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焦框架镜

搜索文档
部分出厂价“跳水”OK镜行业或洗牌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07:13
行业现状 - OK镜市场释放降价信号,爱博医疗角膜塑形镜出厂价格略有下调,对公司业绩增长贡献减弱 [2] - 行业整体承压,受消费环境扰动及其他近视矫正产品推出影响,欧普康视、昊海生科等企业同样指出市场竞争加剧 [2][3] - 角膜塑形镜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受到眼科专家和用户认可 [3] - OK镜价格在6000元至1万元不等,每1.5-2年更换一副,每年护理费用约5000元 [3][7] 市场变化 - 爱博医疗2024年近视防控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0.79%,视力保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1.84%,隐形眼镜业务占总营收30.21%,角膜塑形镜占比16.76% [4] - 欧普康视2024年硬性接触镜类产品销售收入下降6.73%,主要因高端消费疲软、减离焦框架镜分流用户及品牌增多竞争加剧 [5] - 昊海生科提到2023年下半年起消费市场疲态影响角膜塑形镜品类,新产品获批加剧内部竞争,功能性框架镜分流客户 [6] 竞争格局 - 国内角膜塑形镜主要企业包括欧普康视、欧几里得、亨泰光学(昊海生科)、爱博医疗、Alpha和韩国露晰得等 [3] - 框架眼镜企业推出模拟角膜塑形镜原理的减离焦框架镜,售价较低且销售渠道更广,分流部分潜在用户 [5] - 角膜塑形镜生产厂家大幅增加,竞争加剧导致出厂和零售价格下调,毛利降低 [5] 企业应对措施 - 欧普康视努力保持价格体系稳定,提高高端产品比例,开展订镜片送护理品优惠活动 [4] - 爱博医疗开发离焦框架镜、离焦软镜和日用硬性接触镜,与角膜塑形镜形成互补 [8] - 昊海生科"迈儿康myOK"和"童享"品牌角膜塑形镜处方片销量分别增长31.45%和234.42%,对冲老产品下滑影响 [8] - 昊海生科启动高透氧巩膜镜及新型超高透氧(DK180)角膜塑形镜临床试验 [9] 产品技术 - OK镜通过配戴使角膜中央区域弧度变平,暂时性降低近视度数,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进展 [7] - 欧普康视认为巩膜镜有望成为第二个有一定市场规模的产品 [8] - 昊海生科"迈儿康myOK"和"童享"品牌采用更高透氧率材料和更先进设计理念 [8]
爱博医疗(688050):25Q1业绩短期承压 期待PR等新业务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4 10亿元 同比增长48 24% 归母净利润3 88亿元 同比增长27 77% 扣非归母净利润3 90亿元 同比增长35 08%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3 57亿元 同比增长15 07% 归母净利润0 93亿元 同比下降10 05% 扣非净利润0 86亿元 同比下降12 83% 净利润下滑主要受人工晶体集采后终端医院手术量减少 出厂价下滑等因素影响 [1] 核心产品表现 - 2024年人工晶状体收入5 88亿元 同比增长17 66% 销量同比增长44 93% 毛利率89 16% 保持稳定 [2] - 角膜塑形镜收入2 36亿元 同比增长8 03% 销量同比增长2 40% 毛利率85 68% 同比增长0 55个百分点 [2] - 近视防控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 79% 公司推出多种规格的离焦框架镜和离焦软镜等防控产品 [2] 研发与新业务 - 2024年研发投入1 60亿元 同比增长20 80% 占营业收入比例11 33% [3] - 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PR)已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 非球面扩景深(EDoF)人工晶状体已进入产品注册阶段 非球面三焦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等临床项目进展良好 [3] - 2024年隐形眼镜业务收入4 26亿元 同比增长211 84% 收入占比达到30 21% 逐步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动力 [3] 未来展望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 11/22 62/27 85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28 44%/24 91%/23 12% [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 67/6 00/7 78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20 21%/28 55%/29 63% [4] - EPS分别为2 46/3 17/4 10元 公司为国内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企业 [5]
【私募调研记录】易鑫安资管调研爱博医疗
证券之星· 2025-04-29 08:10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爱博医疗实现营业总收入14.10亿元,同比增长48.24%,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增长27.77% [1] - 2025年Q1营收增长15.07%,但净利润下滑 [1] - 人工晶状体出库量同比增长超40%,植入量同比增长超30%,出库量与植入量差异主要受销售考核机制影响 [1] 产品表现与市场推广 - 龙晶®PR产品推广顺利,医生反馈良好,但生产初期合格率低,成本高,预计二季度销量显著增长 [1] - 全视®系列产品与龙晶®产品收入合计占人工晶状体业务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全视®系列产品收入占比约为25% [1] - 角膜塑形镜平均出厂价格有所提升,离焦框架镜去年实现较好增长,但今年一季度增长趋于平缓 [1] 行业与政策影响 - 集采政策导致行业内出现恐慌性降价,实际降价幅度超出预期,但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平均销售单价环比显著回升 [1] - 非球面扩景深(EDoF)人工晶状体预期可以参与集采,而非球面三焦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面临较大挑战 [1] 生产与成本优化 - 公司通过优化产线布局及人员配置,降低了人工晶状体的综合生产成本 [1] - 公司组建跨领域工艺专项小组,针对材料、模具等关键环节实施一对一专项跟进 [1] 业务拓展与战略 - 手术治疗业务医院覆盖量已超过3,500家,人工晶状体出货量显著增长,表明市场占有率提升 [1] - 公司长期深耕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业务范畴以眼科为基础,延伸至医学修复、骨科、运动医学等多元场景 [1] - 公司凭借全链条自主研发生产的闭环体系,有效规避外部供应链受阻或关税增加带来的成本上涨风险 [1] 未来展望 - 手术治疗业务销量和收入将保持增长,近视防控业务依托高端产品提升市场份额,隐形眼镜业务通过技术工艺优化提升毛利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