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穿沙公路
icon
搜索文档
生态工程也是富民工程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32
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与成效 - 库布其沙漠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治理率达到40% [1] - 当地创新治理模式,综合运用以路治沙、光伏治沙、工程治沙等手段 [1] - 沙漠治理不仅是生态工程,也成为富民工程和发展工程 [1] 以路治沙与光伏治沙 - 累计建成穿沙公路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带动防沙治沙400多万亩 [3] - 沿黄高速两侧贯通补齐库布其沙漠北缘420公里锁边林带,有效阻止沙漠扩张 [3] - 在库布其沙漠北缘建设“光伏长城”治沙带,规划形成约5公里宽、400多公里长的光伏治沙带 [3][4] 科技手段提升治沙效率 - 应用无人机飞播、植树机器人、灌木平茬机等装备,使沙漠治理不断提速 [6] - 无人机飞播相比传统人工撒种效率高、精度好、成本低,例如一公司在6-9月完成飞播约13万亩 [6] - 2023年以来累计新建锁边林、阻隔带、阻沙带340公里 [7] 生态经济效益与产业发展 - 牧民通过经营民宿、餐饮、甘草种植和牧业,年纯收入可达15万到20万元 [8] - 已累计发展500余户家庭林(草)场,生态覆盖总面积达200多万亩 [8] - 培育生物质绿色甲醇、柠条饲草料加工等重点产业,年加工利用柠条、沙柳等超5万吨,2024年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达75亿元 [9]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沙进人退”到“路进沙退”:内蒙古穿沙公路的治沙智慧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2:49
项目概况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新建巴音—蒲圪卜穿沙公路全长16.81公里[1] - 公路将连绵沙丘分割形成以路划区、路定沙阻、路进沙退、路通业兴的治理新格局[1] 生态效益 - 穿沙公路成为当地生态修复与民生改善的绿色动脉[1] - 项目在内蒙古全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1]
从“沙进人退”到“路进沙退”:内蒙古穿沙公路的治沙智慧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9:03
项目概况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新建巴音—蒲圪卜穿沙公路全长16.81公里 将沙丘分割并形成治理新格局[1] - 穿沙公路通过"以路划区 路定沙阻 路进沙退 路通业兴"模式成为生态修复与民生改善的绿色动脉[1] 治理技术 - 采用"以路治沙"科学组合拳:先修路 再扎草方格固定流沙 随后种植耐旱耐盐碱植物锁定沙丘[3] - 草方格沙障技术源自包兰铁路防沙体系 曾获198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7] 经济效益 - 公路为光伏项目选址和设备运输提供通道 促进土地流转并创造光伏管护、治沙造林等本地就业机会[5] - 穿沙公路直接推动生态治沙面积达49万亩[5] 发展规划 - 达拉特旗计划2025年实施55公里"以路治沙"项目 目前已建成穿沙公路544公里[5] - 内蒙古计划2030年前新建改建穿沙公路超6300公里 带动1200万亩沙地治理[5] 模式推广 - 自1997年鄂尔多斯杭锦旗建成首条穿沙公路后 "以路划区 分块治理 锁住四周 渗透腹地"模式已在内蒙古全境推广[5] - 新时期将公路建设、防沙治沙与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同步推进 形成可复制的荒漠化治理中国方案[7]
赤峰加速建设千余公里穿沙公路
内蒙古日报· 2025-06-05 09:23
项目进展 - 省道220罕达罕至乌兰布统段路基工程完成50% 桥涵工程完成15% [1] - 项目全长121.6公里 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计划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1] - 项目总投资8.35亿元 2022年开工建设 2023年4月10日复工 [1] 建设规划 - 赤峰市2023年计划实施穿沙公路建设项目1039.2公里 包括121.6公里省道和917.6公里农村公路 [2] - 阿鲁科尔沁旗380公里项目已完成招标 其余旗县招标进行中 [2] - 穿沙公路养护项目317公里 总投资9761万元 正推进财政评审和招标工作 [2] 实施措施 - 交通运输局成立专项工作组 制定详细方案并跟踪进展 [1] - 通过倒排工期 多开作业面 延长工时 增加人员机械投入加快进度 [1] - 建立健全项目监管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和资金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