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玉器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高蒙河:从红山文化一条“龙脉”看中华文明起源
新浪财经· 2025-06-26 11:38
展览概述 - 上海博物馆"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以"龙"为暗线,展示五千多年前龙形文物的发展脉络,形成一条"龙脉",并汇聚红山文化重要考古历程和最新发现 [1] - 展览采用双线交织方式展示,主线围绕红山文化的文明成就,"龙"元素作为暗线贯穿始终,分为"龙出辽河""龙行红山""龙衍九州"三个单元 [3] - 展览通过展厅正中心的"文明之轴"将入口中心展柜的C形玉龙、玦形玉龙等文物串联起来,对照展示龙形文物在辽河流域的产生、发展、传播和红山文化的兴起、繁荣、影响 [5] 展品亮点 - 展出的龙形文物以考古出土为主,汇集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和北京、天津、上海四省三市藏品,涵盖蚌陶石玉四类材质 [6] - 吉林左家山遗址出土的石龙距今约6000多年,或为中国迄今所见最早的石雕龙,与红山文化玉猪龙十分接近,或为后来各地玉雕龙的"祖形" [6] -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彩陶坡遗址发现的蚌质龙形遗物是首次考古发现的红山文化早中期的龙形文物,身躯呈现横向舒展开来形态 [8] - 展出红山文化玉龙16件,包括1件C形玉龙和15件玦形玉龙(玉猪龙),玉龙作为红山文化最为人熟知的玉器,按照器型可分为C形龙和玦形龙两种 [10] - 展厅中轴线上的C形玉龙为故宫博物院藏品,与国博所藏的"中华第一龙"造型相似但玉色不同 [12] - 1984年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是首次通过正式考古发掘发现的玉龙,非常精美,是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视觉标识之一 [14] - 2024年内蒙古元宝山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考古出土最大的玦形玉龙,长15.8cm,丰富了内蒙古地区红山文化高等级墓葬的认识 [14][18] 红山文化研究 - 红山文化玉龙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制作规范,形制变化不大,表明红山文化形成了较为统一的信仰和礼制 [15] - 作为红山文化礼制与信仰重要载体的玉龙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甚至超越红山文化其他类型的玉礼器 [17] - 展览集中展示近200件(组)红山文化玉器,包括勾云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玉凤、玉人等重器,体现了红山文化复杂的玉礼体系,是后世玉礼器传统"六瑞"理念的滥觞 [17] - 展览汇聚38件(组)人像类文物,横跨距今8000至4000年,反映了辽河流域祖先崇拜的深厚根基 [19] - 红山文化坛庙冢是红山文化礼制建筑的代表,被誉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对后世影响巨大 [23] 最新考古发现 - 聚落考古方面发现了魏家窝铺、马鞍山桥、哈民忙哈等大型聚落遗址,丰富了红山文化早中期聚落分布、规模和形态的认知 [23] - 墓葬考古方面发现半拉山、元宝山、郑家沟等积石冢为主的遗址,加深了对红山文化积石冢及其反映的葬俗和祭祀行为的理解 [25] - 牛河梁遗址发现并初步确认了9个大型积石台基,总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最厚堆积可达4-5米,展示了红山社会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 [25] - 在"女神庙"周边台基发现了中轴对称的道路和排水系统,与"女神庙"连为一体,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以中轴对称方式营建的礼制建筑 [25] 理论研究成果 - 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红山文化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之一,大约为距今5800—5200年 [27] - 红山文化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文明形态,牛河梁的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把中华文明起源向前推进了五六百年 [27] - 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被写入人教版《中国历史》上册,是继良渚遗址之后又一列入统编教材、实证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材料 [29]
扬州工美7件作品喜获“百鹤杯”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10:50
本报讯 (记者 贾淘文 □ 孙卫华)日前,以"工美中华 向品而兴"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圆满落幕。在本届博览会 上,扬州工美展团携扬州漆器、玉器、紫砂雕塑等品类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参展。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光的玉雕作品《双寿耳瓶》和《爵杯》, 在博览会同期举办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师工匠非遗精品展上亮相,向参观者展示了新时代"扬州工"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 扬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博览会,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选取了20件作品,参加'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 创新大赛评比,7件参赛作品获奖。其中,《'观山色'漆盒》荣获'百鹤金鼎奖',玉雕《千禧富贵连理对瓶》荣获'百鹤奖',玉雕《翡翠福寿 瓶》、纯雕漆《溪山雅集》台屏、玉雕《观器论道 山水文房》、和田白玉籽料雕《金玉满堂瓶》、玉雕《全家福》荣获'百鹤新锐奖'。" "百鹤奖"作品《千禧富贵连理对瓶》 "百鹤新锐奖"玉雕《翡翠福寿瓶》为扬州玉器厂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毅进领衔、何志成等玉雕师设计制作。以色泽紫绿相 间的优质缅甸翡翠玉石为原料,瓶盖和瓶身取自于同一块玉石,上下融为一体, ...
北京翰海春拍呈现1800余件拍品
北京商报· 2025-06-13 00:38
本季拍卖近现代书画两个专场甄选890余件精品,涵盖收藏领域的主流品类与知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如 齐白石《松溪禽趣》《鬻画担夫图》,傅抱石《峦途新象》,冯超然《关山暮雪图》,金协中《三国故 事》,生动传神。另有溥儒、于非闇、王心竞等十六家《各家法书》松风画会成员集体创作的四条屏等 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古代书画板块,呈现240余件来自明代与清代不同时期、各大流派的杰出作品, 包括陆远《仿黄子久夏山雨过图》、刘墉《行书》、何绍基《行书八言联》以及皇帝御笔书法等。 中国玉器专场推出240余件拍品,涵盖明清佩饰及赏玩器等多种类型,古董珍玩专场推出270余件拍品, 以清代陈设瓷器为主,同时包含民国瓷器、铜器、金铜佛像等品类。"清乾隆御制胭脂红地锦上添花洋 彩缠枝花卉纹瓶"为本场重器,是中西合璧的罕见洋彩佳作。"清乾隆青花十字杵镗锣洗(二件)"来自 国有文物商店旧藏,"明正德铜双耳衔环阿文筒式炉"造型新颖,流传有序,有多次出版和展览。 6月12日—14日,北京翰海2025春季拍卖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此次春拍推出近现代书画 (一)、近现代书画(二)、古代书画、中国玉器、古董珍玩、现当代美术六大专场,臻集1800余件文 ...
凌家滩遗址: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宝库|访古
经济观察报· 2025-06-06 08:50
凌家滩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凌家滩遗址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有村民挖地时,从地下挖出玉环、石锄、石凿、石铲等,乡 文化站站长李余和闻讯,按规定接手了这批文物,同时上报县文化局和文物所,经县文物所转报安徽省 考古研究所,这座在地下埋藏了50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重要遗址得以被发现。 (原标题:凌家滩遗址: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宝库|访古) 作者 翟德芳 看完安徽省博物馆以后,我立刻南行,跨过长江,赶往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 址。凌家滩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考古遗址,它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文明 提供了重要资料,我曾经看过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的图片,为之心折,早就想到现场看看,实地 感受古人的杰出创造和艺术火花。然而,还是然而,我到达凌家滩时,却见总体建成的遗址考古公园建 筑物关门闭户,游客寥寥,大概也是因为大家正在享受春节美好的假期吧? 在遗址现场看不到什么,我又赶往含山县博物馆。到了这里,我惊喜地发现,"含山县博物馆"这一馆名 还是我大学时的恩师张忠培先生所题。进到馆内,倒是对凌家滩遗址有所介绍,也陈列了一些遗址出土 的陶器,但重要的玉器则几乎全是复制品,令我极其失望。所幸我在安 ...
非洲好物网购季系列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 “非洲优质商品的展示舞台”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0
在湖南长沙五一商圈的一家便利店,非洲咖啡试饮活动吸引许多人排队。长沙市民李利霞对记者 说:"以前觉得非洲商品很遥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非洲好物,太方便了。" 作为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的专题活动,非洲好物网购季系列活动近日在湖南长沙举行,快闪店、进商 超、直播季、综合展等陆续开展,快闪店集中展示了十大品类共200余款非洲特色商品。长沙主城区多 家便利店化身非洲好物"驿站",埃塞俄比亚咖啡豆、南非红酒等商品摆满货架。湖南友阿便利超市管理 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新超介绍,便利店上架了40余款颇具性价比的非洲特产,在热门商圈的主题门店还举 办了非洲咖啡、葡萄酒试饮活动。活动供应商湖南达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负责人罗婇宁表示, 此次与便利店合作是线下渠道的突破,"非洲好物真正走进了社区"。 "潮味非洲"体验区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马达加斯加玛瑙打造的车挂、项链,莫桑比克水晶制作的 戒指,非洲石雕、玉器等手工艺品吸引不少年轻人驻足。 在位于湖南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直播电商孵化中心,非洲特产通过电商平台、主播带货,从"云端"直达消 费者。"这是非洲优质商品的展示舞台,更是落实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重要实践。"卢 ...
聚星汇‖国际拍卖是文化出海的重要载体和加速器
谈及北京聚星汇国际拍卖,其独特的经营优势备受瞩目。在经营模式上,秉持多元化策略,广泛覆盖各类艺术门类与收藏领域,满足 不同藏家的多样化需求;在品质把控方面,建立起严格的鉴定评估体系,每一件拍品都需经过权威专家团队的严谨鉴定与科学评估, 确保拍品的真实性与价值;服务全程追求高品质,从拍品征集、专业鉴定,到精心布展、激烈拍卖,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以专业、 诚信的服务态度赢得客户信赖;同时,积极拥抱创新,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平台,打破地域限制,拓展拍卖受众范围,极大 地提升了拍卖效率与透明度;更难能可贵的是,聚星汇始终将文化传承视为己任,通过一场场拍卖活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 合,还积极投身文化公益事业,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艺术盛宴激发文化出海新动能。此次北京聚星汇春拍不仅是一场艺术与商业的成功融合,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 北京聚星汇国际拍卖将继续深耕艺术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推动文化艺术品交易的同时,积极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世界 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艺术成功宴。 当艺术珍品与时代价值激烈碰撞,一场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盛会在北京绽放光芒。2025年5月25日,北京聚星汇国际 ...
“琼州鉴宝”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举办 生动科普提升民众文物鉴赏水平
海南日报· 2025-05-19 09:21
"琼州鉴宝"活动上,市民游客听取文物知识讲解。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茂金 摄 海南日报嘉积5月18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子仪 刘晓惠)5月18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内 热闹非凡,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联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的"琼州鉴宝——民间收藏文物 公益鉴定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热情参与。活动现场,不仅有资深文物鉴定专家团队提供权威的鉴定服 务,还有丰富多彩的文物知识普及和文物保护法宣传活动,成为了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 文化盛宴。 上午10点,活动正式开始,市民们手持各式各样的藏品在活动展台前排起长龙。专家们不仅对藏品进行 了细致入微的鉴定,还就文物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鉴赏技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每一位参与者都 能在"鉴宝"的同时,学到宝贵的文物知识。 在实物标本展览区,精选的陶瓷、玉器类标本吸引了众多目光。通过实物对比,专家们详细解读了不同 时期、不同地域文物的特点和差异,使市民们对文物鉴赏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来自文昌的"候鸟"老人岳先生带着一个琉璃瓶来到了现场寻求专家鉴定。他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他对自己的藏品有了 ...
考古成果和历史遗址进馆 多家博物馆焕新登场
央广网· 2025-05-17 09:07
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 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多所考古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焕新登场,将考古成果和历史遗址"搬"进馆内,陆 续面向公众开放。 16日起开馆试运营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除了全方位集中展示1100件(套)史前玉器、石器、陶器 等珍贵文物,一个名为07M23号的整座墓葬出土文物的集中陈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安徽省含 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主任唐军透露,该墓葬出土约340件文物,其中玉器约210件。 唐军:通过"展中展"叙事的形式,把整个07M23号王者大墓的葬仪做了一个完整的再现,体现了对 后世玉礼形成的传承和影响。 今天(17日)开放的苏州考古博物馆首批展出1200余件(套)出土文物,其中五分之四以上展品为 首次亮相。令人震撼的展品之一便是将近90吨的"孙吴1号墓"的复原重现。这个长15米、宽10米的"庞然 大物",是江浙沪地区至今展出的最大单体文物。墓室由苏州考古人员经过7年发掘后,成功"搬家"到博 物馆,并进行了精细复原。 苏州考古博物馆馆长、苏州考古所所长程义:以它的级别一定是宗室家族非常高的人物的墓,出土 了铭文砖、吴侯砖、建兴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
人民网· 2025-05-16 23:22
5月16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迎来开馆试运营,首次面向社会系统性展示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集中展 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 这是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展出的玉镯(5月16日摄)。 这是5月13日拍摄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外景(无人机照片)。 5月16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迎来开馆试运营,首次面向社会系统性展示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集中展 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 凌家滩遗址作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是探索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遗存、关键节点、关键区域。遗址自1985年发现以 来,出土大批重要玉器,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5月16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迎来开馆试运营,首次面向社会系统性展示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集中展 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 凌家滩遗址作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是探索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遗存、关键节点、关键区域。遗址自1985年发现以 来,出土大批重要玉器 ...
玉启五千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安徽省主会场活动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启动仪式即将启幕
央视网· 2025-05-14 11:06
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重点强调 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任务,博物馆如何明确自身角色,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时代同频共振。 "s CH F the state p 5 . le e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鞋造灶 :发与 17 发生包 Breat micross 1024 6 DDD D 6 53 0 0 STATE C 5月16日,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将揭开面纱,集中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套),系统呈现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 早期发展的重要价值,其中约110件珍贵文物均属首次展出。展览还结合人工智能、裸眼3D等最新数字手段,构建文物、历史与数字虚拟空间交互场所,让 游客领略凌家滩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安徽省主会场活动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启动仪式将于5月15日至16日在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盛大启幕。此次 活动嘉宾云集,内容丰富,看点十足,将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