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

搜索文档
安踏的高毛利方法,其他品牌学不会
晚点LatePost· 2025-07-23 23:49
核心观点 - 安踏体育通过DTC模式转型和高端品牌运营,毛利率突破60%,远超耐克、阿迪达斯和李宁等同行[7][9][18] - 公司成功收回近1万家门店产权,实现结构性收入增长[2][17] - FILA品牌直营模式的成功为安踏提供了零售经验和资金支持,其毛利率稳定在70%左右[13][19][22] - 公司通过租赁策略长期占据核心商圈资源,支撑高端品牌定位[24][26][28] - 收购德国狼爪品牌是安踏未来增长的关键,计划复刻DTC模式实现百亿级营收[35][36] 财务表现 - 安踏品牌毛利率从2019年41%提升至2021年52%,2024年达到近55%[13][14] - FILA品牌毛利率长期稳定在70%左右,2024年店均收入达1291万元[13][22] - 公司整体营收从2020年157亿元增长至2024年335亿元,实现翻倍[17] - 2024年公司总营收达708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为114亿元[36] DTC模式转型 - 2020年启动DTC改革,2024年安踏品牌直营占比超90%[14][17] - 模式转变使产品按终端售价计营收,替代传统批发价计账方式[17] - 转型后净利率未下滑,显示渠道整合成功[23] - 公司为此支付高额收购对价,需强大零售管理能力支撑[19] 多品牌战略 - FILA品牌从2009年50家门店扩张至2024年约2000家[22] - 迪桑特和科隆品牌毛利率超70%,门店数维持在200家以下[29][30] - 高端品牌贡献过半营收,拉动整体毛利率[13][18] - 多品牌运营积累的方法论可复用于新品牌拓展[19][29] 未来增长点 - 狼爪品牌瞄准千亿户外服饰市场,当前最大参与者市占率仅5.5%[35] - 计划通过DTC模式和现有零售网络快速扩张[35] - 2024年发行15亿欧元可转债为项目融资,转股价溢价40%[36] - 需实现20%增速目标,可能继续收购新品牌[36] 行业比较 - 耐克、阿迪达斯和李宁毛利率长期低于50%[7][9] - 安踏60%以上毛利率体现独特竞争壁垒[4][18] - 直营模式更利于维持产销平衡,避免库存堆积[14] - 核心商圈资源被高毛利品牌占据,形成进入壁垒[24]
国内运动品牌巨头增长放缓,安踏市值是李宁六倍
南方都市报· 2025-07-19 20:08
李宁运营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零售流水录得低个位数增长 其中线下渠道(包括零售及批发)录得低个位数下降 零售(直营)渠道中个位数下降 批发(特许经销商)渠道低个位数增长 电子商务中个位数增长 [2] - 对比第一季度 整体延续低个位数增长 线下零售和电子商务增速下滑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李宁销售点数量(不包括李宁YOUNG)共计6099个 较上一季末净增加11个 本年迄今净减少18个 其中零售业务净减少19个 批发业务净增加1个 李宁YOUNG销售点数量1435个 较上一季末净减少18个 本年迄今净减少33个 [4] - 财报发布翌日 股价下跌1.12%至15.88港元/股 总市值410亿港元 [4] - 2024年全年收入上升3.9%至286.76亿元 毛利率提升至49.4% 经营现金净流入上升12.4%至52.68亿元 净利润30.13亿元 净利率10.5% [10] 安踏运营情况 - 2025财年中期核心品牌安踏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FILA斐乐高个位数增长 其他品牌板块(DESCENTE迪桑特与KOLON SPORT科隆运动)同比增长60%至65% [5] - 第二季度增长动能放缓 安踏零售收入同比低个位数增长 FILA维持中等个位数增长 其余品牌50%至55%正增长 [8] - 集团未将新收购的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业绩纳入统计 披露数据仅涵盖自营、合营及特许经营渠道零售业务 不代表整体财务收入 [8] - 财报发布翌日 股价上涨2.28%至91.85港元/股 总市值约2578亿港元 是李宁的6倍多 [8] - 2024年全年营收708.26亿元 同比增长13.6% 加上亚玛芬体育收入 总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至1080.86亿元 [10] 行业动态 - 李宁成为中国奥委会2025-2028年体育服装合作伙伴 将支持中国体育代表团征战多项顶级赛事 安踏与中国奥委会持续16年的合作关系告一段落 [10] - 非凡领越进一步收购李宁公司股份 共2875.7万股 总代价4.55亿港元 每股平均价格15.83港元 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11% 完成后持股比例从11.23%增至12.34% [11] - 非凡领越由李宁及其兄长李进控股 旗下品牌包括Clarks其乐、bossini堡狮龙等 2024年总营收104.86亿港元 其乐贡献约90亿港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