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

搜索文档
在寺墩进入长三角大文化圈:说常州寺墩遗址|访古
经济观察报· 2025-07-10 06:30
寺墩考古史 - 寺墩是一座高出地面约20米的椭圆形土墩,1973年首次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璧、玉琮 [2] - 1978年至1995年进行5次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2200余平方米,确认遗址分为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两个文化层 [2] - 2016年纳入"考古中国"研究课题,2019年后重点发掘核心区域,发现崧泽文化墓葬区、木构建筑遗存和良渚文化砌石遗迹等 [3] 遗址地理与结构 - 寺墩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周围有双重水系环绕 [4][13] - 遗迹包括居住区、墓葬区、祭祀区,居住区发现300平方米的崧泽文化建筑遗存和良渚文化大型建筑基址 [5] - 中心祭台发现3座良渚文化墓葬,其中3号墓随葬品达100多件,包括57件玉礼器 [8] 出土遗物与文化特征 - 陶器数量最多,崧泽文化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红陶为主,良渚文化以袋足陶鬶、刻符大口缸为特色 [9] - 玉器制作精美,包括十二节人面纹玉琮(48组人面纹)、玉璧等,显示高超工艺 [10][11] - 发现带有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日月山刻符陶片,反映与黄河流域的文化联系 [14] 历史地位与意义 - 遗址呈现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的变迁,是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例证 [12] - 良渚文化时期成为除良渚古城外的另一政治经济中心,可能为文明核心区域 [13] - 墓葬贫富差异、大型建筑基址和宗教祭坛表明存在阶级分化和复杂社会组织 [13]
考古成果和历史遗址进馆 多家博物馆焕新登场
央广网· 2025-05-17 09:07
博物馆开放与考古成果展示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于16日起试运营,集中展示1100件(套)史前玉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其中07M23号墓葬出土约340件文物(玉器占210件)[1] - 苏州考古博物馆17日开放,首批展出1200余件(套)文物(80%为首次亮相),并复原重达90吨的"孙吴1号墓"(长15米、宽10米,江浙沪最大单体文物)[1] -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将于18日开放,与遗址公园联动展示良渚文化稻作、玉器等实物,实现"实景游览"体验[2] 重点文物与历史价值 - 凌家滩07M23号墓葬通过"展中展"形式完整再现葬仪,体现对后世玉礼文化的传承影响[1] - 苏州"孙吴1号墓"出土铭文砖、吴侯砖、建兴二年纪年砖及大量金器(均为苏州地区首次发现)[2] -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系统展示临平史前考古发掘历程,还原良渚生活样貌[3]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
人民网· 2025-05-16 23:22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于5月16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开馆试运营,首次系统性展示遗址考古成果及历史价值 [1][4][5][6][10][12][16][17][18] - 博物馆集中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涵盖凌家滩遗址核心考古发现 [1][4][5][6][10][12][16][17][18] 凌家滩遗址历史地位 - 该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存,为探索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的关键节点 [1][4][5][6][10][12][16][17][18] - 自1985年发现以来出土大量重要玉器,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列"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1][4][5][6][10][12][16][17][18] 展品与参观情况 - 重点展品包括玉龙、玉鹰、玉蹲(坐)姿人等代表性玉器 [5][15][17] - 开馆当日吸引参观人员观看展品,博物馆内外景通过无人机及室内摄影完整呈现 [3][7][9][11][13][18]
玉启五千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安徽省主会场活动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启动仪式即将启幕
央视网· 2025-05-14 11:06
活动概况 - 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安徽省主会场活动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启动仪式将于5月15日至16日在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 [2] - 活动包含学术研讨、公众参与和文化传播等多元内容 嘉宾云集 内容丰富 [2] - 系列活动包括"博物馆之夜"、学术研讨会、直播探馆等 5月16日主会场将公布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和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 [4]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亮点 - 凌家滩遗址是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标志性遗址 为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的关键遗存 [5] - 博物馆将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套) 其中110件为首次展出 [9] - 展览结合人工智能、裸眼3D等数字技术 构建文物与虚拟空间的交互场所 [9] - 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玉器特展 集中展示凌家滩考古成果 [9] 特色活动 - 5月16日央博独家直播探馆 由央视主持人任志宏与专家王巍、吴卫红解读文物历史价值及最新考古发现 [18] - 举行凌家滩文化研究院揭牌及专家聘任仪式 加强学术研究 [4] - 发布长三角考古研学线路及微短剧文投专项基金扶持计划 推动文化产业创新 [4] 行业影响 - 活动促进文旅融合 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 为安徽省及全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23] - 通过集中展示博物馆事业发展成果 强化业内交流与文化传播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