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搜索文档
“开放创新 绿动未来”绿色价格认证研究成果发布会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9-14 19:11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战略 - 通州区聚焦绿色建筑 绿色交通 绿色产业三大关键领域 强化绿色能源 绿色环境 绿色文化三个重要支撑 全力打造国内引领性 国际影响力的绿色标杆[1] - 依托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叠加机遇 激发绿色创新活力并深挖绿色发展动能[1] 绿色价格认证体系建设 - 探索构建覆盖生态成本 市场激励与政策协同的绿色价格体系 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全周期[2] - 通过理论创新 机制突破 场景示范推动绿色价格认证体系应用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项目[2] - 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关键 对推动绿色转型至关重要[2] ESG信息披露与数据平台 - 发布《环境 社会 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涵盖435个ESG指标 覆盖企业全产业链并提供标准化披露框架[3] - 中国企业绿色发展社会贡献数据平台通过货币化测算企业绿色贡献 实现全国 各省份 行业 上市公司层面的数据可视化[3] - 平台已接入超5000家上市公司数据 未来将服务政府监管 企业转型与绿色投资[3] 绿色投资价值实证 - 中国上市公司绿色发展社会贡献指数以ESG理念为核心 包含16个一级指标 5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3] - 指数以沪深300为基准进行市值中性化处理 2022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样本组合年化收益率达12.3% 显著优于市场基准[3] 绿色发展案例征集 - 面向全国征集低碳技术 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深度挖掘企业绿色发展经验[4] - 代表性案例将编入《2025绿色发展案例征集成果集》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4]
转型金融赋能 钢铁行业加快低碳转型
金融时报· 2025-06-19 11:12
全球钢铁行业现状 - 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是全球钢铁生产的主导力量 [1] - 全球7%至9%的碳排放来自钢铁生产,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15% [1] 政策与金融支持 -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积极制定转型金融指引,河北省出台首个地方性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 [1] - 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有望推出贴息、加权考核调整、类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激励机制 [2] - 金融机构应扩大转型金融案例应用,推动钢铁行业向低碳生产转型 [6] 技术路线与投资需求 - 到2025年电弧炉钢铁产量将占粗钢总产量的15%,2030年提升至20%以上 [3] - 未来5年钢铁行业至少需要1320亿元人民币资本支出,其中14%用于电弧炉转型,41%投向氢气直接还原铁-电弧炉生产 [3] - 氢气电解相关投资占基础设施总投资的41%,是绿色钢铁生产降本的重要挑战 [3] 转型金融实践 - 2024年河北省银行业发放钢铁行业转型贷款28亿美元,提供5-150个基点贴息优惠 [4] - 2024年中国发行12只钢铁相关GSS+债券,总规模30亿美元 [4] - 河钢集团发行6只特定用途债券总规模90亿美元,安阳钢铁发行6亿元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 [4] 龙头企业动向 - 宝武集团发行百亿元低碳转型"一带一路"债券,不低于70%用于低碳转型领域 [5] - 宝武集团联合国有资本发起绿碳基金,认缴规模超百亿元 [5] 未来发展建议 - 钢铁行业需加快实现低碳发展目标与政策框架的有效衔接 [6] - 监管部门应建立基于已验证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完善政策框架 [6] - 钢铁企业应积极利用现有转型金融框架争取脱碳融资,制定落实转型计划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