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TC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部分服装企业半年报现反差:主营承压,投资 “逆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07:02
行业整体表现 - 传统服饰行业(不含运动服饰)整体表现承压 营收和净利润延续2024年下滑趋势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1] - 2025年行业面临国内外需求偏弱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供应链调整等挑战 企业效益严重承压[3] - 2024年中国服装行业市场规模约2万亿元 传统服装品类营收和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下滑[3] 细分市场表现 - 童装板块表现相对稳健 森马服饰实现营收增长3.26%至61.49亿元[1][2] - 女装市场表现平淡 太平鸟营收下降7.86%至28.98亿元 净利润下滑54.61%至0.78亿元 地素时尚营收下降5.55%至10.67亿元 净利润下滑23.54%至1.70亿元[1][2] - 男装市场面临压力 雅戈尔营收下降10.50%至51.11亿元 报喜鸟营收下降3.58%至23.91亿元 七匹狼营收下降5.93%至13.75亿元 九牧王营收下降5.02%至14.97亿元[1][2] - 海澜之家营收微增1.73%至115.66亿元 但净利润下降3.42%至15.80亿元[2][4] 渠道战略转变 - 多家公司加码线下直营店 收缩加盟门店 行业从"渠道规模竞争"转向"用户价值竞争"[1][6][7] - 太平鸟推进"超级门店"战略 在全国黄金商圈落地8座旗舰店[7] - 地素时尚在上海新天地和深圳万象城开设高端旗舰店[7] - 森马服饰直营门店净增19家至999家 直营收入增长34.78% 加盟渠道收入下降2.8%[7] - 雅戈尔直营渠道销售收入占比超过95%[7] 投资活动增加 - 朗姿股份通过减持若羽臣股票获利1.66亿元 推动净利润增长64.09%至2.74亿元[1][2][8] - 九牧王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1.35亿元 净利润大幅增长248.54%至1.74亿元[2][8] - 报喜鸟交易性金融资产暴涨2072.73% 从1100万元激增至2.39亿元[1][9] 消费趋势数据 - 童装消费保持增长 2025年1-5月45.9%参与者表示儿童消费明显增加 30.4%略有增加[4] - 森马服饰因线下新开门店和线上投流费用增加 净利润下降41.17%至3.25亿元[2][5]
森马比音勒芬也快卖不动了,流量涌入折扣店和“微型社区”
36氪· 2025-09-11 08:2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但服饰类零售额同比增速仅3.1% 低于社零大盘[1] - 19家A股服饰品牌总营收428.49亿元 同比下降1.37% 归母净利润37.08亿元 同比下降19.11%[1] - 近七成企业营收下滑 超六成企业扣非净利润下滑 行业延续下滑趋势[3][4][6] 美特斯邦威个案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6亿元 同比下降45.23% 扣非净利润66.64万元 同比下降91.79%[1] - 直营店年化坪效仅3793.85元/平方米/年 同比下降58.13% 单店营收同比下降68.11%[7][16] - 上海武夷路001号生活馆客流稀少 上午11点店内仅零星顾客 整个上午未达成交易[1] 渠道变革与门店调整 - 17家服饰品牌关店比率普遍超过5% 其中安奈儿闭店率14.33%最高 森马关闭629家总量最多[9][11] - 超半数品牌单店营收下滑 近九成品牌坪效下滑 行业面临单店模型恶化困境[7][8] - 多家公司推动DTC转型 红豆股份和九牧王上半年分别转直营25家和28家[12] 线上渠道表现 - 超半数品牌线上营收增长 比音勒芬线上营收2.14亿元 同比大涨71.82%[17][19] - 线上渠道毛利率表现分化 比音勒芬线上毛利率达77.87% 美特斯邦威仅28.69%[19] - 品牌积极布局新兴渠道 报喜鸟 海澜之家 比音勒芬等入驻得物平台[17] 大店策略与业态创新 - 森马 雅戈尔 歌力思等加码超级大店业态 雅戈尔累计投入超30亿元转向大店模式[14] - 大店运营成本高企 太平鸟销售费用13.04亿元占营收45% 美特斯邦威坪效大幅下滑[16] - 快闪店成为新引流方式 歌力思旗下Laurèl品牌联名潮玩IP推出限定快闪活动[16] 多品牌矩阵拓展 - 头部品牌通过收购拓展细分市场 雅戈尔豪掷15.3亿元收购法国奢侈童装品牌BONPOINT[21] - 收购品牌表现分化 HELLY HANSEN营收增速达127% 七匹狼旗下Karl Lagerfeld累计亏损2.23亿元[22][27][29] - 多品牌战略带来成本压力 海澜之家其他品牌成本上升103.92% 雅戈尔其他品牌成本增加272.75%[30] 细分市场亮点 - 户外和童装成为行业亮点 报喜鸟旗下乐飞叶收入同比增长20.48% 森马代理ASICS Kids门店突破90家[22][24] - 高端品牌表现优于大众市场 歌力思收购品牌线上增速超40% 比音勒芬高端系列价格带达1500-8000元[24][29]
Ermenegildo Zegna(ZGN)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5 1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9.28亿欧元 有机下降2% 其中DTC有机增长6% [3] - 毛利润为6.26亿欧元 毛利率为67.5% 同比提升110个基点 主要受益于DTC渠道占比提升至82% [4] - 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5.02亿欧元 占收入比例升至54.1% 主要由于Thom Browne负经营杠杆、长期增长投资和新店初期成本较高 [4] - 调整后EBITDA为6900万欧元 EBITDA利润率为7.4% 同比下降100个基点 主要受SG&A费用率上升和欧元升值影响 [6][7] - 净利润为4790万欧元 同比增长53% 主要得益于财务收入和外汇收益改善 以及税率从35%降至30% [10][11] - 资本支出为5400万欧元 占收入约6% 其中三分之二用于门店网络扩张 其余用于生产和IT投资 [11][12] - 贸易营运资金为4.42亿欧元 同比下降 主要由于库存管理和应收账款改善 [12] - 自由现金流为-2300万欧元 主要由于经营现金流下降 [13] - 净债务为9200万欧元 与2024年底基本持平 [1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Zegna部门调整后EBITDA为9400万欧元 利润率14.3% 同比提升150个基点 主要得益于DTC渠道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 [9] - Thom Browne部门调整后EBITDA为400万欧元 同比大幅下降 主要由于批发收入锐减52%和DTC网络扩张导致销售成本增加 [9][33] - Tom Ford Fashion部门调整后EBITDA亏损9000万欧元 主要由于门店网络扩张、人才团队建设和IT基础设施投资 [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中东和美洲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7] - 大中华区市场仍然充满挑战和波动 尽管近期趋势略有改善 但仍处于负增长区间 [17][3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推进DTC战略 DTC收入占品牌收入比例达82% [4] - Zegna品牌推出"这不是西装 这是Zegna"营销活动 强调品牌传统和工艺 [14] - 在迈阿密设计区开设新店 加强美国市场布局 [15] - 在上海开设第三家Salotto预约制门店 提供独家系列和个性化购物体验 [15] - Thom Browne任命Sam Lobban为新CEO 推动DTC中心战略 [16][34] - Tom Ford Fashion发布由Ida Rachman执掌的首个系列 市场反应积极 [16] - 行业整体仍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 需要保持谨慎态度 [1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确认2025年下半年调整后EBITDA将高于上半年 [7] - 预计全年税率在28%-30%区间 [11] - 维持全年收入低个位数有机增长的预期 [24] - 大中华区市场进入"新常态" 对2026年持谨慎态度 [59] - 美国市场增长势头良好 未受关税增加明显影响 [53] 其他重要信息 - 营销费用为6300万欧元 占收入约7% 与去年基本持平 [5] - 预计全年营销费用占收入比例约为6% [43][45] - 实施系统性低个位数涨价策略 以抵消成本和汇率影响 [53] - 对美国秋冬季系列进行调价 以应对额外关税 [5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毛利率改善的原因及下半年展望 - 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DTC渠道占比提升至88% 以及DTC渠道内全价销售比例提高 [23] - 个性化服务旅程也是驱动因素 能够将品质和服务价值转化为价格 [24] - 预计下半年毛利率将保持在67%左右 [20] 问题: 对下半年业绩的预期 - 确认全年收入低个位数有机增长的预期 但需要考虑汇率变化影响 [24] - 认为市场共识的17.3亿欧元调整后EBIT预期是现实的 [25] 问题: Zegna和Thom Browne部门的长期利润率展望 - Zegna部门短期利润率预计在13%-14% 长期目标为15% [33] - Thom Browne部门下半年批发下降幅度将收窄至20%左右 [34] - 目标是将Thom Browne部门带回两位数EBIT水平 [34] 问题: 中国市场当前趋势和Zegna部门利润率 - 中国市场近期趋势略有改善 但由于基数效应和仍处负增长区间 需要保持谨慎 [38][40] - Zegna部门下半年利润率可能收缩 由于需要继续进行战略投资 [41][42] - 确认集团全年营销费用占比约为6% [43][45] 问题: 定价策略和各区域展望 - 实施系统性低个位数涨价策略 以抵消成本和汇率影响 [53] - 对美国秋冬季系列进行调价 以应对额外关税 未看到明显消费者反弹 [53] - 主要风险仍来自中国市场的波动性 对2026年持谨慎态度 [57][59]
跨交会配套活动丨品牌出海实战峰会圆满落幕,共拓蓝海新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02 11:59
行业峰会概况 - 湖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联合雨果跨境举办"破局增长·品牌出海实战"峰会 聚焦亚马逊 Coupang Shein等平台的新机遇与新策略[1] 跨境电商趋势与挑战 - 独立站卖家销售额呈现两极分化 DTC模式在提高自主性 品牌建设和利润增长方面具有优势 但传统品牌面临供应链响应慢和团队基因不匹配的挑战[3] - 中国制造企业需建立小批量多批次生产的柔性供应链体系 重点关注成本 库存 时效和品质四个维度以提升效率[5] 平台策略与市场机会 - 韩国电商市场规模达1700亿美元 40岁以上女性群体消费力突出且海淘需求旺盛[7] - Coupang平台拥有超过100个物流仓储中心 火箭配送服务覆盖全国70%人口 拥有2250万活跃用户及1400万WOW会员[7] - Coupang时尚品类在本地仓模式下增长迅猛 部分类目年增速超数倍[7] - Shein平台采用"先动销 后加权"的流量分发逻辑 新品需通过聚合上新和活动提报实现初始动销以触发流量扶持[8] - Shein商家应抓住"机会商品"板块 从平台热卖 市场爆款和潜力趋势三大维度选品 并通过主图优化和限时折扣提升转化率[8] 运营方法论 - 提出中国工厂出海"七步方法论" 涵盖产品开发 财务规划 团队搭建 柔性供应链 物流备货 运营实操和品牌建设全流程[5] - 建议卖家善用亚马逊KPI管理工具 使用FBA仓库及配送服务以高效触达消费者[5]
跨境电商运营:2023年跨境电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01 13:38
今天分享的是:跨境电商运营:2023年跨境电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报告共计:54页 《跨境电商运营:2023年跨境电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系统梳理跨境电商行业定义、发展历程、产业链、现状及未来趋势,涵盖国内外代表性平台分析。行 业定义上,跨境电商是分属不同关境主体通过电商平台交易、电子支付结算并依托跨境物流完成交易的国际商业活动,主要分为B2B、B2C、C2C模式,其 中B2B为主要类型。发展历程历经萌芽期(2010-2013年,以个人代购为主)、启动期(2014-2017年,政策支持下平台涌现)、高速发展期(2018-2023年, 业务模式完善与行业整合)。政策层面,国家持续加码支持,如2023年财政部等三部门出台跨境电商出口退运商品税收优惠政策,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 区,降低进口税率,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产业链方面,上游为生产商、经销商、品牌商(广东、浙江、江苏为主要供应区域),中游含跨境电商平台(天 猫国际、京东全球购、亚马逊等)与物流仓储服务商(顺丰、菜鸟网络等,2021年物流市场规模746亿元),下游覆盖消费者(18-35岁年轻人与中产阶级为 主)及线下零售商、经销商;进口商品以化妆品、母婴用品、电子产 ...
通过DTC模式与用户深度链接,魏牌找到向上“密码”
中国经济网· 2025-09-01 08:31
公司表现与战略 - 魏牌通过DTC模式与用户深度链接 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破万[1] - 零售中心数量在一年多时间内从0家突破至460多家 预计年内将拓展至700家 覆盖全国200个以上城市[3] - 2024年1-7月累计销量突破4万台 重返高端新能源主流队列[5] 产品交付与市场表现 - 高山车型自5月上市至今累计交付接近2万台[5] - 蓝山车型累计交付已突破10万台 成为第三款交付突破10万大关的大六座新能源SUV[8] - 高山与蓝山在30万级市场表现火爆 印证了公司在新能源高端品牌探索中找到"价值高地"[10] 产品规划与技术发展 - 高山7将于9月10日开启预售 定位为"一家人的移动大客厅" 是30万内得房率第一、唯一标配激光雷达、唯一标配智能四驱的MPV[5][6] - 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即将面世 是全球唯一兼容5大动力形式的超级平台[10] - 新平台搭载双4秒级2.0混联系统、800V混联架构、纯电续航超400公里的混动6C电池及VLA大模型等技术[10] 用户服务与体验升级 - 通过用户参与产品命名、建设30个护航驿站等方式提升用户体验[5] - 双山3.3 OTA升级实现了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的全面进化[5] - 蓝山在近期媒体实测中于辅助驾驶、极限续航等方面登顶[8]
半年营收创新高,安踏集团并购提速再“添丁”,多元布局寻觅新增长极
华夏时报· 2025-08-29 10:37
核心观点 - 安踏集团通过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中国和收购Jack Wolfskin等举措加速多品牌战略布局 旨在探索时尚与体育产业融合并寻找新增长曲线 [2][3][4][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85.44亿元 同比增长14.3% [2][5] - 净利润70.31亿元 同比减少8.9% 但剔除亚玛芬上市权益摊薄影响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4.5%至70.3亿元 [2][5] - 安踏品牌营收169.5亿元(占比44%)同比增长5.4% FILA品牌营收141.8亿元(占比36.8%)同比增长8.6% 其他品牌营收74.1亿元(占比19.2%)同比增长61.1% [5] 品牌战略 - 多品牌组合包括安踏 FILA 迪桑特 可隆 Jack Wolfskin MAIA ACTIVE等 [4][5] - 主品牌安踏和FILA增长放缓:安踏2023-2024年维持约10%增长 FILA 2022-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4% 16.6% 6.1%(2019年增幅达73.9%) [6] - 其他品牌增速显著但规模仍需发展 [6] 运营效率 - 2025年上半年平均存货周转日数136天 同比增加22天 远高于李宁(61天) 特步(94天) 361度(109天) [7] - 存货金额104.12亿元 同比增加29.9% 但较2024年末减少3.2% [8] - DTC模式占安踏品牌营收55.5%(94.13亿元) 高存货周转天数部分归因于该模式 [8] 投资与并购 - 与韩国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持股40%) 主导自有品牌和集合店在中国发展 交易预计2025年9月底完成 [2][3] - MUSINSA为韩国最大时尚平台 2024年交易额超4万亿韩元 2023年投后估值3.5万亿韩元(约27.6亿美元) [3][4] - 2024年5月完成收购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 [4] - 并购战略聚焦强品牌价值基因的品牌和高潜力新兴品牌 [8] 盈利能力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安踏品牌毛利率54.9%(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 FILA毛利率68%(同比下滑2.2个百分点) [6] - 毛利率下滑原因包括专业产品成本投入增加 线上业务占比提升(安踏)以及产品功能升级和鞋类占比提升(FILA) [6]
高山7亮相 魏牌持续发力品牌向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9 10:03
公司业绩表现 - 魏牌连续2个月销量破万 今年1-7月累计销量突破4万台[4] - 全新高山自5月上市累计交付接近2万台 数次成为新能源MPV周销榜冠军[4] - 蓝山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 成为第三台交付突破10万大关的大六座新能源SUV[6] 产品布局与规划 - 高山7将于9月10日开启预售 定位家庭用户移动大客厅[1][4] - 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即将面世 兼容5大动力形式[8] - 平台搭载双4秒级2.0混联系统 800V混联架构及纯电续航超400公里混动6C电池[8] 渠道建设进展 - 零售中心数量实现0到460多家的突破 年内将拓展至700家[6] - 覆盖全国200个以上城市 建设专属数字化渠道力[6] - 采用DTC模式与用户产生深度链接 确保专业高效服务体验[6] 市场推广活动 - 携手国民IP奶龙打造宝宝巴士萌趣互动区[3] - 相声演员孙越以用户体验官身份站台 称赞高山7空间大动力强[10] - 在成都万象城打造宝宝巴士乐园 提供萌趣欢乐体验[10] 技术研发实力 - 基于长城汽车35年技术积累 蓝山在辅助驾驶极限续航等方面登顶[6] - 平台采用VLA大模型技术 配备超大混动电池组[8] - 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全面进化的双山3.3 OTA升级已推送[8] 用户服务举措 - 青藏川藏青甘环线上30个护航驿站正式竣工[8] - 邀请用户参与全新蓝山颜色命名活动[8] - 发布全系产品购车权益 给用户真金白银诚意[11]
安踏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3%,FILA品牌收入同比增长8.6%
财经网· 2025-08-27 10:26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3%至385.4亿元 经营利润增长17%至101.31亿元 经营利润率提升0.6个百分点至26.3% [1] - 自由现金流达75.5亿元 现金储备规模达555.8亿元 [1] 品牌表现 - 安踏主品牌收入同比增长5.4%至169.5亿元 FILA品牌收入同比增长8.6%至141.8亿元 [1] - FILA通过打造"ONE FILA"品牌形象 聚焦运动时尚品类 形成POLO/羽绒服/菁英跑鞋/老爹鞋等商品IP [1] - 亚玛芬体育收入同比增长23.5%至27.09亿美元 其中大中华区收入增速达42.4% [1] 战略布局 - 完成对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的收购 组建联合管理团队推进3-5年复兴计划 填补中端户外市场空白 [1] - 与韩国时尚集团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中国"(持股40%)主导自有品牌及多品牌集合店在中国市场拓展 [1] 零售与创新 - DTC模式占比近90% 通过五大创新店型提升店效 跑鞋PG7/"安踏膜"等科技产品成为增长引擎 [2] - 上半年研发投入近10亿元 同比增长8% 过去十年累计投入超200亿元 [2] - 与璞跃中国合作启动体育用品产业创新加速器 推动材料科技突破 [2] 可持续发展 - 首次入选恒生ESG50指数和道琼斯领先新兴市场指数 MSCIESG评级跃升至"A"级 在标普全球评估中领先94%同业 [2] - 集团及和敏基金会上半年捐赠超3.6亿元 累计捐赠额突破30.4亿元 惠及超900万青少年 [2] - 通过"五个一"公益平台推动体育教育与生态保护 [2] 战略方向 - 坚持"单聚焦 多品牌 全球化"战略 以"品牌+零售"模式应对不确定性 通过创新商品与全球协同巩固行业地位 [2]
红蜻蜓: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0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23亿元,同比下降11.7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97.2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75.39% [2]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上年同期为0.04元/股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82%,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收入9.12亿元,其中鞋靴产品收入7.93亿元,占比86.8% [18] - 线上渠道收入3.45亿元,同比下降1.09%;线下渠道收入5.67亿元,同比下降19.08% [18] - 直营店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0.52%;加盟店收入3.15亿元,同比下降26.23% [18] - 华东地区收入5.91亿元,占比64.8%,同比下降14.17% [18] 渠道发展 - 期末门店总数2777家,较期初减少122家 [18] - 加盟店2324家,直营店453家 [6] - 红蜻蜓成人门店2632家,红蜻蜓儿童门店145家 [18] - 采用全渠道销售模式,线上覆盖平台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渠道 [6] 产品战略 - 主品牌定位"自然、自由——红蜻蜓",聚焦时尚休闲鞋履 [10] - 推出"慕斯德训鞋"、"榛果袋鼠鞋"等新产品系列 [10] - 产品向小白鞋、板鞋、勃肯鞋、老爹鞋等时尚舒适品类拓展 [10] - 持续投入鞋面"三防一净"、大底轻量化等科技研发 [4] 数字化转型 - 应用行业垂直AI大模型提升设计效率,设计效率提升百倍 [12] - "好货通"数字化平台优化客户管理,订货宽度缩减50% [13] - AI工具实现设计稿自动生成、电商详情页自动制作 [13] - DTC模式缩短与消费者沟通链路,提高复购率 [6]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 [7] - 服装鞋帽类零售额7426亿元,同比增长3.1% [7] - 运动品类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非运动品类表现平淡 [7] - 国货崛起、新国潮受追捧,消费者需求从悦人转向悦己 [8] 生产运营 - 女鞋生产量307.15万双,销售量313.43万双 [20] - 男鞋生产量248.27万双,销售量268.05万双 [20] - 直接材料成本占比46.72%,制造费用占比33.93% [20] - 核心品类以自主生产为主,ODM采购进行全流程管控 [5] 资产状况 - 期末总资产37.5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2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40亿元,下降6.2% [2] - 短期借款1.41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608.73% [15] - 使用权资产9378万元,同比下降43.1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