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陶器
icon
搜索文档
痴心一片“考古匠”(中国道路中国梦·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人民日报· 2025-07-04 06:08
"择一事,终一生"。自1986年读大学时选择了考古专业,我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考古探索与文物保护。对 这份事业,可以说是初心不改、真心常在、痴心一片。 考古,就是探索未知,去"无字地书"中寻答案,在残缺碎片里觅乾坤。初入学校,听闻老师邹衡先生常 在冬夜拼合陶片,直至凌晨鸡鸣,当时只觉是传奇故事。直到后来进行考古实习,自己第一次把支离破 碎的西周陶片拼合成陶器,那一刻的震撼与感动无以言表,我理解、相信并传承下了那份坚守。 犹记当时,我小心翼翼地把陶片清洗晾干,按照陶质、陶色、纹饰进行分类,不知不觉间,口沿有了、 腹片有了、底部也有了,这就是一件完整的文物啊!用指腹轻轻摩挲着陶器上的纹路与裂痕,仿佛穿越 了千年,与它的制作者在时空的长河两边遥相对望。我意识到,文物不是孤立的器件,它们背后有一个 个活生生的人物、一段段真实的历史。古人将泥土交给火焰、烧制成器,今天的我们以掌心承接余温、 还原成物,其间传递的,就是文明的温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4日 05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破译文明的密码需要代代相传。作为一名"考古匠",我深知自己的责任绝不止于现场发掘,更在于传递 火种、培养人才。刚到 ...
米诺斯文明何以魅力长存(文化只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1 09:10
克里特岛位于连接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不仅孕育了璀璨的爱琴海米诺斯文明,更为希腊古典文 明刻上基因烙印。故宫博物院正在展出的"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展览,汇聚了来自希腊伊拉 克利翁考古博物馆的172件(套)珍贵文物,以神话和考古对照的手法,阐释了大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 元前1100年间米诺斯文明的发展脉络及文化特质。 米诺斯的文化遗产,凝聚着古希腊爱琴文明的精髓。理解并汲取爱琴文明的价值,对身处变革时代 的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米诺斯人是青铜时代的技术先驱。展览中展示的高质量青铜器和双面石模具,证明他们早在5000年 前就点燃了冶金技术的星火,并将铸造工艺推向高峰,广泛应用于凿、斧、钻、锯、剑、矛等产品制 造。这反映了古希腊先民充分认识到先进技术的力量,将其视为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不断追求工艺精 进与应用突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锐意创新的精神和对技术价值的尊重,依然是我们应对挑 战、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品质。 资源匮乏的克里特岛,迫使米诺斯人"向海图存"。他们不畏艰险,扬帆远航,构建起发达的海洋贸 易网络,进口金属、宝石等原材料,出口陶器和黄金珠宝首饰等,深度融入东地中海经济圈。这种面向 海洋 ...
国泰货运顺利护送十尊兵马俑及逾两百件文物赴澳大利亚参展
环球网· 2025-06-30 14:22
原标题:国泰货运顺利护送十尊兵马俑及逾两百件文物赴澳大利亚参展 这批来自陕西西安的文物需先运送至河南郑州,经国泰的香港枢纽运至澳大利亚,继而转往最终目 的地珀斯。 国泰货运团队从由陕西西安起,即全程把控文物的清点与装箱工作,随后并通过GPS追踪系统,实 时监控该批文物由西安运抵至郑州机场一段的运输过程。随后,货物被引导至交付专区并进行安全检 查。 为确保展品运送任务顺利完成,国泰货运根据客户的装载图纸制订了专属的集装方案。所有文物均 通过安全防护网及绑带进行固定,以防在运送途中发生移位。整个流程经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装载人员在 现场提供指导,并由国泰货运团队同步进行监管。全部展品均严格按照要求装载,确保其于起飞和降落 时受到最小程度的影响,并同时于整个地面运输时作全程实时监控。 西澳博物馆与展览馆主管Jason Fair表示:"本次展览的独特之处在于大部分特选的珍贵文物都是首 次于澳大利亚亮相,其中近半数从未离开过中国作展出。我们的任务是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希望观众通 过此次展览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人文,以及中国历史上这一重要时期的故事。" 国泰很荣幸赞助此次于西澳博物馆展出的《兵马俑——陕西秦汉文明展》,展期将 ...
勾勒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图卷(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4 07:02
屈家岭文化考古发现 -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最早发现并正式命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也是该地区最兴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5] - 屈家岭遗址的发现改变了"黄河流域文化中心论"的传统观点,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5] - 2024年屈家岭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5] 遗址时间跨度与重要性 - 屈家岭遗址涵盖了油子岭文化时期(距今5900年—5300年)、屈家岭文化时期(距今5300年—4500年)和石家河文化时期(距今4500年—4200年) [6] - 遗址基本涵盖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江汉平原史前文明的主要发展阶段 [6] - 对研究中国史前人类聚落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 稻作农业发现 - 屈家岭遗址发现的水稻遗存是长江中游第一次发现史前稻作遗存 [7] - 农作物种子中碳化稻米数量最多且以粳稻为主,粟只占极小比例 [7] - 早在油子岭文化时期屈家岭地区就有了较为成熟的稻作农业 [7] 陶器工艺成就 - 蛋壳彩陶杯距今5000多年,薄如蛋壳(0.2—0.5毫米),质地细腻,图案精美 [8] - 黑彩蛋壳陶器表面光滑细腻,光泽感强,有近似玻璃的质感 [8] - 屈家岭遗址蛋壳黑彩陶的呈色原理与后世黑釉陶几乎完全相同 [8] 建筑技术发现 - 发现面积约510平方米的屈家岭文化大型建筑遗迹F38 [9] - 建筑有黄土台基和70余个磉墩,最大磉墩长约3.3米,宽约1.7米,深约1.5米 [9][10] - 该建筑应有3层,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式建筑 [10] 水利系统发现 - 熊家岭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是目前已知构成要素最完备的史前水利系统 [11] - 熊家岭水坝晚期坝形成年代为距今约4900年—4800年,早期坝为距今约5100年—4900年 [11] - 郑畈水利系统年代为距今约5000年—4900年 [11] 文化传播与教育 -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屈家岭文化进校园"活动,累计接待学生30余万人次 [12] - 承办七国华裔青少年参加的"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接待20余个国家7000余名海外游客 [12] - 遗址公园举办射箭比赛、汉服舞蹈、陶艺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12]
青年筑梦乡村 助力文化振兴(青年观察·乡村和青年双向奔赴②)
人民日报· 2025-06-08 08:39
乡村文化振兴与青年参与 -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青年人在其中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1] - 通过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可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个人成长的双向奔赴 [1] - 青年人通过创业、非遗传承等方式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大山,如90后侗族女孩石贤回乡创立非遗工坊 [2][3] 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 - 石贤通过非遗工坊将苗族银饰、侗蜡染、侗绣等传统手艺转化为畅销商品,目前已发展200余名绣娘 [2][3] - 非遗工坊提供免费教学和技能培训公益班,帮助绣娘适应市场需求 [4] - 注重培养年轻非遗传承人,吸引年轻人从事非遗手艺人、乡村主播等工作,形成行业正向循环 [4]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 - 福建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通过"古村修复计划"抢救性修复500多栋古民居 [6] - 90后民宿主理人胡文亮将老宅改造为民宿,保留夯土墙等传统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设施 [5][6] - 龙潭村目前拥有3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300多张民宿床位,新增12家经营主体 [8] 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兴德村制陶历史近290年,全家久返乡传承制陶工艺 [11] - 全家久通过引进搅拌器、炼泥机等设备改良工艺,成品率提高到85% [13] - 创新陶器样式,新增茶罐、花盆等文创产品,2023年已烧制600件供不应求 [13] 文旅融合新模式 - 全家久将陶艺作坊升级为文旅体验点,打造"非遗+旅游""非遗+研学"运营模式 [14] - 龙潭村通过文创空间、音乐会等活动吸引游客,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8][9] - 石贤通过民族文化推介活动吸引游客,带动村寨文化复兴 [3]
凌家滩遗址: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宝库|访古
经济观察报· 2025-06-06 08:50
凌家滩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凌家滩遗址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有村民挖地时,从地下挖出玉环、石锄、石凿、石铲等,乡 文化站站长李余和闻讯,按规定接手了这批文物,同时上报县文化局和文物所,经县文物所转报安徽省 考古研究所,这座在地下埋藏了50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重要遗址得以被发现。 (原标题:凌家滩遗址: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宝库|访古) 作者 翟德芳 看完安徽省博物馆以后,我立刻南行,跨过长江,赶往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 址。凌家滩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考古遗址,它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文明 提供了重要资料,我曾经看过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的图片,为之心折,早就想到现场看看,实地 感受古人的杰出创造和艺术火花。然而,还是然而,我到达凌家滩时,却见总体建成的遗址考古公园建 筑物关门闭户,游客寥寥,大概也是因为大家正在享受春节美好的假期吧? 在遗址现场看不到什么,我又赶往含山县博物馆。到了这里,我惊喜地发现,"含山县博物馆"这一馆名 还是我大学时的恩师张忠培先生所题。进到馆内,倒是对凌家滩遗址有所介绍,也陈列了一些遗址出土 的陶器,但重要的玉器则几乎全是复制品,令我极其失望。所幸我在安 ...
“重现”代达罗斯迷宫:与希腊克里特岛神话相遇|观展
经济观察报· 2025-05-25 08:56
(原标题:"重现"代达罗斯迷宫:与希腊克里特岛神话相遇|观展) 作者 颜歆窈 横卧在爱琴海南端的克里特岛,与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北非大陆、小亚细亚隔海相 望,是联结欧亚非三洲的关键跳板。在古希腊神话中,这里是众神之王宙斯的故乡。 克里特岛的地理位置 在这片玄秘莫测的土地上,古希腊人留下了许多传说神话与未解谜团,最为突出的就是代达罗斯神话。 代达罗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代表匠艺与创造精神的重要人物,其建造克里特岛米诺斯迷宫、发明蜡翼的故 事广为流传,这些传说既是传闻,又像历史,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兴趣。 写有线形文字B的书页形泥板 公元前1375年~公元前1300年 发现于克里特岛克诺索斯王宫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馆长亚瑟·伊文思登陆克里特岛,在克诺索斯王宫遗 址展开全面发掘,不但真正揭开"迷宫"面纱,还发现了陶器、印章、石器、金属器、壁画等大量青铜时 代珍贵文物。 王宫风格陶罐(局部) 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450年 发现于克里特岛克诺索斯的未发掘宅邸 鸟巢形方解石碗 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800年 发现于克里特岛普拉塔诺斯的托洛斯墓A 发现于克里特岛的印章 颗粒状金戒指 公元前 ...
游客行李箱变身“跨国贸易新载体”
消费日报网· 2025-05-20 10:44
□ 本报记者 王 洋 5月17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红桥市场内,行李箱的轱辘声与扫码支付的"叮咚"声交织,翻译机中时不时冒出的 各国语言好似一笔笔交易的背景音乐…… 国际旅客的行李箱正在成为更多"微型跨国贸易"的见证者。记者注意到,随着多重利好政策落地,"反向代购"现 象悄然兴起。国际旅客化身"跨国买手",将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玩具、家居等商品塞满行李箱,带回本国市场 转售或自用,成为中外民间贸易的独特风景线。 有分析人士指出,"反向代购"的兴起既是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竞争力的高度认可,也是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全 球市场"转型的生动注脚。 行李箱成贸易新工具 旅游商品和高差价产品成"老外"最爱 近期,TikTok上"ChinaTravel"(中国游)话题播放量已接近10亿。围绕"ChinaTravel"衍生的"ChinaShopping"(中 国购)正在中国发酵。 "我们的银壶都是纯手工锻造,客单价相对较高,会吸引一些喜欢东方茶文化的外国游客。"一家销售非遗手工茶 器的店主告诉记者,店内销售的产品大多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不等,主要客群来自东南亚以及法国、英国等有饮茶 文化的地区和国家。 "旅游商品承载了满足旅游 ...
荣昌爆火启示录:一座四五线小城如何接住224万游客的泼天富贵?
搜狐财经· 2025-05-17 23:15
怎么说呢,今年"五一"假期最让我震撼的,不是三亚的碧海蓝天,也不是西安的兵马俑长队,而是重庆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区——荣昌。这个人均GDP排名靠前却鲜为人知的地方,硬是用29万只卤鹅、政府食 堂变"超级大饭堂"的神操作,接住了224万人次的"泼天流量"。你懂的,这种四五线小城市的逆袭,可 比一线景区爆满更有看头。 "食堂开放"背后的民生算盘 话说回来,荣昌这波操作最绝的,莫过于把区政府食堂直接开放给游客。刚开始网上疯传时,我还以为 是山东哪个县搞的噱头,后来一查地图才发现——好家伙,重庆还有这么个宝藏地儿? 但仔细想想,这招简直是教科书级的危机公关。荣昌全区社会餐饮满打满算就两万个座位,就算翻台四 次也顶多同时接待八万人。可"五一"当天涌进来多少游客?224万!35℃高温下,游客为吃一口卤鹅、 铺盖面、黄凉粉排队几小时,后厨师傅颠勺颠到手发抖。这时候政府食堂开放几千个座位,哪是什 么"抢生意",分明是救命稻草。 对了突然想起,那位挂着熊猫眼接受采访的贺大厨,操着烟熏嗓吐槽:"天不亮就抡锅铲,干到半夜三 更才能喘口气!"光五一当天,他们后厨就消耗了1500斤猪肉,八位荤菜主厨日均工作超13小时。这种 极限状态下, ...
考古成果和历史遗址进馆 多家博物馆焕新登场
央广网· 2025-05-17 09:07
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 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多所考古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焕新登场,将考古成果和历史遗址"搬"进馆内,陆 续面向公众开放。 16日起开馆试运营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除了全方位集中展示1100件(套)史前玉器、石器、陶器 等珍贵文物,一个名为07M23号的整座墓葬出土文物的集中陈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安徽省含 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主任唐军透露,该墓葬出土约340件文物,其中玉器约210件。 唐军:通过"展中展"叙事的形式,把整个07M23号王者大墓的葬仪做了一个完整的再现,体现了对 后世玉礼形成的传承和影响。 今天(17日)开放的苏州考古博物馆首批展出1200余件(套)出土文物,其中五分之四以上展品为 首次亮相。令人震撼的展品之一便是将近90吨的"孙吴1号墓"的复原重现。这个长15米、宽10米的"庞然 大物",是江浙沪地区至今展出的最大单体文物。墓室由苏州考古人员经过7年发掘后,成功"搬家"到博 物馆,并进行了精细复原。 苏州考古博物馆馆长、苏州考古所所长程义:以它的级别一定是宗室家族非常高的人物的墓,出土 了铭文砖、吴侯砖、建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