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减排贷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吉安如何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10-23 14:13
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 - 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纲领衔的高规格工作专班,构建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县区落实的三级责任联动机制[1] - 建立生态环境、住建、城管、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协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与联合执法[1] - 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全面试点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建设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营[1] - 推动金融机构开发环保贷、碳减排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增加无废城市建设投入[1] - 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减免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12.42亿元[1] - 出台《吉安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明确部门分工、主体责任及监管要求[3] 资源循环体系建设 - 工业固废方面构建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电子危险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特色循环产业链条[2] - 农业废弃物方面探索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路径[2] - 建筑垃圾方面发展全装配式建筑,推行就地消纳与再生利用相结合模式[2] - 危险废物处置实行一企一管等点对点定向利用途径[2] - 实施老树发新枝工业技改项目256个,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2] -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园引入特许经营模式,2024年全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74.32%[2] 重点领域突破与产业成果 - 选定工业、农业、建筑、生活、危废等领域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突破口[2] - 生活垃圾处置探索两网融合新模式,将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有效衔接[3] - 加强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产生单位分级分类差异化管理,开展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转运试点[3] - 累计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19个、省级绿色工厂40个,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省级绿色园区9个,数量居江西省前列[3] - 构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引领,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食品主导支撑的1+4工业产业体系[3] - 聚焦氢能产业和新型储能产业,抢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柔性电子等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3]
夯实区域金融服务“基石” 推动区域产业再上台阶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7
公司核心业务与定位 - 浙江省首家上市农商银行 深耕本土市场 坚持银行自身发展好 区域经济服务好 社会责任履行好的经营初心 [1][2] - 构建全方位成体系以人为核心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做老百姓家门口银行 借助点多面广的农信优势构建强大普惠金融服务平台 [3] - 在柯桥区存款市场占比超40% 贷款市场占比30% 连续十年获得行风评议第一名 2023年获优胜单位称号 [3] - 近10年坚持推进大零售和数字化转型 三次获得农商银行标杆银行称号 2023年6月成为绍兴金融系统首家全国银行业百佳示范单位 [3] 区域经济环境 - 柯桥区拥有市场主体19万余家 规上工业企业1300余家 上市企业25家 上规模民营企业数量居浙江省第一 [1] - 纺织业为支柱产业 年产值超1300亿元 产能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1] - 新材料 生命健康 泛半导体三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初步形成新材料园 健康岛 光电谷等新兴产业集群 [1] 绿色金融战略实施 - 出台绿色金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实施差异化绿色信贷政策 结合信贷投向指引发挥资源配置功能 [5] - 截至2024年12月末绿色贷款金额45.909亿元 较年初新增27.13亿元 增速达144.44% [5] - 绿色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3.56% 较年初提升1.9个百分点 年均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不良率为零 [5] - 重点支持印染产业集聚升级 截至2024年12月末对印染企业相关升级贷款投放余额达35.44亿元 [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创新绿能贷系列产品 包括碳效贷 节能减碳技改贷 碳减排贷 [5][6] - 截至2024年12月末服务碳效码企业561户 贷款121.56亿元 服务节能减碳技改企业88户 贷款37.4亿元 [6] - 服务绿色能源金融评价运用企业677户 贷款113.58亿元 [6] - 通过排污权抵押 碳排放权抵押等方式累计发放绿色贷款144.24亿元 余额5.96亿元 [6] - 开发基于碳排放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的金融产品 探索纺织行业碳足迹金融产品 [6] 特色化运营体系 - 设立两家绿色金融特色支行:滨海支行支持绿色工业贷款 王坛支行支持绿色农业贷款 [6] - 总行在信贷资源配置 资金价格 产品试点 人员配备 尽职免责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6] - 客户选择该行主要因服务团队重视客户痛点 尽管大行利率更低仍保持合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