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紫皮大蒜
icon
搜索文档
青海海东打造高原冷凉蔬菜输出地
经济日报· 2025-09-15 12:18
行业核心观点 - 海东市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实现丰收并畅销国内外市场,打造输出地成效显著 [1][2] 行业生产规模与布局 - 海东市冷凉蔬菜总面积达到31.17万亩,约占青海省的一半 [1] - 行业坚持"占川、进沟、上山"的规划布局发展,产品花色品种达到284种 [1] - 行业强化集中连片基地建设,建立1个万亩基地、4个千亩基地、57个百亩基地 [1] 行业产品与品牌建设 - 乐都区着力发展紫皮大蒜、蒜苗和乐都长辣椒三大优势产业,其中乐都紫皮大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 - 行业打造"黄河彩篮"和"河湟彩园"两大区域公用品牌 [1] - 行业获得国家有机认证品种9个、国家绿色产品认证105个 [1] 行业市场表现与出口 - 海关认证出口蔬菜基地达29个,备案面积5.7万亩 [1] - 行业出口量占青海省的54.3% [1] 行业参与主体 - 目前海东市从事蔬菜经营的农户有2.69万户,种植大户480户,专业合作社1536家,企业12家 [2]
秦岭深处“两山”回响:甘肃徽县以青山为媒邀烟火入席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4:07
发展理念转型 - 公司所在地徽县在2005年后确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从生态与发展的两难命题中找到了方向 [2] - 该理念指导当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证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8] 生态治理与基础建设 - 公司所在地通过河流综合治理,包括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生态护坡等措施,使河水重焕生机 [2] - 全面落实河长制,通过常态化、规范化的“清四乱”专项行动,实现了水清岸绿的常态 [2] - 作为嘉陵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当地主动承担“上游责任”,与流域内其他地区建立协同保护机制,共同开展植树造林和环境整治 [7] 旅游产业发展 - 公司所在地以全域旅游建设为核心,利用千年古银杏群落、原始森林、飞瀑、高山草甸及嘉陵江漂流等自然资源吸引游客 [3] - 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如建成环线公路、游客服务中心,并培训文旅产业从业人员,峡谷群大景区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 [3] - 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将厂区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生产即景观、厂区即景区”的转型 [6] - 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特色民宿、提供农耕体验和销售土特产,从旅游业中获得收入,实现了“守着风景不饿肚,护好生态能致富” [3] 农业品牌与产品销售 - 公司所在地成功打造“南秦岭”区域公共品牌,使金徽酒、菽美豆制品等11个产品入选“甘味”品牌,紫皮大蒜等3个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83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6] - 带有“生态标签”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有效带动民众持续增收致富 [6] 工业绿色转型 - 金徽矿业致力于绿色矿山建设,成为全国绿色矿山典范,证明传统产业以绿色为底色可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6]
青海海东乐都区:梨花绽放“美丽经济”
中国经济网· 2025-04-24 13:50
节庆活动与游客体验 - 第八届“碾伯·寨子”梨文化活动以“梨韵河湟·乐享周末”为主题,融入旗袍走秀、太极拳表演、夜间灯展、农副产品展销及摄影比赛等多元体验元素 [1] - 活动带动农家乐等乡村生意,游客数量持续增长 [1] - 公司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新建生态停车场、旅游驿站和智慧导览系统,并推出串联梨花节、采摘园、非遗工坊的精品旅游线路 [2] 特色农业与产销模式 - 采用“温棚轮作”模式,如高庙镇旱地湾村温室樱桃与乐都绿色大辣椒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特色农产品“四季不断档” [2] - 温室樱桃有“红灯”“美早”“艳阳”等多个品种,四月上旬进入采摘季,“五一”假期为采摘高峰期 [1] - 积极探索“农业+电商”新模式,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渠道销售特色农产品,2025年一季度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40% [2] - “优农臻品”品牌门店建成运营,6家本地企业入驻832扶贫销售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农产品营销体系 [2] 旅游产品开发与战略规划 - 打造多个特色旅游节点,如洪水镇大樱桃观光旅游采摘基地、寿乐镇休闲度假区、瞿昙镇卧龙谷休闲农业项目,以及成功晋升AAA级景区的卯寨研学旅行项目 [2] - 未来将以梨花节为起点,规划建设梨文化博览园、河湟民俗体验区等项目,并引入骑行、攀岩等户外运动业态,旨在打造集观光、休闲、运动、消费于一体的高原旅游目的地 [3]