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篮球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东莞篮球经济“中场”:从城市名片到产业闭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07:12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东莞篮球已成为湾区体育版图的核心符号。从职业联赛到全民篮球,再到国家级赛 事,篮球在东莞超越运动本身,成为驱动城市经济活力的引擎之一。2023年,全国瞩目的易建联退役 战,东莞篮球中心仅单场门票就超过3000万元,刷新了CBA单场票房纪录。 "你们想真正了解中国篮球,一定要到东莞看看。"2011年,时任中国篮协常务副主席李元伟的一句话, 成为后人评价这座篮球城市常常引用的开场白。 而外界知道东莞篮球,大多是从2004年开始的。这一年,宏远俱乐部成功捧起CBA总冠军奖杯,东莞 这座世界工厂正式与篮球"挂钩"。尔后,杜锋、朱芳雨、易建联、赵睿、李月汝、杨力维、杨舒予、黄 思静等大家熟知的30多位国手,从东莞走向国家队以及国际赛场。东莞也渐趋成为观察中国篮球发展的 重要样本。 至今,东莞每年举办超过5000场篮球赛事,"村村有篮球场,镇镇有篮球馆",城市篮球呈现出生态系统 性、赛事专业性、文化包容性等特点。篮球不仅成为东莞的"图腾",更成为城市的精神,展现出敢闯敢 拼、百折不挠的体育性格。 几个月后,这里将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多场篮球赛事。当世界将镜头对准这座"全国篮球城 市"时,也为东莞篮球 ...
东莞篮球经济“下半场”:从城市名片到产业闭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5:14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 - 体育赛事是驱动城市能级跃升的强力引擎,广东通过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东莞篮球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版图的核心符号,超越运动本身成为驱动城市经济活力的引擎之一 [2] - 十五运会期间东莞预计吸引超10万人次观赛,直接拉动消费超2亿元 [3] 东莞篮球的经济效应 - 东莞篮球中心单场门票收入超三千万元,刷新CBA单场票房纪录 [2] - 每场CBA比赛带动近一千万元消费数额,包括门票、服装、篮球等周边产品 [9] - 宏远俱乐部通过"线下+线上"双向收入结构实现流量转化,包括直播版权收益、粉丝经济、青训产业化等 [9] 东莞篮球的产业生态 - 东莞每年举办超5000场篮球赛事,形成"村村有篮球场,镇镇有篮球馆"的生态系统 [2] - 东莞市篮球联赛已连续举办22届,注册球员776人,商业赞助包括红牛饮料等品牌 [10] - 东莞拥有由业余到职业、由民间到官方的层级完善的篮球体系,培养大量篮球人才 [14] 篮球产业化与青训体系 - 东莞全市登记的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近120家,全年接受培训的青少年超10万人 [16] - 宏远俱乐部青训输送CBA球员数量全国第一,形成"以赛养训、以训促赛"的人才闭环 [16] - 东莞拥有25个镇级篮球协会,甚至已有村一级篮球协会,专业管理延伸至基层 [16] 篮球产业的新赛道与挑战 - 东莞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篮球、发球机、周边手办等,"篮球+潮玩"成为新赛道 [17] - 东莞篮球产业主要由俱乐部、教育培训、用品制造、竞赛表演等构成,但未成气候 [17] - 东莞篮球在市场化运作方面表现不够理想,缺乏更多有影响力的人参与 [17] 体育+融合发展 - 东莞着力打造"体育+旅游"消费新场景,推动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0] - 通过"篮球+网红地标""篮球+潮流餐饮"等新业态,打通"赛事流量—消费增量—城市能量"转化通道 [21] - 篮球经济串联文旅、制造、潮流商业等多元业态,形成产业链闭环 [21] 十五运会与全民篮球 - 东莞通过篮球城市文化节营造十五运会氛围,持续至10月的全民篮球狂欢 [23] - 群众运动推动竞技运动,竞技运动带动群众运动,提升全民健康 [23] - 东莞篮球经济的故事超越"赛事创收",成为城市的"经济催化剂" [23]
丹阳吕城镇村BA乡镇篮球邀请赛落幕 12个乡镇的13支队伍参赛,吕城镇两队获二三名
镇江日报· 2025-07-18 08:17
赛事概况 - 丹阳市吕城镇"国缘金K杯"第三届村BA乡镇篮球邀请赛由丹阳市体育总会、吕城镇人民政府主办,吕城镇体育总会、吕城镇文体中心、吕城康乐篮球俱乐部联合承办 [1] - 赛事吸引了常州、丹阳两地12个乡镇的13支代表队参赛 [1] - 比赛历时23天,自6月24日开赛至7月16日晚落幕 [1][2] 比赛结果 - 常州西夏墅慧匠涂层队获得冠军,吕城华发队获得亚军,吕城康乐队获得季军 [1] - 季军争夺赛中,吕城康乐队以46:33战胜常州薛埠春晖队 [1] - 冠军争夺战中,常州西夏墅慧匠涂层队以66:62战胜吕城华发队 [2] 赛事影响 - 赛事展现了各队不俗的篮球技艺和顽强拼搏精神,球员精湛球技和默契配合赢得观众掌声 [1] - 比赛为各乡镇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地区和谐发展 [2] - 赛事进一步推动了篮球运动在吕城镇及周边地区的普及与发展 [2] 赛事特色 - 吕城镇有"篮球之乡"称号,村BA乡镇篮球邀请赛为一年一度举办 [2] - 赛事丰富了当地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2] - 参赛球员表示通过比赛收获了宝贵经验并结识志同道合朋友 [2]
杨瀚森:20岁从NBA起飞
新浪财经· 2025-06-26 17:55
选秀情况 - 杨瀚森在2025年NBA选秀中以首轮第16顺位被波特兰开拓者选中,成为第8位登陆NBA的中国球员[1][3] - 这是自2016年以来首轮再次出现中国球员,此前仅有2002年状元姚明和2007年第6顺位易建联进入首轮[3] - 选秀顺位超出行业预期,杨瀚森是首个从看台(非"小绿屋")被选中的球员[4][6] 球员背景 - 出生于2005年6月26日,司职中锋,选秀当日正值20岁生日,此前效力CBA青岛队[6] - CBA24-25赛季场均16.6分10.5篮板3助攻2.6盖帽,获评最佳星锐球员并入选全明星首发[7] - 选秀前试训14支NBA球队,累计飞行2.76万公里,开拓者是最早试训且互动良好的球队[6][8] 商业价值 - 新秀合同四年总额2139万美元,首赛季442万美元(约3166万人民币),较CBA顶薪高5倍[9] - 李宁在2023年签约杨瀚森,选秀日强化品牌绑定并推出个人标识,其西装印有李宁Logo[9][12] - 选秀当天外星人电解质水官宣代言,预计将吸引更多运动健康及高端消费品牌合作[9][12] - NBA中国业务价值50亿美元,90%中国成年篮球观众观看NBA,中国球员助力商业化[9] 球队考量 - 开拓者看重其年龄(20岁)、身体条件、球商和潜力,认为特质符合球队需求[8] - 球队现有4名中锋包括主力艾顿(场均14.4分10.2篮板),杨瀚森需竞争上场时间[14] - 可能被下放发展联盟,夏季联赛表现及后续交易将影响其初期定位[15] 技术特点 - 技术模板为约基奇,拥有低位单打和高位策应能力,融合传统与现代中锋特征[12][14] - 英语交流仍需提升,需适应NBA更衣室文化及战术沟通[14] 发展挑战 - 需提升对抗强度并科学训练,避免伤病影响职业生涯(参考崔永熙、姚明案例)[15][16] - 目标包括帮助中国男篮重返奥运会并担任代表团旗手[17]
文商旅体多业态互补为赛事赋能 “赛事经济”激活多场景消费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6-08 11:12
奥运场馆改造与多业态融合 - 北京多个奥运场馆通过改造升级,将功能区与商业街、美术馆、小剧场等空间融合,实现文商旅体多业态互补[1] - 首钢园滑雪大跳台增设33米观景平台、滑梯、绳网和攀岩墙,引入空中咖啡、绳降、小蹦极等新运动场景[4] - 首钢冷却塔改造为下沉式篮球公园,利用通风结构提供独特体验,2025年3月开放后持续吸引篮球爱好者[8] 体育消费新场景与流量转化 - 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实现冰球、篮球双主场切换,夏季冰上运动火热[6] - 上海徐汇商圈端午假期举办16场体育赛事,包括自由搏击、篮球、飞镖等,吸引4300人直接参与,客流量26.37万人次,营业额超千万元[11][15]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采用"一城一主场"模式,三轮赛事观众超18万人,单场最高观众达15669人[18][20][22] 体育消费资源整合与平台建设 - 上海推出全国首个体育消费资源整合平台,依托交易平台对接体育无形资产与市场资源,释放消费动能[7][9] - 平台将赛事资源开放给商业地产、旅游平台等市场主体,推动自主洽谈交易,配置赛事流量与配套资源[17] 赛事经济与产业链带动效应 - "苏超"联动文旅资源,观赛门票可兑换美食折扣,带动"跟着球赛游江苏"的消费模式[18][21] - 江苏推出50项"跟着赛事去旅行"清单,2025年1—4月51项重点赛事参与人数61.5万,带动客流217.1万人次,消费金额15.7亿元[22] - 赛事经济带动体育制造、旅游、培训等全产业链发展[23]
燃动北疆青春力量!“五一”假期内蒙古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遍地开花
内蒙古日报· 2025-05-06 22:29
青少年体育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五一"假期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8个项目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直接参与青少年运动员超7000人次,辐射带动约两万名家长和群众观赛互动 [1] -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街舞俱乐部公开赛(内蒙古赛区)吸引全国600余名选手参赛 [3] -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汇聚12个盟市20支队伍的7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及领队 [3] 区域赛事活动亮点 - 呼伦贝尔市与巴彦淖尔市同步举办乒乓球赛事,呼伦贝尔市400余名乒乓少年参与,巴彦淖尔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吸引20支代表队、300余名选手 [5] -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地开展足球和篮球赛事,呼和浩特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赛300余名U9-U12球员参与,包头市青少年U系列足球比赛500余人参加,鄂尔多斯"东体杯"篮球选拔赛700余名少年进行185场对抗 [5] - 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赤峰4地联动举办内蒙古青少年跆拳道俱乐部联赛,吸引1800余名参与者 [7] 赛事功能与未来规划 - 通过选拔赛发现潜力新星,如呼和浩特市自由搏击联赛选拔15-20名优秀苗子进入集训队 [7] - 赛事活动成为人才培养"孵化器",未来将构建"学校+体校+俱乐部"多元人才培养体系 [9] - 赛事促进体育与潮流文化融合,如街舞公开赛既是交流盛会也是文化展示窗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