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边侧AI SoC芯片

搜索文档
星宸科技上半年营收为14.03亿元,同比增长18.63%
巨潮资讯· 2025-08-30 09: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03亿元 同比增长18.63%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亿元 同比下降7.47% [2][3] - 扣非净利润0.96亿元 同比下降15.95%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4亿元 同比下降6.00% [3]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 同比下降12.50% [3] - 总资产44.30亿元 同比增长3.05%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27亿元 同比增长1.96% [2][3] 业务结构 - 智能安防业务占比65.66% 为第一大业务线 [4] - 智能物联业务占比23.44% 为第二大业务线 [5] - 智能车载业务占比10.90% 为第三大业务线 [6] 智能安防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9.09亿元 同比增长12% [4] - 消费级市场呈现显著升级浪潮 增长强劲 [4] - 新兴市场包括东南亚、中东、非洲及拉美存在广阔增长空间 [4] - 全球智能安防芯片领域领先地位持续稳固 [4] 智能物联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 同比增长31.79% [5] - 智能机器人快速成长 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5] - 持续导入全球头部品牌客户 出货量及收入成倍增长 [5] - 积极布局家用清洁机器人向庭院机器人、家政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高端赛道演进 [5] 智能车载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 同比增长45.43% [6] - 前装市场主要包括记录仪、舱内外视觉感知及L0-L2 ADAS辅助驾驶 [6] - 与Tier1合作开发L2+级别高阶ADAS芯片 [6] - 前装市场出货量及收入实现翻倍增长 [6] - 开启3D感知领域战略布局 形成感算一体解决方案 [6]
星宸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2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03亿元,同比增长18.63%,主营业务收入13.85亿元,同比增长19.18%,主要受益于智能安防、智能物联和智能车载三大业务线的有序增长 [5][11][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下降15.95%,主要受研发投入增加及非经常性损益变动影响 [5][6] -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专注于端边侧AI SoC芯片设计,在智能安防、智能物联和智能车载领域保持技术领先和市场优势 [7][8][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4.03亿元,同比增长18.63%,其中智能安防业务收入9.09亿元(占比65.66%),智能物联业务收入3.25亿元(占比23.44%),智能车载业务收入1.51亿元(占比10.9%) [5][8][11][12] - 营业成本9.37亿元,同比增长24.49%,毛利率有所收窄 [14] - 研发投入3.1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2.58%,同比增长9.56% [14][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据,但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因理财产品赎回增加而改善 [15] 业务分项表现 - 智能安防业务收入9.09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受益于消费级市场升级和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非洲及拉美)需求增长 [8][11] - 智能物联业务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31.79%,主要受智能机器人细分领域出货量成倍增长驱动,其他领域如智能家居、智慧办公也实现稳定增长 [8][12] - 智能车载业务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45.43%,前装市场细分领域出货量及收入实现翻倍增长,后装市场稳定增长 [9][12] 技术与研发 - 公司拥有全栈自研技术体系,包括图像处理引擎ISP4.0、AI处理器(NPU架构覆盖0.2T至32T算力)及低功耗设计,在"视觉+AI"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知识产权491项,包括专利320项(境内发明专利78项,境外专利24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版权6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5项及商标53项 [16] - 研发人员615人,占员工总数77.46%,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370人(占比60.16%),研发方向包括低功耗汽车舱内智能感知车规芯片和高性价比激光雷达SoC芯片 [17] 市场与客户 - 公司下游应用覆盖智能安防、智能物联及智能车载,与终端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13] - 智能安防业务中消费类及海外占比逐渐提升,智能物联业务中智能机器人成为新增长引擎,智能车载业务向前装市场加速导入 [8][9][11][12] - 公司构建"境内外双循环"供应链体系,中国大陆客户由中国大陆晶圆厂和封装测试厂交付,境外客户由境外供应链交付 [13][14] 投资与资金使用 - 货币资金5.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86%,主要因理财产品赎回及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 [15][19]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报告期末余额7,335.00万元,募集资金总体使用进度86.63% [20][21][22] - 委托理财发生额17.37亿元,未到期余额14.17亿元,主要为银行及券商理财产品 [26] 行业趋势与展望 - 行业技术演进呈现三大趋势:AI-ISP技术成为低照度成像刚需、Transformer架构推动多模态交互端侧规模化落地、低功耗设计成为产品竞争力核心指标 [7] - 人工智能、5G通信和物联网快速发展,端边侧AI SoC芯片需求显著增加,智能机器人、智能眼镜、智能车载等场景持续增长 [7][12] - 公司战略布局3D感知领域,形成3D感知+AI计算的感算一体解决方案,面向车载激光雷达和高阶智能机器人等高端市场 [9]
星宸科技: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21
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工具,旨在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将股东、公司和核心人员利益相结合,促进公司长远发展 [1][10] - 计划授予97.72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0.23%,其中首次授予92.72万股(94.88%),预留5万股(5.12%),授予价格33.25元/股 [2] - 激励对象不超过207人,均为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包括46名中国台湾籍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747人的27.71% [3][13] - 计划设置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和个人层面绩效考核双重标准,考核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分三年三期归属 [4][23][24] 激励计划基本条款 - 股票来源为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和/或回购的A股普通股 [2] - 有效期自授予之日起最长不超过48个月,首次授予部分分三期归属(40%、30%、30%),预留部分根据授予时间分两期或三期归属(50%、50%或40%、30%、30%) [4][19] - 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期内股权激励计划获授股票累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1.00%,全部有效期内股权激励计划所涉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股本总额20.00% [2][16] 业绩考核要求 - 2025年考核目标: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5%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5%(触发值为10%) [24] - 2026年考核目标: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触发值为20%) [24] - 2027年考核目标: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5%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45%(触发值为30%) [24] - 公司层面业绩完成度达到目标值(A≥A1)时归属比例100%,达到触发值但未达目标值(A2≤A<A1)时归属比例80%,未达触发值(A<A2)时归属比例0% [24] 个人绩效考核与归属安排 - 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分为卓越、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五档,对应归属比例分别为100%、100%、80%、50%、0% [25] - 实际归属数量=计划归属数量×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个人层面归属比例 [25] - 激励对象归属前须满足12个月以上任职期限,且不得在敏感期内买卖公司股票 [18][23] 公司行业背景与激励对象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端边侧AI SoC芯片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端边侧AI SoC芯片的设计、研发及销售,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设计"行业 [26] - 激励对象均为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亲属 [3][13] - 中国台湾籍员工纳入激励计划的原因在于其技术研发和业务管理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和稳定 [14] 会计处理与费用摊销 - 股份支付费用参照Black-Scholes模型确定公允价值,在经常性损益中列支 [30][32] - 假设2025年9月底授予,首次授予92.72万股限制性股票预计产生总费用待正式测算,2025-2028年分期摊销 [32] - 预留部分授予时将产生额外股份支付费用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