报道, 印奇、王军两人 ,奔赴宁波杭州湾,参加一场"誓师大会",会议时长 为3小时。 本 ...
千里科技发布首个商用智驾方案 智驾合资公司落地重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5:33
特斯拉全无人驾驶突破 - 特斯拉Model Y实现全程30分钟完全无人驾驶交付 最高时速115公里 无远端操控 车主随机入选凸显技术成熟度 [1] - 马斯克称此为"史上首次在公共高速公路上的全无人驾驶交付" 引发行业震动 [1] - 小米董事长雷军肯定特斯拉在FSD领域引领趋势 推动车企加速技术迭代与商业化探索 [1] 千里智驾技术发布与规划 - 千里科技发布首个商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千里智驾1 0" 涵盖基础版(100TOPS)、专业版(200TOPS)、旗舰版(700TOPS)算力 覆盖高中低端车型需求 [2] - 公司计划6个月内发布L3级"千里智驾2 0" 2026年下半年推出L4级"千里智驾3 0"用于Robotaxi [2] - 方案已与吉利汽车深度绑定 成为"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底层支撑 银河星耀8、银河E8等车型已搭载基础版 旗舰车型下半年将搭载高阶版本 [2] 千里科技核心技术 - 采用自研大模型与强化学习AI范式 提升系统泛化能力和类人驾驶体验 减少算力依赖 [3] - 研究AI技术实现毫米波雷达等效128线激光雷达效果 整合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降低时延 提升安全水平 [3] 产业生态布局 - 千里科技成立重庆江河启兴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注册资本15亿元) 并与吉利/路特斯等合资设立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4] - 战略定位独立Tier 1供应商 既深度协同吉利又面向全行业开放 推动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4] - 通过"方案迭代+合资落地"双轮驱动 加速"AI+车"技术商业化 推动产业价值链向AI算法升级 [4] 公司战略方向 - 强调"AI化引领智能汽车产业变革" 打造全栈式端到端解决方案 目标提供更安全/类人/舒适的驾乘体验 [5] - 采取开放合作策略 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技术创新 构建国际化产业生态 [5]
前华为车BU王军挂帅,AI四小龙印奇操盘:吉利智驾的“天才局”
新华财经· 2025-06-29 15:41
公司高管变动 - 千里科技聘任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为公司联席总裁 [2] - 公司已形成由印奇(AI算法)、陈奇(硬件)、王军(科技业务)组成的"黄金三角"管理团队 [2][4] - 王军具有通信技术+智能汽车的复合背景,与公司"AI+车"战略高度契合 [4] 技术布局与竞争力 - "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实现技术闭环:算法(印奇)、硬件(双Thor芯片)、生态整合(王军) [4] - 系统采用纯视觉/激光雷达多技术路线并行,2023年成为国内首批NOA沙盒试点企业 [7] - 完成127项极端环境测试:-40℃至50℃温度范围、8000米海拔,泊车精度达厘米级 [7] - 技术指标领先:AEB刹停速度135km/h超行业平均,隧道障碍识别响应速度快2.7倍 [7] 市场表现与行业影响 - 公告后两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7.12%,近一年市值从130亿元飙升至400亿元(涨幅200%) [5] - 摩根士丹利研报称其"实现AI公司与OEM闭环打通",ADAS供应商将扩产支持15万元以下L2+车型 [8] - 行业预测五年内形成华为、吉利、特斯拉三强主导的智能驾驶供应商格局 [6] 吉利生态体系优势 - 拥有750万辆L2级智驾车辆(中国车企第一),累计真实行驶数据达百亿公里 [8] - 自研AI-Drive大模型每小时生成"万公里级"复杂工况,训练效率提升30倍 [8] - 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达23.5EFLOPS(中国车企首位),支持万卡级别运算 [8] - "天地一体化"战略:30颗在轨卫星覆盖全球90%区域,可提前72小时预判自然灾害 [6][7] 行业定位与战略愿景 - 公司从传统车企转型为智能驾驶技术领导者,被类比为汽车行业的"iPhone时刻" [6][9] - 全球唯一实现"架构-算法-算力-数据"全链条自研的车企,构建完整技术生态 [8][9] - "千里浩瀚"系统L3级量产落地能力推动吉利跻身智驾第一梯队 [6]
破产企业变身科技新贵,千里科技要当车界“第二个华为”?
经济观察报· 2025-06-29 11:51
公司转型与战略调整 - 千里科技前身为力帆汽车,2020年因经营不善破产重整,2021年更名为力帆科技,2025年2月正式更名为千里科技 [4][6] - 公司经历两次重大转型:2020年重整后由吉利主导转向换电市场和B端市场,2024年引入AI背景股东后向"AI+车"转型 [4][5][6] - 2024年7月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印奇旗下公司以24.3亿元收购19.91%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10月印奇出任董事长 [5] - 公司提出"双轮驱动,双化牵引"战略:终端业务(摩托车/汽车)+科技业务(智能驾驶/座舱),AI化+国际化 [6] 核心人物与团队建设 - 华为车BU前总裁王军加盟出任联席总裁,全面负责科技业务板块,曾主导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研发 [2] - 公司引入多名AI背景高管,形成"专业领军人+产业趋势"的组合 [7] - 王军在华为期间推动与北汽、长安、广汽等车企合作,其经验被视为千里科技转型关键 [2][7] 业务布局与合作生态 - 2024年3月联合吉利、迈驰、路特斯成立重庆千里智驾有限公司,被解读为打造"下一个引望" [2][9] - 推出千里智驾1.0方案支持L2+级辅助驾驶,与吉利合作开发千里浩瀚智驾系统覆盖多款车型 [9] - 重庆两江新区与吉利、旷视科技签署战略协议加速智驾技术商业化 [9] - 公司获得吉利、重庆国资、旷视科技三方支持,形成政策+产品组合优势 [9] 市场竞争与行业定位 - 第三方供应的城市NOA方案市场中华为和Momenta合计占据近90%份额 [10] - 公司目标成为"第二个华为",吉利高管多次强调要共同构建抗衡华为的生态 [9] - 行业分析师认为成为"第二个引望"更具可行性,但面临技术自主性、品牌号召力等挑战 [11] - 吉利深度参与可能限制千里智驾作为第三方平台的接受度,竞争对手或担忧核心技术受制 [11] 历史沿革与股东结构 - 力帆汽车2020年销量仅2000多辆导致破产,重整后引入满江红基金(吉利系)和重庆两江产投(国资) [4] - 2022年6月吉利通过增资将持股提升至52%实现控股,满江红基金持股稀释至约20% [4] - 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1.8%,扣非净利润再度亏损 [4]
破产企业变身科技新贵,千里科技要当车界“第二个华为”?
经济观察网· 2025-06-27 22:22
人事变动与战略转型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前总裁王军加入千里科技出任联席总裁,全面负责科技业务板块,王军曾主导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研发与落地[2] - 千里科技由力帆科技更名而来,力帆汽车曾因经营不善破产重整,后在吉利集团和重庆政府主导下完成重整并扭亏为盈[3] - 2024年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印奇旗下公司成为千里科技第二大股东,印奇出任董事长,公司开始向"AI+车"转型[4] - 2025年千里科技正式更名并引入多名AI背景高管,提出"双轮驱动,双化牵引"战略,聚焦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5] 业务发展与市场表现 - 力帆汽车重整后业务重心转向换电市场和B端市场,推出枫叶和睿蓝两个换电新能源汽车品牌,但市场反响平平[3] - 2023年力帆科技营收同比下滑21.8%,扣非净利润再度亏损[3] - 2024年千里科技联合吉利、迈驰、路特斯等成立重庆千里智驾有限公司,推出千里智驾1.0方案支持L2+级智能辅助驾驶[6] - 千里智驾已与吉利合作推出千里浩瀚智驾系统,计划覆盖吉利多款车型[7] 行业竞争与挑战 - 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华为和Momenta占据第三方供应的车企城市NOA方案近90%市场份额[7] - 千里智驾在技术自主性、成本控制能力和品牌号召力方面不及华为引望[8] - 吉利深度参与千里智驾可能影响其他车企的合作意愿,使其难以成为行业广泛接受的公共平台[8] - 目前只有长安阿维塔和赛力斯入股华为引望,各持有10%股权[8]
汽车圈突现“AI猛兽”,千里科技智驾1.0即刻上市
钛媒体APP· 2025-06-26 12:17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历程 - 1925年7月曼哈顿第五大道出现人类历史上首个有明确记录的无线电遥控驾驶案例 通过无线电信号实现对车辆部件的操控[2] - 该事件被称为"美国奇迹" 虽非完全自动驾驶 但开创了无人驾驶技术先河[2] - 过去一个世纪AI与汽车技术持续迭代 2022年底生成式AI热潮使自动驾驶具备落地应用可能[3] 千里科技战略布局 - 公司确立"AI+车"核心战略 采用"终端业务+科技业务"双轮驱动模式[9]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0.35亿元(同比+3.94%) 归母净利润4001.72万元(同比+65.28%)[10] - 2025年为战略布局落地之年 联合吉利等成立千里智驾公司 推出L3级"千里浩瀚"方案[9] - 聘任华为背景王军担任联席总裁 加强科技业务领导力[11] 技术产品进展 - 发布千里智驾1.0解决方案 标配100TOPS以上算力 旗舰版达700TOPS[11] - 方案分基础版/专业版/旗舰版 已实现"发布即上车"[11] - 未来6个月将发布L3级千里智驾2.0 2026年下半年推出L4级千里智驾3.0[13] - 联合研发千里智驾RLM大模型 采用三段式训练范式提升智驾能力[16][17] - 开发以AI Agent为核心的智能座舱产品 打造"超级AI Agent"[18] 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开始Robotaxi测试 Waymo在4个城市每周执行超25万次行程[6] - 马斯克预计明年下半年将有数百万辆特斯拉完全自主运行[7] - 高盛预测2030年无人驾驶规模超400亿美元 ARK预测5年后达34万亿美元[8] - 特斯拉完全依赖摄像头和AI 千里科技被视为中国行业佼佼者[8] 市场前景判断 - 当前带智驾功能车辆占比不足20% 未来每辆车都将配备[19] - IDC预计2028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销量达2120万辆[19] - L3级政策利好不断 将加速向个人用户普及[19] - 汽车将从出行工具升级为"第三空间" 80%用户日均用车超1小时[19]
加速向“AI+车”转型 千里科技正式发布千里智驾1.0
证券日报网· 2025-06-24 20:25
战略转型与高管任命 - 公司启动以"AI+车"为核心的战略转型,加速汽车产业变革 [1] - 聘任王军为联席总裁,标志着战略转型关键加码 [1] - 王军全面负责科技业务板块,推动业务发展 [5]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发布 - 发布面向L2+级的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千里智驾1 0,分为基础版、专业版和旗舰版三大类别 [2] - 公布L3级、L4级智能驾驶产品路线图:未来六个月发布L3级千里智驾2 0,2026年下半年推出L4级千里智驾3 0 [2] - 定位为Tier 1一级供应商,核心业务逻辑是"做B端大客户生意",跟随核心客户出海 [2] 技术合作与研发进展 - 与阶跃星辰联合研发千里智驾RLM大模型,覆盖基础大模型训练、智驾数据特训和强化学习三个环节 [3] -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开发新一代以AI Agent为核心的智能座舱产品方案 [3] - 与迈驰智行、宁波路特斯机器人等共同投资设立智驾合资公司重庆千里智驾有限公司 [5] 业务布局与合作伙伴 - 主营业务分为终端业务(摩托车、新能源车)和科技业务(汽车AI化解决方案) [4][5] - 与吉利达成战略合作,千里智驾1 0解决方案最先支撑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解决方案 [5] - 定位为独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除吉利外还将与其他车企合作 [5]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在全球零部件供应商中取得1/3左右市场份额 [6] - 强调产业合作重要性,企业不可能单打独斗 [6] - 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客户合作和国内外市场布局 [2]
华为车BU首任总裁王军,转投吉利系智能科技企业
观察者网· 2025-06-22 16:30
人事变动 - 重庆千里科技聘任华为车BU首任总裁王军为公司联席总裁 [1] - 王军曾担任华为3G开发部部长、4G产品线总裁、日本韩国地区部总裁等职 [2] - 千里科技董事会同时选举徐鸿鹄、李传海为副董事长,李传海为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 [10] 华为车BU发展历程 - 2019年5月华为成立车BU,王军出任首任总裁 [4] - 2021年5月余承东接任车BU CEO,王军转任COO兼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 [4] - 华为车BU业务发展为零部件供应商、HUAWEI INSIDE(HI)和智选车三种模式 [4] - 2023年2月王军被停职,9月转任车BU首席战略官 [6] 华为车BU业务表现 - 智选车模式(鸿蒙智行)下的赛力斯问界销售火爆,帮助赛力斯实现盈利 [6] - HI模式下的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等品牌市场表现不佳 [6] 千里科技转型 - 公司前身为力帆实业,2020年破产重组后被吉利控股和重庆两江新区收购 [7] - 2021年与吉利合资成立睿蓝汽车,但月均销量不足5000辆 [8] - 2024年引入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加速向"AI+车"智能化转型 [8] - 2024年2月更名为千里科技,3月推出千里浩瀚智驾方案 [8] 吉利战略布局 - 千里科技成为吉利智能技术重要载体 [10] - 吉利通过千里科技布局汽车智能化竞争 [8][10]
华为车BU前总裁加盟!601777 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6-21 22:04
人事变动 - 公司聘任王军为联席总裁,并选举李传海、徐鸿鹄为副董事长 [2] - 王军曾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具备通信和智能汽车领域的复合背景 [3][4] - 李传海来自吉利汽车集团,负责整车研发及前瞻技术研究 [6] - 徐鸿鹄来自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曾任金融发展局局长等职 [6] 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人事变动引入行业顶尖人才,加速布局科技业务 [2] - 王军将全面负责公司的科技业务,该业务专注于"汽车AI化"解决方案 [5] - 公司实施以"AI+车"为核心的战略转型,整合各方资源打造AI智行平台 [6] - 公司与重庆国资、吉利控股等方共同出资15亿元设立合伙企业,进军智能驾驶领域 [6] 公司背景 - 公司原名力帆科技,2010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首家A股上市民营乘用车企业 [7] - 2024年11月变更董事长为印奇,2025年2月更名为千里科技 [7] - 截至6月20日收盘,公司股价8.29元/股,总市值374.8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