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佳白
icon
搜索文档
高端龙头啤酒公司渠道专家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啤酒行业 - **公司**:百威、哈尔滨啤酒、雪花啤酒、珠江啤酒、嘉士伯、蓝妹、科罗娜、教士、健力士、福佳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5年5月中国市场表现 - 整体销量下滑约10%,超高端价格带下滑5.3%;蓝妹下滑5.5%,科罗娜下滑12%,教士增长28%,健力士增长25%,福佳白下滑17%;百威高端产品下滑6.7%,核心价产品下滑近18%,哈尔滨部分产品表现不佳,雪花下降6.1%,Value价格带产品总体下滑约10% [2] - 健力士预计年底销量超一万吨,全面国产化后毛利结构有望提升15%-20% [2] - 广东地区对整体销售拖累最大,占40%权重,其次是东北地区,占比接近40% [2] 超高端价格带趋势 - 1 - 5月压力逐步减少,相比去年同期降幅收窄,预计全年可能低个位数增长或小幅下滑 [5] 百威品牌发展趋势 - 目前在广东和福建地区面临较大压力,预计三季度末或四季度进入低基数增长阶段 [6] 库存与经销商问题 - 市场需求急剧下降是主要矛盾,经销商因担心产品滞销和低价压缩利润空间而不愿进货 [7][9] 嘉士伯应对措施 - 控货端帮助经销商去库存,调整进货指标;优化经销网络,减少不合理经销商;提升品牌形象,刺激消费需求 [10] 2024年5 - 12月全国啤酒销量情况 - 各月销量均有下滑,6月、9月、11月和12月降幅明显,不同价格带各月增速有差异 [11] 广东市场情况 - 从2024年二季度开始下滑,原因包括珠江97纯生促销、CD类餐饮渠道推进和经销模式差异 [12] - 不同品牌在不同渠道表现不同,百威在直营渠道份额高,哈尔滨在CD类餐饮表现好,珠江在非直营渠道占比多,雪花在部分地区TC类餐饮份额高 [16] - 预计2025年四季度出现变化,采取改变经销商结构和推出新品的措施应对 [17] 市场竞争格局 - 珠江啤酒份额提升,替换哈尔滨和部分百威份额,消费降级使部分消费者转向珠江纯生 [15] - 雪花将百威大型连锁餐饮客户转变为专场店,嘉士伯分走部分高端餐饮及夜店份额 [17] 公司策略调整 - 改变经销商结构,将小经销商纳入一级经销商;聚焦核心渠道,以地方性啤酒为主导产品,加大百威产品推广 [18][19] - 与泰谷合作的创新区域(湖北和安徽)1 - 5月销量显著增长,该模式有望在其他非发达地区推广 [19][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超高端价格带指平均售价12元以上的产品,包括蓝妹和科罗娜等 [4] - 百威、雪花和珠江啤酒市场覆盖和终端接触模式不同,百威靠经销商覆盖小店,雪花用小经销商区域划分模式,珠江采用深度分销模式 [13] - 小店产品利润度低影响经销商选择,导致2024年广州地区哈啤份额被珠江快速替换 [14]
涨价后,百威在中国的销量还在跌
搜狐财经· 2025-05-16 20:3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4.6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估15.2亿美元,同比下滑7.5% [1] - 净利润2.34亿美元,低于市场预估2.35亿美元,同比下滑18.47% [1] - 总销量19.741十万公升,同比下降6.5%,中国市场销量减少9.2% [2][3] - 毛利率51.0%,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中国市场每百升收入下滑3.9% [2][10] - 正常化除息税前盈利331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8%,盈利率22.7% [2] 中国市场困境 - 中国地区收入减少12.7%,主因即饮渠道疲弱及库存管理措施(占销量跌幅25%) [3] - 高端市场份额受青岛啤酒、华润啤酒挤压,毛利率从2021年53.9%降至2024年50.4% [9][12] - 渠道策略失灵,中高端餐饮及夜店需求不振,固有"夜店之王"优势削弱 [7][9] - 三四线市场布局弱于本土品牌,经销城市仅235个,青岛啤酒覆盖40多家工厂及11622个经销商 [18][20][21] 区域表现分化 - 亚太东部(韩国为主)销量及收入同比增11.9%和11.7%,西部(中国、印度)收入降13.8% [3][11] - 韩国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与中国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3] 成本与战略调整 - 销售成本减少7.5%,每百升成本降1.5%,主因大宗商品价格利好及成本管控 [5] - 员工数量从2023年2.5万减至2024年2.1万,裁员约4000人 [6][7] - 转向中低价位市场,推广8-10元价格带产品,与餐饮品牌联名(如"鱼酷") [15][16] - 拓展非即饮渠道,与太古可口可乐合作覆盖家庭及中餐厅场景 [17][18] 行业竞争与趋势 - 中国啤酒行业产量连续下滑,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 [22] - 本土品牌高端化加速,青岛啤酒毛利率40.11%,华润啤酒41.1%,逼近公司水平 [9] - 市场份额向全国性品牌集中,公司面临年轻消费群体吸引力下降挑战 [23][24]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4月程衍俊接任CEO,为首位中国籍CEO,强调渠道与品牌组合优化 [22] - 2024年11月Fabio Sala出任中国区总裁,刘竹西接任首席销售官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