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

搜索文档
金融助力田园生金 铜鼓县探索"绿水青山"转化新路径
人民网· 2025-07-07 15:24
江西省铜鼓县林下经济发展 - 铜鼓县凭借88.04%的森林覆盖率优势,创新打造林菌、林药、林游为核心的林下经济体系,并延伸发展休闲农业、精深加工等多元业态 [1] - 金融支持助力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3] 农旅融合产业 - 江西成圆休闲农业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1亿元打造500亩田园综合体,农行铜鼓县支行提供1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其购置互动设施 [2] - 该项目带动永宁镇兴源村集体经济从2020年的5万元跃升至60余万元,并解决41位村民就业 [2] 特色产业升级 - 江西省与山同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200万元贷款用于购置现代化加工设备,提升赤松茸加工能力并推动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 [2] 金融支持成效 - 农行铜鼓县支行在2024年至2025年5月末期间投放农户贷款超1.5亿元,惠及农户600余户 [3] - 为23家涉农企业提供授信超7000万元,破解资金瓶颈并激活山林生态价值转化 [3]
秦皇岛港湾,碧海蓝天映煤港
新华社· 2025-06-25 10:57
煤港"一尘不染" 在秦皇岛港湾,27.66公里的海岸线自东向西绵延,工业港口占岸线和水域大部分。这里作为能源 大动脉日均吞吐煤炭近50万吨。 从运煤列车进港到货轮出港,先进的环保技术已应用于"卸、堆、取、装"全生产过程。 在秦皇岛港东港区,一列满载煤炭的万吨列车被缓缓牵引至封闭式卸车机房内。《瞭望》新闻周刊 记者看到,载有240吨煤炭的3节车厢被翻转车瞬间"抱住",旋转150度后,煤炭被卸一空。从牵引进入 到翻卸完毕,整个过程用时不足3分钟。过程中,卸煤自动喷淋、干雾抑尘、底层动态洒水、加注湿润 剂、空车自动清洗的"五步抑尘法"效果显著,整个空间基本看不到煤尘漂浮。 "没想到卸煤能做到这么干净、高效,可以说是一尘不染。"在秦皇岛港举办的市民开放日活动中, 从港口退休十余年的孙秀本参观现场感慨到。 经过封闭式皮带运输,煤炭运送到防风网合围的港口堆场。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 港股份")卫生环保部高级经理王帅介绍,港区的主要污染物是煤炭大颗粒物,为减少扬尘扩散,封闭 式输煤皮带覆盖全域,各个转接点都有除尘设施。卸车机、堆料机、取料机等设备上的除尘系统随设备 同步运转,与穿梭于堆场的智能洒水车、吸尘车共同 ...
新疆且末治沙:实现“绿进沙退” 迈向“人沙和谐”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15:43
治沙成效 - 新疆且末县通过建设长达23公里的防风固沙"锁边林",成功将流动沙丘步步逼退,形成由胡杨、红柳、梭梭、沙拐枣组成的生态防线[1] - 治沙工程使区域内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数大幅下降,年平均降雨量明显增加,小气候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5] - 且末县从"沙进人退"转变为"绿进沙退",并逐步迈向"人沙和谐"阶段,获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等称号[5] 治沙历程 - 且末县1998年建立全疆首个县级防风治沙站,初期采用人工挑水、草方格等传统方法,后期引入机械化管道和节水滴灌设施提升效率[3] - 27年间全县累计上百万人次参与植树造林,治沙从专业团队拓展为全民生态工程[4] - 首批栽种的胡杨树苗从拇指粗细成长为参天大树,防风林带南北延伸23公里,东西宽度达1-7公里[5][3] 治沙模式创新 - 采用"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思路,通过用水指标、林木产权、国家补助等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5] - 在林间种植肉苁蓉、文冠果、蛋白桑等沙生经济作物,形成完整产销链,年产值持续增长[5] - 依托且末国家沙漠公园发展沙漠观光旅游,探索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新路径[5]
绿茵生态: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00:43
公司概况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绿茵转债信用等级为AA- [3] - 公司深耕生态景观行业多年,工程施工资质齐全,已形成生态产业链全覆盖 [3][5] - 2024年公司总资产40.64亿元,归母所有者权益23.69亿元,营业收入4.01亿元,净利润1.01亿元 [3] 业务与经营 - 公司业务包括生态修复、绿地养护、文旅运营、林业经济四大板块,2024年生态环境修复与绿地维护收入占比83.61% [15]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增加7.76个百分点至46.40%,在行业内保持较高水平 [5][1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合同造价36.06亿元,剔除PPP项目后11.89亿元,业务来源有保障 [5][17]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公司现金类资产合计10.07亿元,占总资产的24.78% [5][19] - 2024年末公司广义应收款项账面价值合计27.54亿元,占总资产的67.77% [6][19]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40.12%,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 [21][22] 行业环境 - 2024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较2023年提升 [13] - 园林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较低,竞争压力较大 [14] - 市政园林为基建、生态环保相关项目一部分,业务规模受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大 [13]
科学防漠治沙 增绿又增收
广西日报· 2025-06-23 09:59
荒漠化防治成效 - 广西2025年"6·17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传活动以"科学防治荒漠 建设壮美广西"为主题,推动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1] - 2024年以来累计完成实地调查石漠化、沙化图斑约1.43万个,采集特征点照片约2.8万张 [1] - 2024年初步调查显示全区石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较2021年减少4%以上,实现林草面积质量双提升和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 [1] 治理措施与工程进展 - 采用"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原则,对重度石漠化土地实施封山育林育草措施 [1] - 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245.28万亩,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的131% [1] - 严格控制石山林木采伐,打击破坏植被行为以促进植被顺向演替 [1] 产业创新模式 - 探索"石漠化+珍贵树种""石漠化+草"等产业路径,平果市火龙果种植年经济效益超7亿元 [2] - 特色生态产业模式已在西南地区60多个县辐射推广 [2]
国家储备林建设促进生态共富的浙江经验
中国环境报· 2025-06-18 11:05
国家储备林建设战略 - 浙江被列为国家储备林重点建设区域,42个区县纳入建设范围,以全国2%的林地面积创造6%的林业产值,构建"生态共富"范式 [1] - 通过规模化整合林地资源,淳安县落地国储林一期项目33.41万亩林地流转,流转费达5.15亿元,白马村75%荒废竹林实现流转,人均月增收800元 [2] - 浙江构建"三维协同"发展格局,包括生态与经济效能统一、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结合、战略储备与民生改善双向赋能 [8] 生态资本市场化机制 - 深化集体林"三权分置"改革,破解产权虚置问题,形成"产权界定—资本赋能—价值变现"闭环 [2] - 临安区昌化镇推出"林易贷"产品,以3.95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抵押获1500万元授信,首笔放贷300万元 [3] - 江山市建立全国首个林地流转价值评估指数,标准化林权交易流程 [3] 生态产业协同化升级 - 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模式,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达1000万亩,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种植及特色养殖 [4] - 常山县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山茶油衍生产品,油茶全产业链产值超13亿元 [4] - 缙云县投资25亿元打造林业产业共富园区,金华市改造废弃矿山为小冰岛景区,实现生态旅游转型 [5] 生态收益普惠化共享 - 建德市李家镇通过林下经济标准地模式流转毛竹林500亩,预计为农户增加租金收益100万元、分红50万元 [7] - 衢州市提供森林抚育等岗位带动1.8万林农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 [7] - 全省培育1.69万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重点山区县农民收入超50%源自林业,58个县农民林业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500元 [7]
流程691公里,这里的出境水质为何优于入境?
新华社· 2025-06-12 19:04
这家有50多年历史的老化工企业,在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指出其尾矿库环境问题后,投资30多亿元采用 先进环保工艺搬迁到专业化工园区。"企业脱胎换骨,绿色环保成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保护和发展双 赢。"企业负责人说。 产业结构决定生态负荷。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重庆市近年来做大做强以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 息、先进材料为主导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超95万辆、增长90.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4.6%。 有生态好"颜值",也要有产业好"价值"。在重庆东北部,有11个区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这些区县 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让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河流两岸建设人工湿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河道内布置沉水植物净化水质,亲水步道为村民提供休闲好 去处……在重庆市长寿区云集镇大同村,高洞河生态修复项目即将完工验收,水清岸绿的美景已见雏 形,水质从治理前的Ⅳ类变为现在的Ⅲ类。 63岁的村民冉龙文见证了高洞河的变化,他说:"以前河两岸杂乱,水质也不好。现在水清了,两岸像 公园,晚饭后很多村民来这里散步。" 高洞河最终流入长寿湖,这个重庆市最大的人工湖是 ...
2025中国肠道大会圆满召开 共绘健康未来新蓝图
证券日报· 2025-06-10 21:52
此次历时三天的论坛设置超过54个学术会场,覆盖微生物组、医药转化、肿瘤免疫、老龄化、合成生物 学、"肠X轴"、循证营养等前沿领域,吸引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肠道健康热点问题展开深度对话, 奉上了一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盛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会联合学术及产业界代表推出了《促进活体生物药产业发展的10条科学建议》, 《促进粪菌移植转化应用与可持续发展的10条科学建议》以及《推动益生菌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0 条科学建议》,旨在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引,助力中国肠道微生态产业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健康发 展。 6月6日至6月8日,2025中国肠道大会在宁波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大会吸引了全球顶尖科研机构的学 术专家、医疗健康行业领袖及创新企业代表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和产学研对接等丰富形 式,聚焦肠道微生物、营养健康、生物医药等领域,共探行业发展新方向,呈现了一场学术与产业深度 融合的年度盛会。 6月7日的大会开幕式上,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安)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 明,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教授赵玉芬,宁波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关定,在致辞中一致表达了 对中 ...
中印委三国“县城”比较:现代化向何处去?
虎嗅· 2025-06-07 07:10
县域经济与消费市场 - 全国共有2843个县级行政区划,7.48亿常住人口在县域工作和生活,占全国市场38%的消费比重[1] - 县域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县城贵妇""县城文学""县域旅游"等概念成为全网热议话题[3] - 县城成为城乡连接的"第一站",农民工外出和返乡的第一站多为县城,农村青年结婚购房首选县城[33] 县域治理历史与演变 - 中国古代采用"皇权不下县"的治理模式,县以下依靠乡绅自治,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治理体系[6][7][9][10] - 2005年免除农业税后,国家财政支出体系延伸到村级,"皇权下县"成为带有福利性质的制度安排[11][12][13] - 当前县域治理层级增多,财政负担加重,全国省级财政中仅上海能维持结余,市县财政压力逐级加剧[36][39]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乡镇企业兴起推动城镇化,1984-1994年间中国建制镇数量从三千多个增至三万四千多个[41][42] - 新型县域经济强调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通过"三级市场"机制整合村级生态资源[43][44] - 县域面临产业方向调整,需发展绿色经济,将生态资源价值化作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基础[43] 县域城乡统筹功能 - 县城承担城乡连接"腰杆子"功能,政策落实和基层声音上传都需要通过县城这一关键环节[34] - 教育资源集中县城导致学区房制度,迫使家庭为子女教育进城购房,带动县域房地产发展[37] - 县域平均人口约40万,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在国际上相当于中等规模国家[38] 国际县域治理经验 - 印度喀拉拉邦通过"人民计划"实现地方自治,将20%财政支出下放村镇自行决定用途[15][16] - 委内瑞拉推行公社化运动,从极度城市化回调,以农业为基础建立Commune(公社)[48][49] - 国际经验显示土地改革对农村稳定至关重要,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村庄自杀率较低[52] 县域未来发展方向 - 县域将成为解决4亿老龄人口养老问题的关键区域,具备基础设施和低成本优势[63][64] - 数字化时代县域经济和社会结构需保持稳定,应对AI和数字变革冲击[67] - 调整城乡比价关系,打破剪刀差,建立公平交换机制吸引青年和老年回归县域[69]
沙漠变花海 长出玫瑰“长”出新业态 生态环境改善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央视网· 2025-06-06 09:54
三北工程建设进展 - 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两年间已完成各类建设任务超一亿亩 [1] - 新疆于田县通过生物治沙将沙漠改良为花海,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1][6] 沙漠玫瑰产业发展 - 于田县种植沙漠玫瑰8万余亩,年产量11397吨,年产值突破2亿元 [6] - 万方村直接在沙地种植玫瑰4000亩,每亩收益3000元以上 [8] - 当地形成玫瑰全产业链,开发玫瑰酱、茶、面膜、精油等十余种深加工产品 [6] - 玫瑰产业带动8900户、2.5万群众受益,稳定就业2900余人 [13] 治沙模式创新 - 采用"先造林、后造田"模式,种植梭梭等先锋植物构建生态屏障 [11] - 玫瑰因耐旱、固沙特性被选为生物治沙重要物种 [11] - 阿热勒乡通过生物治沙将5万多亩沙漠变为绿洲 [13] - 于田县已完成生物治沙面积45万多亩,种植红柳、梭梭等生态经济作物 [13] 产业带动效应 - 生态环境改善使沙尘天气从179天降至128天,沙尘暴从24天减至7.5天 [14] - 吸引外来投资者建设玫瑰深加工工厂 [15]和服装厂 [16] - 园区企业从2015年20余家增至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家 [17] - 2024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40.43%,旅游收入11.53亿元 [17] 就业与民生改善 - 服装厂解决当地300多人就近就业 [17] - 治沙农民可获得乔木每亩2000元、灌木每亩1500元补助 [11] - 参与治沙农民享有改良土地50年租赁优先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