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

搜索文档
安踏体育(02020.HK):中报表现超预期 多品牌发力再现高成长性
格隆汇· 2025-08-29 11: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4.3%至385.4亿元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7%至101.3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70.31亿元 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4.5%(剔除24H1 Amer Sports上市一次性利得) [1]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至65.97亿元(同时剔除Amer上市收益和分占联营公司损益) [1] - 中期股息1.37港元/股 派息比率50.2% [1] 分品牌表现 - 安踏品牌营收169.5亿元(占总营收44.0%)同比增长5.4% 线上增长10% 毛利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54.9% [1] - 安踏经营溢利率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至23.3% 运营效率提升 [1] - FILA品牌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8.6% 线上双位数增长 毛利率68.0%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2] - FILA经营利润率27.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2] - 其他品牌(含迪桑特/科隆/Maia Active/狼爪)营收74.12亿元同比增长61.1% 毛利率73.9%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2] - 其他品牌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33.2% 迪桑特同店增长30%店效270万 科隆月店效200万 [2] 渠道结构 - 电商收入增长18% 占比34.8%(较24H1的33.8%提升) [3] - 安踏成人装门店7187家较年初净增52家 儿童门店2722家净减62家 [3] - FILA大货1266家净增2家 Fusion198家净减8家 Kids590家持平 [3] - 迪桑特241家净增15家 科隆199家净增8家 [3] 费用与盈利能力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4% [3]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34.4% 管理费用率同比略升0.2个百分点至6.1% [3] - 经营利润率26.3%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率18.2%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可比口径持平) [3] 运营质量与现金流 - 存货周转天数136天同比增加22天(剔除狼爪并表后增18天) 全渠道库销比约5倍 [4] - 应收周转天数52天 应收贸易款项周转天数19天 同比持平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9亿元同比增加29% 自由现金流75.48亿元同比持平 [4] - 现金及存款555.8亿元 净现金315亿元 [4] 战略动向与展望 - 成立"MUSINSA中国"合资公司(安踏持股40%)探索运动与时尚融合 [4] - 安踏品牌全年指引从高单位数增长调整至中单位数 FILA维持中单位数指引 [4] - 迪桑特和科隆指引从30%以上上调至40%以上 [4] - 狼爪并表增厚收入但短期亏损拖累利润 预计25-27年净利润134.1/147.0/160.1亿元 [5]
安踏的高毛利方法,其他品牌学不会
晚点LatePost· 2025-07-23 23:49
核心观点 - 安踏体育通过DTC模式转型和高端品牌运营,毛利率突破60%,远超耐克、阿迪达斯和李宁等同行[7][9][18] - 公司成功收回近1万家门店产权,实现结构性收入增长[2][17] - FILA品牌直营模式的成功为安踏提供了零售经验和资金支持,其毛利率稳定在70%左右[13][19][22] - 公司通过租赁策略长期占据核心商圈资源,支撑高端品牌定位[24][26][28] - 收购德国狼爪品牌是安踏未来增长的关键,计划复刻DTC模式实现百亿级营收[35][36] 财务表现 - 安踏品牌毛利率从2019年41%提升至2021年52%,2024年达到近55%[13][14] - FILA品牌毛利率长期稳定在70%左右,2024年店均收入达1291万元[13][22] - 公司整体营收从2020年157亿元增长至2024年335亿元,实现翻倍[17] - 2024年公司总营收达708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为114亿元[36] DTC模式转型 - 2020年启动DTC改革,2024年安踏品牌直营占比超90%[14][17] - 模式转变使产品按终端售价计营收,替代传统批发价计账方式[17] - 转型后净利率未下滑,显示渠道整合成功[23] - 公司为此支付高额收购对价,需强大零售管理能力支撑[19] 多品牌战略 - FILA品牌从2009年50家门店扩张至2024年约2000家[22] - 迪桑特和科隆品牌毛利率超70%,门店数维持在200家以下[29][30] - 高端品牌贡献过半营收,拉动整体毛利率[13][18] - 多品牌运营积累的方法论可复用于新品牌拓展[19][29] 未来增长点 - 狼爪品牌瞄准千亿户外服饰市场,当前最大参与者市占率仅5.5%[35] - 计划通过DTC模式和现有零售网络快速扩张[35] - 2024年发行15亿欧元可转债为项目融资,转股价溢价40%[36] - 需实现20%增速目标,可能继续收购新品牌[36] 行业比较 - 耐克、阿迪达斯和李宁毛利率长期低于50%[7][9] - 安踏60%以上毛利率体现独特竞争壁垒[4][18] - 直营模式更利于维持产销平衡,避免库存堆积[14] - 核心商圈资源被高毛利品牌占据,形成进入壁垒[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