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屏短剧

搜索文档
免费短剧崛起,小程序模式走入尾声
36氪· 2025-06-23 08:13
快手短剧业务调整 - 快手于6月17日关停短剧小程序业务 转向布局端原生内容 [1] - 此举体现公司内容战略调整 同时印证小程序短剧模式退潮趋势 [4] - 标志着一种短剧发行模式的式微 [5] 小程序短剧模式特点 - 依托微信生态 采用竖屏拍摄 前几集免费+高潮点付费解锁的IAP模式 [6] - 开发运营成本低 流量获取便捷 早期监管缺位促成野蛮生长 [6] - 曾催生行业造富神话 为短剧行业打响名号 [6] 市场格局转变驱动因素 - 头部平台入局与免费短剧模式兴起是主因 [7] - 2024年免费模式用户占比从1月11%飙升至10月50% 形成结构性逆转 [8] - 红果短剧月活达1.73亿 接近优酷水平 小红书携《痴人之爱》入局免费赛道 [8] 端原生短剧崛起 - 2025年Q1端原生短剧规模从323.97亿增至467.45亿 [9] - 抖音端原生账号数从407个暴增至2226个 短剧数量从2750部增至15962部 [11] - 端内分发优势:用户沉浸感强 内容与功能整合度高 [8] 长视频平台入局策略 - 爱优腾芒采用"前几集免费+全集会员专享"模式 [13] - 爱奇艺极速版专攻免费竖屏剧 腾讯视频通过激励政策扶持免费短剧 [13] - 芒果TV引入听花岛等厂牌 尝试端原生付费交叉布局 [13] 行业转型动态 - 头部投流公司掌玩、麦芽转型自制内容与海外市场 [18] - 麦芽Netshort平台营收环比增长221.8% 掌玩Flickreels借游戏分发优势出海 [18] - 中小投流公司收益缩水严重 部分转向AI产品赛道 [18] 监管政策影响 - 广电总局2月新规要求微短剧必须标注许可证/备案号 禁止平台为未合规剧引流 [20] - 新规覆盖长短视频及小程序短剧 彻底关闭监管套利窗口 [20] - 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20]
一胎生99个儿子,短剧还有什么不敢拍?
36氪· 2025-06-17 12:03
竖屏短剧行业现状 - 短剧内容猎奇程度突破现实逻辑,如《麒麟送子天降喜福》中女主一胎生下99个儿子的设定引发广泛争议 [1][3] - 创作团队承认内容不合理,导演称拍摄时已感到"癫狂",反映行业审核疏漏和野蛮生长现状 [3] - 低俗、违背常识的剧情频出,如《老师不要跑》因软色情内容被全网下线,暴露审核漏洞 [4] 短剧市场内容生态 - 行业虽宣扬"精品化",但头部精品如《家里家外》占比极少,大量作品仍陷同质化、低质化泥潭 [6] - 内容创作以"爽感"为核心逻辑,通过极端狗血、低俗情节刺激用户情绪,导致"一胎99子"等反智设定泛滥 [6][8] - 微信、快手等平台定期整治不良短剧,但整体生态短期内难改善,因盈利模式依赖流量刺激 [6][8] 短剧盈利模式与行业困境 - 主要盈利模式分两种:IAP(付费购买)和IAA(广告流量变现),均依赖用户留存与情绪刺激 [8] - 早期宽松环境赋予短剧"流量特权",但无底线迎合导致观众情绪阈值提升,内容走向极端化 [9][11] - 行业需改变"向流量看"的底层逻辑,否则低俗猎奇内容将持续侵蚀市场健康度 [8][9] 短剧创作趋势与反思 - "爽感"需求推动市场膨胀,但过度迎合导致内容突破底线,如萌娃数量从3个激增至99个的"通货膨胀"现象 [11] - 向下追求低格调内容虽获短期流量,但阻碍行业长期发展,需转向高级审美与正向价值 [11] - 长剧已开始借鉴短剧形式,反映其影响力,但行业需警惕内容反智化对受众的负面影响 [11]
短剧之战国时代:爱优腾芒“揭竿而起”
36氪· 2025-06-17 12:02
短剧行业竞争格局 - 红果短剧3月月活用户达1.73亿,同比增长220.3%,与优酷视频差距缩小至1200万,单月分账稳定在5亿以上 [1] - 红果短剧在短剧市场已"一家独大",并凭借内容生产优势和免费观看模式动摇长视频巨头根基 [1] - 短剧行业竞争从"图速度"转向"求质量",商业模式从"单一付费"转为"多元变现" [2] - 红果短剧月活1.73亿远超竞争对手,第二名的河马剧场月活仅4167.7万 [3] 红果短剧成功因素 - 依托字节生态中抖音的流量扶持和番茄小说的内容供给 [4] - 抖音通过自动播放切片、弹窗推荐等方式为红果短剧引流 [4] - 红果平台12部播放量破10亿的短剧中多数改编自番茄小说 [4] - 创新推出IAA免费模式(应用内广告变现模式),同行仍采用IAP付费模式 [6] - 采用"免费观看+广告解锁"模式覆盖下沉市场用户 [7] - 设置"刷短剧赚红包"等活动精准切中下沉市场用户心理 [7] - 在用户拉新和内容创作上大胆投入,为创作者提供丰厚收益回报 [8] - 剧本征集提供5-12万元保底费用加20%版权分成,高于爱奇艺的5-10万元剧本费和10-15%分账 [9] 长视频平台应对策略 - 爱奇艺推出"长+短"内容生态,上线横屏微剧场和竖屏短剧场 [20] - 爱奇艺将会员有效播放时长指标阶梯化,超过800万小时分账单价上浮10%,2000万小时以上上浮20% [20] - 爱奇艺2024年Q4会员收入同比下滑15%,短剧业务成为Q1营收71.9亿元、环比增长9%的核心动力 [21] - 腾讯视频布局竖屏短剧,累计上线24部自制剧,储备超20,000部,斥资2亿打造横屏悬疑短剧《执笔》 [21] - 优酷成立"微短剧中心",独家S级短剧分账单价从6元提升至16元/CPM [21] - 芒果TV与红果合作推出"果果剧场",首创双平台分账联合运营模式 [21]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预计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2027年将超1000亿元 [24] - 2024年上线短剧中68%题材为"霸总逆袭""赘婿打脸",同质化严重 [24] - 短剧盈利模型依赖买量但流量价格飙升,某古装短剧投流ROI跌至1:0.8 [27] - 长视频平台做短剧面临用户习惯未养成、商业模式不明朗等挑战 [28] - 短剧精品化是未来趋势,长视频平台需抛开长剧思维才能改变"一家独大"格局 [29]
发力竖屏短剧赛道近半年,腾讯视频成绩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6-03 22:45
腾讯视频竖屏短剧政策升级 - 公司发布新版竖屏短剧分账政策,新增独家、非独家首发和非独家非首发三种合作模式,合作方收益为基础分账+激励分账组合[1] - 独家内容基础单价1.5元/小时(超100万分钟部分激励单价3元/小时),非独家首发单价1元/小时(激励2元/小时),非独家非首发单价0.3元/小时(激励0.6元/小时)[1][6] - 政策明确"首发"定义为在腾讯视频上传时间不晚于全网主流平台(自有渠道除外)[7] 平台战略布局与执行路径 - 采用双线策略:优化分账商业模式吸引外部优质内容+加速自制剧开发,目前储备超20000部竖屏短剧,覆盖都市情感等多元题材[3][8] - 免费短剧为当前重点方向,超1万部免广告观看,区别于行业主流广告解锁或VIP模式,如《判官王妃不好惹》等竞品内容在平台限免[8] - 自制领域上半年上线24部作品如《与凤吟》,计划每月产出25-30部,并通过多平台分销扩大影响力[10] 市场定位与差异化竞争 - 公司视竖屏短剧为长视频生态补充而非主营收入来源,旨在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并完善内容矩阵[12] - 面对短视频平台主导的短剧市场,公司通过高激励分账(如CPM从4元至10元分层奖励)快速扩充内容库,并将限时激励政策延长至6月底[4][5] - 自制剧探索精品化路线,如《重返八零共白首》在红果平台爆火,未来将强化自制内容作为差异化竞争核心[14]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2025年竖屏短剧市场已趋饱和,长视频平台需通过独特策略突围,公司选择"真金白银"激励+自制内容双轨并行[12] - 平台尝试"长短共进"模式,利用短剧反哺长剧制作经验,同时通过精品短内容构建新竞争力[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