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沙公路

搜索文档
生态工程也是富民工程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32
库布其沙漠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全部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经过几代治沙人的付出,区域生态 环境明显改善。"十四五"以来,当地不断创新治理模式,综合运用以路治沙、光伏治沙、工程治沙等手 段,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治理率达到40%。 如今,库布其沙漠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区经济不断发展。在当地,沙漠治理已不仅是生态工程,也是 富民工程、发展工程。 穿沙公路带动产业发展 在库布其沙漠腹地,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巴音至蒲圪卜穿沙公路穿过滚滚黄沙。公路北侧,新立起来的 光伏管桩地上部分2米高,如卫士般守护着公路。 项目负责人张皓棵告诉记者,这条16.8公里的穿沙公路,今年5月通车,正是以路治沙的生动体现。 一条条穿沙公路如丝带般延伸,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公路助沙区群众走出去,更将生态产 业引进来,鄂尔多斯市探索着治沙的全新路径。 在库布其沙漠腹地驰骋上百公里,绿意绵延铺展。步入其中,扑面而来的不是印象中的黄沙漫漫,而是 夹杂了微湿和清凉的草香。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通过推广水冲插条、可降解容器造林等治理技术,应用飞播无人机、植树机器人、 灌木平茬机、沙障铺设机等装备,沙漠治理不断提速。 依托技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沙进人退”到“路进沙退”:内蒙古穿沙公路的治沙智慧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2:49
项目概况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新建巴音—蒲圪卜穿沙公路全长16.81公里[1] - 公路将连绵沙丘分割形成以路划区、路定沙阻、路进沙退、路通业兴的治理新格局[1] 生态效益 - 穿沙公路成为当地生态修复与民生改善的绿色动脉[1] - 项目在内蒙古全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1]
从“沙进人退”到“路进沙退”:内蒙古穿沙公路的治沙智慧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9:03
项目概况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新建巴音—蒲圪卜穿沙公路全长16.81公里 将沙丘分割并形成治理新格局[1] - 穿沙公路通过"以路划区 路定沙阻 路进沙退 路通业兴"模式成为生态修复与民生改善的绿色动脉[1] 治理技术 - 采用"以路治沙"科学组合拳:先修路 再扎草方格固定流沙 随后种植耐旱耐盐碱植物锁定沙丘[3] - 草方格沙障技术源自包兰铁路防沙体系 曾获198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7] 经济效益 - 公路为光伏项目选址和设备运输提供通道 促进土地流转并创造光伏管护、治沙造林等本地就业机会[5] - 穿沙公路直接推动生态治沙面积达49万亩[5] 发展规划 - 达拉特旗计划2025年实施55公里"以路治沙"项目 目前已建成穿沙公路544公里[5] - 内蒙古计划2030年前新建改建穿沙公路超6300公里 带动1200万亩沙地治理[5] 模式推广 - 自1997年鄂尔多斯杭锦旗建成首条穿沙公路后 "以路划区 分块治理 锁住四周 渗透腹地"模式已在内蒙古全境推广[5] - 新时期将公路建设、防沙治沙与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同步推进 形成可复制的荒漠化治理中国方案[7]
赤峰加速建设千余公里穿沙公路
内蒙古日报· 2025-06-05 09:23
项目进展 - 省道220罕达罕至乌兰布统段路基工程完成50% 桥涵工程完成15% [1] - 项目全长121.6公里 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计划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1] - 项目总投资8.35亿元 2022年开工建设 2023年4月10日复工 [1] 建设规划 - 赤峰市2023年计划实施穿沙公路建设项目1039.2公里 包括121.6公里省道和917.6公里农村公路 [2] - 阿鲁科尔沁旗380公里项目已完成招标 其余旗县招标进行中 [2] - 穿沙公路养护项目317公里 总投资9761万元 正推进财政评审和招标工作 [2] 实施措施 - 交通运输局成立专项工作组 制定详细方案并跟踪进展 [1] - 通过倒排工期 多开作业面 延长工时 增加人员机械投入加快进度 [1] - 建立健全项目监管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和资金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